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赛事催生 “Chi-Mack” 热潮,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一)体育大年引爆炸鸡消费狂潮
2026 年,对韩国而言是极具体育盛事意义的年份,世界杯与世界棒球经典赛接连举行。尽管赛事不在韩国本土举办,但韩国国家队的每场比赛都备受韩国民众关注。据专业收视调查机构预测,韩国国家队赛程预计带动电视收视率提升 30%。在韩国,“Chi-Mack”,即炸鸡配啤酒,已成为观看体育赛事时的标准美食搭配。往届国际赛事期间,韩国炸鸡外卖订单量大幅增长 45%,便利店炸鸡套餐销量周增幅达 200% 。以 2018 年俄罗斯世界杯韩国队比赛日为例,韩国最大发卡机构新韩卡公司数据显示,比赛当天韩国炸鸡店从当地时间晚上 6 点到次日凌晨的刷卡量增加了 133.7%。韩国的 Kyochon Chicken 炸鸡店全国门店销售额暴增 110%,Genesis 炸鸡店销售额更是达到惊人的 170% ,其推出的 app 访问量达到以往的两倍以上,系统一度无法正常运行。这种由体育赛事带动的消费现象,形成了独特的 “赛事经济”。
(二)供需失衡加剧:产量微增 vs 消费大涨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6 年韩国鸡肉产量预计达 92.5 万吨,仅同比增长 0.5%,为近五年最低增幅。而消费量将攀升至 111 万吨,增速达 2%,产量与消费量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这种 “弱增产、高消费” 格局背后有多方面驱动因素。在通胀环境下,肉类价格普遍上涨,鸡肉凭借平价优势受到青睐。鸡肉价格较牛肉低 60%、较猪肉低 40%,成为韩国普通家庭首选肉类。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报告显示,韩国居民人均鸡肉消费量持续上升,鸡肉已成为韩国人日常饮食不可或缺的部分。
食品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多元化创新,极大刺激了鸡肉消费。即食炸鸡块、冷冻炸鸡半成品、低卡鸡胸肉零食等新品类不断涌现。这些新品类既满足单身人群快节奏生活需求,也吸引健身爱好者对低卡高蛋白食品的追求。数据显示,深加工鸡肉产品需求增长了 18%。
乐天、农心等食品企业推出 “世界杯限定炸鸡礼盒”,并邀请球星代言。这些营销活动成功吸引年轻客群,使得复购率提升 25%。通过赛事营销,进一步挖掘消费者对炸鸡的消费潜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鸡肉需求增长 。
二、国产鸡肉产能承压:疫情、天气与 “转产潮” 三重绞杀
尽管韩国民众对鸡肉需求持续高涨,但韩国本土鸡肉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处于发展困境。
(一)种鸡供应链突发危机
2025 年,韩国两大祖代鸡(GPS)企业突发传染性支气管炎。该疾病对祖代鸡繁殖能力破坏极大,直接导致父母代鸡(PS)供应锐减 20%。祖代鸡作为鸡肉养殖产业链源头,其供应不足会影响后续养殖环节。2026 年一季度肉鸡出栏量受到直接影响,本应出栏的肉鸡数量大幅减少。同时,春季寒潮与夏季高温天气影响肉鸡育成效率,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肉鸡育成效率下降 15%。养殖户悉心照料的鸡苗,因寒冷和炎热天气,生长速度变慢,部分鸡苗难以存活。上半年肉鸡出栏量同比减少 3.2 万吨,创下近十年同期最低水平 。韩国最大养鸡企业之一 “韩农集团”,在 2025 年因种鸡供应不足,不得不减少 20% 的养殖计划,直接经济损失达 50 亿韩元。
(二)禽流感后遗症与 “弃养转产”
2024 - 2025 年,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在韩国肆虐,导致 560 万只鸡被扑杀。疫情虽得到控制,但给养殖户带来巨大心理阴影。许多中小规模养殖场主信心受挫,对肉鸡养殖未来充满担忧。据统计,30% 的中小规模场选择转向利润更高的蛋鸡养殖。因为在 2025 年,蛋鸡养殖利润高达 1500 韩元 / 只,是肉鸡的 3 倍。这种 “弃养转产” 现象,使得肉鸡存栏量下降 12% 。在韩国庆尚北道,原本有 50 家肉鸡养殖场,在疫情和利润差双重影响下,有 15 家转产蛋鸡,导致当地肉鸡产量大幅下滑。
(三)生产成本高企削弱竞争力
韩国肉鸡养殖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达到 1561 韩元 / 公斤,而巴西进口冻鸡成本仅为 980 韩元 / 公斤,韩国成本高出 60%。在韩国肉鸡养殖成本中,饲料成本占比超过 70%。虽然 2025 年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略有回落,但人工成本和防疫成本却同比上涨 20%。养殖户需支付更高工资给工人,购买更多防疫药品和设备。不断增加的成本让本土企业不堪重负,不得不缩减产能。韩国的 “农心养鸡场”,因成本压力,将养殖规模缩小 30%,为进口鸡肉让出更多市场空间 。
三、进口鸡肉乘势而上:巴西 “区域化” 供应破解贸易壁垒
(一)巴西稳坐 “性价比之王”
2025 年 5 月,巴西养鸡场爆发禽流感,此消息在韩国炸鸡和餐饮行业引起强烈反响。巴西作为全球最大鸡肉出口国,一直是韩国鸡肉进口主要来源地。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透露,2024 年韩国进口巴西鸡肉达 15.8 万吨,占韩国鸡肉总进口量(18.36 万吨)的 86.1% 。韩国 2024 年全年鸡肉消费量为 80.16 万吨,其中巴西鸡肉占 19.7%。巴西鸡肉凭借低廉价格,在韩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面对巴西禽流感爆发,韩国迅速全面禁止进口巴西种蛋、食用蛋、初生雏(鸡雏)、家禽肉类及家禽制品。该禁令使韩国市场巴西鸡肉供应一度中断,炸鸡店和餐饮企业陷入困境。然而,巴西政府积极防控疫情,并提出 “区域化进口政策”,仅限制疫区产品,非疫区鸡肉仍可出口到韩国。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经过严格检测和评估,于 6 月 21 日起恢复从巴西非疫区进口鸡肉。这一举措使巴西鸡肉供应链迅速恢复,也缓解了韩国炸鸡和餐饮企业的供应压力。
2026 年,韩国鸡肉进口量预计将达到 25 万吨,同比增长 9%。其中,巴西鸡肉占比依然高达 75%,稳居韩国鸡肉进口供应国首位。巴西冻鸡腿肉进口均价仅为 2860 韩元 / 公斤,而韩国国内冷鲜鸡腿肉零售价却高达 7176 韩元 / 公斤 。巨大价格差使巴西鸡肉成为韩国连锁炸鸡店首选原料。如韩国知名的 BHC 炸鸡店,每年从巴西进口鸡肉量达 5000 吨,占其总鸡肉采购量的 80%。校村炸鸡巴西鸡肉采购比例也达到 70% 。这些连锁炸鸡店凭借巴西鸡肉价格优势,推出一系列价格实惠的炸鸡套餐,吸引大量消费者,进一步巩固巴西鸡肉在韩国市场地位。
(二)多元化采购趋势初显
尽管巴西鸡肉在韩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韩国意识到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国的风险。为降低风险,韩国积极开拓其他国家鸡肉市场,多元化采购趋势逐渐显现。
美国作为全球重要鸡肉生产国,其整鸡腿产品凭借 “无抗养殖” 认证,在韩国高端餐饮渠道逐渐崭露头角。“无抗养殖” 鸡肉产品更健康、安全,符合韩国消费者对高品质肉类的需求。目前,美国整鸡腿产品在韩国高端餐饮渠道渗透率已达 35%。许多高端西餐厅和酒店选用美国鸡肉作为食材,制作精致菜肴。美国鸡肉出口协会数据显示,2025 年美国对韩国鸡肉出口量增长 20%,达到 3 万吨。预计 2026 年,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长。
丹麦有机鸡肉通过冷链直供方式,成功抢占首尔精品超市 20% 的冷鲜鸡肉份额。丹麦有机鸡肉以高品质、绿色环保特点,受到韩国中高端消费者青睐。这些消费者更注重食品品质和安全,愿意为有机鸡肉支付更高价格。在首尔一些精品超市中,丹麦有机鸡肉售价虽比普通鸡肉高出 30%,但依然供不应求。丹麦鸡肉企业与韩国当地供应商合作,开展一系列推广活动,进一步提高丹麦有机鸡肉在韩国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除美国和丹麦,泰国也是韩国考虑的重要进口来源国。泰国鸡肉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具有一定价格优势。在巴西鸡肉供应出现危机时,韩国曾考虑扩大从泰国的鸡肉进口量。泰国鸡肉加工企业也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韩国市场需求。韩国与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在进行鸡肉贸易洽谈,希望进一步扩大进口来源,实现鸡肉供应多元化。
通过多元化采购策略,韩国在保障鸡肉供应的同时,不断优化进口结构,提高鸡肉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这不仅有助于满足韩国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也为韩国鸡肉市场带来更多活力和竞争力 。
四、出口市场韧性凸显:深加工产品叩开全球大门
(一)越南成最大出口市场
在韩国鸡肉出口格局中,越南是极为重要的市场。韩国每年向越南出口约 5 万吨冷冻淘汰蛋鸡,占韩国鸡肉出口总量的 75%,是韩国鸡肉出口的主要品类。这些冷冻淘汰蛋鸡在越南市场发挥重要作用,主要用于加工即食鸡丝、宠物食品等产品。越南当地食品加工企业利用这些进口冷冻淘汰蛋鸡,生产出美味且价格实惠的即食鸡丝产品,深受越南消费者喜爱。在越南各大超市和便利店,都能看到以韩国冷冻淘汰蛋鸡为原料的即食鸡丝产品。这些产品满足越南消费者对方便食品的需求,也为越南宠物食品行业提供优质原料。越南宠物食品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韩国冷冻淘汰蛋鸡为其提供稳定原料供应,促进越南宠物食品行业发展。
2026 年,越南家禽养殖业遭遇禽流感重创,本土产能下降 10%。这使得越南对进口鸡肉需求急剧增加,韩国成为越南最重要的供应国。越南对韩国的采购量激增 25%,增长幅度显著。这不仅弥补越南本土鸡肉产能不足,也推动韩国该品类出口额突破 1 亿美元。这一成绩得益于韩国与越南长期建立的良好贸易关系,也体现韩国鸡肉产品在越南市场的竞争力。韩国鸡肉加工企业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生产工艺,满足越南市场对鸡肉产品的需求。越南食品加工企业也积极与韩国供应商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二)欧盟市场成增长新极
2024 年对韩国鸡肉出口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年韩国成功获得欧盟市场准入资格。这一突破为韩国鸡肉深加工产品打开通往欧洲市场的大门,韩国鸡肉产品开始在欧洲市场崭露头角。自获得准入资格后,韩国鸡肉深加工产品对欧盟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25 年 1 - 7 月,韩国对欧盟出口 “人参鸡汤”“辣炒鸡块” 等预制菜达 1200 吨,同比激增 870%。这一增长速度使韩国鸡肉在欧盟市场迅速站稳脚跟。在欧盟部分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等,韩国 “人参鸡汤” 已成为当地亚洲食品超市热门商品。这些预制菜保留韩国传统美食风味,适应欧洲消费者快节奏生活方式,受到当地消费者广泛欢迎。
随着出口量不断增加,韩国鸡肉加工品在欧洲便利店铺货率提升至 15%。越来越多欧洲消费者有机会品尝韩国美味鸡肉产品。这一成绩背后,是韩国食品企业对欧洲市场的深入调研和精准定位。韩国企业根据欧洲消费者口味偏好和饮食习惯,对产品进行改良和创新,如在 “人参鸡汤” 中加入欧洲消费者熟悉的香料,调整辣炒鸡块辣度,使其更符合欧洲人口味。韩国企业还注重产品包装设计,采用简洁、时尚的包装风格,吸引欧洲消费者目光。韩国政府也积极推动韩国食品出口,为企业提供一系列支持和帮助,如举办食品展销会、提供市场信息等,促进韩国鸡肉产品在欧盟市场的推广和销售。
五、未来展望:在 “热消费” 与 “冷现实” 间寻找平衡
(一)进口依赖度或破 22%
随着韩国国产鸡肉产能恢复缓慢,进口鸡肉在韩国市场地位愈发重要。预计 2026 年,韩国鸡肉进口依存度将飙升至 22.5%,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据反映韩国本土鸡肉产业面临巨大挑战,以及韩国鸡肉市场对进口依赖程度不断加深。韩国鸡肉产业协会呼吁加快建设本土祖代鸡场,设定将祖代鸡自给率提升至 85% 的目标。此举措旨在从源头解决种鸡供应问题,减少对进口种鸡依赖,稳定本土鸡肉产能。协会还推动 “国产鸡肉地理标志认证” 项目,通过认证的鸡肉产品将贴上独特地理标志标签,主打高品质、安全、健康卖点,提升国产鸡肉在市场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抵消因生产成本高带来的劣势。
(二)供应链风险倒逼改革
巴西禽流感风波为韩国鸡肉供应链敲响警钟,使其深刻认识到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国的风险。为应对这一风险,韩国正试点 “多源储备机制”。在仁川港,一座 5 万吨级的冷冻鸡肉应急储备库正在建设中。该储备库建成后,将成为韩国鸡肉供应链的重要保障,在供应紧张时能够迅速释放库存,稳定市场供应。韩国政府还要求大型加工企业必须储备 30 天的进口量,以增强企业自身应对供应风险的能力。
韩国政府从政策层面立法限制单一来源采购比例,规定企业从单一供应国的采购量不得超过 60%。这一政策将促使企业主动寻找更多供应渠道,推动韩国鸡肉进口来源多元化。韩国与美国、泰国、丹麦等国积极展开贸易洽谈,探讨增加鸡肉进口的可能性。这些国家鸡肉产品各具特色,美国鸡肉产量大、价格相对较低;泰国鸡肉在东南亚地区具有成本优势;丹麦有机鸡肉以高品质著称。通过与这些国家合作,韩国有望构建更加稳定、多元的鸡肉供应链,降低因单一供应国出现问题导致的供应中断风险 。
(三)可持续养殖成破局关键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关注度不断提高,韩国鸡肉产业面临碳关税压力。预计 2030 年欧盟将实施碳关税,这对韩国鸡肉出口欧盟市场是巨大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韩国头部企业已率先启动 “绿色养殖计划”。
Harim 集团在忠清南道建设光伏猪场,利用太阳能发电为猪场提供部分电力。到 2026 年,该猪场可再生能源供电率目标达到 30%。这一举措不仅降低猪场碳排放,也减少对传统能源依赖,降低生产成本。猪场还采用智能化养殖设备,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猪生长环境,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实现精准调控,提高养殖效率。
CJ 集团引入 AI 养殖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养殖流程。该系统可根据鸡生长阶段、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精准调配饲料,实现科学喂养。通过这一系统,CJ 集团成功将料肉比降至 1.8:1,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意味着养殖相同重量鸡肉,所需饲料量更少,不仅降低养殖成本,也减少因饲料生产和运输过程产生的碳排放。CJ 集团还注重鸡舍环保设计,采用节能灯具、通风设备等,减少能源消耗。这些企业的举措不仅是应对碳关税压力,也是韩国鸡肉产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重要一步。通过采用绿色、低碳养殖方式,韩国鸡肉产业有望在国际市场赢得更多认可和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
结语:当 “炸鸡啤酒” 遇见产业博弈
2026 年的韩国鸡肉市场,呈现体育热情与产业理性相互交织的独特景象。世界杯的举办将韩国民众对 “Chi-Mack” 的喜爱推向高潮,鸡肉消费预期不断攀升。然而,在繁荣的消费表象背后,韩国国产鸡肉产能遭遇多重困境,进口供应链也面临重构挑战,深刻反映全球农业贸易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
从韩国街头巷尾弥漫的 “Chi-Mack” 诱人香气,到产业政策中严谨的数据,每一块端上餐桌的炸鸡背后,都隐藏着激烈的产业博弈。这些博弈涉及供需关系的微妙平衡,如体育赛事刺激下消费需求激增与本土产能不足的矛盾;涉及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各国对禽流感等疫病防控标准不同,导致贸易限制与解禁不断变化;还涉及全球协作的重要性,当巴西鸡肉供应因禽流感受阻时,韩国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合作,以保障鸡肉稳定供应。
对于韩国而言,如何在满足民众饮食需求,使其尽情享受 “Chi-Mack” 带来的愉悦,与确保产业安全,保障本土鸡肉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稳定供应之间,找到理想的平衡点,已成为当下关键且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不仅关系韩国鸡肉市场的稳定与繁荣,也影响韩国农业产业整体格局和未来走向。而这一探索过程,也将为全球其他国家应对类似农业产业问题提供宝贵经验和借鉴。(数据支持:美国农业部 FAS Seoul、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OECD - FAO 农业展望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