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力合约走势:日内呈震荡收涨态势,区域现货分化进一步加剧
(一)盘面走势:低开高走彰显韧性,多空分歧有所收窄
9 月 19 日,鸡蛋期货市场表现引人关注。主力 2511 合约开盘便受到众多投资者聚焦。当日,该合约以 3130 元 / 500 千克的价格低开,相较于前一日收盘价,向市场传递出谨慎信号。然而,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在双节备货尾期补货需求的有力支撑下,鸡蛋期货主力 2511 合约迅速展现出顽强韧性。盘中价格一路攀升,最高触及 3148 元 / 500 千克,体现出市场多头力量积极入场。最终,合约收于 3132 元 / 500 千克,较前一日上涨 16 元,涨幅达 0.51%。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这一涨幅虽看似有限,但意义重大。
从成交量和持仓量分析,当日成交量高达 50.98 万手,表明市场交易活跃度高,投资者对鸡蛋期货关注度极高,纷纷在市场中寻求机会。持仓量为 40.38 万手,尽管较上一交易日减少 3.39 万手,但仍处于高位。持仓量变化通常反映市场参与者对未来价格走势的看法与预期,当前的高位持仓量显示多空双方在节前需求兑现期均保持谨慎态度,正进行试探性操作。短期内,双方围绕 3100 - 3150 元区间展开激烈震荡博弈,价格的每一次波动都牵动着投资者的心。
(二)现货市场:产区承压回落,销区稳价挺市
在期货市场波动的同时,现货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化格局,即 “北弱南稳” 态势。在河北石家庄、辽宁黑山等主产区,鸡蛋均价环比下跌,分别报 3.42 元 / 斤、3.5 元 / 斤,较之前分别下跌 0.07 - 0.11 元 / 斤。其主要原因是冷库蛋集中出库以及存栏量处于高位。据了解,目前全国在产蛋鸡数量超过 13 亿只,庞大的存栏量使得市场供应充足,甚至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这无疑给产区鸡蛋价格带来巨大下行压力。
而在广东佛山、江苏浦西等销区,鸡蛋均价持平于 3.85 - 4.0 元 / 斤。以广东地区为例,由于商超中秋礼盒备货的支撑,当地鸡蛋需求较为稳定,从而稳住了价格。这种产区和销区的价格差异,导致现货基差(JD11 + 718)维持在高位,南北价差进一步扩大至 0.5 元 / 斤。这一现象凸显了产销区在供需节奏上的差异,也为市场参与者带来更多思考与挑战。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把握这种区域价格差异带来的机会,成为在市场中获利的关键。
二、三大核心驱动因素解析:供需错配下的价格博弈
(一)供应端:存栏处于历史高位,库存周期出现异动
在鸡蛋市场供应端,当前形势面临较大压力。从库存数据来看,全国生产环节库存目前维持在 0.5 天,与昨日持平 。然而,流通环节库存却出现显著变化,增至 0.97 天,增幅高达 31.08%。这一数据变化表明贸易商对短期价格的分歧正在加剧。部分区域出现被动累库情况,意味着市场鸡蛋供应量已超出预期,贸易商开始谨慎对待库存,不敢轻易增加采购量。
存栏量方面,8 月在产蛋鸡存栏量达到 13.17 亿只,同比增长 8.93%,创下 2018 年以来的新高。并且,300 日龄以上老鸡占比高达 35%,这一比例升高反映出蛋鸡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殖户因淘汰收益较低,单只淘汰鸡利润不足 10 元,纷纷延缓老鸡出栏。这种行为虽在短期内可减少损失,但从长远看,导致现货供应压力在短期内难以缓解。可以想象,市场上的鸡蛋如同源源不断的水流,而老鸡就像是水流的源头,源头不减少,水流就会持续增加,市场供应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再加上 2024 年补栏高峰对应的新增产能在此时集中释放,9 月理论产蛋量同比增加 6.2%。如此庞大的新增产能,给市场带来巨大冲击,供应过剩预期如乌云笼罩市场,严重压制多头信心。多头原本期待市场需求增加带动价格上涨,但面对强大的供应压力,也只能望而却步。
(二)需求端:节日效应边际减弱,结构分化明显
在需求端,随着双节备货逐渐进入尾声,市场需求呈现 “前高后稳” 特征。食品企业采购量出现明显下降,周降幅度达到 15%,月饼馅料用蛋需求基本已经兑现。不过,商超、电商的应急补货为终端走货提供了一定支撑。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农贸市场,鸡蛋销量周增 5%,但这些销量主要集中在 3.5 元 / 斤以下的低价蛋,高端鲜蛋需求则保持持平。这一现象反映出消费者在购买鸡蛋时,更加注重性价比。
学校开学带来的刚需增量曾给市场带来一丝曙光,这部分需求约占日均消费的 12%,在短期内刺激了市场需求增长。然而,目前这一需求已接近兑现,后续需求将转入以家庭日常消费为主的平稳期。家庭日常消费虽稳定,但增长速度相对较慢,难以像节日需求那样迅速拉动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南方地区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由于 “中秋月饼馅料用蛋” 进入收尾阶段,对大规格蛋(55g 以上)的需求下滑了 10%。这种需求结构变化带动期货合约规格价差收窄,反映出市场需求正在向性价比倾斜。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大规格鸡蛋,而是更加注重鸡蛋的价格和品质。
(三)成本与资金面:饲料降价松绑,多空持仓胶着
在成本与资金面,原料端利好消退,玉米、豆粕价格持续回落。玉米现货价格降至 2600 元 / 吨,周跌 1.5%,豆粕价格下跌使得蛋鸡养殖完全成本降至 2.8 元 / 斤。这对于养殖户而言是利好消息,山东、河南等地养殖户利润得到修复,达到 0.3 元 / 斤。然而,利润修复并未使养殖户挺价意愿增强,现货市场 “逢高出货” 情绪逐渐升温。
期货市场呈现激烈的资金博弈态势。2511 合约持仓量占比高达 55%,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前 20 名多头持仓增加 1500 手,达到 6.8 万手,空头持仓也增加 1200 手,至 6.5 万手。这一数据显示市场对于 “旺季能否突破供需平衡” 存在显著分歧。持仓量持续高位预示着短期波动率将会放大,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而冷库蛋集中出库成为空头主要驱动因素。目前冷库蛋库存约 80 万吨,同比增长 20%,如此庞大的库存一旦集中进入市场,将对市场价格造成巨大冲击。
三、后市展望:备货尾声下的震荡窗口期与策略建议
(一)短期(1-2 周):供需双弱,警惕冷库蛋冲击
中秋佳节过后,市场通常进入传统消费淡季。在该阶段,若无极端天气影响,产蛋率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从供需关系分析,供应端压力依然存在,存栏量高位和库存增加使得鸡蛋供应量较为充足;需求端节日效应已边际减弱,市场需求进入平稳期,增长动力不足。因此,预计 2511 合约将在 3100 - 3150 元 / 500 千克区间内震荡运行。
然而,市场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即华北、华东地区冷库蛋集中出库。目前,冷库蛋库存数量较大,一旦集中进入市场,将对现货价格造成巨大冲击。据市场分析,冷库蛋集中出库可能会压制现货价格 0.2 - 0.3 元 / 斤,这一价格下跌将传导至期货市场,引发期货价格波动。从技术面来看,MACD 红柱缩短,20 日均线走平,显示多头动能正在逐渐衰减。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市场可能会测试 3100 元 / 500 千克的支撑位,若该支撑位被下破,市场可能打开回调空间,价格可能进一步下跌至 3050 元 / 500 千克,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二)中期(10 月):产能去化预期升温,关注存栏数据
随着时间推移,9 月新开产蛋鸡量环比出现 5% 的下降,这一下降主要受 5 - 6 月雏鸡补栏减少的影响。若 10 月淘汰鸡出栏量能够提升至 60 万只 / 周(当前为 56 万只),那么 11 月在产蛋鸡存栏有望见顶回落。这一存栏量变化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支撑远月合约(2601)提前交易 “供应收缩” 预期。
机构预测,在 10 月合约交割后,2511 合约可能会随着现货的季节性回调而下跌,目标位为 3050 元 / 500 千克。然而,中长期来看,市场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需密切跟踪产能去化节奏及冬季产蛋率变化。这两大因素将决定本轮调整是技术性回调还是趋势性反转。若产能去化速度加快,冬季产蛋率下降,市场可能出现趋势性反转,价格有望上涨;反之,若产能去化缓慢,产蛋率保持稳定,市场可能只是技术性回调,价格仍将在低位震荡。
(三)操作建议:刚需套保为主,规避情绪驱动
产业链客户:对于鸡蛋养殖企业、贸易商等产业链客户而言,逢高对 11 月交货的现货进行卖出套保是较为稳健的策略。在当前市场价格相对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在期货市场卖出期货合约,锁定 3.13 元 / 斤以上的利润,可有效对冲冷库蛋出库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
投机者:投机者在市场中需更加谨慎,以区间套利为主。当价格上涨至 3150 元 / 500 千克以上时,可轻仓试空,止损设于 3180 元 / 千克。当价格下跌至下方支撑位 3100 元 / 500 千克时,可尝试短多。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仓位,避免追涨杀跌,保持冷静和理性。
风险提示: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每周三发布的 “全国蛋鸡存栏数据” 及周末现货成交报告。同时,要警惕双节后首个交易日资金情绪变化引发的价格异动。
结语
3132 元 / 500 千克的收盘价,既是双节备货效应的阶段性兑现,也是产能过剩周期下的多空再平衡。当存栏量持续刷新历史高位,当冷库蛋如同 “堰塞湖” 待泄,鸡蛋期货 2511 合约的每一次波动,都在考验市场对 “供需错配” 与 “情绪驱动” 的定价能力。这个中秋前夕,鸡蛋市场的 “稳中有跌”,或许正是产业从 “量增时代” 迈向 “价值竞争” 的预演。唯有加速淘汰低效产能、匹配消费升级需求,才能在周期性震荡中锚定长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