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羊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团队在小型化CRISPR工具开发方面取得新突破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1/6 8:59:27 关注:129 评论: 我要投稿
|
|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羊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创新团队联合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在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Noncanonical target-strand cytosine base editing via engineered Un1Cas12f1 platform”的研究论文,该成果在小体积的Un1Cas12f1基因编辑系统基础上,开发出性能显著提升的变体,并首次开发出能够在DNA的靶向链上实现胞嘧啶脱氨的新型碱基编辑工具。
1.从局限到需求:迷你碱基编辑工具的开发
在现有的基因编辑工具中,Cas9和Cas12a使用最广泛,但它们的体积都超过4 kb,这意味着它们难以被常用的AAV载体装入,而AAV是目前最成熟、最安全的体内递送方式之一。无法递送,就难以走向实际应用。另一个限制来自碱基编辑器本身的工作原理。现有的碱基编辑工具都依赖sgRNA与DNA结合后产生的单链DNA(非靶向链)进行编辑,另一侧与sgRNA配对的靶向链则不能作为编辑对象。这使得许多位于靶向链上的致病突变无法覆盖。因此,一个既小巧易递送,又能拓展编辑范围的工具,成为亟需攻克的方向。
2.从Un1Cas12f1出发:小巧而高效
Un1Cas12f1是Cas12家族中最早发现的以二聚体形式发挥功能的Cas蛋白,因为体积小,天然适合AAV载体。但Un1Cas12f1的编辑效率远低于最为常用的Cas9工具。如何在保持“小”的同时,实现“强”,成为关键。联合团队采用了结合计算机建模和突变筛选的策略,他们使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对自由能变化进行预测,寻找可能提升蛋白稳定性的氨基酸位点,再通过饱和突变实验逐一进行验证。经过多轮优化筛选后,最终获得了高性能的编辑工具变体——enUn1Cas12f1。
研究表明,改造后的 enUn1Cas12f1 在多种人类细胞中展现出显著提升的编辑活性,其效率已经接近甚至部分情况下可媲美经典的SpCas9。同时,得益于其紧凑的体积(1587 bp),enUn1Cas12f1可以被完整装入AAV载体,实现单载体高滴度包装,有效解决了AAV递送受限的问题。在动物体内验证中,联合团队将该系统递送至小鼠肝脏,成功实现目标基因的高效敲除(60%),并在血液中检测到明显的蛋白表达量表达下降。这些结果不仅证明了enUn1Cas12f1在细胞模型中的适用性,也展示了其在动物模型中具备良好的应用潜力,为未来走向基因治疗等临床场景提供了有力支撑。
3.意料之外的发现:靶向链编辑
在测试过程中,联合团队观察到一个奇特的现象:基于 enUn1Cas12f1 构建的碱基编辑器不仅能像常规编辑工具一样在DNA的非靶向链上工作,还首次展现出在靶向链上实现C→T高效编辑的能力。这一发现打破了以往对碱基编辑工具的认知。在以往的碱基编辑工具开发工作中,几乎所有优化策略都着眼于非靶向链,靶向链从未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而这一成果首次证明,靶向链同样可以成为有效的编辑对象,极大拓展了碱基编辑的适用范围。
为进一步提高靶向链编辑的效率和纯度,联合团队在evoCDA1-enUn1Cas12f1的基础上通过丙氨酸扫描突变构建了一个高效的靶向链碱基编辑工具,命名为 TSminiCBE。与原始版本相比,TSminiCBE在靶向链上的编辑效率与纯度显著提升。随后,联合团队又引入了一段非特异性DNA结合结构域(HMG-D蛋白),增强编辑器与靶DNA的稳定结合,从而获得性能更优的 HMG-TSminiCBE。在多种人类细胞类型中,HMG-TSminiCBE都表现出稳定且高效的靶向链编辑性能。
4.推动精准医疗和农业应用
联合团队不仅在细胞水平验证了工具的可行性,还在动物模型中进行了系统性评估。结果显示,改造后的 enUn1Cas12f1 能够通过AAV高效递送至小鼠肝脏,并在 Ttr基因上实现高效编辑(60%),导致血液中目标蛋白水平显著下降,表明enUn1Cas12f1在体内环境下具备良好的编辑活性。
与此同时,联合团队还利用 HMG-TSminiCBE 在 FASN基因上开展了功能验证实验。FASN编码脂肪酸合成酶,是细胞能量代谢和脂质合成中的关键因子,与肥胖、代谢综合征及多种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HMG-TSminiCBE能够在该基因上实现高效的靶向链碱基编辑,并成功引入终止密码子突变(27%),从而为建立代谢性疾病模型提供了新工具。该研究不仅解决了Un1Cas12f1系统编辑效率低下的问题,还首次实现了靶向链碱基编辑,为精准医学、动植物育种等领域提供了全新的工具。
该研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新疆畜牧科学院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小龙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吴丽娜教授和南京大学刘江怀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宋梓虢、樊占青、黄舒泓,上海科技大学博士生郭俊璠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我校羊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团队负责人陈玉林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黄行许教授、新疆畜牧科学院郑文新研究员对本研究提供了指导。我校海南研究院和高性能计算平台对本研究提供了大力支持。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项目、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江苏省合成生物学中心、陕西省两链融合重大专项、旱区农业陕西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项目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4562-0消息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官网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官网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