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周行情综述:量价齐涨态势下的供需格局剖析
本周(10.24—10.30,下同)肉鸡市场展现出 “苗价领涨、毛鸡企稳、产品回暖” 的积极市场信号。白羽肉鸡鸡苗周均价达到 3.62 元 / 羽,环比涨幅为 6.16%;全国主产区毛鸡周均价为 3.48 元 / 斤,涨幅达 3.57%;分割品价格全面上扬,其中板冻大胸、琵琶腿周均价分别上涨 1.54% 和 4.29%。817 小白鸡市场表现同步走强,苗价、毛鸡均价分别上涨 5.17% 和 6.13%。
从供应端来看,白羽肉鸡社会鸡源缺口呈现扩大趋势,山东地区鸡价打破了长达 44 天的稳定记录;817 小白鸡由于前期压栏惜售,叠加企业开工率提升,短期内供需错配现象显著。在需求端,养殖端补栏年前倒数第二批毛鸡的积极性较高,食品加工企业提前备货,同时受到进口副产品价格传导的影响,拉动了国产分割品价格上涨。
二、白羽肉鸡:苗价冲高后市场分歧加剧
(一)鸡苗市场:先扬后稳,规模化补栏主导市场
本周内苗价呈现 “先涨后稳” 的走势,孵化场出苗量环比增加 0.31%。然而,山东、江苏等主产区因种鸡开产增量,出苗量出现明显分化。规模化养殖场按计划进行补栏,有力支撑了排苗工作的顺畅进行;中小散户由于养殖成本高企(单羽成本达 3.8 元),议价情绪有所升温,苗价涨至 3.6 元 / 羽后趋于稳定。益生股份 1-9 月鸡苗销量增长 13.28%,但 9 月环比减少 8.77%,这反映出龙头企业能够根据市场节奏主动调节出苗量。
(二)毛鸡市场:供应缺口推动价格反弹
全国毛鸡均价为 3.48 元 / 斤,环比上涨 0.12 元 / 斤。山东、东北主产区因鸡源紧张,出现加价收购现象,养殖端压栏惜售进一步推动了行情上涨。值得关注的是,毛鸡出栏均重降至 2.8 公斤,大规格产品供应收缩,间接为分割品溢价提供了支撑。
(三)分割产品:库存下降叠加进口提振,普遍上涨格局显现
板冻大胸、琵琶腿领涨市场,主要原因是工厂库存降至低位(较上月下降 15%),且进口翅中、鸡爪价格同比大幅上涨(涨幅超 20%),促使下游贸易商加速补货。但终端批发市场的接受程度存在分化,胸类产品依靠低价策略走量,腿类产品因餐饮需求回暖涨幅更为显著。
三、817 小白鸡:低位反弹过程中的性价比优势凸显
(一)苗价:需求拉动下缓慢上涨,补栏心态较为谨慎
817 小白鸡周均价为 0.61 元 / 羽,环比上涨 5.17%。主要原因是周内毛鸡价格低位反弹(3.46 元 / 斤,涨幅 6.13%),刺激了养殖端补栏积极性,尤其在山东、河南地区,散户补栏积极性提升了 10%。但出苗量保持稳定,未出现集中抢购现象,这反映出市场对后市发展仍存在分歧。
(二)毛鸡:供需双弱态势下的阶段性反弹
尽管终端产品走货情况一般,但企业采购低价毛鸡的积极性较高,叠加前期压栏的大规格鸡源(3.0 斤以上占比达 70%)集中出栏,毛鸡价格实现了低位反弹。不过,江苏、安徽等地因替代品(黄鸡)价格更低,毛鸡价格涨势受到限制。
四、饲料原料:豆粕价格上涨、玉米价格下跌,成本端博弈加剧
(一)豆粕:受美豆提振呈现震荡上行态势
豆粕周均价为 2998 元 / 吨,涨幅 1.59%。受中国采购美豆消息的刺激,期货价格传导至现货市场。但国内豆粕供应充足(库存达 120 万吨),下游养殖端需求疲弱,预计短期内涨势或将放缓。
(二)玉米:新粮上市对价格形成压制
玉米周均价为 2150 元 / 吨,微跌 0.19%。东北、华北产区新粮供应增加,叠加潮粮霉变问题导致高价走货受阻,南方销区随着到货成本下降而跟跌。不过,深加工企业的刚性需求对价格形成了一定支撑,跌幅有限。
五、下周行情预测:短期市场分化,中期取决于供应节奏
(一)白羽肉鸡
鸡苗:11 月 5 日前仍处于年前倒数第二批补栏期,苗价或先持稳而后微降(周均价 3.5 - 3.6 元 / 羽),东北补栏结束后需求将转淡。
毛鸡:供应偏紧格局将延续,周均价或微涨至 3.5 - 3.6 元 / 斤,山东、河南地区或出现短暂冲高,但屠宰企业对高价的接受度有限,上涨后或进入横盘阶段。
产品:终端消化速度趋缓,库存回升后价格涨后趋稳。翅爪类产品依赖进口支撑,胸腿类性价比产品将成为走货主力。
(二)817 小白鸡
苗价:短期需求支撑下或上行至 0.63 - 0.65 元 / 羽,11 月中旬供应增多后将止涨走稳。
毛鸡:理论供应量增加或引发小幅震荡,临近农历十月初一冰鲜需求提升,均价或先涨后稳(3.4 - 3.5 元 / 斤)。
(三)饲料原料
豆粕受美豆收割进度影响,或呈现高位震荡态势;玉米因新粮集中上市,价格承压,但在养殖刚需支撑下难有大幅下跌。
六、行业策略:把握短期机遇,布局中期发展周期
养殖户:白羽肉鸡养殖户应逢高出栏大体重毛鸡(120 日龄以上);817 小白鸡养殖户需关注 11 月中旬补栏成本变化,避免追高苗价。
经销商:分割品采购应坚持以销定采原则,优先囤货性价比高的胸类产品,同时密切关注翅爪类产品的进口政策变化。
企业:趁行情回暖优化库存结构,白羽肉鸡企业重点拓展商超、预制菜渠道;817 小白鸡企业应加强区域终端配送效率。
结语:在分化市场中寻求确定性发展
本周肉鸡市场的普遍上涨,本质是供应偏紧与阶段性需求回暖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长期过剩产能仍有待消化(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超 4000 万头)。对于行业从业者而言,短期需抓住腌腊季备货机遇,中期则需聚焦成本管控。毕竟,在产能去化彻底完成前,唯有 “低料比、高成活率” 的精细化养殖模式,才能有效应对周期波动,实现稳健发展。 (数据支持:Mysteel、青岛润达生物、钢联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