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 → 文章内容

2025 年上半年肉牛出栏量创新高,产业格局大揭秘!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8/31 19:23:06 关注:99 评论: 我要投稿

  一、全国格局:从 “补偿性增长” 到 “高质量跃升”
  (一)数据破局: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出栏新高

  2025 年上半年,全国肉牛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全国肉牛出栏量达到 2203 万头,同比增长 2.9%,首次突破 2200 万头大关,这一增长趋势自 2021 年起持续至今,2024 年全年出栏量更是达到 5099 万头。这一显著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种业振兴与规模化养殖的重大突破。在种业方面,自主培育的华西牛表现出色,其冷冻精液市场占有率达到 19.4%,育肥期日增重 1.36 公斤,屠宰率 62.39%,核心性能与国际一流品种相当。在规模化养殖模式上,“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有效整合了资源,例如吉林的秸秆茎穗兼收技术以及新疆的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极大地提高了饲料利用率。目前,全国规模化养殖占比已突破 60%,产业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二)历史对比:从非瘟阴影到结构优化
  与 2021 年同期相比,2025 年上半年肉牛出栏量增幅达到 12.6%,成功摆脱了非洲猪瘟后的产能低谷。更为重要的是,产业发展不再单纯追求数量的扩张,而是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牛肉产量达到 342 万吨,同比增长 4.5%,其中优质牛肉(如和牛、谷饲牛肉)占比提升至 32%。存栏结构也得到优化,能繁母牛占比从 2022 年的 38% 提升至 42%,为后续产能释放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数据变化可以清晰看出,我国肉牛产业实力不断增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二、头部省份:资源禀赋与政策红利的 “冰火两重天”
  (一)北方产区:资源优势催生 “增长极”
  新疆作为五大牧区之一,拥有 1.5 亿亩天然草场,在《稳定肉牛肉羊九条政策》的支持下,上半年出栏量同比增长 13.4%,占全国的 8.54%。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对能繁母牛实行 “见犊补母”,每头补贴 500 元,冻精补贴覆盖 80% 的养殖户;饲草加工每吨补贴 50 元,玉米秸秆利用率达到 75%,养殖成本降低 12%。
  吉林作为玉米主产区,构建了 “玉米种植 - 饲料加工 - 肉牛养殖” 的完整产业链,上半年出栏量增长 6.6%。通过推广全株青贮玉米种植,秸秆饲料化率超过 60%,饲料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15%。同时,吉林加入了华西牛联合育种体系,PSY(每头母牛年提供犊牛数)达到 2.5 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2.2 头。
  (二)南方产区:转型阵痛与突围路径
  云南作为传统产区,由于规模化程度不足,散养占比高达 55%,加之饲料成本较高,成为前六名中唯一负增长的省份。不过,云南也在积极采取措施破局,出台了 “牛七条” 政策。冻精补贴每剂 10 元,目标是在 3 年内将良种率提升至 70%;对脱贫地区养殖户提供贷款展期。2025 年活牛均价已回升至 25.75 元 / 公斤,环比上涨 9.3% ,在政策扶持下,云南肉牛产业有望逐步改善。
  四川依托 “母牛分户饲养 + 仔畜集中育肥” 模式,通过巴中市的 “肉牛十条” 政策稳定产能。对能繁母牛每头补贴 800 元,存栏量增长了 5% ;建成 10 个现代化屠宰厂,牛肉深加工率达到 40%,附加值提升 20% ,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三、区域分化:北强南弱格局深化,14 省增长与 4 省下跌的背后逻辑

  (一)增长省份:资源集聚与政策精准发力
  从区域分布来看,北方 10 省出栏量占比达到 68%,优势明显。新疆增长 13.4%、甘肃增长 8.3%,这些西北牧区通过草原改良、冻精补贴实现了高速增长。贵州增长 14.2%、宁夏增长 9%,凭借山地生态养殖,打造出 “草饲牛肉” 的差异化优势。这些省份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结合精准的政策扶持,推动肉牛产业蓬勃发展。
  (二)调整省份:散养淘汰与环保倒逼转型
  部分南方省份如江西下降 11.46%、广西下降 9.5%,这些省份小规模散养占比超过 40%。在环保政策收紧(如江西要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85%)和饲料成本压力下,不得不加速去产能,向 “适度规模 + 生态养殖” 转型。这是产业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转型成功后,产业发展将更具可持续性。
  (三)深层矛盾:南北差异的三大核心变量
  对比项目北方产区南方产区
  规模化率75%,集中育肥为主散养占比 50%+,放牧与舍饲结合饲料自给率玉米、秸秆等饲料自给率 80%依赖省外调运,成本高 10%-15%政策导向草原生态保护与产业集聚政策环保约束趋严,倒逼绿色转型南北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核心变量上。规模化程度上,北方规模化率达到 75%,以集中育肥为主;南方散养占比超过 50%,放牧和舍饲结合 。饲料方面,北方玉米、秸秆等饲料自给率 80%;南方依赖省外调运,成本比北方高 10%-15% 。政策上,北方有草原生态保护与产业集聚政策;南方则是环保约束越来越严,倒逼绿色转型 。这些差异导致了目前北强南弱的产业格局 。
  四、未来展望:从 “出栏新高” 到 “价值升级”
  (一)短期:供需博弈下的价格韧性
  中秋国庆前,终端消费开始回暖,团膳需求增长 15%,同时进口牛肉量减价增,1-5 月进口下降 11.76% 。活牛价格有望小幅反弹至 26-27 元 / 公斤,养殖户应把握好 600-650 公斤适重牛的出栏时机 。在供需博弈中,肉牛产业展现出了一定的价格韧性 。
  (二)中长期:三大趋势重塑产业格局
  中长期来看,有三大趋势将重塑产业格局 。一是种业自主化加速,华西牛、云岭牛等品种将加速推广,目标是 2026 年良种覆盖率超过 80%,单头胴体重提升 3% 。二是区域协同深化,北方巩固 “粮 - 牧 - 肥” 循环,南方发展 “山地生态 + 高端加工”,形成差异化竞争 。三是全产业链破局,屠宰加工率提升到 65%,预制菜、高端分割品占比超过 30%,肉牛产业将从 “卖活牛” 向 “卖价值” 转变 。
  (三)风险与机遇:产能断层与政策托底
  需注意的是,2024 年能繁母牛存栏下降了 2.1%,可能导致 2026 年犊牛供应出现缺口 。养殖主体应密切关注政策红利,如新疆、吉林的补贴政策,优化母牛存栏结构 。同时,可以引入智能饲喂、疫病监测系统,将料肉比从目前的 3.8:1 降至 3.5:1,降低成本波动风险 。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情况下,应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 。
  结语:2203 万头背后的产业觉醒
  2025 年上半年的出栏数据,标志着我国肉牛产业从 “周期驱动” 向 “价值驱动” 的转变 。北方产区凭借政策和技术夯实基础,南方产区努力转型突破困境,中国肉牛产业正稳步迈向 “质量时代” 。从单纯追求数量到注重品质,从比拼规模到关注效率,产业变革已悄然发生,未来有望重塑全球牛肉产业的竞争格局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系统鉴定影响肉牛体重相关性状关键变异2025/9/1 19:00:53
2025年9月1日全国肉牛市场行情综述2025/9/1 11:17:35
2025年9月1日全国肉牛市场价格日报2025/9/1 9:41:22
肉牛市场:短期回调不改长期紧平衡,养殖户如何把握周期节奏?2025/8/31 18:59:22
巍山县2024年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项目补助公示2025/8/31 17:59:52
2025年上半年山东省肉牛产业发展形势及后市展望2025/8/29 19:14:27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