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度行情整体回顾:双节效应消退,市场分化显著
截至 10 月 9 日,全国肉鸡市场在双节效应逐步消退的背景下,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白羽肉鸡板块中,鸡苗、毛鸡以及分割品价格整体面临下行压力,持续处于低位震荡状态。而 817 小白鸡方面,鸡苗价格逆势上扬,不过毛鸡价格因节后市场需求回落,出现了小幅下行。在饲料原料市场,玉米价格延续前期弱势行情,豆粕则受国际市场影响,呈现近弱远强的格局。随着双节备货期结束,市场供需关系逐渐回归理性,不同品种间的价格差异愈发显著。
二、核心品种行情解析
(一)白羽肉鸡:供应过剩压制,全产业链低迷鸡苗市场:供需博弈下价格稳中微涨
周度均价为 3.22 元 / 羽,环比上涨 0.63%,实际成交价格走势为先挺后稳。一方面,毛鸡价格低位运行致使养殖端处于亏损状态,补栏积极性受到抑制;另一方面,种禽企业排苗计划紧凑,市场空棚率较高,短期内供应偏紧支撑苗价维持坚挺。以山东地区为例,部分大型种禽企业因排苗计划紧张,报价保持稳定,但养殖户鉴于毛鸡养殖亏损现状,补栏时极为谨慎,多按需采购,导致市场整体补栏热情不高。然而,随着节后孵化场出苗量逐步增加,苗价上行空间受限,市场陷入 “供应紧但需求弱” 的僵持局面。
毛鸡价格:节前短暂冲高,节后回归弱势
周度均价为 3.35 元 / 斤,与上周持平,实际成交价格呈抛物线走势。周前期,由于养殖端规避国庆出栏,鸡源偏紧促使企业加价收鸡,局部地区加价幅度达 0.08 - 0.10 元 / 斤;周后期,压栏毛鸡集中出栏,叠加生猪价格下探对市场情绪的压制,价格快速回落至节前水平。当前毛鸡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终端消费疲软,企业按计划开工,以销定产为主,短期内价格难有明显回升迹象。在东北地区,国庆期间部分屠宰企业因库存周转问题,放假调整产能利用率,使得毛鸡供应相对充裕,价格保持稳定,但企业收购时严格控制成本。
分割品市场:地域分化明显,整体震荡下滑
板冻大胸周度均价为 7.05 元 / 公斤(持平),大规格琵琶腿 8.59 元 / 公斤(跌幅 0.12%)。国庆期间,批发市场刚需补货集中在 10 月 5 日 - 7 日,山东产区因严控库存加速抛货,产品价格震荡走低;东北产区则在出货节奏良好的背景下稳价,部分小规格产品小幅上调。节后,经销端补货结束,原料类产品需求预期不足,加之猪肉低价竞争,分割品价格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例如在山东的一些批发市场,假期结束后,产品走货速度明显放缓,经销商库存积压,不得不降低价格以促进销售;而东北产区凭借稳定的出货节奏,在市场中保持了一定价格优势,但也难以抵御整体市场的下行趋势。
(二)817 小白鸡:苗价逆势上涨,毛鸡承压回调鸡苗市场:节内价格先涨后跌,周度重心上行
周度均价为 0.58 元 / 羽,环比上涨 5.45%,但节内价格走势犹如 “过山车”。节前,受毛鸡价格短期反弹带动,养户补栏情绪短暂升温,苗价一度冲高;节后,因毛鸡后市预期降低,补栏积极性迅速回落,价格开启下行通道。孵化企业上孵积极性一般,市场出苗量微降,短期供需错配支撑苗价周度上涨,但中长期仍受毛鸡行情拖累。在河北的一些养殖区域,节前养殖户看到毛鸡价格上涨,认为养殖利润空间可能增加,纷纷补栏鸡苗,使得鸡苗价格短期内快速上涨。然而,节后毛鸡价格走势不明朗,养殖户担心养殖亏损,补栏意愿大幅下降,鸡苗价格也随之下滑。
毛鸡价格:供需博弈加剧,周度重心下行
周度均价为 4.14 元 / 斤,环比下跌 4.61%,大、小规格鸡价同步走弱。供应端养户补栏氛围冷清,出苗量微降;需求端节后惯性回落,屠宰企业以销定产,产品走货情况一般。尽管中小场产能下降,但大规格毛鸡价格较高促使养户存在压栏心态,市场陷入 “供应不松、需求不旺” 的胶着状态,后续需重点关注出栏节奏及屠宰场开工情况。在江苏的部分地区,因大规格毛鸡价格相对较高,养殖户心存侥幸,希望通过压栏获取更高利润,但这也导致市场上毛鸡供应不稳定,屠宰企业收购时面临困难,只能根据自身销售情况调整收购计划,使得毛鸡价格在供需博弈中持续下行。
三、饲料原料行情:玉米弱势下行,豆粕近弱远强
(一)玉米:新粮上市加速,价格延续偏弱
周度均价为 2336 元 / 吨,环比下跌 17 元 / 吨,市场价格普遍下跌。在东北产区,新季玉米上货量显著增多,单产增加极大地激发了农户的售粮积极性,导致市场上玉米供应量迅速攀升。如黑龙江的一些主要产粮县,农户趁着天气晴好,纷纷将新收获的玉米运往市场销售,使得当地粮食收购点交易活跃。在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在国庆期间到货车辆始终维持在高位,企业趁机压价收购。山东某大型淀粉加工企业,假期期间每天玉米到货量均超过千吨,企业为降低成本,不断下调收购价格,致使当地玉米价格持续走低。销区市场随着新粮到货增加,价格较陈粮出现显著下跌。广东港口玉米库存不断上升,贸易商为尽快出货,纷纷降低报价,玉米价格一路下行。从后期走势来看,预计 10 月产区玉米交易价格总体以偏弱为主,月度均价环比下跌概率较高。随着新粮上市量持续增加,市场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增大,而需求端增长相对缓慢,难以对价格形成有效支撑,玉米价格或继续在低位徘徊。
(二)豆粕:国际市场支撑,国内呈现分化
豆粕周度均价为 2996 元 / 吨,与上周持平,但现货市场呈现 “近弱远强” 的态势。从国际层面看,美国大豆产量预期下调,加上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积极进展,极大地提振了 CBOT 大豆期货价格,进而带动国内进口成本升高。然而在国内,当前豆粕供应处于宽松状态,短期受养殖需求淡季影响,价格承压明显。以河南地区为例,当地养殖企业在淡季期间对豆粕采购量大幅减少,导致市场上豆粕库存积压,价格随之走低。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养殖旺季逐渐到来,以及后期供应缺口逐步显现,远月合约支撑将逐渐增强。预计随着春节前畜禽养殖补栏增加,对豆粕需求将大幅提升,届时豆粕价格有望迎来上涨行情。
四、后市预测与策略建议
(一)行情预测
白羽肉鸡:供应增量压制,价格前稳后跌
鸡苗:据相关机构市场调研反馈,下周商品苗供应出苗量或呈微幅增量趋势。养殖空棚率偏高,养殖端虽存在补栏需求,对企业排苗计划有一定支撑,但毛鸡价格下周有下滑风险,将对鸡苗价格产生拖拽作用。同时,养殖成本连续偏高,养殖端控制成本情绪或因鸡价下滑被激发,下压鸡苗价格概率加大。综合考虑,预计下周鸡苗价格呈走低趋势。以河南某大型种禽企业为例,目前已计划增加下周出苗量,但也担忧毛鸡价格下跌导致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受挫,进而影响鸡苗销售。
毛鸡:从前期统计的出苗量数据推算,双节后鸡源供应呈逐步增量趋势,走出鸡源缺口低谷,供应面对价格支撑不足。从需求角度看,受宰杀利润影响东北产区宰杀积极,山东产区控量限杀,各屠企有意识抛货腾库。从成本角度看,下周出栏毛鸡依旧处于高成本状态,对价格尚有一定支撑。从替代品角度看,受双节期间生猪价格大幅下探影响,禽肉贸易商接货愈加谨慎,低价猪肉在本轮较大程度压制毛鸡价格。综合来看,预计毛鸡前稳后跌,周前期为稳定产品走货以稳为主;周后期多方施压,毛鸡存在一定落价空间。比如在辽宁的一些屠宰企业,已经开始提前规划增加收购量,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鸡源增量,但也在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随时调整收购策略。
分割品:鸡源供应充足且逐步上量,加上目前毛鸡出栏体重偏大,鸡肉产品产出较多,且从屠宰库存角度观察,库存重新进入上涨阶段,供应充足,对价格形成利空。需求端而言,当前处于国庆后批发市场的刚需补货阶段,市场类产品走货尚可,但原料类产品价格预期明显不足,已开始出现走低苗头。从替代品角度而言,目前肉蛋价格均以下行为主,尤其是生猪价格连续走低,对经销端补货心态压制效果明显,利空鸡肉价格。综上,下周鸡肉分割品预计震荡走低。在江苏的一些批发市场,随着国庆假期结束,经销商手中的分割品库存开始积压,价格也出现一定程度下降。
817 小白鸡:供需博弈延续,价格震荡盘整
毛鸡:下周 817 毛鸡出栏供应压力一般,但因大规格毛鸡价格较高,养户存在压栏心态。从市场调研来看,中小场产能下降,上孵积极性降温,排苗计划迟缓。需求端来看,产品价格偏弱调整,节后需求惯性回落,产品价格稳中下滑。整体来看,817 小白鸡市场供需博弈,随着节后需求惯性回落,预计下周毛鸡价格或震荡盘整,或存在低价反弹空间。后续需重点关注养殖户出栏节奏及屠宰场开工情况。在河北的一些养殖区域,养殖户因为看好大规格毛鸡价格,纷纷压栏惜售,但这也导致市场上毛鸡供应不稳定,屠宰企业收购时面临困难,只能根据自身销售情况调整收购计划。
鸡苗:脱温鸡投苗结束,市场转入淡季,除优质类对应年鸡外,多数品种价格回落至 1 - 2 元 / 羽。当前市场上鸡苗供应相对充足,但需求较为疲软,尤其是一些普通品种鸡苗,价格受到较大压力。而一些优质品种,由于其生长性能好、肉质鲜美,受到市场青睐,价格相对稳定。
(二)策略建议
养殖端:白羽肉鸡养殖端应逢反弹出栏大体重鸡,以降低养殖成本压力。鉴于当前毛鸡价格处于低位,且后续有下跌风险,养殖户应抓住价格反弹机会,及时出栏大体重鸡,缩短养殖周期,降低饲料等成本支出。817 小白鸡养殖端需密切关注毛鸡出栏节奏,避免集中压栏。养户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合理安排出栏时间,防止因集中压栏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暴跌。
经销端:白羽肉鸡分割品经销端应以销定采,严格控制库存周转。经销商应依据市场销售情况,合理采购分割品,避免库存积压,加快资金周转。817 小白鸡经销端应把握续养市场补栏节点,灵活调整采购策略。在续养市场补栏需求旺盛时,适当增加采购量;在市场需求疲软时,减少采购量,降低经营风险。
行业关注:行业应重点跟踪生猪价格走势及天气变化对终端消费的影响,适时应对替代品竞争及季节性需求波动。生猪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肉鸡市场价格,天气变化也会对终端消费产生影响。行业从业者应密切关注这些因素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结语
双节后肉鸡市场褪去节日效应,回归供需基本面博弈。白羽肉鸡受供应过剩与需求疲软双重压制,短期内难改低迷态势;817 小白鸡凭借阶段性补栏需求支撑苗价,但毛鸡盈利空间收窄,需警惕潜在风险。从业者需精准把握品种差异,灵活调整出栏与采购节奏,在分化行情中挖掘结构性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