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8 月成交遇冷,冻品猪肉年底难迎反转?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8/14 14:34:28 关注:29 评论: 我要投稿

  
  一、8 月冻品猪肉市场:备货期遇冷,价格延续低迷

  (一)进口冻品:价格趋稳但分化显著2025 年 8 月上旬,进口冻品价格步入窄幅震荡阶段。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截至 8 月 13 日,分割品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进口前肘均价为 17417 元 / 吨,与上月同期持平;颈骨价格为 10167 元 / 吨,较上月同期下降 0.81%;肋排价格达 32417 元 / 吨,微幅上涨 0.46%;猪头价格为 12083 元 / 吨,下跌 0.68%。高端产品展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带骨肋排、猪蹄等餐饮常用品类价格较为坚挺,这反映出下游对于冻品原料的结构性需求依然存在。然而,整体进口量同比下降 5%,表明进口商对后市信心不足,在市场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其选择谨慎把控进货量。
  (二)国产冻品:价格普跌,鲜冻价差收窄至 “临界点”
  受国产鲜猪肉低价的抑制,屠宰企业为实现去库存被迫降价。主力产品跌幅较为明显,二号肉价格为 19550 元 / 吨,下跌 5.07%;四号肉价格为 19788 元 / 吨,下跌 5.35%,均创下 6 个月以来的新低;带皮五花价格为 20417 元 / 吨,下跌 1.08%;肋排价格为 39857 元 / 吨,下跌 0.36%。鲜冻价差缩小至 1 元 / 公斤以内,鲜品二号肉均价为 20 元 / 公斤,与冻品仅相差 0.55 元 / 公斤,冻品的价格优势几乎丧失殆尽。这使得下游采购方更倾向于采购新鲜猪肉,冻品的替代性大幅减弱。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在购买时往往更愿意多支付少量资金选择更新鲜的猪肉。
  二、三大核心矛盾:供需两淡背后的深层逻辑
  (一)供应端:库存压力与出货周期博弈
  历史库存消化进程缓慢,尽管 2025 年初冻品库容率降至 18.93%,同比降低 3 个百分点,但 8 月企业库存仍高于年初 10%。进口商及屠宰场面临着 “高成本囤货与低价格出货” 的两难困境,其挺价能力被削弱。进口政策边际收紧,在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牛肉加征关税后,部分进口商转向猪肉采购,致使 7 月进口额微增 0.1%。但实际消费端并未形成增量,反而加剧了国内供应过剩的预期,市场上猪肉供应进一步增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二)需求端:“金九银十” 备货失效,终端采购谨慎

  下游按需采购成为主流模式,食品加工厂、餐饮企业一改往年批量囤货策略,采取 “随用随采” 模式。8 月冻品订单量同比下降 12%,部分企业表示 “鲜品采购占比已提升至 70%”。消费分级现象加剧,高端餐饮对于冻品肋排、牛柳等需求稳定,甚至有 5% 的增长幅度,但大众餐饮受猪肉低价冲击,转向鲜品采购,导致冻品整体需求结构失衡。大众餐饮更注重成本和食材新鲜度,在鲜品价格优势明显时,会果断选择鲜品。
  (三)成本端:鲜冻倒挂倒逼冻品价格下行
  鲜品价格持续处于低位,生猪均价为 13.83 元 / 公斤,约合 6.91 元 / 斤,带动鲜猪肉批发价为 19 - 20 元 / 公斤,而冻品生产成本,包含仓储、运输等费用,普遍在 20 元 / 公斤以上,部分企业已出现倒挂亏损现象。屠宰企业被动去库存,为缓解现金流压力,中小型屠宰场降价幅度达 5% - 8%,进一步拉低市场报价,形成 “降价→观望→再降价” 的恶性循环。企业降价旨在吸引更多买家,但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导致价格不断走低。
  三、后市展望:供需两淡格局难改,年底或现阶段性小涨

  (一)短期(8 - 11 月):价格承压,难破 “稳中趋弱” 基调

  供应端压力尚未解除,进口商因国际肉类价格处于高位,巴西猪肉价格上涨 4%,从而减少采购量,国内屠宰场主动入库意愿较低,6 - 8 月库存增量不足 5%,但现有库存仍需 3 个月时间进行消化。需求端缺乏有效刺激,学校开学、中秋备货仅带来短期脉冲式需求,难以改变冻品在鲜品替代下的弱势地位。预计 9 - 11 月均价环比将再下跌 1% - 2%。由于市场需求缺乏明显的增长动力,冻品价格难以回升。
  (二)年底(12 月):春节备货或催生低位反弹

  节日效应将拉动货物流通,12 月下游为春节提前备货,冻品走货量或增加 15% - 20%,带动价格小幅反弹,预计涨幅为 2% - 3%,但涨幅主要限于优质分割品,如肋排、猪蹄等。从长期来看,拐点尚未到来,2025 年生猪出栏量预计达 7.5 亿头,鲜品供应充裕,冻品难以获得趋势性机会。2026 年上半年仍需依赖产能去化,若能繁母猪调减 100 万头,将有助于缓解市场压力。只有产能减少,市场供需关系得到有效调整,冻品市场才有好转的可能。
  四、从业者应对策略:控库存、抓结构、防风险

  (一)经销商:以销定采,聚焦差异化产品

  减少常规品囤货量,对于二号肉、四号肉等大路货,按 15 天周转量进行采购,避免资金占用;增加带骨类、内脏类产品,如猪肚、猪心等的库存,以满足餐饮细分需求。开拓社区团购渠道,借助拼多多、美团优选等平台,将冻品分割为小包装,每份 500g,以 “性价比 + 便利性” 对抗鲜品冲击,溢价空间可达 10%。通过社区团购平台,可扩大销售范围,提高产品销量。
  (二)屠宰企业:优化库存结构,对接深加工
  主动淘汰低效库存,对储存超过 6 个月的冻品,如猪头、颈骨等进行降价甩卖,回笼资金并投入到短保质期的冰鲜产品生产中,其毛利可高出 15%。与食品加工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预制菜厂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定制化生产调理品原料,如肉馅、肉片等,可锁定 3% - 5% 的稳定利润。与预制菜厂商合作,能够保证产品拥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利润来源。
  (三)投资者:关注政策与成本双信号
  在政策层面,跟踪农业农村部冻肉收储启动节点,当库存低于 15% 时可能启动托市,同时关注进口关税调整情况,如拟对东南亚冻品降税 5% 对价格的短期影响。在成本端,若玉米、豆粕价格回落 5% 以上,冻品生产成本或下降,可博弈阶段性反弹;反之,需警惕成本支撑失效导致的价格进一步下探。政策和成本的变化均会对冻品市场价格产生重要影响,投资者需密切关注。
  结语:在分化中寻找确定性
  2025 年的冻品猪肉市场,正经历 “去泡沫化” 的深度调整,从依赖价格波动的投机时代,逐步转向比拼库存管理、渠道效率的价值竞争时代。对于从业者而言,与其期待市场普涨,不如深耕细分品类,如高端冻品、功能性肉类;对于消费者而言,当前正是逢低采购家庭储备肉的良好时机。当市场回归理性,唯有 “精准定位需求 + 严控运营成本” 的市场参与者,才能在冻品行业的新一轮洗牌中抢占先机。 (数据支持:卓创资讯、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白河县2025-2026学年度学校学生食堂所需鲜猪肉采购项目(二次)招标公告2025/8/15 17:11:40
8月15日,猪肉概念板块上涨0.35%2025/8/15 15:25:34
福建省:猪肉市场价格涨跌互现(8月4日-10日)2025/8/15 9:40:25
青岛青科阳光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猪肉不合格2025/8/14 19:00:29
湖北省蔡甸监狱2025年罪犯食堂猪肉及制品、调料、干货、牛羊鸡鸭鱼蛋及豆制品采购2025/8/14 18:03:17
8月14日,猪肉概念板块下跌1.95%2025/8/14 15:14:59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