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关税战暂缓,美国牛肉能否重拾中国市场?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1/2 15:13:41 关注:19 评论: 我要投稿
|
|
一、吉隆坡磋商:三大关税议题达成关键共识
(一)芬太尼关税全面取消,对等关税暂停延长当地时间 10 月 25 日至 26 日,中美双方于吉隆坡开展经贸磋商。期间,美方明确取消针对中国商品的 10%“芬太尼关税”,并将 24% 的对等关税暂停期延长一年。此举措使得中国输美商品实际关税税率稳定维持在 10%-12% 区间,有效规避了年初市场所担忧的关税大幅回升风险。作为回应,中方同步调整反制措施,双方还对部分关税排除条款予以延长,为企业营造了更为稳定的贸易预期环境。
(二)出口管制与行业制裁同步 “刹车”
美方决定暂停实施针对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 301 调查措施一年,中方则暂停执行 10 月 9 日出台的相关出口管制。这一协同行动对中国船舶制造、国际物流企业产生了直接利好影响,有效缓解了此前因关税因素导致的海外订单流失压力。与此同时,双方在半导体出口管制、稀土贸易等关键领域达成阶段性默契,避免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进一步加剧。
二、美国牛肉:关税利好下的市场复位战
(一)关税调整为美牛打开价格窗口
此次协议将美国牛肉出口至中国的关税税率维持在 22%-32%,与 2025 年上半年的 44% 相比显著下降,预计进口成本将降低 15%-20%。以谷饲牛小排为例,其到岸成本从 319.9 元 / 700g 回落至 260-280 元区间,重新具备与澳大利亚牛肉竞争的价格优势。美国肉类出口协会指出,税率的稳定为企业参与中国市场招投标提供了资格,对高端牛肉进入商超和餐饮渠道尤为有利。
(二)市场份额已被澳、阿悄然瓜分
尽管关税出现利好变化,但美国牛肉在华市场份额已从 2024 年的 12% 降至 2025 年 Q3 的 9%。澳大利亚凭借谷饲牛肉与美国牛肉品质的相近性,在美牛缺席期间抢占了 32% 的市场份额,2025 年 1-8 月出口额激增 3.13 亿美元;阿根廷依托天然牧场优势,对华出口占比提升至 35%,成为最大受益者。数据显示,2024 年巴西、阿根廷对华牛肉出口占比达 67.6%,形成 “南美双雄” 主导的市场格局。
三、全球肉类贸易版图:从 “单极博弈” 到 “多元重构”
(一)中国进口策略:在开放中平衡供应链
在全球肉类贸易格局中,中国作为最大的牛肉进口国,其进口策略正逐步从单一依赖向多元平衡转变。2025 年,中国牛肉进口量预计达 320 万吨,其中巴西以 28% 的占比位居首位,阿根廷(25%)、澳大利亚(22%)紧随其后,共同构成第一梯队;美国(9%)与乌拉圭(10%)则形成第二梯队。这种分散化的采购模式,有效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强了供应链的韧性。
同时,中国通过实施差异化的检验标准,为本土牛肉产业争取到了宝贵的转型时间。以美国牛肉为例,除常规的兽药残留检测外,还需额外进行激素检测,以确保其符合国内食品安全标准。这些标准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进口牛肉的质量门槛,也为国内牛肉产业在高端市场的布局提供了缓冲空间。
(二)美国牛肉的 “双重挑战”
尽管关税利好为美国牛肉重返中国市场打开了一扇门,但短期内,美牛仍需突破澳大利亚等国的品牌壁垒。澳大利亚牛肉借助 SIAL 西雅展等国际展会,将 “天然、低敏” 的品牌形象与谷饲牛肉深度融合,在中高端市场占据了 60% 的份额。其品牌优势不仅体现在肉质的稳定性上,还包括完善的冷链物流与溯源体系,使得消费者对其品质产生了高度信任。
从长期来看,美国牛肉产业面临着产能瓶颈的挑战。受 2024 - 2025 年干旱影响,美国牛群规模降至 9100 万头,预计 2025 年产量同比下降 4%。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对牛肉的需求却呈现爆发式增长,年增长率达到 5 - 8%。在这种供需失衡的背景下,美国牛肉难以在短期内满足中国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进而难以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四、中方博弈逻辑:以市场为杠杆,谋全局平衡
(一)关税工具服务产业升级
暂停 24% 对等关税,本质上是通过市场准入换取美国在半导体出口管制、船舶制造制裁方面的让步。这种 “议题联动” 策略,既缓解了广东、江苏等地加工企业的成本压力,又为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产业争取了国际认证时间。数据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中国对美船舶出口额同比增长 18%,关税调整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半导体领域,尽管美国仍维持部分技术封锁,但此次磋商后,美国企业对中国芯片代工企业的设备供应有所松动。例如,英伟达(NVIDIA)恢复向中国企业供应部分高端计算芯片,这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
在船舶制造方面,中国船舶集团在 2025 年接获的国际订单中,高端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占比达到 35%,较 2024 年提升了 8 个百分点。这得益于美国暂停 301 调查措施后,中国船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能够更从容地参与国际招投标,拓展海外市场份额。
(二)为后续谈判预留政策空间
此次协议未涉及牛肉配额扩大、基因编辑食品准入等美方核心诉求,表明中方在农业开放上保持渐进节奏。中国海关总署同步发布新规,将进口肉类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周期从 90 天压缩至 45 天,既释放了开放信号,又通过流程优化维持了监管主动权。
在农业领域,中国政府一直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的重要性。因此,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中方始终坚持适度开放的原则,避免对国内农业产业造成过大冲击。例如,在牛肉进口方面,中国虽然同意暂停 24% 的关税,但并未承诺扩大进口配额,这为国内肉牛养殖产业提供了稳定的市场环境。
同时,中国海关总署的新规也体现了在开放中加强监管的思路。通过缩短注册周期,中国吸引了更多优质肉类生产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但在监管方面,中国并未放松标准,依然严格执行兽药残留、疫病检测等检验检疫程序,确保进口肉类的质量安全。
五、后市展望:短期利好与长期博弈并存
(一)进口商操作建议
对于进口商而言,此次关税调整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操作层面,建议抓住时机逢低建立美国谷饲牛肉的现货库存,充分利用关税红利期抢占性价比市场。密切关注山姆、盒马等渠道的促销窗口,通过联合营销提升美牛的市场曝光度。同时,为分散采购风险,应维持澳牛(40%)、美牛(30%)、阿牛(30%)的配比结构,避免因单一产区政策波动而受到影响。
从长期来看,进口商应布局国产高端牛肉品牌,积极对接内蒙古、新疆等产区的规模化养殖项目,降低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例如,与恒都农业集团合作,引入其智能养殖技术和全产业链模式,提升国产牛肉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二)风险提示
尽管关税利好为美国牛肉重返中国市场提供了契机,但未来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2026 年美国大选可能导致关税政策出现波动,建议进口商在合同中加入 “税率波动补偿条款”,以应对潜在的关税风险。澳大利亚计划 2025 年将牛肉对华出口提升至 25 亿美元,需警惕其通过价格战挤压美牛市场空间。中方可能提高美牛的瘦肉精残留检测频次,进口商需提前与美方加工厂确认合规方案,确保产品符合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
互动话题:您认为美国牛肉能否在 1 年内夺回 10% 的中国市场份额?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参考资料:美国农业部、中国海关总署、澳大利亚肉类与畜牧业协会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