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2025年11月3日全国猪肉市场行情综述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1/3 16:34:05 关注:153 评论: 我要投稿

  一、全国猪肉价格止跌回升,淡季彰显消费韧性

  (一)均价环比上涨 1.0%,终结五连跌态势
  截至 2025 年 11 月 3 日 14:00,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 17.98 元 / 公斤,较上周五上升 1.0%,成功结束连续两周的下跌趋势。从区域分布来看,北方主产区山东、河北的大宗价处于 17 - 18 元 / 公斤区间,较上周上涨 0.5 元 / 公斤;南方销区广东、浙江则达到 19 - 21 元 / 公斤,依托秋冬腌腊需求维持在高位水平。与其他畜禽产品相比较,猪肉涨幅领先于牛肉(+0.1%)、羊肉(+0.7%),仅次于鲫鱼(+3.3%),充分凸显其在民生消费领域的标杆地位。
  (二)区域市场分化:北方稳涨与南方韧性并存

  华北地区天津金钟河市场、山东青岛黄河路市场猪肉大宗价稳定在 20 - 23 元 / 公斤,屠宰场反馈 400 公斤以上大猪占比不足 20%,优质标猪竞争态势加剧;华南地区广州江南市场、深圳海吉星市场价格达到 22 - 24 元 / 公斤,环比上涨 1.2%,终端农贸市场销量周增长 5%,反映出广式腊肠、潮汕腊肉加工需求已提前启动。北京新发地、上海农产品中心等枢纽市场交易量周增长 4%,白条猪分割品(排骨、五花肉)溢价达到 15%,表明消费结构正向品质化方向升级。
  二、三大核心因素驱动价格反弹
  (一)供应端:短期出栏收缩叠加产能去化效应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连续 4 个月下降,截至 10 月末降至 4020 万头,较年初减少 2.5%,这预示着 2026 年春节前生猪供应将偏紧。山东、河南等地屠宰企业反馈,前期压栏的 500 公斤以上 “牛猪” 集中出栏后,当前 45 - 60 公斤标猪占比提升至 70%,屠宰场为保障元旦备货,被动提价 0.3 元 / 公斤进行收购。此外,内蒙古、甘肃等北方产区因环保政策收紧,中小散户退出率达 15%,区域供应缺口由规模化场填补,进而推高优质猪肉溢价空间。
  (二)需求端:秋冬旺季启动与消费场景扩张
  随着全国气温急剧下降,猪肉进入传统消费高峰期,“腌腊指数” 周环比增长 20%,四川、湖南等地家庭腌肉需求集中释放,带动五花肉、后腿肉销量周增长 12%。餐饮端数据显示,北京卤煮火烧、重庆火锅等门店猪肉采购量增加 10%,预制菜企业对猪里脊肉、猪排骨的订单量增长 15%,分流优质货源。电商平台 “猪肉礼盒” 搜索量增长 30%,宁夏滩猪肉、黑猪肉等高端品类销量周增长 25%,推动终端价格稳中有升。
  (三)成本端:饲料降价支撑养殖端挺价
  玉米现货价格为 2325 元 / 吨(↓0.3%)、豆粕 3057 元 / 吨(→),生猪养殖成本降至 16.5 元 / 公斤,低于当前市场价格,养殖户头均盈利 50 - 80 元,结束连续 3 个月的亏损状态。前期深度亏损导致中小散户加速退出(行业集中度提升至 45%),规模化养殖场凭借成本优势适度压栏,市场挺价氛围浓厚。同时,屠宰加工企业通过提升分割品附加值(如冷鲜肉溢价 20%、腊味制品溢价 30%),有效传导成本压力,形成 “养殖 - 屠宰 - 零售” 三方挺价合力。
  三、后市展望:短期震荡上行,中长期看产能消费双升级

  (一)短期走势:供需紧平衡下的区域性机会
  未来 1 - 2 周,北方产区受降雪天气影响生猪调运,山东、河北等地价格或小幅上涨至 18 - 19 元 / 公斤;南方销区依托元旦前腌腊备货,广东、浙江等地价格维稳,广西、福建等低价区可能反弹 0.5 - 1 元 / 公斤。屠宰企业库存率维持在 18% - 22%,处于年内低位,逢低补库需求将支撑价格底部,预计全国均价波动区间为 17.8 - 18.5 元 / 公斤。
  (二)中长期机遇:产能去化与消费升级共振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 年 1 - 10 月猪肉进口量 380 万吨,同比增长 5%,但国内供需缺口仍达 200 万吨。若 11 月能繁母猪补栏率提升至 4% 以上,2026 年二季度产能有望修复,但当前仔猪价格高企(外三元仔猪 300 元 / 头)制约补栏积极性,行业加速向 “自繁自养 + 精细化分割” 模式转型。消费端,随着预制菜产业年增长率达 25%,猪肉深加工产品(如午餐肉、肉松)需求爆发,推动市场从 “鲜肉主导” 转向 “全产业链价值挖掘”。
  (三)操作建议
  养殖户:110公斤以上标猪逢高出栏,30 公斤以下仔猪结合饲料成本适度补栏,密切关注政府冻肉收储政策(预计 11 月启动第三批收储);经销商:聚焦山东、河南等主产区优质标猪,将周转库存控制在 3 - 5 天,同步布局冷鲜肉、分割品等高毛利产品;消费者:趁当前价格低位储备冷冻猪肉,优先选择电商平台 “产地直供” 产品(如四川黑猪肉),性价比提升 10% 以上,规避农贸市场短期溢价。
  结语
  此次猪肉价格微涨,既是短期供需错配的结果,更是产业转型期的重要信号。尽管生猪产能去化仍需时间,但秋冬消费旺季的刚性需求与加工端的价值挖掘,为市场注入强心针。对于从业者而言,需把握区域价差和消费升级机遇,加强精细化运营;对于消费者而言,应理性看待价格波动,利用市场窗口期优化饮食成本,从而在 “猪周期” 震荡中实现供需双方的良性互动。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11月3日,猪肉概念板块上涨1.16%2025/11/3 16:59:11
猪肉牛羊肉"冰火两重天"2025/11/2 19:57:01
从农场到工厂:美国猪肉产业的五次革命——解构现代养猪业的关键转折点2025/11/2 19:23:45
四川省:猪肉市场价格小幅下降(10月20日-10月26日)2025/11/2 16:17:39
江苏省:10月份第3周猪肉(白条猪)平均批发价环比下跌1.2%2025/11/1 19:08:05
10月31日,猪肉概念板块上涨0.87%2025/10/31 15:57:19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