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底捞布局 “下饭火锅菜”,精准切入 1.8 万亿 “一人食” 赛道
在北京市中心繁华的国瑞购物中心 B1 层,海底捞全国首家 “下饭火锅菜” 实体店隐匿其中,别具一格。该店面积仅 100 平方米,与传统海底捞火锅店热闹喧嚣的大排场不同,店内营造出简洁、温馨且专注的氛围,一切皆围绕 “一人食” 场景精心构建。
门店产品线高度精简,却精准契合消费者需求,聚焦冒菜、麻辣拌、拌饭三大核心品类,共推出 16 款产品。价格区间为 24.72 元至 45.9 元,人均消费稳定在 30 元左右,与外卖平台价格基本持平,极具性价比。
冒菜系列中,捞派肥牛冒菜堪称招牌,鲜嫩肥牛在浓郁醇厚的清油麻辣汤底中炖煮,充分吸收汤底鲜香与麻辣,口感令人称绝;捞派巴沙鱼冒菜则将鲜嫩无刺的巴沙鱼与鲜美番茄汤底完美融合,鱼肉鲜嫩与番茄酸甜相互交织,回味无穷。
香辣干拌品类里,巴沙鱼干拌麻辣烫同样出色,Q 弹嫩滑的巴沙鱼搭配秘制藤椒麻酱干拌调料,每一块鱼肉都裹满浓郁酱汁,入口先感藤椒麻香,紧接着是麻酱醇厚,层次感分明;豆花干拌麻辣烫将软嫩豆花与特色麻酱干拌口味相结合,豆花细腻与麻酱香味相得益彰,独具风味。
拌饭品类创意十足,日式蒲烧鳗鱼饭,鳗鱼烤制得外皮微焦、内里鲜嫩多汁,搭配香甜照烧酱汁与软糯米饭,一口下去满是幸福感;番茄大颗粒虾滑捞饭,大颗虾滑鲜嫩弹牙,番茄汤汁浓郁酸甜,与米饭充分搅拌后,每一粒米饭都裹满鲜美汤汁,令人食欲大增。
此外,店内贴心设置自助小料台,摆放炸辣椒油、陈醋等多种调味料,满足消费者个性化调味需求;免费供应的米饭与裙带菜,更使这份一人食餐点显得丰盛而贴心。
海底捞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下饭菜” 系列在外卖业务中表现突出,贡献超过 55% 的外卖收入,推算收入超 5.1 亿元。从最初外卖试水,到如今线下首店成功落地,海底捞正逐步实现从 “外卖探索” 到 “全渠道深耕” 的转变,全力进军 1.8 万亿的 “一人食” 赛道。
二、餐饮业态创新:从旋转小火锅到小碗菜,重构单人就餐场景
海底捞在 “一人食” 领域的探索并非孤立现象,整个餐饮行业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趋势,掀起围绕 “一人食” 的改造浪潮,各类创新业态不断涌现。
轻量化火锅突破社交门槛
在火锅领域,围辣小火锅是 “一人食” 模式的成功典范。自 2018 年在成都创立以来,凭借独特定位和创新模式迅速在市场崭露头角。其核心优势在于首创 “单人单锅 + 自选食材” 模式,单锅最低 10 元起,菜品仅 6 - 10 元 / 份,超高性价比让消费者轻松实现 “火锅自由”。走进围辣小火锅门店,店内热闹,食客们各自在独立小火锅前专注挑选喜爱食材,毫无一人用餐的尴尬。
店内锅底选择丰富,招牌牛油锅底醇厚浓郁,占比高达 40%,尽显川味火锅热辣激情;番茄牛腩锅底酸甜可口,牛腩满满,占比 25%,是酸甜口味食客的首选;冬阴功锅底具有独特东南亚风味,酸辣开胃,占比 15%,令人回味。食材方面,8 元 / 份的小份菜种类繁多,雪花牛肉纹理清晰、鲜嫩多汁;鲜毛肚脆嫩爽口,七上八下涮煮后口感绝佳。还有 15 元 / 份的套餐,主食、蔬菜、肉类搭配合理。
凭借创新模式,围辣小火锅翻台率高达 6 次 / 天,是传统火锅的 3 倍。截至 2024 年,全国门店数量突破 2000 家,覆盖 50 多个城市,年服务用户超 5000 万人次,成为小火锅赛道标杆品牌。
锅掌门在 “一人食” 火锅领域也有独特创新,创新性推出 “吧台式” 就餐区,吧台上设置独立小火锅,每个座位间以精致隔断隔开。这种设计有效化解单人用餐尴尬,提升用餐私密性。数据显示,锅掌门采用此设计后,翻台率较传统火锅店大幅提升 40% ,成功在竞争激烈的火锅市场开拓出 “一人食” 天地。
小碗菜赛道出现 “效率黑马”
在小碗菜赛道,大先生小碗菜凭借独特优势脱颖而出,成为行业 “效率黑马”。其精准定位 “小碗菜 + 一人食”,以自有工厂为支撑,实施亲民价格策略。走进大先生小碗菜门店,菜品丰富,涵盖家常红烧肉、宫保鸡丁,到特色剁椒鱼头、梅菜扣肉等。店内承诺 3 分钟即可现做出餐,在快节奏现代生活中极具吸引力。
凭借极致效率和超高性价比,大先生小碗菜打破快餐市场同质化僵局,单店月销轻松破万。客单价控制在 20 - 30 元之间,消费者花费 20 多元就能挑选三四个小碗菜,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满足上班族 “一顿吃多种” 的需求。
刘仪碗小碗菜另辟蹊径,聚焦地域特色,将地方美食进行 “小份化” 处理。店内 10 元内的剁椒鱼块,鲜辣剁椒覆盖鲜嫩鱼块,尽显湖南火辣风情;梅菜扣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梅菜香味与扣肉醇厚完美融合。这些小份蒸菜价格亲民、口味地道,成为社区餐饮新宠,深受周边居民喜爱。
从旋转小火锅到小碗菜,这些餐饮业态创新本质是对 “时间成本” 的深刻洞察与重构。相关数据显示,一人食消费者平均用餐时间较团体客缩短 35% ,更注重用餐效率和便捷性。因此,“高效出餐 + 场景去社交化” 成为餐饮企业在 “一人食” 赛道破局关键。这些创新业态不仅满足消费者美食需求,更顺应现代生活快节奏潮流,为 “一人食” 市场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食材企业抢占 “口袋经济”:小包装产品如何征服单身餐桌?
当餐饮门店在场景端积极创新时,上游食材企业也敏锐察觉到 “一人食” 市场商机,一场围绕 “小规格革命” 的竞争在家庭厨房悄然展开。
速冻巨头瞄准 “一人份” 餐桌
在速冻食品领域,三全食品推出的 “黄金比例大饺子” 是 “一人食” 产品典范。这款饺子每只约 35g,包装强调 “黄金比例 280g,一人吃出大满足”。口味包含菌菇三鲜、玉米猪肉、猪肉白菜、荠菜猪肉四个经典口味,满足不同消费者味蕾需求。无论是工作日清晨还是周末夜晚,简单蒸煮即可享受美味饺子大餐。
千味央厨同样精准发力 “一人食” 市场,上新的 450g 包装有料饭团,内含 3 枚独立包装,每只 150g。分量适宜,可作早餐开启活力一天,也能在下午工作间隙加餐补充能量。饭团口味多样,经典海苔肉松味,肉松咸香与海苔鲜美交融,层次丰富;香甜玉米火腿味,玉米清甜与火腿醇厚结合,令人回味。
安井食品以前瞻性战略眼光推出 “锁鲜装 6.0” 系列产品。该系列将鱼丸、虾滑等经典火锅食材规格压缩至传统的 1/3 ,在保证品质和口感前提下,精准匹配单身青年 “不浪费、不剩饭” 需求。下班后回家煮火锅,拿出一小包安井锁鲜装 6.0 虾滑,即可满足美食渴望,无需担心吃不完浪费。
高端食材走向 “轻量化”
在高端食材领域,海文铭的 “黑松露鲍鱼简易装” 以独特定位和高品质食材在 “一人食” 市场崭露头角。产品采用 160g 单人份规格,将珍贵黑松露与鲜嫩鲍鱼巧妙搭配。黑松露散发独特迷人香气,鲍鱼肉质鲜嫩、口感弹牙。搭配米饭,让鲜美汤汁渗透米饭,或与面条拌匀,都能带来精致满足的美食体验。
肉敢当推出的 mini 装袋装午餐肉也备受消费者青睐。每袋 26g*5 片,肉含量≥85% ,保证丰富肉感同时,兼顾 “一人食” 便捷性。口味多样,经典原味黑猪午餐肉,保留猪肉原汁原味,肉质紧实、香气四溢;鸡肉午餐肉清爽健康,适合追求低脂饮食消费者;海苔鳕鱼午餐肉将海苔鲜香与鳕鱼鲜美融合,口感独特。煮泡面时加入几片,或作为沙拉配料,肉敢当 mini 午餐肉都能完美适配。
这些小包装食材销售渠道呈现多元化,便利店、折扣店成为核心战场。相关数据显示,711、便利蜂等便利店渠道小包装食材销量年增长率达 25% ,直观反映 “一人食” 消费从餐厅向家庭场景快速渗透。城市生活中,消费者下班途中顺路在便利店购买小包装食材,回家轻松烹饪美味晚餐,便捷性和高效性是小包装食材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四、三大引擎驱动市场爆发:单身经济、家庭小型化与情绪价值消费
“一人食” 市场爆发并非偶然,背后是单身经济、家庭小型化、情绪价值消费三大因素强劲驱动。
2.4 亿单身青年支撑 “孤独经济”
民政部数据显示,我国单身人口超 2.4 亿,独居青年达 7700 万 。这些单身青年拒绝 “凑合吃”,愿意为精致体验买单。美团数据显示,“一人食” 套餐复购率比团体套餐高 18% ,“仪式感” 成为重要消费动机。忙碌一天结束后,单身白领可能点一份海底捞日式蒲烧鳗鱼饭,鳗鱼外皮微焦、内里鲜嫩多汁,搭配香甜照烧酱汁和软糯米饭,再配精致小配菜,在享受美食中感受生活美好。
家庭小型化催生 “精准分量” 需求
随着社会发展,三口以下家庭占比超 60% ,传统大包装食材易造成浪费。200 - 500g 的 “一人 / 小家庭份” 产品成为刚需。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25 年小包装食材市场规模将达 3200 亿元,年增速 22% 。两口之家购买食材时,更倾向选择小包装蔬菜、肉类等,既能保证食材新鲜度,又避免浪费。
从 “吃饱” 到 “吃好” 的情绪价值升级
超 40% 消费者表示 “一人食” 是 “自我治愈时刻” ,促使企业在产品设计中融入 “精致感” 。千味央厨饭团采用日式便当盒包装,精致包装令人眼前一亮;三全饺子强调 “黄金比例馅料”,每一口都能感受馅料与面皮完美搭配。这些产品本质是通过产品传递 “一人也要好好吃饭” 的情感认同 ,让消费者在品尝美食中获得心灵慰藉。
五、从 “孤独经济” 到 “品质独处”:一人食赛道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
当 “一人食” 市场规模快速迈向 1.8 万亿,这片商业领域竞争愈发激烈,从最初单纯 “单品创新” 逐步升级为全方位 “生态构建”,众多企业积极探寻下一个爆发点。
场景细分:催生新业态与新物种
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场景细分成为 “一人食” 赛道创新重要方向,各类新奇业态不断涌现。宠物友好餐厅是典型代表,精准解决单身养宠人群痛点。消费者可带宠物一同享受美食,一边品尝美味,一边与宠物亲密互动,满足情感陪伴深层需求。独居年轻人下班后带狗狗到宠物友好餐厅,点一份一人食套餐,狗狗在旁乖巧趴着,画面温馨惬意。
24 小时无人餐柜为生活节奏不规律人群提供极大便利。加班到深夜的上班族或熬夜的夜猫子,肚子饿时通过手机下单,可在附近无人餐柜轻松取到热气腾腾的餐食。这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用餐方式,契合现代都市人快节奏生活方式。
DIY 料理包也深受 “厨房小白” 喜爱。对于不擅长烹饪却渴望享受自制美食乐趣的人,DIY 料理包是最佳选择。料理包通常包含预处理食材和精准配比调料,消费者按简单步骤烹饪,就能轻松做出美味佳肴。周末午后,“厨房小白” 想做丰盛午餐,拿出一包 DIY 番茄牛肉意面料理包,按说明煮好意面,浇上炒好的番茄牛肉,美味番茄牛肉意面便轻松完成。
健康化与功能化:满足 “既要又要” 的矛盾需求在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一人食” 产品健康化与功能化成为必然趋势。低脂冒菜是典型,在保留冒菜美味的同时,通过选用低脂食材和特制低脂酱料,减少油脂摄入,让消费者享受美食的同时无需担心长胖。一份低脂冒菜,有鲜嫩蔬菜、低脂肉类,搭配清爽汤汁,美味又健康。
高蛋白拌饭也备受健身人士和注重营养消费者青睐。这类拌饭通常加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鸡胸肉、虾仁、鸡蛋等食材,搭配各种蔬菜和谷物,营养均衡,能为人体提供充足能量。对于健身上班族,一份高蛋白拌饭既能满足美食渴望,又能支持健身计划。
0 添加速冻品成为市场新宠。这类产品不添加人工色素、防腐剂和香精,最大程度保留食材原汁原味和营养成分。工作日,消费者将 0 添加速冻品简单加热,就能吃到健康美味饭菜。如一盒 0 添加速冻水饺,用新鲜食材和天然调味料制作,煮好后满是家的味道。
线上线下联动:打造全渠道消费闭环
在数字化时代,线上线下联动成为 “一人食” 企业标配策略。海底捞的 “下饭火锅菜” 是范例,构建 “线上下单 + 到店自提 + 堂食体验” 三位一体服务模式。消费者工作日可线上平台下单、到店自提节省时间;周末可到线下门店享受舒适堂食体验。这种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便捷、多样化用餐选择,实现线上线下流量相互转化,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安井等食材企业借助社区团购和直播电商等线上渠道,缩短与消费者触达路径。社区团购中,消费者通过团购平台以优惠价格购买安井小包装食材,方便实惠。直播电商为安井打开全新销售窗口,主播在直播间展示产品制作过程和美味口感,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通过这些线上渠道,安井成功将 “一人食” 产品从 “偶尔尝鲜” 小众选择转变为消费者日常生活 “日常必备”。
结语:小分量里的大生意
从海底捞的 “下饭火锅菜” 到三全的 “一人份饺子”,餐饮食材企业以 “小规格” 撬动 “大市场”,本质是对 “原子化社会” 消费需求的精准回应。当 “一个人吃饭” 从无奈之举变为主动享受,这条万亿赛道的终极竞争,或许不在于 “分得多小”,而在于能否凭借产品与服务,让每个独自就餐瞬间,都成为值得期待的 “品质独处时刻”。
未来,随着单身经济持续发展、家庭结构进一步小型化以及消费者对情绪价值不断追求,“一人食” 市场有望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这不仅是餐饮与食材行业新机遇,更是一场关于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促使我们重新审视 “吃饭” 这件日常小事,在忙碌生活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与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