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 → 文章内容

白羽肉鸡上游数据大揭秘:祖代减量、父母代激增,行业内卷如何破局?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8/19 8:54:44 关注:46 评论: 我要投稿

  一、2025 年 1-7 月上游核心数据解析:冰火两重天的供需博弈

  (一)祖代种源:引种减量与品种分化并存
  根据 Mysteel 农产品数据,2025 年 1-7 月白羽肉鸡祖代引种更新量累计达 65.19 万套,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 23.84%,延续了 2024 年以来引种收缩的态势。从品种角度分析,科宝品种占比达 36.05%,在各品种中稳居首位,且是唯一实现同比增长的进口品种(增长率为 26.34%);而传统主流的 AA+、罗斯 308、利丰等美国系品种合计减量 33.42%,国内自育品种(如圣泽 901、广明 2 号等)更是锐减 42.16%,这清晰地反映出海外引种受阻与国产替代遇冷的双重压力。
  禽流感等因素致使海外引种渠道受阻,美国、新西兰等主要供种国疫情频繁发生,海关对禽类及相关产品的进口管控不断升级,使得引种难度和成本大幅增加。这无疑为引种工作设置了重重障碍,企业在引种时不得不谨慎行事,引种量自然难以维持以往水平。例如,美国作为曾经的主要引种国,其种鸡场受禽流感影响,供种能力大幅下降,我国从美国引种的 AA+、罗斯 308 等品种数量也随之减少。
  在国产替代方面,虽然国内自主育种取得了一定成果,“圣泽 901” 等品种相继推出,但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却遭遇诸多挑战。国产品种的商品代毛鸡料肉比高于进口品种,且料肉比指标稳定性略差,导致其商品代鸡苗价格低于进口品种,使得父母代种鸡场更倾向于采购进口品种的父母代鸡苗,国产品种祖代种鸡的市场认可度未达预期。这就如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产品种因自身存在一些短板,在与进口品种的竞争中暂时处于不利地位。
  (二)父母代市场:量增价涨背后的产能膨胀
  与祖代引种减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母代鸡苗市场呈现出 “前低后高、量增价涨” 的火热局面。2025 年 1-7 月累计销量为 4543.98 万套,同比增长 13.03%,5-7 月单月销量连续突破 700 万套;均价为 43.83 元 / 套,5-7 月环比连续上涨,最高达到 52.25 元 / 套。从品种结构来看,AA+、罗斯 308、利丰等进口品种仍占据主导地位(占比 60.54%),科宝以 23.06% 的占比紧随其后,国产品种仅占 16.40%,这表明市场对进口种源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
  市场需求的回暖是父母代鸡苗销量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经济的复苏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鸡肉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快餐、团膳等行业对鸡肉的需求旺盛,带动了白羽肉鸡养殖规模的扩大,进而增加了对父母代鸡苗的需求。例如,连锁快餐店不断扩张,对鸡肉原材料的需求大增,促使养殖户纷纷扩大养殖规模,进而加大了对父母代鸡苗的采购量。
  规模化养殖企业的扩张也有力地推动了父母代鸡苗市场的发展。头部企业依托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不断强化市场主导地位,掌控种源、成本与渠道优势,在行业波动中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与盈利韧性。它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技术,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对父母代鸡苗的采购量,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销量的增长。以温氏股份、圣农发展等大型养殖企业为例,它们与种禽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前预订大量的父母代种鸡,使得种禽企业的排苗计划得以有序进行,也保证了自身养殖规模的稳定扩张。
  二、市场结构深度裂变:头部集权与中小边缘化加速

  (一)头部企业的全产业链护城河
  在白羽肉鸡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头部企业凭借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构建起了坚不可摧的竞争壁垒。以圣农发展为例,作为全球唯一实现集种鸡养殖、种蛋孵化、饲料加工、肉鸡饲养、肉鸡加工、食品深加工、产品销售、快餐连锁于一体的全封闭白羽肉鸡全产业链企业,圣农发展的优势极为显著。通过自建祖代种鸡场,圣农发展成功实现种源自主,摆脱了对进口种源的依赖,这使其在面对引种受限等行业风险时能够从容应对。在 2025 年上半年,圣农发展的父母代鸡苗毛利率高达 38%,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这一优异成绩的背后,正是其全产业链布局所带来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协同效应。从种鸡养殖到肉鸡加工,各个环节紧密配合,不仅降低了中间环节的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益生股份同样是行业内的佼佼者,凭借着全国 30% 的父母代鸡苗市场占有率,在行业波动中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在 2025 年 5-7 月鸡苗价格反弹期间,益生股份迅速扭亏为盈,现金流同比增长 270%。益生股份的成功得益于其在种源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市场影响力,以及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当市场行情好转时,其庞大的市场份额使得公司能够迅速抓住机遇,实现业绩的大幅增长。
  这些头部企业通过 “种源 + 养殖 + 加工 + 渠道” 的全链条闭环,实现了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深度掌控。在种源环节,它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种鸡的生产性能;在养殖环节,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降低养殖成本;在加工环节,引入现代化的加工生产线,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渠道环节,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与各大餐饮企业、超市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产品的销售畅通。这种全产业链布局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还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使得头部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了绝对优势,持续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二)中小企业的生存突围战
  与头部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企业在白羽肉鸡行业的发展中面临着重重困境。由于缺乏种源优势和资金储备,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陷入了 “成本高企 - 价格混战 - 利润微薄” 的恶性循环。
  江苏某中型种禽场的数据显示,其父母代鸡苗成本较头部企业高出 15%。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无法像头部企业那样通过规模化采购和自主育种来降低成本。在种源采购方面,中小企业往往需要从外部购买种鸡,而头部企业则可以通过自建种鸡场实现种源自主,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在饲料采购方面,头部企业由于采购量大,可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而中小企业则难以享受到这种规模优势。在 5 月的价格战中,该中型种禽场被迫以低于成本价 10% 的价格甩卖鸡苗,单月亏损超过 500 万元。价格战的背后,是中小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而不得不采取的无奈之举。由于缺乏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道,中小企业只能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客户,这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行业调研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小种禽企业数量同比减少 18%,部分企业已转向淘汰种鸡销售或转型黄羽肉鸡市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中小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一些企业选择将淘汰种鸡作为主要产品进行销售,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但也面临着市场需求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等问题。另一些企业则选择转型黄羽肉鸡市场,黄羽肉鸡市场具有肉质鲜美、价格较高等特点,但也需要企业具备不同的养殖技术和市场渠道,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三、后市展望:产能传导周期下的破局关键点
  (一)短期供应洪峰在即,行业承压加剧
  尽管 2025 年 1-7 月白羽肉鸡祖代引种更新量同比减少 23.84%,但养殖周期的传导效应使得这一减量短期内难以对商品代鸡苗供应形成实质性制约。相反,父母代鸡苗销量的逆势增长(同比增幅 13.03%)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持续传导至商品代市场。按照白羽肉鸡的生长周期推算,8-11 月商品代鸡苗供应量预计将同比增长 15%-20%,2026 年上半年或迎来阶段性供应高峰。
  而在需求端,白羽肉鸡面临着来自猪肉价格低位运行和健康饮食趋势的双重挑战。猪肉作为鸡肉的主要替代品,其价格的持续低迷抑制了鸡肉的消费需求。据统计,7 月重点批发市场鸡肉成交量同比减少 9%,反映出市场需求的疲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肉类品质和营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白羽肉鸡在健康属性上相对其他肉类的优势不明显,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需求占比持续下滑。
  在这种供需失衡的背景下,白羽肉鸡行业将面临更大的价格压力,价格战或进一步升级。养殖户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可能会竞相降低价格,导致行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一些小型养殖户甚至可能面临亏损倒闭的风险,行业洗牌将加速。
  (二)去产能节奏成关键,种鸡淘汰有望触发拐点当前白羽肉鸡行业的核心变量在于种禽场的去产能决心。在停苗期前,种禽场大概率会淘汰部分产蛋末期的父母代种鸡。若头部企业能够加速淘汰进程,将对市场供需平衡产生积极影响。目前行业平均淘汰率约为 20%,若能提升至 30% 以上,可直接降低 2026 年上半年商品代鸡苗供应量 10%-15%,为市场争取到供需再平衡的窗口期。
  以 2023 年的行业调整为例,当时部分企业主动加大种鸡淘汰力度,使得市场供应量得到有效控制,价格逐渐企稳回升。在 2023 年下半年,随着种鸡存栏量的下降,商品代鸡苗价格触底反弹,行业逐渐走出低谷。
  国产种源的技术突破也是行业破局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自主育种取得了一定进展,如 “圣泽 901” 的料比已降至 1.55:1,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若这些技术成果能够加速推广,将逐步打破进口品种的垄断,重构行业成本曲线。国产种源的推广还可以降低行业对进口种源的依赖,提高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当海外引种渠道受阻时,国产种源可以及时补充市场需求,保障行业的稳定发展。
  结语:从规模扩张到价值竞争的必然转型
  2025 年白羽肉鸡上游数据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反映出行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既客观地揭示了产能盲目扩张遗留的问题,也深刻地体现了行业变革的底层逻辑 —— 从单纯的 “量的比拼” 逐步向 “质的突围” 转变。
  回顾行业发展历程,父母代鸡苗溢价量从 2017 年的 100 克一路攀升至如今的 1422 克,这一数据直观地展现了行业在规模扩张道路上的激进态势。在市场需求旺盛、利润空间可观的时期,企业纷纷投身规模扩张浪潮,大量资本涌入,养殖规模不断膨胀,试图通过量的增长获取更多利润。然而,这种盲目扩张忽视了市场供需的动态平衡和行业长期发展的内在需求,随着市场逐渐饱和,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陷入了价格战的困境,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国产种源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尽管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中仍处于劣势,艰难地在进口品种的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这一现象反映出行业在种源创新方面的不足,过度依赖进口种源,不仅使得行业发展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也限制了行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如今,行业早已从曾经的蓝海市场迅速转变为竞争激烈的红海,从业者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抉择。在这场产能与价值的双重博弈中,唯有牢牢把握种源创新、品质分级、渠道深耕三大关键策略,才有可能突破困境,实现破局重生。
  种源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优良的种鸡品种,降低对进口种源的依赖,提高行业的自主可控能力。品质分级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对鸡肉品质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品质分级标准,对鸡肉产品进行精细化分类,有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渠道深耕则是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加强与下游企业的合作,优化销售渠道,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提高产品的流通效率和市场覆盖面。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对于从业者而言,在产能与价值的双重博弈中,数据只是行业发展的表象,而穿越周期的战略定力才是制胜的关键。只有坚守初心,保持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制定并执行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8月20日全国肉鸡市场行情综述2025/8/20 11:36:29
2025年8月20日全国白羽肉鸡市场价格日报2025/8/20 10:58:32
2025年8月19日全国肉鸡市场行情综述2025/8/19 11:50:26
2025年8月19日全国白羽肉鸡市场价格日报2025/8/19 10:59:10
2025年8月18日全国肉鸡市场行情综述2025/8/18 11:08:31
2025年8月18日全国白羽肉鸡市场价格日报2025/8/18 9:21:58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