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鸡蛋价格速递:产区销区同步回暖,现货市场止跌反弹
(一)主产区价格普涨,北方领涨南方稳
2025 年 10 月 17 日,全国鸡蛋市场一改前期颓势,呈现回暖态势。全国鸡蛋现货均价报 5.82 元 / 公斤,较前一日环比上涨 0.15 元 / 公斤,成功终结连续 5 日的跌势,为整个蛋市注入积极信号。
从区域角度分析,北方主产区成为此次价格上涨的主要驱动力,涨势显著。北京作为北方重要消费市场,其主流批发价涨幅引人注目,达到 140 元 / 44 斤,经换算约为 3.18 元 / 斤,单日涨幅达 5 元。这一价格变动不仅体现北京市场需求变化,对周边地区价格也产生一定带动作用。山东作为鸡蛋生产大省,菏泽、济宁等地褐壳大蛋到户价为 87 - 88 元 / 30 斤,约 2.9 - 2.93 元 / 斤,较昨日上涨 3 元 / 箱,其价格上涨对全国鸡蛋市场走向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河南驻马店大码蛋到户价达 2.95 元 / 斤,涨幅为 1.7%,在中原地区形成价格上扬态势。
南方销区则呈现稳中偏强态势。上海褐壳蛋价格为 82 元 / 27.5 斤,约 2.98 元 / 斤,上涨 3 元。上海作为华东地区经济中心和重要消费城市,其鸡蛋价格稳定上涨,反映当地市场供需关系的微妙变化。广东佛山鸡蛋价格虽维持在 5.2 元 / 斤持平,但市场走货速度明显加快,贸易商补货积极性大幅提升,表明尽管价格未直接上涨,但市场活跃度和需求潜在增长为后续价格走势奠定基础。
(二)期货与现货分化:近月合约偏弱,远月存看涨预期
在鸡蛋现货市场表现良好的同时,期货市场走出不同行情。大连商品交易所鸡蛋主力合约 JD2512 在 10 月 17 日收跌 0.34%,报 3189 元 / 500 千克,与现货市场的 “淡季不淡” 形成鲜明对比。
据卓创资讯数据,全国重点地区鸡蛋库存降至 7.2 天,较上周减少 1.5 天。产区库存压力缓解,使得低价抄底情绪在市场迅速蔓延,推动现货价格反弹。然而,期货市场参与者考量因素不同,由于中长期供应充裕预期仍然存在,期货市场走势相对谨慎,更关注未来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内的鸡蛋供应情况,包括蛋鸡存栏量、新产蛋鸡进入市场时间等因素。因此,尽管当前现货市场表现良好,但期货市场并未跟风上涨,保持相对冷静与谨慎。
二、三大核心因素驱动短期反弹
(一)供应端:阶段性缩量与惜售情绪共振
老鸡集中淘汰缓解现货压力:自 9 月起,淘汰鸡出栏量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同比增长 12%,表明养殖户在市场压力下积极调整蛋鸡存栏结构。进入 10 月,500 日龄以上老鸡存栏占比降至 18%,使在产蛋鸡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老鸡大量淘汰意味着短期内可流通鸡蛋货源相应减少,有效缓解现货市场供应压力。
山东某养殖场反馈,当前该养殖场中 450 日龄以下蛋鸡占比超过 80%,这些蛋鸡产蛋高峰期集中在 11 - 12 月。在此之前,鸡蛋产量相对较低,市场供应处于 “青黄不接” 状态,为鸡蛋价格上涨提供有力支撑。
养殖户惜售情绪升温:当鸡蛋价格跌破成本线(行业平均成本约 3 元 / 斤)后,市场格局发生变化。据相关数据,约 30% 的中小散户选择挺价惜售,不愿以低于成本价格出售鸡蛋,期望等待价格回升。这种惜售行为在河北、河南地区尤为明显,当地日均出货量下降 15%。
养殖户惜售行为给贸易商带来压力,为保证货源稳定供应,贸易商不得不提价收购鸡蛋,形成 “量缩价涨” 的短期行情,推动鸡蛋价格上涨。
(二)需求端:淡季回暖信号初现
终端消费韧性凸显:随着气温逐渐回落,鸡蛋储存条件明显改善,为鸡蛋销售提供有利环境。同时,商超促销活动增多,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鸡蛋。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农贸市场,鸡蛋销量环比回升 10%,表明消费者对鸡蛋需求依然强劲。
食品加工企业提前备货为鸡蛋市场注入新活力。山东、河南地区糕点厂为迎接春节提前启动采购计划,采购量相比以往增加 8%。这些企业大量采购进一步增强市场对鸡蛋的刚需支撑。
替代品价格优势减弱:在食品市场中,鸡蛋与猪肉等产品互为替代品。当前,生猪均价为 11.12 元 / 公斤(约 5.56 元 / 斤),与鸡蛋价差缩至 0.34 元 / 斤。价格差距缩小使鸡蛋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部分消费者转向鸡蛋消费。
在终端零售环节,这种消费转向表现明显,鸡蛋走货速度明显加快。消费者购买食品时会综合考虑价格、营养等因素,当鸡蛋与猪肉价格差距不大时,鸡蛋因其丰富营养和多样烹饪方式,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
(三)市场情绪:盼涨预期强化短期博弈
期货市场走势往往对现货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在此次鸡蛋价格反弹过程中,期货市场的 “买预期” 情绪起到关键作用。贸易商密切关注期货市场动态,担忧后期鸡蛋供应增量有限,趁当前价格较低纷纷进行补库操作。
在全国重点批发市场,贸易商补库行为使成交率提升 20%,市场交易活跃度明显增强。卓创资讯调研显示,高达 60% 的贸易商认为当前鸡蛋价格已触底,未来上涨空间较大,逢低建仓意愿强烈。这种市场情绪形成强大力量,推动鸡蛋价格短期内向上攀升。
三、中长期压力未解:供应充裕与需求天花板隐现
尽管当前鸡蛋价格出现短期反弹,但从中长期视角审视,市场仍面临诸多压力,供应充裕与需求天花板问题依然突出,将对鸡蛋价格走势产生深远影响。
(一)产能去化缓慢,供应 “堰塞湖” 仍在
目前,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达到 13.68 亿只,环比增长 1.2%,表明鸡蛋供应能力依然强劲。2024 年补栏的高产鸡目前仍处于产蛋高峰期,持续为市场提供稳定的鸡蛋供应。
据卓创资讯预计,11 月新增开产蛋鸡数量将超过 4000 万只。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鸡蛋市场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增大。11 月中下旬,新增开产蛋鸡带来的供应增量将集中释放,届时市场鸡蛋供应量将大幅增加,对鸡蛋价格稳定构成巨大挑战。
从养殖企业实际情况看,产能去化动力明显不足。河南某养殖集团表示,当前该集团空栏率仅为 5%,远低于往年同期 10% 的水平。较低空栏率意味着企业缺乏足够动力淘汰老旧蛋鸡,导致产能去化进程缓慢。在此情况下,市场鸡蛋供应量将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供应 “堰塞湖” 问题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
(二)消费天花板显现,淡季特征难改
10 月过后,鸡蛋传统消费市场进入 “真空期”。此阶段,学校、餐饮等行业对鸡蛋需求明显回落。学校开学后的集中采购高峰已过,餐饮行业逐渐恢复正常运营状态,对鸡蛋采购量相应减少。
与此同时,替代品供应充足对鸡蛋消费形成一定抑制。猪肉、水产等产品市场供应稳定,价格相对合理,消费者选择食材时有更多替代选项,使鸡蛋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大压力,终端消费难以大幅提振。
从历史数据看,2018 - 2024 年同期鸡蛋价格环比跌幅均值达到 5.2%。这表明该时间段内,鸡蛋价格普遍呈下跌趋势。当前鸡蛋价格反弹更可能是阶段性修正,是市场短期内对前期过度下跌的调整,而非趋势反转。从中长期看,鸡蛋市场仍处于消费淡季,价格上涨动力不足。
(三)饲料成本低位运行,养殖利润修复有限
当前,玉米均价为 2311 元 / 吨,豆粕均价为 3215 元 / 吨,较二季度下跌 12%。饲料成本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殖户成本压力。然而,尽管鸡蛋价格反弹至 3 元 / 斤,但单羽日利润仅为 0.05 元。如此利润水平仍然较低,致使养殖户补栏意愿依然不高。
10 月鸡苗销量环比下降 8%,反映出养殖户对未来市场信心不足,不愿轻易扩大养殖规模。在此情形下,中长期供需格局难以打破 “强供给弱需求” 的僵局。供应过剩局面将持续存在,而需求增长受到诸多因素限制,对鸡蛋价格长期走势产生不利影响。
四、后市展望与操作建议
(一)短期走势(10 月底前):稳中偏强,警惕情绪退潮
从短期来看,预计未来一周鸡蛋均价有望升至 3.1 - 3.2 元 / 斤。北方产区因需求相对旺盛,加上养殖户惜售情绪持续影响,价格有可能触及 3.3 元 / 斤的高点。然而,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养殖户集中出栏风险不容忽视。一旦养殖户认为价格达到预期,开始大量出栏,市场鸡蛋供应量将迅速增加,对价格形成打压。
根据市场季节性规律和当前供需情况,预计 10 月下旬,鸡蛋价格可能回归到 2.95 - 3.05 元 / 斤区间震荡。此时间段内,市场需时间消化新增供应,同时需求增长相对有限,故价格难以维持高位,将出现一定程度回调。
(二)中长期策略:理性看待反弹,布局产能优化
养殖户:养殖户应抓住当前价格反弹契机,逢高淘汰 500 日龄以上老鸡。此举不仅可优化存栏结构,提高蛋鸡整体生产效率,还能降低后期养殖成本。在当前市场供应充裕情况下,控制存栏结构是应对市场风险的关键。养殖户应避免盲目压栏赌涨,这种行为往往会带来更大风险。市场供应过剩时,压栏只会导致鸡蛋积压,价格进一步下跌。
在价格方面,当鸡蛋价格在 4.5 元 / 斤以下时,养殖户可适度囤货。春节前通常是鸡蛋消费旺季,市场需求旺盛,价格有望上涨。通过提前囤货,养殖户可在旺季获得更高收益。但囤货需谨慎,要充分考虑储存成本和市场风险。
贸易商:贸易商经营过程中,应维持 5 - 7 天的周转库存。如此既能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又能避免库存积压带来的风险。贸易商需密切关注产区库存变化情况,产区库存增减直接反映市场供应紧张程度。若产区库存持续增加,说明市场供应过剩,价格可能面临下行压力;反之,若产区库存减少,价格则有望上涨。
贸易商还应关注期货持仓数据。期货市场交易情况往往能反映市场参与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当市场情绪过热,期货持仓量大幅增加时,贸易商应及时止盈。这是因为市场情绪过热可能导致价格虚高,一旦情绪退潮,价格很容易大幅下跌。及时止盈可锁定利润,避免损失。
消费者:对于消费者而言,当前鸡蛋价格处于年内低位,是增加家庭储备的良好时机。鸡蛋是家庭日常饮食不可或缺的食材,适当增加储备可满足家庭一段时间的需求。储备鸡蛋时,需注意储存条件。鸡蛋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下,鸡蛋保质期一般在 45 天内。若储存不当,鸡蛋容易变质,影响食用安全和口感。
结语
10 月中旬的鸡蛋价格反弹,更多是短期供需错配与市场情绪共振的结果,并非基本面反转。养殖户需借此次反弹加速老旧产能淘汰,贸易商应警惕情绪驱动的 “昙花一现”,消费者可逢低采购但勿过度囤货。市场真正的转机,仍需等待 11 月后产能去化数据与消费回暖的双重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