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蛋价旺季“哑火”:8月鸡蛋市场震荡探底与触底契机解析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8/22 8:11:25 关注:118 评论: 我要投稿

  一、8 月中上旬蛋价走势:旺季不旺的异常震荡

  (一)价格波动显著:先大幅下跌后缓慢回升,低于市场预期水平

  8 月通常为鸡蛋市场传统需求旺季,然而今年行情走势较为异常,众多从业者表示难以把握。月初,蛋价急剧下滑,主产区鸡蛋均价由 3.12 元 / 斤在短短一周内降至 2.86 元 / 斤,跌幅达 8.33%,这使养殖户面临较大压力。原本期待旺季获取良好收益,如今希望破灭,养殖户普遍产生焦虑情绪,急于出售库存鸡蛋以规避风险。
  随后,市场行情出现转变,蛋价触底反弹,逐步进入缓慢上涨阶段。截至 19 日,鸡蛋均价最高涨至 3.21 元 / 斤。但与往年旺季相比,涨幅明显不足,低 15%-20%。这种价格表现致使整个行业弥漫悲观情绪,市场参与者对旺季不旺的现象深感困惑。
  从市场数据来看,8 月前两周,代表销区的鸡蛋销量环比下降 4.67%,表明终端消费者对高价鸡蛋接受度较低,市场处于供需双方博弈的僵持状态。价格降低时,消费者未出现抢购现象;价格稍有上涨,消费者便认为价格偏高而减少购买。这给经销商带来较大经营困扰,进货过多担心滞销,进货过少又忧虑错失盈利机会。
  (二)南北市场分化加剧,产区与销区博弈激烈

  在蛋价波动过程中,南北市场差异愈发明显,产区与销区之间的博弈达到白热化程度。
  北方主产区如河北、山东等地,8 月天气闷热,鸡蛋存储面临严峻挑战。高温高湿环境下,鸡蛋损耗率大幅上升,达到 3%-5%。即每 100 斤鸡蛋中,可能有 3 - 5 斤因保存不当变质而无法正常销售。贸易商出于降低损失考虑,不敢大量囤货,只能采取 “随采随销” 策略,当日进货尽量当日销售完毕。
  南方销区同样面临困境。广东、浙江等地梅雨季持续时间较长,潮湿环境导致鲜蛋质量问题频发。超市中鸡蛋下架率增加 20%,许多鸡蛋因出现黑斑、散黄等问题被消费者拒绝购买,只能作下架处理。为满足市场需求,部分商家不得不采购冻蛋替代鲜蛋。
  南北供需不平衡导致鸡蛋价格出现显著地域差异,南北价差一度扩大至 0.5 元 / 斤。当山东蛋价为 2.9 元 / 斤时,广东批发价已涨至 3.4 元 / 斤。理论上巨大的差价可吸引商家跨区域运输鸡蛋获利,但实际物流成本过高,占价格 10% 以上。加上运费、保鲜费等费用,中间环节利润微薄,许多商家只能放弃跨区域运输。
  二、供需失衡:压制蛋价的 “双重枷锁”
  (一)供应端:存栏量处于历史高位且产能集中释放

  供应端方面,今年鸡蛋市场面临较大压力。7 月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达 13.56 亿只,较 2024 年同期增长 6.2%,创下近 5 年新高,反映出产能过度扩张。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4 年一季度鸡苗销量同比增长 23.79% ,大量鸡苗补栏后,如今已长成产蛋鸡。8 月新增开产蛋鸡超过 1 亿只,鸡蛋日均产量环比增长 2%。
  与此同时,老鸡淘汰进度缓慢,淘汰日龄维持在 503 天,造成市场大码鸡蛋供应严重过剩,而商超和食品厂偏好采购的中码蛋占比不足 40%。这种结构性矛盾加剧市场供需失衡,许多养殖户仓库中积压大量大码鸡蛋却难以找到销路。
  此外,冷库蛋集中出库也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2024 年冬季囤储的冷库蛋,因上半年鸡蛋价格持续低迷,8 月开始集中投放市场,日均出库量达 1500 吨,相当于全国日消费量的 5%。河北、河南等地冷库蛋批发价比鲜蛋低 0.3 元 / 斤,迫使鲜蛋价格下跌,形成 “旧蛋砸盘、新蛋难涨” 的恶性循环。经销商为加快出货,不断压低价格,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二)需求端:受高温淡季与替代消费的双重制约

  需求端来看,今年 8 月市场需求面临严峻挑战。全国迎来史上第二热的夏季,40℃以上高温日数比常年增加 30%。高温天气下,家庭烹饪频次大幅下降,鸡蛋日均消费量降至 10.2 亿枚,同比减少 8%。消费者倾向选择清爽凉拌菜或外出就餐,导致鸡蛋消费减少。
  餐饮行业虽在暑期旅游带动下有短暂提振,但团膳采购量仅增加 5%,远低于预期。学校提前放假,开学季备货推迟至 8 月下旬。前两周食品厂采购量环比仅增加 3%,与往年 15% 的增幅差距明显,原本期望餐饮和学校采购拉动鸡蛋需求的目标未能实现。
  除高温因素外,蔬菜低价替代效应显著。8 月全国蔬菜均价为 2.5 元 / 斤,较去年同期低 12%。黄瓜、番茄等时令蔬菜大量上市,价格低廉且新鲜,对鸡蛋的替代率提升至 30%。农贸市场调研显示,许多家庭主妇采购习惯发生改变,以往每周买 3 次鸡蛋,现在变为 2 次蔬菜 + 1 次鸡蛋。终端摊商鸡蛋销量同比减少 20%,部分摊位日销量不足 50 斤,鸡蛋市场份额被蔬菜不断挤压,需求端压力日益增大。
  三、8 月下旬转机:三大信号预示触底反弹
  (一)需求端季节性回暖趋势显现
  进入 8 月下旬,鸡蛋市场出现积极变化,需求端呈现明显季节性回暖迹象,为市场注入信心。
  中秋佳节临近,月饼、糕点等传统中秋美食制作进入高峰期,相关企业集中采购鸡蛋,需求急剧增加。8 月 20 日后,这些企业日均鸡蛋采购量环比增长 15%-20%。山东、河南等地食品厂订单量每周增长 30%。山东一家大型糕点厂负责人表示:“近期每天采购 50 吨鸡蛋,比上月多近 20 吨,为确保中秋产品供应,已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
  同时,全国中小学陆续开学,团膳市场鸡蛋需求随之上升。学校食堂作为重要消费场所,集中补货影响较大。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校食堂备货量达 500 吨 / 日 ,销区批发市场走货速度提升 25%。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一位鸡蛋批发商称:“学校开学后鸡蛋销量明显增加,每日多卖 100 多箱,价格也有所上涨,市场回暖态势明显。”
  此外,气温下降对鸡蛋消费产生积极影响。北方地区 8 月下旬气温回落至 30℃以下,鸡蛋存储周期从 5 天延长至 10 天 ,贸易商囤货意愿增强,库存天数从 3 天增至 5 - 7 天 。南方湿热天气缓解,商超鲜蛋上架率恢复至 90%,家庭一次性采购量从 10 枚 / 户增至 15 枚 / 户 。终端消费改善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广州一家大型超市内鸡蛋货架前顾客增多,有市民表示:“天气转凉,鸡蛋不易变质,多买些备用。”
  (二)供应端压力边际缓解
  需求端回暖的同时,供应端压力也出现边际缓解迹象,为鸡蛋市场复苏提供支撑。
  首先,老鸡淘汰速度加快。由于养殖端持续微亏,每只鸡利润为 - 7 元 ,养殖户为减少损失加快老鸡淘汰。8 月第三周淘汰鸡出栏量环比增长 3%,淘汰日龄缩短至 495 天 。大量老鸡淘汰后,大码蛋(≥60g / 枚)占比从 45% 降至 40% ,中码蛋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带动整体蛋价重心上移。卓创资讯监测显示,8 月 21 日中码蛋与大码蛋价差扩大至 0.15 元 / 斤 ,养殖端惜售情绪增强。河南一位养殖户表示:“中码蛋价格高,先观望,可能还会上涨。”
  其次,新增产能增速放缓。6 - 7 月鸡苗补栏量环比下降 18%,主要因现货价格持续低迷,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降至近三年最低,种蛋利用率下滑至 50% ,预示 9 月后新增开产蛋鸡量将减少,供应过剩压力有望缓解。河北一家种鸡场负责人称:“行情不佳,养殖户补栏谨慎,种蛋销量减少,只能减产避免亏损。”
  (三)成本支撑与政策预期奠定价格基础
  除供需两端变化外,成本支撑和政策预期也为鸡蛋价格稳定提供保障。
  成本方面,受国际粮价高位运行影响,饲料原料(玉米、豆粕)价格居高不下。8 月蛋鸡养殖成本达 2.9 元 / 斤 ,当前主产区均价为 3.1 元 / 斤 ,每斤鸡蛋利润仅 0.2 元 ,远低于正常 0.5 元 / 斤的盈利水平 。在此情况下,养殖端抗价心态增强,低价抛售意愿降低。山东一位养殖户表示:“不能亏本销售,需保住成本,等待价格回升。”
  政策层面,农业农村部重申稳定禽业生产政策,市场预期相关部门可能启动临时收储以夯实价格底部。这一政策预期稳定了市场信心,业内普遍认为政策实施将对鸡蛋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四、后市展望:窄幅反弹后仍需警惕产能过剩
  (一)短期(8 月底 - 9 月初):触底反弹但幅度受限

  展望 8 月底到 9 月初鸡蛋市场,价格走势仍具不确定性。虽市场出现积极信号,但整体反弹幅度可能有限。
  需求端,中秋佳节临近和学校开学带来利好,月饼、糕点制作对鸡蛋需求大增,各大糕点厂采购量环比增长 15%-20% 。学校食堂集中补货,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校食堂备货量达 500 吨 / 日 ,销区批发市场走货速度提升 25% ,为蛋价反弹提供支撑。
  然而,供应端压力仍不容忽视。冷库蛋库存高达 30 万吨 ,随着气温下降出库速度可能加快,冲击鲜蛋市场。南方销区梅雨残留影响仍在,鲜蛋流通存在困难,限制蛋价反弹空间。
  综合供需两端情况,预计蛋价将从当前 3.2 元 / 斤反弹至 3.4 - 3.5 元 / 斤 ,但涨幅有限。卓创资讯建议贸易商在此阶段保持谨慎,逢低补货,控制库存周期在 7 天以内 ,避免追高风险,因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供应端变化可能导致蛋价再次下跌。
  (二)中长期:产能去化决定周期走向
  中长期来看,鸡蛋市场走势取决于产能去化速度和程度。若 9 月在产蛋鸡存栏量能降至 13.3 亿只以下 ,月均去化达到 1% ,将是积极信号。存栏量下降将缓解市场供应压力,加之四季度为传统消费旺季,蛋价有望在 10 月突破 4 元 / 斤 ,行业迎来转机。
  但若产能去化速度不及预期,高存栏量将继续压制价格,行业可能进入 “微利 - 亏损 - 被动去产能” 循环,给整个行业带来挑战。养殖户将面临更大压力,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为应对此情况,养殖户需加快淘汰 500 日龄以上老鸡,优化存栏结构,同时密切关注饲料成本波动,利用期货工具对冲玉米、豆粕价格风险,通过合理风险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给从业者的建议
  面对复杂多变的鸡蛋市场,不同环节从业者需采取不同策略应对挑战、把握机遇。
  养殖端应趁价格反弹淘汰低效老鸡(产蛋率<80%),降低养殖成本,优化鸡群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中码蛋占比高的养殖场可与食品厂签订定向供应合同,锁定利润,稳定销售渠道,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贸易端应采取灵活采购策略,“小批量、高频次” 采购可降低库存风险,利用南北价差跨区域调运增加利润。关注电商渠道发展,开发鲜蛋礼盒对接中秋礼品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份额。
  终端零售可推出 “开学特惠装”(15 枚 / 盒)和 “中秋家庭装”(30 枚 / 盒)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搭配蔬菜、肉类进行组合促销,提升客单价和周转率,增加销售额,吸引消费者,提高市场竞争力。
  结语:在震荡中寻找结构性机会
  8 月鸡蛋市场 “旺季不旺” 现象为行业敲响警钟,产能过剩与需求分化矛盾促使产业链从 “规模扩张” 向 “效率竞争” 转变。短期触底反弹是市场自我调节结果,长期健康发展需产能去化与消费升级协同配合。
  从业者应精准把握季节性需求节点,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在 “鸡蛋周期” 波动中占据优势。长期来看,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升,高品质、功能性鸡蛋市场需求有望增长。开发富硒、低胆固醇等特色鸡蛋产品,拓展电商、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将为行业开辟新增长空间。
  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鸡蛋市场参与者需具备敏锐市场洞察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变革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陕西:第33周鸡蛋价格稳中有动2025/8/23 12:21:53
巴西:2025年鸡蛋产量预计达到620亿枚2025/8/22 19:16:36
贵阳市教育局关于贵阳市学校牛奶和鸡蛋服务配送采购项目的公开招标公告2025/8/22 18:13:39
2025年8月22日鸡蛋期货主力合约2510走势全析2025/8/22 15:45:46
2025年8月22日全国鸡蛋市场行情综述2025/8/22 15:11:52
巴西今年人均吃掉288颗鸡蛋 消费量跻身全球前十2025/8/22 11:45:4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