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全国淘汰鸡价格整体呈震荡态势,区域市场表现分化明显
(一)价格走势:从 “稳中有涨” 转变为 “偏弱调整”
根据 2025 年 11 月 24 日的监测数据,全国淘汰蛋毛鸡均价为 8.2 元 / 公斤,相较于上周下降了 0.5%,延续自 11 月中旬以来的震荡调整趋势。从周度数据表现来看,上旬由于终端消费出现小幅回暖,在 11 月 7 日至 11 日期间,价格呈现稳中有涨的态势,部分产区单日涨幅达到 1%-2%;然而进入中旬后,随着鸡蛋价格从高位回落,养殖端淘汰节奏加快,自 11 月 13 日起价格转为 “稳中有跌”,山东、河南等地均价累计跌幅达到 3%-5%。
(二)区域分化显著:南方涨势强劲,北方稳中偏弱
华南地区领涨:广西兴业县淘汰鸡价格为 9.67 元 / 公斤,周涨幅达 5%,主要原因是当地肉鸡供应偏紧,且处于活禽消费旺季;广东惠来县淘汰鸡均价为 9.8 元 / 公斤,较上月上涨 8%,养殖户惜售情绪较为浓厚。
华北东北承压:河北沧州淘汰鸡价格为 3.2 - 3.8 元 / 斤,较上周下跌 0.2 元 / 斤,受生猪价格低迷影响,终端接受度下降;辽宁鞍山淘汰鸡价格为 3.9 - 4 元 / 斤,基本持平,但养殖端出栏量增加 10%,市场呈现 “量增价稳” 状态。
二、三大核心因素驱动价格波动
(一)供应端:淘汰节奏分化,老鸡存栏量成为关键因素
适龄老鸡集中出栏:11 月进入蛋鸡集中淘汰期,550 日龄以上老鸡占比提升至 15%,山东、河南等地规模场淘汰量周增长 12%,导致短期内供应过剩,对价格形成压制。
延养与换羽博弈:部分养殖户因对春节前蛋价预期较为乐观,选择延迟淘汰或进行换羽操作,全国换羽鸡比例达 8%,相当于减少 300 万只淘汰鸡供应,这对南方地区价格起到支撑作用,使其保持坚挺。
(二)需求端:终端消费疲软,屠宰企业采购谨慎
屠企开工率低:全国屠宰企业开工率不足 50%,江苏、安徽等地屠企由于产品库存高企,收购价较上周下调 0.3 元 / 公斤,仅维持刚需采购。
替代蛋白冲击:生猪价格下跌使得猪肉对禽肉的替代效应增强,农贸市场淘汰鸡销量周下降 5%,终端议价空间收窄。
(三)成本端:饲料价格回落,养殖利润面临压力
玉米豆粕双降:全国玉米均价 2345 元 / 吨、豆粕 3176 元 / 吨,较上月分别下跌 2%、3%,养殖成本小幅回落,导致养殖户淘汰意愿出现分化 —— 成本压力缓解的产区选择延养,而产能过剩区域则加速出栏。
蛋鸡养殖利润收窄:全国蛋鸡养殖利润降至 0.1 元 / 斤,500 日龄以上老鸡亏损加剧,推动山东、河北等地散户集中淘汰,单日出栏量超过 200 万只。
三、后市展望:短期震荡筑底,中期或迎季节性反弹
(一)短期(1 - 2 周):供需博弈下价格难破僵局
供应压力不减:预计 11 月底全国淘汰鸡存栏量将达到 1.2 亿只,较上月增长 5%,华北、东北地区仍有集中出栏计划,价格将维持在 8 - 8.5 元 / 公斤区间震荡。
需求难有提振:气温回升抑制腊味制作需求,屠企库存消化缓慢,采购策略转变为 “随用随采”,价格缺乏上涨动力。
(二)中期(12 月 - 春节前):两大信号或支撑价格反弹
产能去化加速:当前在产蛋鸡存栏 11.35 亿只,创近六年同期新高,随着老鸡淘汰量增加(预计 12 月淘汰量环比增长 15%),供需格局或将逐步得到改善。
节日效应预热:12 月中下旬起,南方腌腊、北方灌肠需求启动,淘汰鸡终端消费预计提升 20%,叠加生猪价格反弹,或带动淘汰鸡价格回升至 8.5 - 9 元 / 公斤。
(三)给养殖户的操作建议
顺势出栏:华北、东北地区存栏量高且处于成本线附近的养殖户,可趁当前价格波动期分批淘汰,避免集中出栏导致价格踩踏。
关注换羽窗口:南方地区若蛋价维持高位,可在评估成本后选择性进行换羽操作,延长老鸡产蛋周期,错峰供应春节前后市场。
结语:在分化中寻找确定性机会
11 月的淘汰鸡市场,是供应过剩与需求疲软的短暂博弈,更是产能去化周期的关键节点。对于养殖户而言,盲目惜售或恐慌出栏均非明智之举,需结合本地供需状况、养殖成本及政策导向灵活调整策略。毕竟,在 “蛋鸡养殖利润收窄 + 替代蛋白竞争加剧” 的双重压力下,精准把握淘汰节奏,才是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数据支持:饲料行业信息网、鸡病专业网、宇博智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