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全国肉鸭市场整体走势:苗价北强南稳,毛鸭区域分化显著
(一)肉鸭苗:北方强势反弹,南方品种分化
2025 年 10 月 23 日,全国肉鸭苗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均价报 2.45 元 / 羽,环比微涨 1.6% ,形成 “北方领涨、南方调整” 的格局。在北方,鲁苏豫冀蒙晥鄂地区的樱桃谷鸭苗价格显著上涨,报 2.40 元 / 羽,较前日上涨 0.10 元。主要原因在于北方气温下降,养殖户担忧后续寒冷天气对鸭子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故而提前补栏。同时,种蛋价格回升至 1.40 元 / 枚,较之前上涨 0.05 元,成本的增加对苗价上涨起到了支撑作用。
南方地区则呈现出区域分化态势。江西、湖南的麻鸭苗价格持续下跌,降至 1.60 - 2.50 元 / 羽,部分品种一周内跌幅达 0.20 元。而广东、广西的骡鸭苗(M18)价格稳定在 2.80 元 / 羽 ,凭借其优质的品种特性,在市场波动中展现出较强的抗跌性。
(二)肉毛鸭:活禽区稳中有涨,冻品区低位运行
全国毛鸭均价为 3.98 元 / 斤,环比持平,但南北价差扩大至 1.5 元 / 斤。北方冻品区(山东、江苏)棚前价在 3.60 - 3.70 元 / 斤,屠宰企业库存高达 15 天销量,严重的库存积压导致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屠宰企业为减少损失,压低收购价格,养殖户面临较大压力。
南方活禽区表现亮眼。广东粤西水鸭塘口价在 4.70 - 4.80 元 / 斤,广西水鸭达到 5.00 - 5.20 元 / 斤 。台风过后,终端消费回暖,市场需求增加,且 45 日龄适重鸭源供应偏紧,推动价格上涨。麻鸭、半番鸭等特色品种溢价明显,川渝地区麻鸭高达 7.90 - 8.00 元 / 斤,较白鸭高出 100%。
二、区域市场深度解析:品种差异与供需结构主导行情
(一)北方产区:苗价反弹难改毛鸭低迷,养殖成本承压
在北方产区,河北、山东等地肉鸭苗市场因种蛋供应偏紧,淘汰种鸭量减少 10%,出现阶段性反弹。然而,毛鸭价格却处于低迷状态。当前处于冻品消费淡季,市场对冻品鸭肉需求较低,胴体鸭价格仅在 3.40 - 3.50 元 / 斤,而养殖成本高达 3.80 元 / 斤,养殖户面临较大压力。
为应对市场风险,养殖户调整养殖策略,35 日龄快大鸭占比提升至 70%。但这导致市场上适重鸭源集中上市,供大于求,进一步压制了价格。
(二)南方销区:活禽消费支撑价格,优质品种成市场焦点
南方销区的广东、广西活禽市场凭借 “即宰即销” 的优势,水鸭、麻鸭价格较为坚挺。广东佛山大种麻鸭价格达到 5.80 - 6.00 元 / 斤,较上月上涨 5% 。
粤东旱鸭价格在 4.10 - 4.20 元 / 斤,表现相对较弱,主要原因是大众消费被低价白羽肉鸡分流,白羽肉鸡价格为 3.50 元 / 斤 。
70 日龄半番鸭(泥鸭)在福建、浙江等地价格达到 5.30 - 5.40 元 / 斤,因其肉质优势受到餐饮渠道青睐,养殖利润可观,达到 1.20 元 / 斤,带动养殖户转向中长周期品种,反映出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推动养殖品种结构调整。
三、三大核心驱动因素分析
(一)供应端:产能结构性调整,苗价分化加剧
从供应端来看,全国在栏肉鸭存栏量同比增长 3%,但品种结构差异显著。樱桃谷白鸭占比 65%,生长周期短,仅需 35 天即可出栏,且料肉比低,成为北方主产地区的首选品种。然而,目前其产能过剩,导致价格竞争激烈。
麻鸭、半番鸭等特色品种占比 35%,依托南方活禽市场的需求,供应相对偏紧,支撑其高价。
在鸭苗端,北方白鸭种蛋供应收缩 5%,推动苗价反弹;南方麻鸭种蛋过剩,价格持续下探。这种供应端的产能结构性调整,使得苗价分化加剧。
(二)需求端:冻品疲弱 vs 活禽回暖,区域消费差异显著
终端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北方冻品鸭肉批发价为 13.00 元 / 公斤 ,较上月下跌 2%,食品加工企业库存高达 40 天周转期,仅维持刚需采购。
南方活禽市场日均销量周增 8%,广东、四川等地火锅、卤味需求旺盛,拉动优质毛鸭价格上行。同时,日韩地区对卤鸭副产品订单增加 15%,间接支撑了南方加工企业的采购积极性。
(三)成本端:饲料回落缓解压力,养殖利润两极分化
成本端方面,玉米、豆粕价格较三季度高点回落 5%,肉鸭养殖成本降至 3.70 元 / 斤 ,缓解了养殖户的部分压力。但不同品种养殖利润两极分化,白鸭养殖基本持平,麻鸭、半番鸭因饲料转化率低,成本高达 4.50 元 / 斤 ,不过其售价也高,达到 5.50 元 / 斤 ,头均利润仍有 10 元。
北方快大鸭养殖户面临毛鸭价格低于成本线的困境,亏损面达 30%,中小散户加速退出市场,规模化养殖场市占率提升至 60%。
四、后市展望:短期震荡筑底,中长期看品种与消费共振
(一)短期走势:苗价或现回调,毛鸭延续区域分化
展望未来 1-2 周,北方肉鸭苗市场补栏旺季接近尾声,随着市场需求减少,肉鸭苗价格可能小幅回落至 2.30 元 / 羽 。
南方活禽区毛鸭市场在台风季结束后,出栏量逐渐增加,优质品种价格可能有 0.20 元 / 斤的小幅度调整,普货品种面临较大压力。
冻品市场中,屠宰企业库存消化进度成为关键。若 11 月初库存能降至 10 天以内,市场将迎来阶段性补货行情,冻品价格有望回升。
(二)中长期拐点:产能去化与消费旺季催生机会
从长远来看,随着北方散户加速退出市场,11 月后全国肉鸭存栏量有望下降 5%。叠加元旦、春节前活禽消费旺季的到来,麻鸭、半番鸭等特色品种价格有望突破 6.00 元 / 斤 。
业内人士建议养殖户根据区域消费特点调整品种结构,北方地区适度增加合同鸭比例,南方地区关注 70 日龄以上中长周期品种。加工企业应逢低储备冻品,在市场波动中掌握主动权。 (数据支持:鸭子网、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卓创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