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冻品行业集体 “规模化”:“规模化” 成为破局关键因素
(一)消费升级催生 “规模化” 需求
在当下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革。曾经,于便利店购买普通蟹柳,或在商超选购常规规格水饺,即可满足即时饮食需求。但随着时间推移,消费市场趋势已悄然转变。进入 2025 年,冻品食材市场在某种力量的推动下,掀起了一场以 “规模化” 为核心的变革浪潮。
思念 “大虾仁水饺” 问世,其虾肉含量超过 23%,每一口都能切实感受到饱满大颗粒虾仁的质感;美加佳 “巨无霸蟹柳” 以 24cm 的长度,在众多普通蟹柳中独具特色,从视觉和体验上都带来全新感受;三全 “一整颗” 水果汤圆系列新品,通过精准模拟水果造型,打破了传统汤圆市场格局,榴莲汤圆和草莓汤圆的逼真外形,使其具备了艺术观赏价值。
各大头部品牌以 “大尺寸”“大原料”“大馅料” 为竞争优势,推动冻品从单纯的 “饱腹刚需” 向 “品质体验” 转型升级。据权威数据统计,2025 年上半年,标注 “大” 概念的冻品新品增速达到 35%,远超行业平均 12% 的新品增长率,成为市场焦点。
(二)行业内卷倒逼价值突围
在速冻水饺、火锅料等竞争激烈的市场领域,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众多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陷入价格战。2024 年,行业平均毛利率降至 18.7%,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生存面临挑战。
在此严峻形势下,“大” 概念的兴起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方向。这本质上是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战略调整。企业通过扩大产品物理属性,如尺寸、原料占比、馅料分量等,构建差异化认知,成功抢占消费者心智。
必品阁 “饺皇” 系列便是成功案例。其以 “比传统水饺大 3 倍” 的独特卖点,在竞争激烈的水饺市场中开辟出高端赛道。2025 年上半年,该系列销售额同比增长 42%,成为行业佼佼者,引得其他企业纷纷效仿。
二、三大 “规模化” 战略解析:从视觉到体验的全维度升级
(一)视觉突围:大尺寸成为流量关键
在当前 “眼球经济” 时代,视觉冲击是吸引消费者的首要因素。美加佳蟹柳和必品阁水饺凭借大尺寸,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作为火锅食材热门产品,美加佳蟹柳以 “手臂般长度” 突破传统 10 - 15cm 的规格,24cm 的超长尺寸自带网红属性,在抖音、小红书引发 “蟹柳拉伸挑战”,话题播放量超 5 亿次。其采用日本进口鱼糜和 30% 真蟹肉,在保证大尺寸的同时保持 Q 弹口感,2025 年第三季度单季度销量突破 1200 万包,成为火锅食材细分品类冠军。
必品阁瞄准家庭聚餐和高端餐饮场景,推出 “拳头大小” 水饺,单个重量达 50g(传统水饺约 15 - 20g),馅料占比超 70%。通过 “一口吃不下” 的设计,搭配 “玉米猪肉”“蜜汁烤肉” 等创新口味,成功进入商务宴请和礼品市场,2025 年中秋礼盒装销量同比增长 65%。
(二)品质升级:大原料重构价值体系
在注重品质的当下,原料质量直接决定产品价值。思念 “大虾仁水饺” 和野人日记虾肉烤肠,通过选用优质大原料,提升产品品质,赢得消费者认可。
思念打破传统虾仁水饺 “看不见虾” 的问题,精选 31 - 40 规格的南美青虾,单个水饺虾肉含量超 23%,且每只虾仁长度≥3cm,实现 “咬开见整虾”。配合 0 添加防腐剂的锁鲜技术,产品毛利率达 3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成为盒马、山姆等高端渠道的明星单品。
在竞争激烈的烤肠市场,野人日记以 “每一口都是满满虾肉” 为卖点,推出虾肉含量 95% 的烤肠,颗粒感明显,蛋白质含量达 18g/100g,是传统淀粉肠的 3 倍。通过精准定位健身、母婴人群,上线 3 个月即登上天猫烤肠类目 TOP3,客单价较行业均值高 40%。
(三)体验革命:大馅料重新定义 “满足感”
对于消费者而言,“满足感” 不仅源于饱腹感,还来自味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三全 “超多肉” 水饺和冰宇 “爆汁” 水饺,通过大馅料设计,为消费者带来全新满足体验。
针对年轻消费者 “无肉不欢” 的需求,三全将水饺尺寸放大至 20g(传统 15g),馅料重量占比提升至 65%,推出 “超多肉” 系列,其中猪肉白菜馅含肉量达 45%,较传统水饺高 15%。配合 “煮煎凉拌” 多场景吃法,2025 年第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 38%,成为便利店关东煮渠道的爆款食材。
冰宇聚焦 “Z 世代颜值即正义” 的消费心理,推出 “皮薄馅大” 水饺,面皮厚度仅 0.8mm,馅料饱满度较传统水饺提升 30%,煮后呈现 “肚皮鼓两头翘” 的独特形态。内馅采用整只虾仁 + 猪肉泥,咬开瞬间汁水四溢,在 B 站、快手引发 “爆汁测评” 热潮,带动品牌年轻客群占比提升至 60%。
三、行业启示:“规模化” 概念背后的消费逻辑与战略选择
(一)抓住三大消费痛点
在快速变化的消费市场中,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冻品食材企业提出的 “规模化” 概念,精准把握了消费者的三大痛点。
在信息爆炸时代,产品需具备独特吸引力才能脱颖而出。超常规尺寸的产品成为吸引消费者目光的有效手段,能迅速形成 “第一眼吸引力”。例如美加佳 “巨无霸蟹柳”,其 24cm 的独特尺寸在社交媒体引发消费者自发分享,相关话题播放量超 5 亿次,成功成为热门产品。
品质是消费者购买产品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但品质较为抽象。大原料、大馅料的产品将抽象的 “高品质” 转化为可感知的物理指标,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成本。思念 “大虾仁水饺” 通过标注虾仁含量超 23%,且每只虾仁长度≥3cm,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产品高品质,赢得信任和青睐。
现代年轻人消费时注重情绪价值的获取。“大满足”“超量感” 的产品契合年轻人对 “爽感” 的追求,成为社交分享的重要驱动力。必品阁 “饺皇” 系列水饺,凭借 “拳头大小”“比传统水饺大 3 倍” 的卖点及丰富创新口味,满足了年轻人对新奇和满足感的追求,成为家庭聚餐和社交场合的热门选择。
(二)警惕三大潜在风险
在追求 “规模化” 概念的过程中,企业需保持清醒,警惕潜在风险。
部分企业为追求短期市场关注度,仅注重产品外在尺寸,忽视内在品质,陷入 “伪规模化” 陷阱。某品牌推出的 “巨型汤圆”,虽尺寸吸引人,但馅料空洞、口感不佳,遭到消费者吐槽,损害了品牌形象,销量未达预期。这警示企业,“规模化” 必须与品质紧密结合,只有品质过硬的产品才能获得消费者长期认可。
大规格产品在原料采购和生产工艺上要求更高,意味着企业需投入更多成本。若不能有效控制成本,产品价格可能过高,超出消费者承受范围,导致 “叫好不叫座”。某高端品牌推出的 “大分量” 牛排,因原料昂贵、生产工艺复杂,价格是普通牛排的两倍,虽品质优良,但销量不佳。因此,企业在追求 “规模化” 时,需平衡创新投入与性价比,找到成本与市场接受度的最佳平衡点。
不同消费场景对产品需求不同,企业若不能精准匹配消费场景,可能导致产品销售受阻。家庭场景中,消费者倾向于购买 “大分量装” 产品;便利店等渠道,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便携性和即时性,需要 “单个大尺寸 + 独立包装” 的产品。某企业推出的 “超大份” 速冻披萨在家庭市场销售良好,但在便利店渠道无人问津,原因是包装和规格不适合便利店消费场景。所以,企业推出 “规模化” 产品时,需充分考虑目标消费场景,确保满足不同场景下消费者的需求。
(三)未来趋势:从 “物理规模化” 到 “价值规模化”
当前,头部品牌已敏锐感知市场变化,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尺寸、分量放大,而是向 “价值维度” 全面提升。
以三全 “一整颗” 水果汤圆为例,其不仅在尺寸上有所放大,更通过独特的 3D 果形设计,精准模拟真实水果形态,让消费者在品尝汤圆时仿佛置身水果世界。同时,其馅料中 45% 的真实果肉含量,赋予产品更高品质和价值。这款产品成功将汤圆从传统节令食品转变为日常甜品,满足了消费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的消费需求,拓展了汤圆市场空间。
逮虾记 “整只青虾滑” 同样如此,从最初的 “大颗粒” 概念发展到如今的 “整只虾仁”,重新定义了虾滑的品类标准,在品质和价值上实现质的飞跃。通过精选优质青虾,严格把控生产工艺,逮虾记为消费者提供了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的虾滑产品,带动整个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可以预见,未来冻品食材行业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物理层面的 “规模化”,而是更加注重产品价值的全方位提升。只有持续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结语:当冻品进入 “规模化” 时代
从 “能吃饱” 到 “吃得优质”,冻品食材的 “规模化” 概念变革,本质上是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当美加佳用 24cm 蟹柳占据火锅餐桌,当三全用 “一整颗” 水果汤圆重新定义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产品形态的创新,更是整个行业从 “生产驱动” 向 “需求驱动” 的深刻转型。
对于企业而言,“规模化” 不仅是尺寸的突破,更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洞察。如何让 “大尺寸” 承载 “高品质”,让 “大满足” 连接 “强体验”,是这场 “规模化” 竞争的关键所在。毕竟,在 Z 世代主导的消费市场中,唯有真正具备丰富内涵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