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全国羊肉价格走势:淡季价格未降,区域分化呈现 “小阳春” 态势
(一)全国均价微幅上扬,结束连续两期下跌
截至 2025 年 11 月 14 日 14:00,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羊肉平均价格为 62.96 元 / 公斤,较前一日上涨 1.0%,连续两日的小幅回调态势得以终结。在监测的 50 家主流市场中,32 家价格上涨,10 家持平,8 家微跌。华北、西北产区涨幅居前,南方销区价格稳定且略有上升,表明市场对羊肉价格的预期偏于乐观,看涨情绪有所升温。
(二)区域价格差异扩大至 39.5 元 / 公斤,南北供需失衡现象显著北方主产区产量缩减,价格上升:内蒙古呼和浩特白条羊大宗价为 56 元 / 公斤(涨幅 1.8%),新疆乌鲁木齐为 72 元 / 公斤(涨幅 1.4%)。主要原因是本地存栏量同比下降 15%,屠宰企业抢购行为致使价格上升。
南方销区价格稳定且略有上涨:广东佛山价格为 52 元 / 公斤(涨幅 0.8%)、湖南长沙为 53 元 / 公斤(涨幅 1.1%)。依托 “羊肉火锅”“滋补炖汤” 等消费场景,价格较北方低 15%-20%,但终端产品销售量周增长 12%。
二、三大核心因素推动价格上升
(一)供给端:产能收缩进入关键阶段
肉羊存栏量连续三年下降:2025 年三季度全国羊存栏量数据显示出严峻形势,仅为 3.05 亿只,同比降幅达 6.9%,这已是连续第三年存栏量下滑。能繁母羊存栏量更是降至历史较低水平,直接导致 6-12 月龄羔羊供应量锐减 12%。在华北、西北等传统肉羊产区,养殖户反馈 “购买羊只难度较大,优质羔羊一经出现便被抢购”,“一羊难求” 的局面使得当地小型养殖户补栏计划受到阻碍,只能被迫缩减养殖规模。
进口补充作用减弱:我国羊肉进口高度依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二者占进口总量的比例高达 98%。但 2025 年南半球养殖周期调整,当地肉羊出栏量减少;国际物流成本因燃油价格上涨、港口拥堵等因素攀升,加之贸易政策的微调,共同导致 2025 年 1-10 月我国羊肉进口量同比下降 8%。例如,国内高端餐饮常用的澳大利亚谷饲羔羊肉,进口量下降后,高端羊肉供应缺口明显扩大,国内市场不得不更多依赖本土供应,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紧张的局面。
(二)需求端:冬季消费旺季如期而至
季节性需求集中释放:美团大数据准确反映出市场变化,11 月全国 “羊肉火锅” 搜索量每周增长 25%,火锅店内消费者涮煮羊肉的热情高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商超数据同样表现突出,羊肉销量每周增长 18%,货架上的羊肉卷、羊蝎子等分割产品补货频次明显增加,销售速度提升 30%,家庭日常饮食中羊肉的出现频率大幅提高。
餐饮行业复苏叠加节日备货需求:冬至、元旦等传统节日临近,餐饮企业提前开启备货计划,较以往提前 1 个月。河北、山东等地屠宰企业订单数量大幅增加,周订单量增长 15%。为满足市场需求,部分加工厂将库存周转天数从 30 天缩短至 20 天,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在强劲需求的支撑下,现货市场价格稳步上升。
(三)成本端:养殖成本上升促使价格上行
玉米价格为 2276 元 / 吨(环比上涨 1.2%)、豆粕 3850 元 / 吨(环比上涨 3%),养殖成本大幅提高。育肥羊日均饲料成本达到 15 元 / 只,较去年同期上涨 12%。在成本压力下,内蒙古、新疆等地养殖户惜售情绪浓厚,45 公斤以上适重羊出栏占比降至 40%,而压栏至 50 公斤以上的比例提升至 30%。养殖户期望羊只体重进一步增加以获取更多收益,这使得市场上适销肉羊数量减少,推动市场均价被动上升。
三、后市展望:短期价格有望上涨,长期供需格局难以逆转
(一)短期走势:旺季行情或持续至春节
未来两周,北方产区受集中备货影响,白条羊价格有望突破 65 元 / 公斤;南方销区随着气温下降,终端消费将进一步回暖,价格或上涨至 55-58 元 / 公斤。冬至前后,涮锅、腊羊肉等需求将达到峰值,预计全国均价周涨幅维持在 0.5%-1%。
(二)长期挑战:供给 “紧平衡” 将成为常态当前能繁母羊存栏量较 2019 年下降 18%,肉羊养殖周期长达 8-10 个月,加之草原生态保护政策限制放牧规模,预计 2026 年羊肉产量增幅难以超过 3%。消费端随着收入水平提升,人均羊肉消费量年增长 2%,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价格中枢或较 2023 年上移 10%-15%。
四、消费与经营策略:精准应对价格波动
(一)消费者:错峰采购,合理运用替代品类
家庭采购:面对羊肉价格上涨,家庭采购可多关注带骨羊肉。以 5 公斤带骨羊肉为例,剔除骨头后可得 4 公斤左右纯肉,出成率达 80%,相较纯精肉性价比更高。单周采购量控制在 2-3 公斤,在价格相对平稳时适量囤货,可有效避免短期内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开支增加。例如,选择在电商平台促销活动时购买冷冻羊肉,存放于家中冰柜,以满足日常需求。
餐饮场景:中低端餐饮门店可主推羊肉卷产品,因其成本相对较低,且出成率高,在涮煮过程中损耗小。如一份 200 克羊肉卷,经涮煮后可食用部分达 180 克左右,能较好控制成本。高端餐饮则可聚焦宁夏滩羊、内蒙古小尾寒羊等优质品种,利用其独特风味,通过差异化定价转移成本压力,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羊肉的需求。
(二)从业者:锁定货源,优化库存管理
养殖户:当肉羊体重达到 45-50 公斤时,是出栏的最佳时期,养殖户应抓住时机高价出栏。若想在冬季适当压栏,时间务必控制在 10 天内,此时日均增重约 0.2 公斤,且要确保料肉比不超过 3:1,避免因过度压栏导致成本大幅增加。同时,积极补栏优质种公羊,如杜泊羊、萨福克羊等,可有效提升羊群繁殖效率,为后续扩大养殖规模奠定基础。
经销商:与内蒙古、新疆等地规模化养殖场签订保底收购协议,锁定优质货源,保障稳定供应。建立 15-20 天安全库存,在节日前后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时,凭借库存优势稳定供应,降低采购成本。如在春节前,提前增加库存,避免因市场抢购导致进价飙升,确保自身利润空间。
结语:在 “紧平衡” 中寻找价值定位
2025 年 11 月的羊肉市场,正呈现出 “供给收缩” 与 “消费升温” 的双重变化。短期价格上涨是季节性供需失衡的结果,长期来看,产能缩减与消费升级的矛盾仍将持续。对于消费者而言,按需采购、关注性价比是关键;对于从业者来说,深耕供应链、提升养殖效率才是应对市场周期波动的核心策略。毕竟,在羊肉市场 “旺季涨价” 的现象背后,唯有把握供需本质,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监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