一、行情速递:板块普跌超九成,资金出逃指向三重压力
8 月 14 日,A 股人造肉概念板块出现显著回调,以 2.02% 的跌幅居于当日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在其 21 只成分股中,仅 2 只上涨,19 只下跌,涨跌家数比例达 1:9.5,呈现出明显的普跌态势。该板块成交量为 3.14 亿股,成交额 29.06 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大 15%,表明市场恐慌情绪集中释放。从市场排名来看,板块涨幅在 394 个概念中位列 329 名,处于后 16% 分位,反映出资金短期内回避情绪较为浓厚。
(一)逆势微涨标的
美盈森(涨幅 + 0.94%)、双汇发展(涨幅 + 0.12%)凭借技术储备和品牌优势勉强收红。然而,美盈森资金净流出 0.37 亿元,换手率 7.51% 居板块之首,显示出游资博弈较为激烈;双汇发展净流出 0.16 亿元,其业绩依赖 “素食界” 植物蛋白肉系列产品支撑,但当前股价已逼近近半年箱体下沿。
(二)领跌阵营
唐人神(跌幅 -0.82%)、安琪酵母(跌幅 -0.92%)、好想你(跌幅 -1.12%)跌幅居前。其中,唐人神因 “双蛋白肉” 研发投入加大致使短期利润承压;安琪酵母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拖累;好想你作为休闲食品转型企业,人造肉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二、三大核心利空砸盘,行业基本面遭遇信任危机
(一)终端需求疲软,旺季不旺成导火索
当前人造肉终端市场面临 “叫好不叫座” 的困境。从全球市场视角来看,依据 Marketsand Markets 数据,2025 年人造肉市场规模预计可达 279 亿美元,看似前景广阔,但国内市场却呈现出不同景象。线下渠道调研数据显示,植物肉产品月均销量环比下降 12%。在口感方面,消费者普遍反馈人造肉与真肉存在差距,难以满足味蕾需求;在价格方面,人造肉均价较传统肉类贵 30%-50%,使得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中秋备货期通常是食品行业的销售旺季,但今年食品加工企业对人造肉的采购量同比减少 15%,这使得市场原本期望旺季能够提振人造肉销量的预期彻底落空。资金为规避风险,提前兑现离场,成为板块下跌的导火索。
(二)技术瓶颈凸显,成本优势难敌传统肉类
人造肉行业技术分化问题较为突出,进一步加剧了投资分歧。在植物肉赛道,诸如双汇发展、美盈森等企业,主要以大豆蛋白、火麻仁蛋白等为原料打造植物基产品。这些产品虽在健康属性上具备 “零胆固醇”“低脂肪” 的优势,但在口感模拟技术上却陷入瓶颈。例如,在纤维结构重组方面,始终无法达到与真肉相似的效果,导致终端复购率仅 35%,远低于预期水平。而在细胞培养肉赛道,国内企业大多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每公斤培养肉成本超过 2000 元,距离商业化落地至少还需 3 年时间。并且,美国 Beyond Meat 等海外龙头对核心工艺实施技术封锁,国内企业难以获取关键技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肉类价格持续下行,生猪现货价降至 13.82 元 / 公斤,使得人造肉原本宣传的性价比优势不复存在,机构纷纷下调对人造肉行业的盈利预测。
(三)龙头业绩承压,成长故事遭遇证伪
从已披露中报的人造肉相关企业业绩来看,龙头企业的表现差强人意。双汇发展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 1.61%,人造肉业务营收占比不足 5%,难以对冲传统屠宰业务面临的压力,可见人造肉业务在其整体业务布局中尚未起到关键作用。美盈森的 “庖丁造肉” 系列虽然覆盖了 100 家餐饮门店,但毛利率仅 22%,低于植物肉龙头 Beyond Meat 的 30%,这反映出其规模化生产能力还有待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也较弱。唐人神与江南大学合作的 “双蛋白肉” 项目尚处于中试阶段,短期内无法为公司贡献业绩,市场对其 “概念炒作” 的质疑声越来越大,投资者对这类仅靠概念支撑的企业逐渐失去信心。
三、分化行情透视:谁在坚守?谁在撤退?
(一)抗跌标的:技术储备与渠道优势
构筑安全边际美盈森:依托深圳文麻生物科技,美盈森在人造肉技术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其掌握的火麻仁蛋白提取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能够从大麻籽中精准提取优质蛋白,解决了植物肉蛋白来源单一的问题。产品端丰富多元,涵盖植物肉牛排、肉丸等 20 余个 SKU,无论是西式快餐中的肉饼,还是中式菜肴里的肉丸,美盈森都能提供适配产品。2024 年,公司研发投入增长 25%,不断优化蛋白重组工艺,提升产品口感,这一努力也获得权威认可,在头豹研究院测评中技术优势位列行业第一。尽管 8 月 14 日资金净流出 0.37 亿元,但公司布局的工业大麻产业链为人造肉业务筑牢根基,从原料种植到产品加工,全流程可控,保障产品稳定供应,长期成长逻辑稳固。
双汇发展:作为传统肉类行业的 “巨无霸”,双汇发展在人造肉领域凭借渠道优势迅速破局。公司拥有全国 18 万个销售终端,构建起一张庞大而细密的销售网络,这使得 “素食界” 产品能够迅速铺货至便利店、商超等各类零售终端,触达广大消费者。2025 年上半年,素肉产品销售额突破 1.2 亿元,成绩显著。在研发端,双汇发展成立素肉产品研究所,汇聚专业人才,目前已储备 3 项核心专利,重点攻克 “植物肉 + 动物肉” 混合技术,旨在平衡产品口感与成本,有望开拓出更具性价比的新产品,为公司在人造肉赛道持续赋能。
(二)领跌标的:概念透支与业绩真空期叠加
唐人神:早在 2020 年,唐人神就高调宣布布局 “双蛋白肉”,试图抢占人造肉赛道先机,但多年过去,业绩表现欠佳。2025 年上半年,人造肉相关营收仅 0.8 亿元,在公司整体营收中占比不足 3%,未能成为业绩增长引擎。并且,为推进研发,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研发费用的增长使得净利率降至 2.1%,低于行业均值。市场对其质疑声渐起,不少投资者认为公司有 “蹭概念” 之嫌,股价也从 2024 年高点回落 40%。技术面上,股价破位下行,触发止损盘大量涌出,进一步加剧股价下跌。
好想你:好想你跨界人造肉,试图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但转型之路困难重重。公司不仅未能摆脱休闲食品主业颓势,2025 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 28%,人造肉业务也发展缓慢。产品仅在电商渠道小规模试水,线下铺货率不足 10%,市场覆盖范围极为有限。消费者对其人造肉产品认知度低,购买渠道受限,导致产品销量不佳,转型成效未达投资者预期,被投资者 “用脚投票”,股价随之下跌。
四、后市展望:深蹲或是为了起跳,三大变量决定拐点
(一)短期:情绪修复依赖两大催化剂
政策东风:若农业农村部能够尽快出台《植物基食品标识管理办法》,明确人造肉产品的分类、标识规范以及质量标准,将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这不仅能够规范市场秩序,减少虚假宣传乱象,还能使消费者更清晰地了解产品,增强对人造肉的信任,从而提振市场对行业规范化发展的信心,刺激资金回流。
技术突破:美盈森、双汇发展作为行业技术先锋,在 “植物肉口感改良” 领域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备受关注。若能发布公告,宣布在纤维结构模拟技术上取得重大进展,使植物肉纤维结构与真肉相似度超 80%,将极大提升产品口感,吸引消费者购买,进而触发板块估值修复,带动股价反弹。
(二)中长期:穿越周期需迈过两道关卡
成本关:尽管当前植物肉生产成本已较 2020 年下降 40%,但与传统肉类相比,仍缺乏价格竞争力。根据行业数据,植物肉生产成本需降至传统肉类的 1.5 倍以内(约 25 元 / 公斤),才能在市场上大规模渗透。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2026 年随着大豆蛋白提取工艺进一步成熟,有望实现关键酶的国产化替代,大幅降低原料成本,推动成本突破临界点。
认知关:根据对 7.7 万人的大规模调研,仅 21% 的消费者表示愿意长期购买人造肉,这表明消费者对人造肉的接受程度仍有待提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企业需要加强与知名餐饮品牌合作,如麦当劳推出植物肉汉堡,借助其品牌影响力和庞大的消费群体,提升人造肉产品曝光度;同时,通过科普宣传,强调人造肉零胆固醇、低脂肪的健康优势,纠正消费者对人造肉的认知偏差,这一过程预计将持续 2 - 3 年。
(三)投资策略:聚焦真成长,规避概念炒作
短线投资者:近期人造肉概念板块波动剧烈,短线投资者需保持谨慎态度。等待板块缩量企稳,当成交量回落至 20 亿元以下,意味着恐慌情绪得到充分释放,此时可逢低关注美盈森、双汇发展。美盈森凭借技术优势有望率先受益于行业反弹,双汇发展则依托渠道优势,业绩稳定性强。止损位可参考 8 月 10 日低点,若股价跌破该点位,应果断止损,避免进一步损失。
中线投资者:布局具备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是中线投资的关键。美盈森已实现从工业大麻种植到植物肉产品研发、生产的全产业链布局,原料供应稳定,研发实力强劲;双塔食品在大豆蛋白供应领域优势明显,为下游人造肉生产提供优质原料,成本控制能力突出。持仓周期建议为 6 - 12 个月,等待成本下降与需求增长形成共振,实现盈利最大化。
风险提示:投资者需警惕投资风险,规避营收占比低于 5% 的跨界企业,这类企业人造肉业务对业绩贡献有限,更多是概念炒作;同时,远离技术停滞的纯概念标的,这类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此外,美联储加息周期可能导致成长股估值收缩,人造肉板块作为成长板块,也可能受到波及,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结语:在质疑中寻找确定性
8 月 14 日的大跌,本质上是市场对人造肉行业 “概念泡沫” 的一次集中挤兑。尽管短期内行业承压,但从长期来看,人口增长与碳中和目标为人造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当技术突破解决口感与成本痛点、政策引导规范行业发展时,真正的成长行情才会到来。对于投资者而言,此刻更需分辨 “故事” 与 “实质”:那些在实验室默默攻克技术、在生产线优化成本的企业,或许才是穿越周期的真龙头。人造肉能否在 3 年内走进千家万户,值得市场持续关注与探讨。(数据来源:Wind、Marketsand Markets、企业财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