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基本面:产量稳降与养殖结构深度调整
(一)存栏量持续下行,养殖规模收缩成常态
近年来,欧盟羊业存栏量数据呈现出不容乐观的态势。截至 2024 年底,欧盟绵羊存栏量为 7585 万头,山羊存栏量为 1025 万头。与前些年的历史峰值相比,绵羊存栏量下降了 12%,山羊存栏量下降了 8%。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较为复杂,全球气候变化是首要因素。气温升高、降水异常致使牧草减产,众多牧场的优质牧草产量大幅下滑,难以满足羊群的日常需求。与此同时,饲料成本急剧上升,2024 年饲料价格同比上涨 18%,这对养殖成本构成了极大的负担。此外,从事养殖行业的年轻从业者日益减少,小型牧场运营愈发艰难,只能被迫选择退出市场。
从屠宰量数据亦可看出养殖端的变化。2025 年 1-7 月,绵羊屠宰量为 57.2 万吨(胴体重),同比下降 4.8%;山羊屠宰量为 10.57 万吨,微降 1.9%。显然,养殖端正在主动去产能,以应对当前的困境。
(二)区域生产格局固化,地中海三国成核心产区
在欧盟的羊业生产版图中,区域生产格局已相对稳定,地中海沿岸的几个国家成为核心产区。西班牙、罗马尼亚、希腊在绵羊肉生产方面表现突出,这三个国家的绵羊存栏量分别达到 790 万头、633 万头、385 万头,占欧盟绵羊肉产量的 65%。地中海气候得天独厚,温暖湿润,非常适宜牧草生长,为规模化养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山羊肉生产则高度集中于希腊、西班牙、法国。希腊凭借传统放牧优势和持续的品种改良,在山羊肉生产上独占鳌头,存栏量为 145 万头,占欧盟山羊肉总产量的 32%,且单产水平较欧盟平均水平高 15%。西班牙存栏量为 106 万头,法国存栏量为 61 万头,它们在山羊肉生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价格市场:波动后企稳,高端产品溢价显著
(一)大小羊肉价差拉大,优质产品领涨市场
2025 年三季度,欧盟羊肉价格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重型羔羊(>13kg)价格为 854.6 欧元 / 百千克 ,同比上涨 3.0%;轻型羔羊(<13kg)价格为 572.1 欧元 / 百千克,同比涨幅达 4.4%,两者之间的价差达到 282.5 欧元 / 百千克,创下 2019 年以来的新高。这种价差的拉大,一方面是由于消费者对于不同规格羊肉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小型家庭更倾向于购买轻便易处理的轻型羔羊;另一方面,轻型羔羊在肉质鲜嫩度上更具优势,受到高端餐饮市场的青睐,从而推动了价格上涨。
在希腊,特色山羊肉的价格表现尤为突出。每逢宗教节日,山羊肉的需求便会激增。以复活节为例,在节日前后,山羊肉的终端价格突破了 15 欧元 / 公斤,与 2024 年同期相比上涨了 20%。希腊当地的高端餐厅在菜单中推出了一系列以山羊肉为原料的特色菜品,如烤山羊排、山羊奶酪焗饭等,吸引了众多食客,极大地拉动了山羊肉的消费需求。
(二)国际市场协同支撑,价格底部夯实
欧盟羊肉价格能够在产量下降的情况下企稳回升,国际市场的协同支撑作用不容忽视。新西兰、澳大利亚作为全球主要的羊肉出口国,它们的羔羊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震荡。新西兰冷冻羔羊肉 FOB 价达到 4.8 美元 / 公斤 ,这为欧盟羊肉价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基准。在中东市场,沙特、阿联酋等国家对羊肉的需求增长了 12%,强劲的需求使得欧盟羊肉的出口离岸价同比上涨 5.5%。越来越多的欧盟羊肉通过冷链运输,摆上了中东国家超市的货架,满足当地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羊肉的需求。
从成本端来看,欧盟养殖成本指数(饲料 + 人工)同比上涨 10%,这也倒逼羊肉价格中枢上移。养殖户为维持运营,不得不提高羊肉的售价,行业利润率从 2024 年的 8% 回升至 11%,在成本与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欧盟羊肉价格的底部得到了有效夯实。
三、贸易版图重构:出口目的地大洗牌,进口依赖度加深
(一)出口市场 “冰火两重天”,阿尔及利亚成最大黑马
2025 年上半年,欧盟羊肉出口总量达到 54.6 万吨,与 2024 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7% ,表面上看出口形势良好,但深入分析出口目的地结构,就会发现其中的巨大变化。
阿尔及利亚在这一轮出口格局调整中异军突起,堪称最大黑马。2024 年上半年,欧盟对阿尔及利亚的羊肉出口量仅为 2577 吨,而到了 2025 年上半年,这一数字飙升至 1.89 万吨,增幅高达 637% ,直接取代英国,成为欧盟最大的羊肉出口市场。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阿尔及利亚国内的羊肉消费市场近年来持续扩张,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肉类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而且阿尔及利亚是一个以穆斯林为主的国家,羊肉在当地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清真羊肉的需求非常旺盛。欧盟凭借高品质的羊肉产品,成功打开了阿尔及利亚市场。
反观对英国的出口,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2025 年上半年,欧盟对英国的羊肉出口量降至 5386 吨,与 2024 年同期相比骤降 37% 。脱欧后的贸易壁垒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英国脱欧后,欧盟与英国之间的贸易规则发生了巨大变化,羊肉关税从 0% 提升至 12% ,这使得欧盟羊肉在英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大幅下降。英国本土的羊肉产量在这一时期也有所提升,英国政府加大了对本国畜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本土羊肉供应的增加,也使得英国对欧盟羊肉的依赖度降低。
在中东市场,约旦和以色列对欧盟羊肉的需求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约旦的进口量增长了 44%,以色列增长了 15%,这两个国家合计占欧盟羊肉出口量的 32%。中东地区的宗教饮食习俗决定了羊肉是当地的主要肉类消费品,而且随着中东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增多,对高品质羊肉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欧盟羊肉正好满足了这一市场需求。
(二)进口规模激增 19%,英国成关键供应方
2025 年上半年,欧盟羊肉进口量达到 101.4 万吨,创下了历史同期新高,与 2024 年上半年相比激增 19% ,这充分显示出欧盟内部消费市场对羊肉的旺盛需求。
在主要进口来源国中,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名列前茅。从英国进口的羊肉数量达到 4.7 万吨,同比增长 20%;从新西兰进口 4.66 万吨,增长(此处原文缺失相关数据)。
四、全球竞争格局:传统优势承压,中国市场成破局关键
(一)新旧势力博弈,欧盟面临双重挑战
在全球羊肉贸易格局中,欧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传统优势地位受到了来自多方的冲击。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南半球的羊肉强国,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全球羊肉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新西兰拥有广袤的天然牧场,其羊肉出口量占全球的 35%,澳大利亚的占比也达到了 28%。它们的养殖成本比欧盟低 25%,这使得它们在价格竞争上具有明显优势。在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和日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羊肉产品凭借成本优势,占据了主导地位,货架上随处可见来自这两个国家的羊肉产品。
英国脱欧后,也在积极开拓新的市场版图,将目光投向了中东地区。2025 年,英国对沙特的羊肉出口增长了 40%,成功在中东市场打开了局面。沙特当地的超市中,英国羊肉的铺货率大幅提升,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欢迎。欧盟虽然在高端羊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希腊的有机山羊肉,凭借高品质和独特的风味,价格能够比普通羊肉溢价 30%,但其产量规模有限,导致在全球市场份额上一直停滞不前,维持在 18% 左右,难以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抗衡。
(二)中国市场大门未开,潜力待挖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羊肉消费市场之一,年进口羊肉量超过 40 万吨(含香港),消费潜力巨大。但目前欧盟对华羊肉出口仅占中国进口总量的 3%,这一数据背后,存在着重重的贸易壁垒。检验检疫壁垒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小反刍兽疫区域化认证等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使得欧盟羊肉进入中国市场困难重重。中国对进口羊肉的检验检疫流程非常严格,从源头的养殖环节到运输、储存,再到最终的入境检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羊肉无法进入中国市场。
配额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欧盟羊肉的对华出口。不过,随着中国高端餐饮市场的快速发展,对草饲羊肉的需求日益增长。2025 年,进口均价超过 5 美元 / 公斤的高端羊肉品类,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率达到了 25% 。如果欧盟能够突破准入限制,凭借其高品质的羊肉产品,有望在华北、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打开 20 万吨级别的市场空间。在华北地区,消费者对羊肉的品质和口感有着较高的要求,高端火锅店、西餐厅等餐饮场所众多,对优质羊肉的需求旺盛;长三角地区,居民生活水平高,消费观念先进,对进口高端食材的接受度也很高,一旦欧盟羊肉能够进入,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五、未来展望:效率提升与市场多元化双轮驱动
(一)产业升级路径清晰
面对当前羊业发展的困境与挑战,欧盟正积极探索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一系列举措彰显出其推动羊业现代化转型的决心。2025 年,欧盟重磅启动 “肉羊养殖现代化计划”,在这一计划中,基因改良成为关键突破口。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基因研究,旨在培育出胴体重更高、生长周期更短的肉羊品种,计划在未来 3 年内将肉羊的胴体重提升 5%。在法国的一家现代化牧场,已经引入了先进的基因筛选技术,通过对种羊基因的精准检测和筛选,培育出的新一代肉羊在生长速度上比普通品种快了 15%,胴体重也增加了 3 公斤左右。
智能养殖技术的推广也是该计划的一大亮点。物联网监测系统在牧场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羊只的体温、进食量、运动量等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养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西班牙的一个大型牧场,借助智能养殖设备,工作人员可以远程监控羊群的状态,当发现某只羊体温异常时,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工作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和羊只的健康水平。
可持续饲料开发同样备受关注,欧盟设定了昆虫蛋白替代传统饲料 10% 的目标。荷兰的一家创新企业已经成功开发出以黑水虻为原料的昆虫蛋白饲料,这种饲料不仅富含蛋白质,而且生产过程更加环保,能够有效降低对传统饲料资源的依赖。通过这些举措,欧盟计划在 3 年内将养殖成本降低 15%,提升羊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市场策略聚焦新兴区域
在全球羊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欧盟明确了市场拓展的新方向,将北非和中东地区定为核心增长极。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以色列、约旦等国家成为欧盟重点关注的目标市场。从地理优势来看,欧盟与这些地区邻近,运输成本比从大洋洲进口羊肉低 40%,这使得欧盟羊肉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在运输过程中,欧盟的冷链物流系统能够确保羊肉的新鲜度,从欧盟港口出发,通过海运和陆运联运,羊肉能够在 3 天内送达阿尔及利亚的主要城市,满足当地市场对新鲜羊肉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开拓这些市场,欧盟积极试点电商直连模式。与中东地区的生鲜电商平台合作,绕过中间环节,直接将羊肉销售给终端消费者。这种模式不仅缩短了供应链层级,还为欧盟羊肉带来了 8%-10% 的溢价空间。在约旦,消费者通过当地的生鲜电商平台下单,能够购买到来自欧盟的高品质羊肉,价格比传统渠道购买的羊肉更具性价比,而且配送速度更快,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欧盟计划到 2027 年,将在北非和中东地区的羊肉出口占比提升至 40%,进一步巩固其在这些市场的地位。
(三)风险与机遇并存
尽管欧盟羊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但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饲料价格高位运行一直是困扰欧盟羊业发展的难题,近年来,饲料价格波动频繁,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极端天气频发也对羊业造成了严重影响,2024 年欧盟因干旱导致牧草减产,损失了 3% 的存栏量,很多养殖户不得不提前出售羊只,造成了经济损失。
从长远来看,全球肉类消费升级的趋势为欧盟羊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到 2030 年,全球羊肉需求将以每年 2.5% 的速度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绿色环保的羊肉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欧盟在绿色食品认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已有 60% 的养殖场获得了有机认证,这使得欧盟羊肉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在高端餐饮市场,欧盟的有机羊肉备受青睐,许多米其林餐厅将欧盟有机羊肉作为招牌菜品的原料,进一步提升了欧盟羊肉的品牌形象。
行业内普遍认为,未来 3 年是欧盟羊业实现转型升级、从 “区域性供应” 转向 “全球价值链参与者” 的关键窗口期。在这一时期,欧盟羊业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风险,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羊肉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