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鸡蛋价格最新动态:区域分化,旺季不旺
(一)全国均价微幅震荡,南北差异显著
以下将对鸡蛋价格走势进行分析。根据 9 月 1 日数据,全国鸡蛋平均价格为 7.58 元 / 公斤,与前期持平。然而,各地价格存在明显差异。广西桂林万禾市场鸡蛋价格高达 12.42 元 / 公斤,居全国首位。其原因在于当地优质粉蛋在中秋备货时期需求旺盛,供不应求,从而推动价格上涨。而重庆毛线沟批发市场鸡蛋价格仅为 4.50 元 / 公斤 ,两者差距巨大。这反映出西南地区鸡蛋库存压力较大,市场供大于求,致使价格受到抑制。
在主产区方面,山东、河北、河南的均价在 6.12 - 6.22 元 / 公斤。青岛、曹县等地鸡蛋价格维持在 88 - 90 元 / 箱(约合 2.9 - 3.1 元 / 斤),整体走势稳中偏弱。在此价格行情下,养殖户对未来价格走势较为关注,价格的不确定性对其生产经营决策产生一定影响。
(二)期货与现货联动,短期看涨动力不足
鸡蛋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紧密关联,其动态对整个鸡蛋市场走向具有重要影响。9 月 1 日,鸡蛋期货主力合约开盘 2958 元 / 吨,较前一日上涨 0.82% ,表面上呈现出良好态势。但深入分析现货市场,情况却不容乐观。
华北、华东地区贸易商反馈,鸡蛋走货量环比仅增加 3% - 5% ,与往年中秋前 15% 的增幅相比差距较大。在广东、江苏等地,由于节日礼品需求,粉蛋情况稍有好转,但因库存过高,价格涨幅普遍不超过 0.1 元 / 斤,难以形成趋势性上涨。这表明尽管期货市场有上涨表现,但现货市场的疲软使得短期鸡蛋价格看涨动力明显不足。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关系犹如船帆与船锚,期货市场虽有上扬趋势,但现货市场的不利因素限制了价格快速上涨。后续鸡蛋价格走势有待进一步观察,是在震荡中寻求突破,还是持续维持当前不温不火状态,值得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
二、三大核心因素压制 9 月蛋价走势
(一)供应过剩成最大利空,存栏量创三年新高
市场供需关系对价格有着决定性作用,鸡蛋市场亦是如此。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8 月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达到 12.8 亿只,同比增加 5.2%,创下 2022 年以来的新高 。以河南、山东等重要产区为例,400 日龄以下产蛋鸡占比超过 70% ,且产蛋率一直维持在 88% 以上的高位,导致鸡蛋产量大幅增加。
此外,冷库蛋库存消化缓慢,市场每日平均供应过剩约 500 吨。在供应远超需求的情况下,鸡蛋价格上涨面临巨大压力,如同逆水行舟般艰难。养殖户面对大量积压的鸡蛋,对价格回升的期望较为迫切,但其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境。
(二)终端需求疲软,中秋备货不及预期
理论上,临近中秋佳节且学校开学,鸡蛋需求应显著增长,学校食堂、餐饮行业等会进行大量采购。但实际情况是,学校开学、团膳采购虽使鸡蛋需求稍有回暖,但力度有限。
餐饮消费复苏缓慢,农贸市场鸡蛋销量同比下降 8% ,表明消费者对鸡蛋的购买意愿并不强烈。同时,当前猪肉价格处于低位运行,均价 25.29 元 / 公斤。猪肉与鸡蛋在蛋白质供应方面具有一定替代性,猪肉价格较低分流了部分鸡蛋的消费需求。
多地贸易商表示,今年备货量比往年减少两成 。这意味着市场对鸡蛋的需求未达预期,鸡蛋销售形势不容乐观。对于养殖户和贸易商而言,这无疑是不利消息,原本期望中秋期间的销售旺季未能实现预期效益。
(三)成本支撑边际减弱,养殖利润承压
在蛋鸡养殖成本中,饲料成本占比较大。虽然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处于高位震荡状态,但其成本占比已从年初的 75% 降至 70% 。与此同时,淘汰鸡价格同步下跌,全国均价 4.5 元 / 斤,环比下降 0.3 元 。
以山东地区为例,养殖鸡蛋的完全成本约为 7.0 元 / 公斤 ,当前均价仅能使养殖户获得微利 0.12 元 / 公斤 ,利润空间极为有限。在此情况下,中小散户在养殖决策上更为谨慎,是扩大养殖规模还是观望,处于两难境地。这种观望情绪对整个鸡蛋市场发展产生影响,市场活跃度降低。因此,成本支撑的减弱和养殖利润的承压是影响 9 月鸡蛋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
三、后市展望:短期难破僵局,中长期关注产能去化
(一)9 月上中旬:稳字当头,警惕阶段性回调
未来 10 天,鸡蛋市场大概率维持 “供需双弱” 状态。产区库存普遍为 3 - 5 天,销区库存相对较少,为 2 - 3 天。目前市场无集中补货需求。若中秋前一周需求仍未明显提升,华北、东北等地鸡蛋价格可能出现 0.2 - 0.3 元 / 公斤的小幅下跌 ,低价区甚至可能试探 4.2 元 / 公斤的支撑位。
(二)国庆后至年底:产能去化决定反弹高度
从长远来看,若 9 月蛋价持续低于成本线,养殖户将增加 450 日龄以上老鸡的淘汰量。预计到 11 月,存栏量可能回落至 12.5 亿只 ,鸡蛋供应量将相应减少。加之冬季蛋鸡产蛋率会出现季节性下降,鸡蛋价格有望在 11 - 12 月迎来阶段性反弹。届时,华北地区均价或许能回升至 7.5 - 8.0 元 / 公斤 。
但鸡蛋价格反弹高度取决于产能去化情况,若产能去化顺利,价格反弹力度可能较大;反之,反弹高度将受限。因此,产能去化进程将成为影响鸡蛋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需持续关注。
四、养殖户应对策略:精准施策,降低周期风险
(一)优化存栏结构,及时淘汰低效产能
在当前鸡蛋市场形势下,养殖户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周期风险。优化存栏结构至关重要,应优先淘汰 500 日龄以上、产蛋率低于 80% 的老鸡。以河南、河北等地为例,目前淘汰鸡价格已跌破 4.5 元 / 斤,虽此时淘汰单只可能亏损约 15 元,但持续养殖每月将多亏损 10 元。通过 “以淘代养”,可降低饲料消耗,节约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二)灵活管理库存,规避短期价格波动
对于贸易商和养殖场而言,灵活管理库存是规避短期价格波动风险的有效手段。贸易商可采取 “少量多次” 的采购策略,控制库存不超过 3 天销量 ,避免库存积压。养殖场可与加工厂签订短期订单,锁定 20%-30% 产量,保障一定收入,对冲价格下跌风险。
同时,应关注期货市场,利用鸡蛋期权工具进行成本套保。当预计鸡蛋价格下跌时,买入看跌期权,若价格下跌,期权收益可弥补现货市场损失 ,增强市场风险应对能力。
(三)强化成本管控,提升养殖效率
强化成本管控、提升养殖效率是在鸡蛋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如用杂粕替代 10% 豆粕 ,在保证蛋鸡营养需求的同时降低成本。优化环控设备,为蛋鸡创造舒适生活环境,将死淘率控制在 3% 以内 ,可降低 0.3 - 0.5 元 / 公斤成本 。
山东部分规模场通过添加酶制剂,将料蛋比从 2.4:1 降至 2.2:1 ,降低了饲料消耗,提高了利润和抗风险能力。养殖户应学习借鉴此类经验,提升自身养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金投期货、卓创资讯等,具体价格以当地市场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