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 → 文章内容

2025 年前三季度牛产业报告:产量稳增背后的效率革命与长期挑战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0/24 9:43:03 关注:164 评论: 我要投稿

  一、核心数据透视:产量稳增奠定民生供给基石

  (一)出栏与产量双创新高,效率驱动特征显著

  2025 年前三季度,全国肉牛出栏量达 3564 万头,同比增长 2.0%;牛肉产量为 550 万吨,同比增长 3.3%。这两项指标均创下近五年同期的最高水平。相较于 2024 年,出栏量增加 71 万头,产量提升 18 万吨,呈现出 “出栏稳增、产量快增” 的剪刀差效应。此效应的产生得益于肉牛品种改良以及屠宰技术的进步,胴体出肉率从 2023 年的 53.8% 提升至 55.2%,单头肉牛产肉量突破 154 公斤,彰显出效率驱动型增长的显著特征。
  (二)存栏连续三季度低于 1 亿头,区域分化加剧

  截至三季度末,牛存栏量为 9932 万头,同比下降 2.4%,已连续三个季度低于 1 亿头,处于 2021 年二季度以来的低位。区域表现呈现出明显差异:内蒙古、青海等北方主产区因受载畜量管控影响,存栏量同比下降 4.2%;四川、云南等南方省份通过 “粮改饲” 项目推动规模化养殖,存栏降幅收窄至 1.1%。西南地区存栏占比从 2020 年的 18% 提升至 21%,成为稳定存栏量的关键因素。
  二、增长动能解析:规模化与技术双轮驱动产业升级

  (一)规模化养殖释放产能,北方主产区贡献核心增量

  年出栏 100 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数量达到 1.2 万家,同比增长 15.3%。此类养殖场平均育肥周期为 14 个月,较散户缩短 4 个月,单场年均出栏效率提升 22%。内蒙古、河北等北方 8 省贡献了全国 65% 的出栏增量。通辽、赤峰等核心产区通过 “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实现育肥牛日均增重 1.5 公斤以上,出栏均重突破 600 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8%。
  (二)品种改良与饲料优化,单产水平持续突破

  西门塔尔牛、云岭牛等改良品种存栏占比达 58%,较 2020 年提升 16 个百分点。改良牛胴体重较地方品种高 15%-20%。饲料配方技术取得显著进步,育肥前期蛋白水平精准控制在 14%-16%,中期代谢能≥12MJ/kg,配合 TMR 全混合日粮技术,饲料转化率提升 10%,养殖成本下降至 13.5 元 / 公斤,为产量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隐忧与挑战:能繁母牛不足与区域发展失衡

  (一)能繁母牛存栏持续走低,长期供给承压
  2024 年新生犊牛数量同比下降 8%,能繁母牛存栏量连续 18 个月同比下滑。截至三季度末,能繁母牛存栏量仅约 360 万头,低于农业农村部划定的 380 万头产能警戒线。2023 年,由于饲料成本高企,散养户淘汰了 30 万头低胎龄母牛。尽管 2024 年成本有所回落,但散户补栏积极性依旧不足。华东、西南地区能繁母牛存栏量同比微降 0.32%,预示着 2026 - 2027 年肉牛供给可能出现缺口。
  (二)区域发展失衡,南方新兴产区基建待补
  北方主产区面临草原生态保护红线的约束,载畜量控制在 2.5 头 / 公顷以下,新建牧场审批周期延长至 6 - 8 个月。南方地区虽然饲料资源丰富,但土地流转成本较 2020 年上涨 30%。四川、云南等产区标准化育肥场覆盖率仅为 45%,冷链物流配套滞后,导致牛肉损耗率达 8%,高于北方 5 个百分点,区域产能调配效率亟待提高。
  四、牛奶产业特写:产量微增背后的单产瓶颈与结构调整

  (一)产量稳增但动能趋弱,规模化牧场挑大梁

  前三季度牛奶产量为 2921 万吨,同比增长 0.7%,连续五年创同期新高,但增速较一季度放缓 1 个百分点。在存栏的 1210.2 万头奶牛中,千头以上规模化牧场占比达 42%,贡献了 65% 的产量增量。而成母牛占比从 2024 年的 68% 降至 65%,散户奶牛存栏量同比下降 8.3%,“散户退出、规模补位” 的结构性调整态势明显。
  (二)单产提升遭遇瓶颈,高端产品倒逼转型
  全国奶牛平均单产为 8.8 吨,较国际先进水平低 27%。夏季高温导致 7 - 8 月单产临时下降 5%,叠加玉米价格上涨 3.2%,中小牧场优质饲料投入减少,单产增幅从 2024 年的 3.2% 降至 1.8%。消费升级促使产业转型,有机奶、A2 奶等高端产品产量占比提升至 15%,虽溢价达 30%,但原料奶总产量增速放缓,形成 “价涨量稳” 的市场特征。
  五、前景展望:政策赋能破解 “短期稳、长期忧” 困局

  (一)短期:出栏节奏与消费旺季的博弈
  11 - 12 月进入传统消费旺季,南方腌腊、北方灌肠需求预计拉动牛肉消费增长 10%。但 300 万头二育牛集中出栏可能对价格产生压制,预计国产牛肉价格维持在 62 - 65 元 / 公斤,同比涨幅收窄至 15%。牛奶消费随着低温乳品旺季的到来可能出现反弹,巴氏奶、低温酸奶销量预计增长 20%,支撑生鲜乳价格小幅回暖。
  (二)长期:三大政策建议筑牢产业根基
  能繁母牛保护升级:将西部省份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补贴标准从 500 元 / 头提高至 800 元 / 头,建立能繁母牛保险全覆盖机制,目标是到 2026 年能繁母牛存栏量止跌回升。
  技术创新加速落地:到 2026 年,使规模化养殖场智能化率达到 30%,推广精准饲喂系统和疫病预警平台,将肉牛育肥周期缩短至 14 个月,奶牛单产突破 9 吨。
  区域布局优化:在北方划定 10 个肉牛核心保护区,适度放宽载畜量限制;在南方建设 5 大国家级肉牛产业集群,配套冷链物流中心,实现区域产能错峰调配。
  结语:在效率革命中破解 “成长的烦恼”
  2025 年前三季度的牛产业,既展现出 “规模化养殖效能释放” 的积极成果,也警示着 “能繁母牛缺口显现” 的潜在危机。当产量稳增与存栏下滑并存,技术进步与区域失衡交织,中国牛产业正处于从 “数量增长” 向 “质量突围” 的关键转型期。只有通过精准的政策扶持来补足产能短板,借助深度的技术赋能来提升产业效率,才能在保障民生供给的基础上,夯实肉牛与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这场贯穿全产业链的效率革命,或许正是破解 “牛周期” 深层矛盾的关键所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上海钢联等)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比利时发生牛结核分枝杆菌复合感染疫情2025/10/24 12:13:56
关岭推进国家级保种场申报 科技赋能守护优质牛种“基因库”2025/10/24 11:30:11
丹麦发生一起牛病毒性腹泻病疫情2025/10/23 14:05:57
周向梅教授团队在牛分枝杆菌致病机制与宿主抗菌免疫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25/10/22 18:25:46
巴西活牛市场周评:牛价攀升,“中国牛”领涨全球,看涨预期持续升温2025/10/15 8:56:15
南美公牛出口价格指数回落至 8 月中旬水平,巴西活牛价格稳中走强的原因分析2025/10/13 11:21:4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