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白玉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昌台牦牛品质和养殖效益,我县积极开展肉牛提质增效(昌台牦牛人工授精)工作,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成立了以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局长为组长的肉牛提质增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县昌台牦牛人工授精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各部门、各乡镇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二)强化技术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邀请州畜牧站一行工作组5人对我县畜牧技术人员和养殖户进行了昌台牦牛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8人次。通过理论讲解、现场示范和实际操作等方式,使技术人员和养殖户熟练掌握了人工授精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提升了技术服务能力。
(三)建立配种站点,完善服务网络
在昌台牦牛主产区的阿察、麻邛、纳塔、安孜、辽西及种畜场建立了6个人工授精配种站点,配备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设施。各配种站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工作,为养殖户提供便捷、高效的人工授精服务,确保配种质量和受胎率。
(四)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养殖积极性
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昌台牦牛人工授精技术的优势和效益,提高养殖户对人工授精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同时,积极引导养殖户转变养殖观念,采用科学的养殖方式,提高养殖效益。
二、工作成效
一是品种改良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我县已累计完成昌台牦牛人工授精265头次,通过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善了昌台牦牛的品种结构,提高了牦牛的生长速度、产肉性能和繁殖能力。二是产业发展后劲增强。肉牛提质增效(昌台牦牛人工授精)工作的开展,为白玉县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品种改良和技术推广,进一步提升了昌台牦牛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牦牛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养殖户认识不足。部分养殖户对昌台牦牛人工授精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养殖方式,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影响了工作的推进。二是技术人员短缺。虽然经过培训,但我县专业的昌台牦牛人工授精技术人员仍然不够熟练,特别是在一些偏远乡镇,技术服务力量薄弱,不能满足养殖户的需求。三是资金投入不足。肉牛提质增效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技术培训、设备购置、配种站点建设等方面。目前,县级财政资金有限,资金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白玉县畜牧综合站将持续以《肉牛稳产提质增效激励实施细则》为指引,一是加快我县昌台牦牛人工授精进度,积极对接区乡农牧户有序推进白玉昌台牦牛改良,推动白玉牲畜改良再上新台阶。另一方面深化可视显微镜等技术的应用,持续强化冻精品质管控,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产业发展实效,推动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通过开展肉牛提质增效(昌台牦牛人工授精)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推进昌台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牧民增收致富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