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鸡蛋价格实时播报:主产区 “涨多稳少”,主销区同步回暖
1.1 主产区价格:山东持平、河北领涨,区域分化明显
2025 年 9 月 12 日,全国鸡蛋主产区价格走势呈现出 “华北领涨、华东稳中有升” 的态势。作为鸡蛋生产大省,山东省当日均价为 7.16 元 / 公斤,与前一日持平。然而,省内各地区价格存在波动,青岛市区鸡蛋价格为 3.80 元 / 斤,较之前有所上涨,潍坊高密更是涨至 3.75 元 / 斤。这种局部上涨态势,反映出山东市场部分区域对鸡蛋的需求有所增强。
河北省均价达到 6.76 元 / 公斤,较前一日上涨 0.23 元 / 公斤,成为带动华北地区价格上扬的主要力量。以沧州献县为例,鸡蛋价格已涨至 3.50 元 / 斤,而唐山虽仍维持在 3.24 元 / 斤,但处于稳定状态。河北省价格的上涨,或与当地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以及周边地区的需求拉动相关。
河南省同样呈现价格上涨趋势,郑州新郑报价 3.55 元 / 斤,漯河报价达到 3.80 元 / 斤 。河南省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庞大的养殖规模,在鸡蛋市场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此次价格上涨,也吸引了不少周边市场的关注。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东北部分地区价格依旧处于低位。辽宁朝阳报价 3.27 元 / 斤,吉林四平为 3.40 元 / 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可能是由于当地鸡蛋产量相对充足,且运输成本较高,限制了价格的上涨空间。
1.2 主销区价格:北京、上海小幅上涨,华南供需平衡
主销区方面,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备货需求逐渐回暖。北京市场当日均价为 7.24 元 / 公斤,较前一日上涨 0.24 元 / 公斤,新发地、大洋路等主要批发市场均报价 3.52 元 / 斤。作为北方重要的消费市场,北京价格的上涨,预示着市场对鸡蛋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
上海市场褐壳鸡蛋价格同步上涨,均价达到 3.49 元 / 斤,浦东、浦西市场均有不同程度的涨幅。值得一提的是,草鸡蛋散装价更是高达 4.14 元 / 斤,反映出消费者对高品质鸡蛋的青睐。
广东省作为华南地区的主要消费市场,均价为 7.20 元 / 公斤,与前一日持平。广州红蛋大码价格在 3.95 - 4.05 元 / 斤之间,深圳红蛋为 3.95 元 / 斤。虽然价格未上涨,但整体走货速度较上周提升了 8% - 10%,显示出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二、价格涨跌核心原因:供需两端 “双发力”,季节因素成关键
2.1 供应端:秋季产蛋旺季来临,月度产供环比止降转增
从供应端来看,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经产蛋禽逐步告别夏季产蛋淡季,进入秋季产蛋旺季。在夏季高温时期,蛋鸡易出现热应激反应,导致产蛋率偏低。据部分养殖场反馈,当时产蛋率普遍在 75% 左右,而如今随着天气转凉,产蛋率已回升至 85% ,这一变化使得商品禽蛋月度产供总量预计环比止降转增。
不过,虽然产蛋率有所提升,但供应端并未出现大幅增长,仍处于 “紧平衡” 状态。主要原因在于,前期受到饲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部分养殖户控制了养殖规模,使得蛋鸡存栏量并未显著增加。此外,夏季高温导致部分蛋鸡死亡或淘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前的鸡蛋供应。因此,尽管进入秋季产蛋旺季,鸡蛋供应并未出现过量积压的情况。
2.2 需求端:居民消费低位回升,中秋备货启动提振行情
消费端同样出现了积极变化。随着天气转凉,居民日常禽蛋消费逐步恢复。据市场调研,家庭采购鸡蛋的量环比增加了 5%-6% ,这主要是因为天气凉爽后,人们的食欲有所提升,对鸡蛋等食材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更为关键的是,中秋节日备货提前启动,这成为推动鸡蛋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中秋佳节临近,食品厂开始大量采购鸡蛋用于制作月饼、蛋黄酥等节日食品。同时,农贸市场也迎来了一波采购热潮,批发商、零售商纷纷加大采购量,以满足市场需求。在华北、华东地区,活禽市场走货速度较平日提升了 10%-15% ,市场交易十分活跃。这种旺盛的需求,有力地支撑了鸡蛋价格的小幅上涨。
三、期货联动:主力合约震荡调整,现货期货 “背离” 信号?
3.1 鸡蛋期货主力合约(JD0):低开低走,持仓量小幅缩减
在期货市场,9 月 12 日鸡蛋主力合约(JD0)呈现出低开低走的态势。开盘价为 2929.00 元 / 吨 ,较前一日结算价有所低开,这或许反映出市场对鸡蛋价格走势的谨慎态度。开盘后,价格最高触及 2942.00 元 / 吨,但未能持续上扬,随后一路下行,最低下探至 2919.00 元 / 吨,最终收盘于 2934.00 元 / 吨,较前一日下跌 17.00 元 / 吨,跌幅达到 0.58%。
从持仓量和成交量来看,当日持仓量为 53.33 万手,成交量为 21.82 万手。值得注意的是,持仓量较前一日缩减了 2.1% ,这表明市场参与者对该合约的持仓兴趣有所下降。部分投资者可能对当前市场走势存在疑虑,选择减持仓位,以规避潜在风险。
期货市场的这种表现,与现货市场的上涨形成了鲜明对比,呈现出短期的 “背离” 现象。通常情况下,现货市场价格的上涨,会对期货市场产生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此次却出现了不同的走势。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期货市场对远期供应增长的预期较强。虽然当前现货市场因中秋备货等因素推动价格上涨,但期货市场更关注未来的供需关系。随着秋季产蛋旺季的深入,鸡蛋供应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这使得期货投资者对远期价格持谨慎态度,从而导致期货价格下跌,与现货价格出现 “背离”。
四、后市展望:短期 “稳中偏强”,中长期需看 “供需匹配度”
4.1 短期(中秋前):备货需求支撑,价格或小幅冲高
展望未来,短期内在中秋佳节来临前,鸡蛋价格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预计在 9 月下旬,随着中秋备货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将迎来一波备货小高峰。食品厂、超市等采购商为了满足节日市场需求,会加大采购力度,这将对鸡蛋价格形成有力支撑。预计主产区鸡蛋均价有望升至 7.3 - 7.5 元 / 公斤,对应零售端价格在 3.6 - 3.8 元 / 斤左右 。
不过,这波上涨幅度可能相对有限。目前冷库库存仍然处于相对高位,周转天数达到 8 天,而正常水平一般在 6 - 7 天 。这意味着市场上还有一定量的鸡蛋待消化,部分地区的库存消化压力尚未完全释放。过高的冷库库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价格的大幅上涨,市场价格上涨空间受到限制。
4.2 中长期(四季度):产蛋旺季叠加消费回暖,价格有支撑
从中长期来看,四季度是禽蛋的传统消费旺季。随着天气逐渐转凉,人们煲汤、制作腌腊食品的需求增加,鸡蛋的消费量也会随之上升。同时,经产蛋禽在秋季产蛋率维持在高位,预计 10 - 11 月商品禽蛋产供总量环比增长 3% - 5% 。消费端方面,预计增长幅度在 4% - 6% 。供需匹配度提升,使得鸡蛋价格整体呈 “稳中略强” 的走势,出现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
此外,随着冬季的临近,蛋鸡养殖成本可能会有所上升,这也将对鸡蛋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虽然供应端有所增加,但消费端的回暖以及成本因素,将共同作用于鸡蛋市场,使得价格在四季度有望保持相对稳定,为养殖户和市场参与者提供较为稳定的市场环境。
五、实操建议:养殖户、蛋商 “差异化应对” 策略
5.1 养殖户:把握出栏窗口,理性补栏
对于养殖户而言,当前鸡蛋价格处于盈利区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以部分地区为例,养殖成本大约在 3.2 - 3.3 元 / 斤,而市场售价则在 3.5 - 3.8 元 / 斤之间,这意味着每卖出一斤鸡蛋,养殖户就能获得一定的利润。在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市场需求旺盛,养殖户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合理安排鸡蛋出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在中秋后扎堆抛售。因为中秋过后,市场需求可能会出现短期回落,如果大量鸡蛋集中上市,供大于求,价格很可能会受到冲击而下跌,导致养殖户的利润减少。
在补栏方面,养殖户务必保持谨慎态度。目前,雏鸡价格出现了环比上涨 5% 的情况。这一价格上涨趋势可能会增加后期的养殖成本。如果养殖户盲目跟风补栏,一旦后期市场行情发生变化,鸡蛋价格下跌,而养殖成本又居高不下,就很容易陷入亏损的困境。因此,养殖户应密切关注 10 月以后雏鸡价格的走势,结合自身的养殖规模和市场预期,做出合理的补栏决策。例如,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锁定部分雏鸡的采购价格,以降低成本波动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参考专业的市场分析报告,了解行业动态,从而更好地把握补栏时机。
5.2 蛋商:按需补库,关注区域价差套利机会
蛋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应根据本地鸡蛋的走货速度,合理安排库存。中秋过后,市场需求预计会出现短期回落。如果蛋商在节前过量囤货,节后可能会面临库存积压的问题,不仅占用大量资金,还可能因鸡蛋储存时间过长而导致品质下降,影响销售。因此,蛋商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实际销售情况,按需补库,确保库存处于合理水平。
另外,区域价差为蛋商提供了潜在的套利机会。当前,全国不同地区的鸡蛋价格存在一定差异,最高价差达到 0.56 元 / 斤,比如山东青岛的鸡蛋价格为 3.80 元 / 斤,而辽宁朝阳仅为 3.27 元 / 斤。在物流成本可控的前提下,蛋商可以利用这种价格差异,进行跨区域采购和销售。比如从价格较低的辽宁朝阳采购鸡蛋,运输到价格较高的山东青岛销售,从而赚取差价。不过,在进行跨区域套利时,蛋商需要综合考虑物流成本、运输时间、鸡蛋损耗等因素。物流成本包括运输费用、保鲜费用等,这些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压缩套利空间。运输时间过长也可能导致鸡蛋新鲜度下降,影响销售价格。因此,蛋商需要精心计算成本和收益,确保套利操作的可行性。同时,还应与可靠的物流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物流风险,提高套利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