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白条猪肉“金九”开局不利:旺季不旺背后的供需博弈与价格迷局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9/10 9:09:37 关注:19 评论: 我要投稿

  一、9 月上旬价格持续下行:年内新低背后的市场态势

  (一)价格持续下探,创年度低位
  2025 年 9 月上旬,国内白条猪肉市场呈现低迷态势,价格走势超出众多从业者与消费者预期。据卓创资讯数据,截至 9 月 9 日,国内膘厚 2.5 - 3.5CM 的白条猪肉成交均价降至 17.28 元 / 公斤。此价格不仅为 2025 年开年以来最低,较月初下降 2.79%;与过去两年同期相比,差距显著,较 2024 年同期暴跌 31.86%,较 2023 年同期亦下跌 17.55%。
  从区域市场分析,全国范围内无一区域能免受价格下行影响。在新疆、甘肃等低价区域,白条猪肉价格已跌破 15 元 / 公斤;在广东、福建等传统高价区域,价格仅在 18 - 19 元 / 公斤区间波动。南北价差急剧缩小至 3 元 / 公斤以内,清晰反映出全国猪肉市场普遍下跌的趋势,无论南北,均难以避免价格下滑。如北方一位养殖户老张称:“今年行情极为艰难,养猪多年,从未见过价格下跌如此剧烈。” 南方一位猪肉批发商老李亦感慨:“当前猪肉销售困难,价格低且走货缓慢,每日都在为此发愁。”
  (二)开学季利好短暂,需求支撑迅速减弱
  月初,市场似现转机。受开学季备货推动,屠宰企业开工率短暂回升,一度达到 31.3%。白条猪肉批发市场到货量明显增加,周环比增长 5%,一系列积极因素促使价格小幅反弹,最高涨至 18.2 元 / 公斤。然而,这波因开学季带来的增长仅维持约一周便迅速结束。
  随着学校食堂集中采购结束,终端需求急剧回落。9 月 9 日,重点批发市场到货量降至 2.70 万头,与月初高点相比,累计下降 6.13%。农贸市场及商超的鲜品走货量亦不理想,日均减少 12%。“开学效应” 的短暂与脆弱,充分暴露当前猪肉消费端的疲软状态。一位超市生鲜区负责人表示:“开学那几日,猪肉销售状况良好,大家考虑孩子上学,多买些肉补充营养。但没过几天,销量便再度下降,销售依旧困难。” 从这些市场一线反馈可知,猪肉市场在需求端面临严峻挑战,仅依靠开学季这样的短期利好,无法支撑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市场急需更强劲、持久的需求动力打破这一困境。
  二、供需失衡加剧:供应过剩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影响

  (一)养殖端集中出栏,供应压力集中释放
  9 月,规模养殖集团的出栏计划对本就脆弱的猪肉市场形成较大压力。据相关数据统计,本月规模养殖集团出栏计划达 1332 万头,日均出栏 44.4 万头,环比增长 4.66%。如此庞大的出栏量,给市场带来巨大供应压力。
  与此同时,散户因疫病风险和现金流压力,纷纷加速抛售生猪。适重猪源(110 - 120 公斤)的流通量每周增加 8%,使市场生猪供应量进一步增多。在河北某养猪大县,众多散户表示:“当前猪价低,疫病风险高,继续养殖亏损更多,只能尽快出售。”
  面对大量生猪供应,屠宰企业应对略显仓促。日均超 1.2 万头的生猪到货量,促使屠宰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方面严控入库,减少库存积压;另一方面,通过低价促销方式,试图尽快将白条猪肉推向市场。这一系列操作致使白条猪肉出厂价较毛猪收购价溢价率压缩至 8%,创下近三年最低水平。一家大型屠宰企业负责人无奈表示:“目前市场猪肉过多,我们别无他法,只能低价销售,尽可能减少亏损。”
  (二)消费淡季特征明显,替代效应持续分流需求

  尽管夏季高温逐渐消退,但居民 “贴秋膘” 热情未达预期。家庭猪肉采购量同比下降 15%,消费者更倾向选择禽肉、水产等作为餐桌食材。在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鸡鸭鱼肉销量明显增加,同比增长 10%。一位家庭主妇接受采访时称:“现在猪肉价格高,且吃多易腻,所以会多买些鸡肉和鱼,换换口味。”
  餐饮行业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堂食恢复未达预期,鲜品猪肉采购量仅为去年同期 70%。为降低成本,餐饮企业更倾向采购低价冻品及预制菜,这一比例在餐饮采购中已超 40%。一些连锁餐饮品牌纷纷推出预制菜套餐,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一位餐饮老板表示:“预制菜成本低,出餐快,还能保证口味稳定,在当前情况下,这是无奈之举。”
  卓创资讯调研显示,80% 的终端商户反映 “白条走货慢,剩货需降价处理”。这一现象深刻反映消费端对高价猪肉的承接能力严重不足。市场中,常可见商户为促销猪肉打出降价、打折招牌,但效果不佳。一位猪肉商户无奈表示:“现在猪肉销售困难,即便降价仍无人购买,不知如何是好。”
  三、下旬或现低位反弹,但月均价环比下跌趋势难改

  (一)供应端压力或阶段性缓解
  随着上中旬养殖端积极降重出栏,标猪均重从 128 公斤降至 125 公斤,集团企业下旬出栏节奏或放缓。部分养殖户抗价惜售,预计 9 月下旬白条猪肉供应量较中旬减少 5%-8%。然而,前期积压的冻品库存和二育猪集中出栏,仍构成隐性供应压力。全国冷库库容率 75%,大量冻品待消化;约 300 万头二育猪集中出栏,限制价格反弹空间。一位冻品经销商表示:“现在冷库已满,价格不上涨,不敢再进货。”
  (二)节日提振力度逐年减弱,需求回暖幅度有限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终端市场或迎来短期备货小高峰。屠宰企业开工率有望提升至 35%,白条猪肉批发市场到货量或增 10%。不过,近年来节日消费对猪肉价格拉动效应逐年递减,2024 年双节涨幅 5%,2023 年 8%,2025 年预计涨幅仅 3%-5%,且集中在节前一周(9 月 20 - 28 日)。卓创资讯预测,下旬均价或小幅回升至 18 - 18.5 元 / 公斤,但受上旬深跌影响,9 月整体均价仍将环比下降 2%-3%,延续 “旺季不旺” 格局。一家餐饮连锁企业采购负责人称:“现在节日对猪肉采购量影响越来越小,消费者选择众多,我们不会大量囤货。” 从这些市场反馈可知,尽管双节带来一定需求刺激,但难以改变猪肉市场整体疲弱态势,市场仍在艰难寻找新的平衡。
  四、行业启示:从短期博弈到长期转型
  (一)养殖端:顺时出栏优于赌市压栏
  当前,生猪养殖成本线对行业从业者至关重要。据行业数据,现阶段生猪养殖成本线大致在 15 - 16 元 / 公斤,如今白条猪肉均价已逼近这一成本区间,市场压力显著。在此严峻形势下,养殖户应摒弃 “赌双节涨价” 的陈旧观念,及时调整养殖策略,以 110 - 120 公斤的适重猪及时出栏为明智选择。
  过度压栏风险较大,养殖户不仅需承担猪只体重增长导致的饲料成本大幅增加,还需警惕疫病风险。2024 年冬季,东北地区部分养殖户因盲目压栏,遭受猪价暴跌和疫病双重打击,损失严重。据统计,当时部分养殖户每头猪亏损达 500 - 800 元,许多养殖户多年积蓄付诸东流。与之对比,头部企业如牧原、温氏,凭借敏锐市场洞察力和果断决策力,率先将出栏均重降至 120 公斤以下。这一举措不仅有效降低养殖成本,还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收益。在行业示范效应下,越来越多养殖户认识到 “轻量化养殖” 优势,行业正逐步加速向此模式转型。这一转型不仅是应对当前市场挑战的权宜之计,更是关乎行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顺应市场规律,及时调整策略,养殖户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足。
  (二)流通端:控库存、强分品应对价格波动
  在猪肉市场流通环节,屠宰企业和经销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需精准把握市场动态,调整经营策略。
  屠宰企业可加大分割品加工力度,聚焦排骨、猪蹄等高溢价能力单品。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将 30% 的白条肉转化为高毛利产品,既能提升产品附加值,又能在一定程度缓解白条猪肉销售压力。同时,减少冻品入库至关重要。当前冻品周转率降至 25 天 / 次,表明冻品库存积压严重,资金周转不畅。某大型屠宰企业通过调整策略,将冻品入库量减少 40%,加大分割品市场投放,成功实现利润率提升 15%。
  经销商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需积极优化渠道结构。加强与社区团购平台合作,借助其强大线上流量和便捷配送体系,快速触达消费者;与商超鲜品柜紧密协作,利用商超品牌信誉和稳定客源,提升产品销量。通过推出 “每日特价”“买赠促销” 等灵活多样营销活动,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提升走货效率。在一些社区团购平台上,猪肉经销商通过限时秒杀活动,一天内销量达到平时一周水平,有效缓解库存压力,实现资金快速回笼。
  (三)长期视角:消费升级倒逼产业提质
  在消费市场不断升级背景下,猪肉产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节点,面临机遇与挑战。数据显示,无抗猪肉、冷鲜分割品等高品质产品市场接受度已悄然攀升至 35%,且溢价率超过 20%。这一数据反映消费者对健康、品质的追求,也预示高端猪肉市场蕴含巨大发展潜力。
  企业若想在该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加快 ISO22000 认证和区块链溯源布局。ISO22000 认证作为国际认可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能为产品质量提供坚实保障;区块链溯源技术可让消费者清晰了解产品从养殖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增强消费者信任。同时,企业应敏锐捕捉市场需求变化,开发适合家庭小包装产品,满足现代家庭小型化、便捷化消费需求;推出餐饮定制化产品,为餐饮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提升客户满意度。一些企业通过推出家庭装无抗猪肉小包装产品,在高端超市销量同比增长 30%;为连锁餐饮企业提供定制化冷鲜分割品,不仅稳定客户资源,还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从 “量增” 转向 “质增”,是猪肉产业在长期消费疲软周期中突破困境的关键路径,只有紧跟消费升级步伐,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企业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足,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在震荡中寻找确定性
  2025 年 9 月的白条猪肉市场波动剧烈,“开学利好落空” 和 “双节预期证伪” 等情况接连出现,使整个行业陷入迷茫与焦虑。这一系列市场现象背后,是生猪产业长期积累的 “产能去化不彻底” 与 “消费升级滞后” 两大深层矛盾的集中爆发。
  短期来看,白条猪肉价格将在供需双方激烈博弈中继续艰难探底。供应端压力虽有缓解迹象,但前期积压问题难以短期内彻底解决;需求端提振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消费者消费观念和行为已发生深刻变化,猪肉市场重回往日繁荣并非易事。
  然而,危机中亦蕴含机遇。对于生猪产业从业者而言,这是重新审视自身发展模式、积极寻求变革的关键时刻。长期来看,只有主动适应 “低利润常态化” 这一行业新常态,加速产品结构升级,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的企业,才能在未来 “后猪周期” 时代立足,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充满挑战的时代,与其纠结短期价格涨跌,不如充分利用市场调整期,修炼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毕竟,历史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能成功穿越周期的,永远是那些提前布局确定性的清醒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美姑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美姑县2025年秋至2026年春中小学、幼儿园(幼教点2025/9/10 18:20:13
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183号(关于猪肉及猪副产品商品编号申报要求的公告)2025/9/10 18:09:02
9月10日,猪肉概念板块上涨0.62%2025/9/10 15:21:20
2025年9月10日全国猪肉市场行情综述2025/9/10 14:55:57
中欧猪肉贸易争端升级:62.4% 反倾销关税生效,西班牙、荷兰等国应对,俄罗斯拓2025/9/10 9:13:15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答记者问2025/9/10 8:49:57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