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牛肉出口爆发式增长:日本市场成 “最强引擎”,破纪录板上钉钉
2025 年澳大利亚牛肉出口迎来 “黄金年”,10 月单月出口量飙升至 139,278 吨,同比增长 7%,创下历年 10 月新高,仅次于 2024 年 12 月的历史峰值(142,000 吨)。截至 10 月底,累计出口量达 127 万吨,距离 2024 年全年纪录(134.7 万吨)仅差 7.7 万吨,在剩余两个月内需月均出口 3.85 万吨即可刷新历史 —— 以当前日均出口 4,500 吨的势头,破纪录几乎毫无悬念。
从市场格局来看,美国虽仍以 41,563 吨占据最大市场,但同比下滑 8%,份额从 2024 年的 35% 降至 30%;日本市场爆发式增长,10 月出口量达 26,883 吨,同比激增 79%,跃升为第二大市场(占比 19%)。这得益于日本国内牛肉库存持续走低(当前库存较 2024 年同期降 12%),叠加日元贬值刺激终端消费,澳洲谷饲牛肉在日本商超的销量同比增长 40%,价格较美国牛肉溢价 15% 仍供不应求。
澳大利亚肉类及畜牧业协会(MLA)指出,日本市场的突破源于 “品质 + 时效” 双优势:通过悉尼 - 东京的 “48 小时冰鲜快线”,澳洲和牛、谷饲眼肉等高端产品可实现 “牧场到餐桌” 极速配送,精准满足日本料理对新鲜度的极致追求。
二、山羊肉逆袭成 “黑马”:小众品类爆发,多元化市场功不可没
曾被视为 “配角” 的山羊肉,2025 年上演 “逆袭神话”:10 月出口量达 5,827 吨,同比增长 1%,为历史第二高单月;前十个月累计出口 48,745 吨,较 2024 年同期高出 16%,距离去年全年总量(51,500 吨)仅差 2,755 吨,极大概率创下历史新高。
在市场分布上:
美国市场:凭借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属性,山羊肉在加州、得克萨斯州的健身餐、宠物食品领域需求激增,10 月对美出口 3,232 吨,同比增长 14%;东北亚市场:韩国(+15%)、加拿大(+93%)成为新增长点,韩式烧烤、家庭火锅对山羊肉片的需求带动价格同比上涨 8%;中国市场:尽管对华出口同比大跌 67%(仅 283 吨),但 9 月以来已从 144 吨回升,主要用于清真食品加工,显示市场正在从 2024 年的异常高值回归理性。
MLA 数据显示,山羊肉出口均价达 6,200 美元 / 吨,较牛肉溢价 13%,成为牧场主的 “增收新引擎”。南澳牧场主约翰?史密斯表示:“过去山羊肉常作副产品处理,如今通过细分切割(如山羊肉馅、法式羊排),单头羊附加值提升 25%。”
三、羊肉与绵羊肉:高位回调,中国市场 “去泡沫化” 进行时
与牛肉、山羊肉的高光表现不同,羊肉与绵羊肉出口呈现 “主动调整” 态势:10 月羔羊肉出口 24,667 吨,同比下降 8%;绵羊肉年初至今出口 173,602 吨,同比暴跌 33%,全年预计退居历史第三,未能打破 2024 年的峰值纪录(210 万吨)。
在重点市场方面:
美国市场:羔羊肉第一大买家(5,779 吨)同比降 13%,主因是美国本土羊肉产量回升,挤压进口空间;中国市场:羔羊肉出口增长 33%(4,997 吨),但绵羊肉出口暴跌 77%(仅 3,337 吨),反映 2024 年下半年的 “投机性采购” 泡沫已破,回归长期正常轨道(2023 年前十名月均出口稳定在 1.5 万吨);新兴市场:英国(+9%)、中东(+18%)接棒增长,得益于澳洲羊肉 “无疫洁净” 的品牌优势,在高端餐饮市场渗透率提升 20%。
值得注意的是,澳洲羊肉出口均价逆势上涨 5% 至 4,800 美元 / 吨,显示产业正从 “量增价跌” 转向 “量减价增”,通过聚焦高端市场对冲销量下滑,100% 可追溯的有机羊肉在欧盟市场溢价达 40%。
四、深层逻辑:品质基建 + 市场韧性,铸就出口神话
澳大利亚红肉的 “破纪录之年”,本质是三大核心优势的集中爆发:
全链条品质管控:通过 “澳大利亚肉类标准(MSA)” 实现 14 项指标全程追溯,牛肉出口投诉率下降 60%,日本消费者对 “MSA 认证牛肉” 的复购率达 75%;市场多元化布局:对美、日、中三大市场依赖度从 2020 年的 70% 降至 55%,中东、东南亚市场贡献 30% 新增量,有效分散地缘政治风险;政策红利释放:中澳自贸协定十周年,95% 红肉产品实现零关税,叠加 RCEP 区域累积原产地规则,澳洲牛肉进入东南亚市场的成本降低 12%。
五、未来展望:从 “资源出口” 到 “价值输出” 的跨越
2025 年的出口狂飙,不仅是量的突破,更是澳洲红肉产业 “高端化、精细化” 转型的里程碑:
短期:11-12 月圣诞、春节备货期,牛肉、山羊肉出口量有望再增 15%,推动全年出口额突破 180 亿澳元;长期:MLA 已启动 “2030 碳中和红肉” 计划,通过牧场碳汇交易、智能养殖减排,目标 2030 年实现出口产品 “零碳认证”,届时在欧盟、北美市场的溢价空间将扩大至 50%。
正如 MLA 大中华区总经理戴维明所言:“当全球红肉贸易遭遇供应链动荡,澳洲红肉凭借‘从牧场到餐桌’的全链路把控,正在从‘价格竞争者’升级为‘品质定义者’。”2025 年的纪录或许只是起点,一个以品质为核心的澳洲红肉黄金时代,正在拉开序幕。 (数据支持:澳大利亚外贸秘书处、MLA、Cep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