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 月数据呈现显著变化:俄罗斯跃居首位,巴西面临重大下滑
2025 年 8 月,中国禽肉进口市场态势分化明显。俄罗斯凭借 1.64 万吨的出口量以及 40.6% 的市场占比,首次荣登中国禽肉进口第一大来源国之位。而此前连续 5 年占据榜首的巴西,当月出口量仅为 0.32 万吨,市场占比急剧下降至 7.9%,与 7 月的 1.9 万吨出口量、36.8% 市场占比相比,呈现出极为显著的下滑趋势。自 2019 年中俄重启禽肉贸易以来,俄罗斯首次超越巴西、泰国等传统禽肉出口强国。海关统计数据表明,2025 年 1 - 8 月,俄罗斯对华禽肉出口量累计达 12.56 万吨,同比大幅增长 112%;而巴西同期出口量仅为 22.8 万吨,同比锐减 68%,曾经作为 “中国禽肉粮仓” 的巴西,正面临市场份额永久性流失的严峻风险。
二、俄罗斯实现逆袭:产能与检疫双重驱动的有利局面
(一)检疫条件适配:历经十年从初步合作到深度合作的精心布局
俄罗斯在禽肉出口领域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2019 年,中俄双方签署《冷冻禽肉检验检疫议定书》,此后,俄方通过完善疫病监测体系、提升屠宰加工标准、强化官方兽医监管等一系列举措,成为首个获得中国海关总署 “无高致病性禽流感” 认证的欧亚国家。吉林正大等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显示,俄罗斯禽肉从远东产区运输至中国北方港口的时间缩短至 3 天,物流成本相较于巴西降低 30%,且冻鸡块产品能够实现 48 小时锁鲜,精准满足了华北、东北市场对产品时效性的高要求。
(二)产能大幅增长:有效填补全球供应链缺口
2024 年,俄罗斯禽肉总产量达到 580 万吨,同比增长 18%,其中对华出口量为 15.16 万吨,较 2023 年增长了 1.2 倍。其产能增长的关键在于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单个养殖场平均存栏量可达 150 万羽,并配套有玉米、大豆种植基地,饲料成本较中国低 25%。2025 年前 2 个月,仅广东省自俄罗斯进口的禽肉就激增 124.3%,主要用于替代巴西供应中断的冻鸡爪、鸡翅等禽肉副产品。
三、巴西市场份额下降:疫情冲击凸显单一市场依赖的危机
(一)禽流感成为市场份额下降的直接诱因
2025 年 5 月,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爆发 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中国随即紧急暂停巴西禽肉的进口申报。尽管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于 6 月宣布巴西疫情结束,超过 20 个国家解除了对巴西禽肉的进口禁令,但中国仍未恢复进口。8 月巴西对华出口的 0.32 万吨禽肉均为禁令实施前已启运的库存货物,随着 9 月库存耗尽,巴西对华禽肉出口几乎归零。
(二)过度依赖中国市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作为巴西禽肉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市场份额的缺失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弥补。2024 年巴西对华禽肉出口量为 56.2 万吨,而 2025 年 1 - 8 月仅为 22.8 万吨,同比大幅下降 60%。更为严峻的是,巴西禽肉出口整体受到严重影响:6 月新鲜鸡肉出货量同比骤降 23%,降至 31.4 万吨。尽管欧盟解除了对巴西禽肉的进口限制,但巴西在欧盟市场的份额已被俄罗斯、美国等国瓜分。巴西农业部长法瓦罗在金砖峰会上明确指出:“每拖延一天恢复对华出口,俄罗斯就可能永久性占据 5% 的市场缺口。”
四、全球贸易格局发生转变:从 “巴西主导” 转向 “多极竞争”
(一)中国市场政策导向成为关键因素
此次中国禽肉进口市场格局的变化,本质上是中国禽肉进口策略的主动调整。在 2023 - 2025 年巴西频繁爆发禽流感的背景下,中国通过 “分散进口来源 + 强化检疫标准” 的方式,有效降低了进口风险。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禽肉进口来源国已从 5 个增加至 9 个,俄罗斯、美国、白俄罗斯三国合计市场占比从 20% 提升至 55%。
(二)俄罗斯的 “远东战略” 及其全球市场布局
俄罗斯正借助 “一带一路” 倡议与远东开发战略,将禽肉作为拓展中国市场的重要产品。自 2019 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俄罗斯肉类最大进口国。2025 年,双方签署《活体驯鹿检疫议定书》,这预示着双方禽肉贸易将从冻品向生鲜、从副产品向高端部位拓展,实现全品类贸易升级。与之相比,巴西由于过度依赖冻鸡爪、鸡翅等低价副产品(占对华出口的 70%),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逐渐失去市场优势。
五、未来展望:供应链重构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对于中国而言,俄罗斯禽肉出口的增长既缓解了因巴西供应中断所带来的短期压力,同时也促使国内禽肉产业加快升级步伐。2025 年上半年,山东、河南白羽肉鸡存栏量同比增长 15%,旨在降低对进口禽肉的依赖程度。从全球市场角度来看,此次禽肉市场格局的变化为各国敲响了警钟:单一市场依赖、疫情防控短板、检疫标准滞后等问题,正逐渐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关键不利因素。当俄罗斯凭借 “地理邻近 + 检疫合规” 重塑市场规则,巴西因 “追求效率优先而忽视风险” 付出代价时,中国市场的选择充分表明: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关键时期,只有在安全、效率与价值方面均具备优势的国家,才能在全球 “蛋白资源竞争” 中脱颖而出。而这场关乎全球禽肉产业格局的竞争,才刚刚拉开帷幕。从巴西市场份额的下降到俄罗斯的迅速崛起,8 月的贸易数据不仅反映了单一品类的贸易波动,更是全球禽肉产业向 “安全化、区域化、价值化” 转型的典型体现。当 “稳定供应” 取代 “低价竞争” 成为市场核心诉求时,中国市场正通过政策引导与实际贸易数据,重新定义全球蛋白贸易的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