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口之上:河南预制菜凭何成为 “全国优等生”?
自预制菜被纳入 “中央一号文件” 后,各地纷纷积极布局。而河南省在此赛道已率先取得显著进展。根据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的专题调研显示,全省约有 20 家预制菜产业园区正在火热建设中。其中,64.7% 的企业产品销售范围覆盖全国,73.9% 的企业拥有自有品牌。依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河南在 “2022 年全国预制菜产业指数” 中位居第三,仅次于广东和山东。
河南作为 “中国粮仓” 与 “国人厨房”,此次能在预制菜领域崭露头角并非偶然。从 2019 年提前进行产业布局,到 2023 年预制菜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原阳、漯河等县区入选 “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河南通过实施 “政策 + 产业 + 品牌” 的组合策略,成功将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预制菜产业的竞争优势。
二、政策先行:从 “行动方案” 到 “真金白银”,河南早谋早动
河南在预制菜领域所具备的 “先发优势”,源自五年前就已开始的谋划:
顶层设计具有前瞻性:2022 年,河南省出台《河南省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 年)》,明确提出 “全产业链发展” 的目标。2023 年,预制菜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洛阳、南阳、信阳等市更是将其直接纳入本地发展规划,形成了 “省级统筹 + 地市落地” 的政策体系。
提供实质性资金扶持:除了常规的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外,河南还推出了 “金融贷款贴息”“绿色食品标准奖励” 等针对性政策。据某漯河预制菜企业负责人透露,该企业凭借 “绿色食品认证”,在去年获得了 200 万元专项补贴,用于升级冷链生产线,这相当于政府承担了 15% 的设备成本。
各地市积极主动发力:洛阳依托牡丹文化开发出 “牡丹酥预制礼盒”,南阳聚焦黄牛产业推出 “牛腩预制菜”,信阳深挖毛尖资源打造 “茶香卤味”。各地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色发展,避免了同质化竞争。
三、产业筑基:20 个园区集群发力,原阳、漯河成 “标杆”
预制菜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从田间到餐桌” 的全产业链之中,而河南正通过 “园区集群” 模式来攻克这一关键环节:
园区建设全面铺开:在全省在建的 20 余家预制菜产业园区中,新乡、许昌各占 4 家,洛阳 3 家,郑州、漯河、信阳等市各 2 家,形成了 “豫北(新乡、鹤壁)、豫中(郑州、许昌)、豫南(南阳、信阳)” 三大产业带。每个园区都聚焦细分领域,避免 “小而全” 的发展模式。例如,漯河召陵园区主打肉制品预制菜(依托双汇、卫龙等龙头企业),周口鹿邑园区专攻清真预制食品,鹤壁淇县园区聚焦禽肉加工。这种模式促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物流成本降低了 12%,采购效率提升了 20%。
原阳实现 “百亿级” 突破: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入围 “全国十大预制菜产业基地” 的县,新乡原阳在 2022 年预制菜规上企业营收突破 100 亿元,聚集了阿利茄汁面、米多面多等 80 余家预制菜企业。其产品从 “速冻水饺” 到 “微波炒饭”,覆盖全国 300 多个城市,甚至进入高铁、机场的便利店,“原阳预制菜” 已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区域品牌。
多个县区入围百强基地:漯河召陵、周口鹿邑、鹤壁淇县、浚县等 5 个县区入选赛迪顾问 “2023 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数量在中西部省份中排名第一。这些基地不仅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还配套了研发中心、检测实验室、冷链物流枢纽,实现了 “生产 + 研发 + 销售” 一体化。
四、成效显著:64.7% 产品卖全国,17% 出海 “赚外汇”
政策与产业的持续投入,最终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国流通成为常态:调研数据显示,64.7% 的企业产品已实现全国范围销售。例如,郑州某预制菜企业的 “河南烩面预制包”,通过电商平台销往海南、新疆等地,去年线上销量突破 500 万份,满足了北方消费者对家乡味道的怀念以及南方消费者对河南特色美食的尝鲜需求。
海外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17.0% 的企业成功拓展海外市场。漯河某企业的 “即食牛肉” 通过欧盟认证,进入德国、法国超市,单价达到 2.5 欧元 / 份(约合 19 元人民币),比国内售价高出 40%,预制菜已成为河南农产品出口的新亮点。
品牌建设意识不断增强:73.9% 的企业拥有自有品牌,56.9% 的企业打造出 “明星单品”。如许昌某企业的 “胡辣汤预制料包”,年销量突破 1 亿袋,入选抖音 “预制菜爆款 TOP10”;商丘某企业的 “道口烧鸡预制礼盒”,春节期间线上预售量达 200 万份,成功将传统特产转化为预制菜领域的网红产品。
五、结语:河南预制菜的 “下一站”—— 从 “规模” 到 “品质”
当前,河南预制菜已不再局限于 “简单加热的速食” 范畴,而是融合了河南农业优势与文化特色的 “新消费产品”。从原阳的 “速冻米面” 到漯河的 “肉制品”,从南阳的 “黄牛预制菜” 到信阳的 “茶香卤味”,河南正运用 “全产业链思维” 进一步提升 “国人厨房” 的品牌影响力。
未来,随着中原农谷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冷链物流的不断升级,河南预制菜有望从 “全国第三” 向 “全国第一梯队” 迈进。毕竟,河南拥有 1.1 亿吨粮食产量、4000 万头生猪出栏量作为坚实后盾,在预制菜领域具备充足的发展底气。
互动话题:您是否品尝过河南的预制菜?您最喜爱的是哪一款(如胡辣汤料包、道口烧鸡礼盒等)?您认为预制菜未来应如何在 “方便” 与 “口感” 之间实现平衡?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