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2025年11月24日全国白条鸭市场行情综述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1/24 14:51:26 关注:27 评论: 我要投稿

  一、全国白条鸭市场全景:稳中有变,规格价差拉大

  (一)均价窄幅波动,南北市场 “冰火两重天”
  根据 2025 年 11 月 24 日的监测数据,北方冻品区市场表现较为疲弱。山东、河北地区,大白条(1700 - 2400g/8 只装)的批发价格区间为 6.2 - 7.2 元 / 公斤,中小规格(1000 - 1600g/10 只装)价格低至 4.9 - 5.8 元 / 公斤。当前屠企冻品库存高达 25 万吨,相当于 15 天的周转量,对价格上行形成较大压制。而南方活禽区由于腌腊季备货需求旺盛,市场呈现繁荣景象。广东、广西地区 60 - 70 日龄白条鸭收购价大幅上涨,达到 8.5 - 9.0 元 / 斤;福建同安区上等白条鸭批发价为 35.5 元 / 公斤,相较于北方地区溢价 20% - 30%。
  (二)规格差异主导价格分化,小规格鸭成 “香饽饽”
  600 克以下的小规格白条鸭因契合卤味、烧腊加工需求,在广州江南市场成交价达 18.74 元 / 公斤,较普通规格溢价 10%。6 - 7 斤重的中规格鸭作为广式烧鸭的 “黄金规格”,屠宰企业收购价较常规高出 0.5 元 / 斤,市场供不应求。在北方,1600g 以下小白条适用于快餐配菜,价格周环比微涨 0.1 元 / 公斤;2000g 以上大白条由于分割品滞销,议价空间在 0.2 - 0.5 元 / 公斤,规格间的供需错配使得价格差异显著放大。
  二、区域市场特写:冻品承压 vs 活禽走强
  (一)北方冻品区:库存高企下的 “稳价困境”
  北方地区,山东、河北作为白条鸭主产区,当前面临严峻市场形势。当地屠企开工率维持在 65%,但市场活跃度欠佳,导致冻品库存严重积压。据统计,冻品库存已达 25 万吨,相当于 15 天周转量,对价格形成沉重压制。以山东为例,昌邑、临朐等地大白条鸭批发价目前维持在 6.2 - 7.0 元 / 公斤,与上周持平,但实际交易中议价空间较大,反映出市场的疲软态势。一位长期从事白条鸭批发的商户表示:“当前市场货物供应过剩,客户不断压价,我们只能尽力促成交易。”
  河北地区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某河北屠宰厂负责人透露:“目前库存消化至少需要 20 天,在此期间,提价收鸭风险极大,很可能导致库存进一步积压。终端消费市场受低价猪肉分流影响严重,商超采购量下降了 10%。”
  除终端消费受影响外,养殖户也面临困境。当前玉米价格为 2242 元 / 吨,豆粕价格 2984 元 / 吨,肉鸭养殖成本高达 3.5 元 / 斤,已逼近白条鸭售价。山东、河北等地中小散户头均盈利仅 0.3 元 / 斤,利润微薄使得周出栏量环比下降 8%。养殖户普遍持观望态度,期待价格回升,这种惜售情绪加剧了市场的僵持局面。
  (二)南方活禽区:腌腊旺季拉动 “现杀现销” 溢价

  南方活禽区与北方冻品区形成鲜明对比。随着广东、广西进入烧腊、腊鸭制作高峰期,白条鸭市场呈现繁荣景象。广州地区烧腊店生意火爆,某知名烧腊店老板称:“近期店铺生意十分红火,日均售出 300 只烧鸭。小规格鸭因其肉质鲜嫩备受欢迎,即便采购价较上月上涨 0.5 元 / 斤,仍供不应求。” 据了解,当地农贸市场白条鸭走货量每周增长 15%,餐饮企业备货量提升 20%。旺盛的需求使得 60 - 70 日龄活鸭现宰比例超过 70%,“现杀现销” 模式使市场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有力支撑了白条鸭价格高位运行。
  福建、四川等地情况类似。前期持续高温天气对鸭苗繁育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广东、福建等地 50 日龄以下小鸭存栏缺口达 15%,出现 “小鸭荒” 现象。为维持正常生产运营,屠宰企业展开激烈的货源争夺,对 70 日龄以上大鸭的收购价较标鸭高出 0.5 元 / 斤。福建某屠企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小鸭断档严重,只能通过提高大鸭价格吸引养殖户提前出栏,否则生产线将面临停产。” 这种因缺苗导致的供应结构变化直接推高了大鸭价格,进而使白条鸭价格普遍上涨 0.1 - 0.2 元 / 斤,形成 “淡季不淡” 的区域性行情。
  三、三大核心驱动因素解析
  (一)需求端:南北消费模式分化,替代效应凸显

  需求端方面,南北消费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对白条鸭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南方市场以活禽鲜销为主,在腌腊季这一特点尤为突出。广东、广西等地进入烧腊、腊鸭制作高峰期,传统腌腊需求成为支撑白条鸭价格的重要因素。当地农贸市场白条鸭走货量每周增长 15%,本地餐饮企业备货量提升 20%。广州许多烧腊店前排起长队,小规格鸭因其肉质鲜嫩备受青睐,即便采购价上涨仍供不应求。
  北方市场主要依赖冻品流通,然而目前面临严峻挑战。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已降至 11.7 元 / 公斤,消费者在肉类选择上更倾向于猪肉。据统计,受此影响,商超、餐饮对冻品白条鸭的采购量下降了 10%。河北一家大型商超负责生鲜采购的王经理表示:“近期猪肉价格低廉,消费者纷纷购买猪肉,冻品白条鸭销量明显下滑,库存压力较大。” 消费者选择的变化直接导致冻品白条鸭市场需求减少,采购量下降,进而影响价格走势。
  从终端市场表现来看,“鲜冻分化” 现象更为明显。南方农贸市场活鸭摊位人流如织,活鸭销量每周增长 12%,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新鲜宰杀的鸭子用于制作美食。而北方商超冻鸭货架前较为冷清,冻鸭周转率下降了 8%,消费者对冻品热情不高。这种一增一减的对比,进一步体现了南北消费模式差异对白条鸭市场需求的影响。
  (二)供应端:南方 “断档” 与北方 “惜售” 的产能错配

  供应端情况复杂,南方和北方呈现出不同态势。南方地区,前期持续高温天气对鸭苗繁育和生长造成极大困扰。高温导致鸭苗成活率下降,广东、福建等地出现 “小鸭荒” 现象,50 日龄以下小鸭存栏缺口达 15%。为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转,屠宰企业展开激烈的货源争夺,纷纷提高 70 日龄以上大鸭的收购价,较标鸭高出 0.5 元 / 斤,以吸引养殖户提前出栏。福建某屠企负责人表示:“当前小鸭断档严重,只能通过提高大鸭价格来维持生产,否则生产线将被迫停产。” 这种 “以价换量” 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屠宰企业的生产压力,但也直接推高了大鸭价格,进而影响白条鸭整体价格走势。
  北方地区,养殖户惜售情绪日益浓厚。当前玉米价格为 2242 元 / 吨,豆粕价格 2984 元 / 吨,肉鸭养殖成本高达 3.5 元 / 斤,而白条鸭售价逼近成本线。山东、河北等地中小散户头均盈利仅 0.3 元 / 斤,利润微薄导致补栏意愿极为低迷。10 月北方鸭苗销量环比下降 12%,散户普遍观望市场,期待价格回升后再出栏和补栏。这种惜售情绪导致散户周出栏量减少,加剧了短期供应失衡。山东一位养殖户老张表示:“目前出售鸭子基本无利可图,只能暂时饲养,等待价格上涨。”
  (三)成本端:饲料下行难掩利润压力,规模化加速整合

  成本端方面,虽然玉米、豆粕价格环比微降,但养殖利润仍面临巨大压力。北方规模化养殖虽在效率上有一定优势,但成本依然较高,达到 3.5 元 / 斤,与白条鸭售价基本持平。这使得中小散户亏损面不断扩大,目前亏损面已达 20%,12% 的养殖户被迫退出市场。而规模化养殖场凭借规模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地位,行业规模化率提升至 55%。
  南方地区情况相对较好,散养户由于自有饲料占比高,成本控制在 2.8 元 / 斤,利润空间可达 1 元 / 斤。他们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采用传统养殖方式降低了饲料成本。广东一位散养户老李表示:“我们自己种植谷物并采集野菜作为鸭子饲料,成本比规模化养殖低很多。” 这种成本差异进一步放大了南北区域的价格弹性,使南方市场在价格上更具优势,为南方白条鸭市场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空间。
  四、后市展望:短期博弈加剧,中期看产能调整

  (一)短期(1 - 2 周):区域行情延续,小规格鸭溢价持续

  展望未来 1 - 2 周,南北区域行情差异仍将持续。南方活禽区,随着冬至临近,腌腊备货需求将进一步深化。目前广东、广西地区 60 - 70 日龄白条鸭收购价已达 8.5 - 9.0 元 / 斤,预计在冬至备货高峰期,价格有望突破 9 元 / 斤。小规格鸭由于在卤味、烧腊加工中的独特优势以及当前供应紧张局面,溢价幅度可能进一步扩大,预计将达到 15% 左右。广州江南市场 600 克以下小规格白条鸭成交价已达 18.74 元 / 公斤,未来两周可能继续攀升。
  北方冻品区情况相对复杂。当前屠企冻品库存高达 25 万吨,相当于 15 天周转量,对价格形成较大压制。若接下来两周库存能降至 20 万吨以下,市场供需关系将得到一定改善,大白条鸭价格可能出现小幅反弹,有望回升至 7.5 元 / 公斤左右。但由于终端消费市场受猪肉低价分流影响依然存在,商超、餐饮对冻品白条鸭采购量难以大幅提升,将限制价格上涨幅度。
  (二)中期(12 月 - 春节前):产能去化催生结构机会

  从中期来看,12 月至春节前,产能去化将成为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目前全国能繁种鸭存栏同比减少 5%,若这一趋势持续,将对后续供应产生显著影响。若 12 月小鸭补栏量持续低于预期,到 2026 年春节前,小规格鸭供应缺口可能达到 20%,将进一步推动小规格鸭价格上涨,预计涨幅在 0.5 - 1 元 / 斤。
  北方屠企需密切关注冻品库存消化进度。当前库存水平给企业带来较大压力,将库存降至 60% 以下是较为理想的目标。若腌腊季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屠企可能面临更大库存压力,届时可能出现阶段性低价抛货情况,不仅会影响白条鸭市场价格,还可能冲击整个产业链利润空间。
  (三)给从业者的建议
  养殖户:南方养殖户可适度补栏小规格鸭苗,小规格鸭苗周期短、溢价高,能够满足市场对小规格鸭的旺盛需求。北方养殖户应抓住当前价格相对稳定时机,逢高出栏大体重鸭,避免在春节前集中抛售,以防价格大幅下跌。
  贸易商:贸易商需密切关注广东、四川等地腌腊加工进度,这些地区的腌腊需求对白条鸭市场影响重大。可囤货小规格白条鸭,获取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同时规避北方高库存区域,降低因库存积压导致的价格风险。
  终端客户:短期来看,活禽鸭在南方市场性价比凸显,尤其在现烹场景中,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新鲜活禽鸭。对于冻品鸭,终端客户可关注山东、河北等地低价货源,这些地区冻品鸭价格相对较低,适合用于预制菜及团餐采购,有助于有效控制成本。
  结语:在分化中捕捉细分机遇
  2025 年 11 月的白条鸭市场集中体现了区域消费差异与产能结构矛盾。北方冻品在库存压力下力求稳定生存,南方活禽借助腌腊东风逆势上扬,小规格鸭凭借精准的场景适配性成为市场新宠。对于产业链各环节而言,盲目跟风或恐慌出栏均非明智之举。只有深入研究区域需求,把握规格分化机遇,才能在震荡行情中抢占先机。毕竟,当市场从 “普涨普跌” 转变为 “结构博弈”,对细节的精准研判才是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数据支持:鸭子网、博亚和讯、现代畜牧网)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11月21日全国白条鸭市场行情综述2025/11/21 14:53:28
2025年11月20日全国白条鸭市场行情综述2025/11/20 14:53:27
2025年11月19日全国白条鸭市场行情综述2025/11/19 15:03:39
2025年11月18日全国白条鸭市场行情综述2025/11/18 14:52:04
2025年11月17日全国白条鸭市场行情综述2025/11/17 15:42:08
2025年11月14日全国白条鸭市场行情综述2025/11/14 14:55:34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