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淘汰鸡价格整体趋弱,节日效应透支短期行情image
(一)均价环比小幅回落,主产区呈现 “稳中有跌”
2025 年 9 月 24 日,全国淘汰鸡市场价格下行趋势显著,整体行情不容乐观。当日,全国淘汰鸡均价为 4.6 - 5.2 元 / 斤,较中秋前高点,即 9 月 15 日的 5.1 - 5.8 元 / 斤,环比下跌 8% - 12%。此价格波动对养殖户及相关从业者造成较大压力。
从主产区情况分析,河南、河北、山东等我国重要蛋鸡养殖区域,其淘汰鸡价格走势对全国市场影响重大。9 月 24 日,这些主产区主流成交价在 4.7 - 5.1 元 / 斤,与前一日相比价格持平,但较上月同期下跌 0.3 - 0.5 元 / 斤。以河南养殖户为例,原本期望中秋佳节带动淘汰鸡价格上涨以增加收益,然而现实却是价格不升反降。
从供应端数据来看,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达 13.5 亿只,庞大的存栏量表明市场上鸡蛋供应充足,同时预示着淘汰鸡潜在供应量巨大。9 月预计淘汰鸡出栏量超 8000 万只,同比增加 22%,直观反映出供应端压力。大量淘汰鸡集中涌入市场,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受到压制,上涨空间受限。
(二)南北区域分化加剧,低价区逼近成本线
在全国淘汰鸡价格整体趋弱的背景下,南北区域价格分化现象愈发显著,不仅体现在价格高低上,还体现在价格变化趋势上。
东北地区凭借独特的活禽消费惯性,价格相对坚挺。辽宁沈阳、吉林长春等地淘汰鸡均价在 5.0 - 5.1 元 / 斤,即便如此,周环比仍微降 0.1 元 / 斤。在沈阳部分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区的淘汰鸡摊位,顾客数量虽不少,但摊主因价格微降导致利润减少而高兴不起来。
华北地区,河北保定、沧州成交价在 4.2 - 4.6 元 / 斤,山东菏泽、济宁为 4.7 - 4.8 元 / 斤,表面价格稳定,实际呈现 “明稳暗降” 态势。部分屠宰企业收购淘汰鸡时以各种理由压低价格,养殖户为尽快出货只能无奈接受。
西南产区表现更为疲弱,四川乐山、贵州毕节价格低至 3.8 - 4.0 元 / 斤,部分养殖户出栏即亏损 0.5 元 / 只以上。以乐山某养鸡场为例,养殖户计算养一只淘汰鸡成本约 4.5 元,而当前售价仅 3.8 元,每卖出一只亏损 0.7 元,极大打击了养殖热情。
南北最大价差扩大至 1.3 元 / 斤,创年内新高。巨大的价格差异导致南北市场淘汰鸡交易明显不平衡,给养殖户和贸易商带来更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二、三大核心因素主导当前价格走势
(一)供应端:中秋前集中淘鸡导致短期过剩
7 - 8 月,蛋鸡养殖盈利可观,月均单只盈利可达 2 - 3 元。在此背景下,养殖户普遍选择在中秋前集中淘汰日龄在 450 天以上的老鸡。统计显示,8 月底全国待淘大日龄蛋鸡存栏量达到 1.2 亿只,较往年同期增加 15%。如此庞大的待淘鸡数量即将涌入市场。
与此同时,白羽肉鸡出栏量大幅增长,同比增长 9.4%。白羽肉鸡市场供应量增加,使整个鸡肉市场供应过剩。在这种环境下,淘汰鸡作为鸡肉替代品,议价能力被削弱。养殖户在与收购商谈判时处于劣势,价格被压低。
(二)需求端:节日消费透支,终端接受度下降
中秋前两周为集中备货期,屠宰企业和农贸市场大量采购淘汰鸡以满足节日市场需求。中秋过后,市场情况发生变化。屠宰企业和农贸市场对高价货源抵触情绪升温,不再愿意高价收购淘汰鸡。当前收购量与节前相比减少 30%,直观反映出市场需求大幅下降。
从猪肉市场来看,全国生猪均价为 16 元 / 公斤,处于低位运行状态。猪肉价格低廉吸引众多消费者,使其在购买肉类时更多选择猪肉而非淘汰鸡。卓创资讯调研显示,家庭端禽肉采购量环比下降 12%。
淘汰鸡主要消费场景,如卤制品和食堂采购,也出现需求疲软情况。部分卤味店以淘汰鸡为原料制作的卤鸡销量明显减少,食堂因采购成本考虑及学生、员工对菜品选择变化,对淘汰鸡采购量降低。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进一步压制淘汰鸡价格,使其市场前景更为黯淡。
(三)成本端:饲料原料涨跌互现,养殖利润双重挤压在饲料原料市场,豆粕和玉米价格走势相反。豆粕因供应宽松维持低位,如日照邦基豆粕价格为 2920 元 / 吨;玉米则因新粮上市延迟,价格坚挺,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价达 2400 元 / 吨。这种一涨一跌使得蛋鸡饲料成本依然处于高位,达 4800 元 / 吨。
养殖户测算,以 500 日龄淘汰鸡测算,出栏成本高达 4.8 元 / 斤。而当前多数产区淘汰鸡价格已逼近甚至跌破成本线。养殖户面临两难困境:卖鸡将亏损;压栏则面临饲养成本增加和鸡健康风险等问题。成本与价格的矛盾严重挤压养殖户养殖利润。
三、后市展望:短期震荡筑底,关注产能去化节奏
(一)短期走势:节前集中出栏后或现阶段性反弹
展望 9 月底至 10 月初,淘汰鸡市场价格走势备受关注。随着中秋前集中淘鸡潮逐渐放缓,待淘大日龄鸡存栏量下降至 8000 万只,市场淘汰鸡供应压力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同时,国庆佳节临近带来新机遇,终端市场将出现小幅备货情况,对淘汰鸡价格形成支撑。
从区域来看,华北、华东地区有望在此期间迎来价格回升,淘汰鸡价格有望重返 5 元 / 斤关口。华北部分家禽交易市场,随着国庆备货启动,采购商积极寻找货源,淘汰鸡交易活跃度提高,价格有上涨动力。然而,西南低价区市场需求依旧疲软,前期价格已处低位,虽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但反弹动力不足,整体呈现 “北强南弱” 市场格局。
(二)中长期关键变量:产能去化与消费复苏赛跑
从长远角度分析,10 月在产蛋鸡存栏量变化以及消费市场复苏情况将成为决定淘汰鸡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若 10 月在产蛋鸡存栏量降至 12.5 亿只以下,较当前去化 7%,将使市场上鸡蛋和淘汰鸡供应大幅减少,有效改善市场供需关系。
新玉米上市后,饲料成本回落,养殖户养殖成本降低,将为淘汰鸡价格上涨创造有利条件。在此情况下,淘汰鸡价格有望在 11 月回归至 5 - 5.5 元 / 斤合理区间,养殖户将迎来转机。
然而,市场存在不确定性。若养殖户因对未来市场期望过高或担心当前低价出售造成较大损失而惜售,导致产能去化不及预期,在冬季传统消费淡季,市场淘汰鸡供应量仍较大,而需求相对疲软,可能引发新一轮价格回调。因此,产能去化与消费复苏之间的动态关系将直接决定淘汰鸡市场未来走向。
(三)养殖户应对建议
短期策略:北方产区养殖户应把握节前小旺季时机,适时出栏 450 日龄以上老鸡,规避后期价格波动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南方低价区养殖户应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抛售。优先淘汰病弱鸡只,降低养殖密度,减少养殖成本,提高鸡群整体质量。
成本管控:在饲料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养殖户可尝试使用小麦、DDGS 等替代原料,替代比例可达 30%,单吨饲料成本可减少 50 - 80 元。选择替代原料时需关注其质量和营养成分,确保不影响蛋鸡生长和产蛋。
长期布局:养殖户应密切关注 10 月美国大豆收获进度,因其将直接影响国内豆粕价格,进而影响饲料成本。同时关注国内冷库蛋出库情况,冷库蛋大量出库会增加市场鸡蛋供应量,间接影响淘汰鸡价格。通过期货工具锁定部分饲料原料成本,有效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在补栏计划方面,避免春节后集中补栏,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养殖情况合理安排补栏时间和数量,实现养殖效益长期稳定。
当前淘汰鸡市场正处于 “旺季回调 - 产能去化 - 成本博弈” 关键阶段,短期价格承压但不改变长期供需再平衡趋势。养殖户需理性判断市场节奏,在控制成本与调整存栏结构间寻求平衡,中下游企业可逢低建立安全库存,等待四季度消费回暖带来的价格修复机会。对当前淘汰鸡市场,您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