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贸易情报 → 文章内容

波兰禽肉重返中国餐桌倒计时:73个分区如何破解疫情禁令?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1/12 11:51:55 关注:81 评论: 我要投稿

  一、禽流感禁令破冰:中波签署区域化协议,重启出口进入倒计时

  (一)五年禁令终迎转机:从全面停货到精准开放自 2020 年 1 月起,禽流感在波兰肆虐,中国随即对波兰禽肉实施进口禁令,中波两国间的禽肉贸易自此中断。此禁令持续长达五年,成为横亘在两国禽肉贸易间的巨大阻碍。2025 年 9 月,形势出现重大转变,中波正式签署《波兰禽肉输华区域化实施条件协议》。该协议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犹如一把钥匙,为尘封五年的中波禽肉贸易大门开启希望,标志着贸易重启进程正式启动。
  波兰在欧盟禽肉生产领域占据领先地位,2024 年其禽肉总产量超过 350 万吨,其中 60% 用于出口,产品畅销欧盟各国。当前,借助 “区域化管理” 这一创新机制,波兰有望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鸡爪、鸡翅等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禽肉副产品,市场前景被广泛看好。
  (二)区域化机制核心:73 个分区实现 “疫情隔离式出口”
  此次协议的核心在于对波兰进行精细的区域划分,采用欧盟 NUT3 分区标准,将波兰全国划分为 73 个区域。这一举措是贸易规则的重大革新,与以往以省为单位的宽泛划分方式有本质区别。在新机制下,若某一区域发生禽流感,其余 60 余个未受疫情影响的区域仍可继续对华出口禽肉。这种 “疫情隔离式出口” 模式,彻底打破了以往 “一国疫情,全国停摆” 的传统禁令困境。
  波兰国家家禽委员会主席达留什?戈什琴斯基对这一机制高度认可,他指出:“这种精细化划分,使波兰有幸成为中国首批实施此类先进机制的国家。相较于法国、俄罗斯等地域辽阔的大国,波兰在应对疫情与维持出口方面,将展现出无可比拟的灵活性。” 这一区域化机制,不仅有力保护了波兰禽肉产业,更是中波两国在食品安全与贸易合作方面的深度探索与创新实践。
  二、三年谈判博弈:从 “省级划分” 到 “区县精准管控” 的妥协艺术

  (一)中方首推省级区域化,波方力主 “更小单元” 破局

  2024 年 6 月,中波元首会晤为波兰禽肉输华区域化政策的探索指明方向,双方就此达成重要共识并签署备忘录。然而,在具体实施细节上,两国面临艰难抉择与激烈讨论。中方最初提议以波兰的 16 个省作为区域划分的基本单位,该方式看似简洁、易于管理。但波兰方面基于自身国情,认为主要禽肉产区如马佐夫舍省、卢布林省,每年禽流感季都会遭受疫情侵袭。若按省级划分,一旦这些主要产区出现疫情,整个省份的禽肉出口都将被迫中断,这无疑会使波兰禽肉出口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频繁中断的出口也将严重影响双方贸易合作。
  基于对自身禽肉产业的深入了解以及与菲律宾、韩国、越南等国贸易的经验,波方提议采用区县级(NUT3)作为划分单元,将波兰细分为 73 个区域。在这种精细划分模式下,每个区域都配备独立且完善的兽医监管体系。这意味着一旦某个区域出现疫情,兽医部门能够迅速响应、精准定位,实现疫情的快速追溯与有效隔离,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保障未受疫情波及区域的禽肉出口不受阻碍。
  (二)折中方案落地:欧盟标准与中国监管的 “技术联姻”
  关于区域划分标准的谈判持续了 15 个月。经过无数次沟通、协商与妥协,双方最终达成兼顾双方利益与诉求的折中方案 —— 采纳欧盟 NUT3 分区标准。这一标准的实施有着严格细致的要求。
  每个区域都必须建立高效的实时疫情监测系统,能够及时捕捉疫情信息,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疫情苗头。出口企业需配备专业的独立兽医团队,团队成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禽肉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从源头保障禽肉质量安全。每一批次的产品都必须附带详细的区域卫生证书,证书记录产品的产地、生产过程、检验结果等关键信息,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与此同时,波兰兽医监察局进一步完善追溯体系。从养殖场雏鸡孵化,到饲养过程中的饲料投喂、疫病防治,再到屠宰加工、运输销售,每一个环节都纳入追溯体系,实现从养殖场到口岸的全程无缝监管。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努力,波兰的区域化管理方案最终获得中国农业农村部的核准,为波兰禽肉再次进入中国市场奠定基础。
  三、市场机遇:鸡爪成 “敲门砖”,40 家企业排队候审

  (一)中国市场 “爪类需求” 旺盛,波兰瞄准差异化竞争

  在全球禽肉贸易格局中,中国市场对鸡爪、鸡翅等禽肉副产品的需求备受关注。波兰禽肉出口的优势恰好集中在这些备受青睐的副产品领域。据相关数据显示,鸡爪、鸡大腿等产品占据波兰对华出口禽肉潜力的 70%,成为其进入中国市场的有力 “敲门砖”。
  回顾 2019 年,波兰鸡爪在中国市场具有明显价格优势,较巴西、泰国同类产品低 10%-15%。这一价格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众多中国采购商。同时,欧盟在兽药残留标准方面的严格要求,如全面禁用氯霉素等规定,为波兰禽肉产品赋予高品质属性,使其更易进入中国高端禽肉市场,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品质的高要求。
  波兰国家家禽委员会主席达留什?戈什琴斯基基于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做出精准预判:“在竞争激烈的鸡胸肉市场,波兰产品可能面临较大挑战,但爪类产品却前景广阔。中国市场每年对鸡爪的需求缺口高达 50 万吨,这为波兰禽肉提供了绝佳发展机遇。” 这一判断基于对中国市场需求的深入研究,也是波兰禽肉产业差异化竞争策略的体现。通过聚焦中国市场对鸡爪的旺盛需求,波兰有望在中国市场实现禽肉出口的新突破。
  (二)9 家企业率先 “持证”,40 家后备军团待发

  在中波禽肉贸易重启进程中,波兰家禽企业积极准备。目前,波兰已有 9 家企业成功获得对华出口资质,尽管自 2019 年之后,这些企业因禁令中断对华出口,但随着区域化协议签署,它们即将恢复对华出口业务。
  更值得期待的是,超过 40 家波兰家禽企业正处于中方严格审核流程中。这些企业涵盖波兰禽肉行业众多巨头,如 Indykpol、Lubuskie Mi?so 等,在波兰禽肉产业中地位重要。一旦审核通过,这些企业将进入中国市场,形成强大的出口矩阵。据业内专家预计,到 2026 年,合规企业数量有望突破 50 家,波兰禽肉对华出口将迎来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新阶段。这不仅将为波兰禽肉产业注入新活力,也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多样的禽肉选择,进一步丰富中国禽肉市场。
  四、行业影响:从 “单一禁令” 到 “动态平衡” 的全球示范

  (一)为全球农产品贸易树立 “精准防疫” 标杆

  中波禽肉贸易区域化协议的成功签署,在全球农产品贸易领域具有重要示范意义。这是中国首次与欧盟国家在禽肉贸易领域实施精细化分区管理模式,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创新实践。它为后续法国鸭肉、荷兰鸡蛋等产品输华贸易谈判提供了宝贵借鉴,成为全球农产品贸易在疫病防控与贸易便利化之间寻求平衡的典范。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对这一创新机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巧妙实现了疫病防控与贸易便利的平衡。在 OIE 看来,这种区域化管理机制对于众多中小型出口国而言,是应对季节性疫情冲击的有效手段。过去,一旦某个国家出现动物疫情,传统贸易模式往往是全面禁止该国相关产品进口,这给出口国相关产业带来沉重打击,也影响全球农产品贸易的稳定与发展。如今,中波禽肉贸易区域化协议开创的新模式,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通过对出口国进行精细区域划分,实现对疫情的精准定位与有效隔离,使未受疫情影响区域的产品能够正常出口,既保障进口国食品安全,又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贸易的负面影响,为全球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波兰禽肉产业的 “生死突围”
  波兰在农业领域高度依赖出口,禽肉产业在其经济结构中地位举足轻重。然而,近年来,波兰禽肉产业在欧盟市场面临严峻挑战。随着欧盟内部禽肉生产不断扩张,市场逐渐饱和,波兰禽肉在欧盟市场份额增长困难,目前其对欧盟市场出口占比虽高达 70%,但增长空间有限。与此同时,波兰国内禽肉消费市场呈萎缩态势,近五年人均禽肉消费下降 8%,给波兰禽肉产业发展带来压力。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市场对波兰禽肉产业的重要性凸显,成为其突破困境、实现发展的关键希望。回顾 2020 年前,波兰对华禽肉年出口额一度达到 5500 万欧元,彰显中国市场对波兰禽肉的接纳能力。如今,随着区域化协议签署,波兰禽肉产业迎来新契机。若到 2026 年,波兰禽肉对华出口不仅能恢复至历史峰值,还能拓展副产品出口,预计将为波兰禽肉产业贡献高达 1.2 亿欧元的年收入。这不仅将缓解国内消费萎缩压力,为波兰禽肉产业注入新活力,还将加深中波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五、未来展望:技术细节收尾,产业链静待 “开闸”
  (一)最后的审批冲刺:卫生证书与冷链对接
  目前,波兰正依据中方要求对卫生证书模板进行细化。每一批次禽肉产品的卫生证书都将精确标注生产区域代码,如 PL-NUT3-07,确保产品来源可追溯。同时,波兰积极与中国海关对接,就冷链物流标准达成共识。从禽肉屠宰加工车间,到冷藏运输车辆,再到抵达中国口岸的整个过程,都将严格遵循双方商定的温度、湿度等冷链标准,保障禽肉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
  预计 2025 年 12 月前,中方将完成对首批企业的验厂工作。验厂团队将深入波兰家禽养殖场和加工企业,对养殖环境、生产流程、卫生条件等进行全面细致检查,确保企业符合中国食品安全标准。2026 年 1 月,备受期待的首批波兰禽肉产品,包括冻鸡爪、鸡翅等,有望顺利抵达青岛、上海口岸。届时,中国消费者将有机会品尝来自波兰的优质禽肉产品,丰富餐桌选择。
  (二)对中国消费者意味着什么?
  从短期看,波兰禽肉重返中国市场将给消费者带来实惠。长期以来,中国市场对鸡爪等禽肉副产品需求旺盛,但供应相对紧张。波兰禽肉的加入将丰富市场选择,填补低价优质爪类产品缺口,让消费者在购买鸡爪等产品时有更多选择和更实惠的价格。
  从长期发展角度分析,波兰禽肉进入中国市场将推动中国禽肉进口格局多元化。长期以来,中国禽肉进口主要依赖巴西、泰国等传统产区。波兰禽肉的加入将打破相对集中的进口格局,降低中国对单一产区的依赖,增强中国禽肉市场在全球贸易中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然而,消费者在享受波兰禽肉带来的丰富选择时,需关注产品质量安全。购买进口禽肉时,务必留意产品是否贴有 “波兰 NUT3 区域认证” 标签。这一标签不仅是产品品质的象征,更是产品来源可追溯的重要依据。通过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或查询相关信息,消费者可了解禽肉的产地、生产企业、检验检疫情况等详细信息,确保购买到安全可靠的禽肉。
  结语:一场 “73 分区” 的全球贸易启示
  波兰禽肉的 “分区突围”,本质是疫病防控与国际贸易的精准平衡。当全球农产品供应链面临气候灾害、疫情频发的挑战,区域化管理或许是破解 “一刀切禁令” 的关键。对中国而言,这既是保障 “菜篮子” 安全的创新实践,也是推动贸易便利化的重要尝试。区域化管理能否成为未来农产品贸易的 “标配”?波兰鸡爪会否成为下一个爆火的进口食材?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中泰禽肉贸易再升级:26家企业获准准入,千亿级市场迎新机遇2025/11/16 21:47:47
中泰禽肉贸易再升级:26家企业获准准入,千亿级市场迎新机遇2025/11/16 19:47:47
香港食安中心:波兰、德国、荷兰、爱尔兰和加拿大部分地区禽肉及禽类产品暂停进口2025/11/14 11:22:32
江苏省:禽肉平均批发价环比上涨2.7%(11月1日—11月7日)2025/11/14 8:58:32
香港食安中心 :匈牙利琼格拉德州禽肉及禽类产品暂停进口2025/11/13 10:17:07
1500亿泰铢大单落地!中泰禽肉燕窝贸易迎新机,这些细节值得关注2025/11/13 9:14:0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