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行情 → 文章内容

玉米价格下跌:原因、影响与未来展望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11/11 11:22:47 关注:99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一、玉米价格下跌现状
  近期玉米市场可谓是 “跌跌不休”,迎来了新一轮的跌价潮。2024 年 1 月 24 日,玉米价格跌幅惊人,1 天内竟连续下降 6 次,每次跌幅高达 4 毛钱。到了 2023 年 12 月 27 日,华北市场更是万箭穿心,一天落 4 - 5 次,上午落完下午落,下午落完晚上落,晚上落完半夜落。7 月 18 日,国内主产区受雨季影响,玉米储存霉变风险增加,部分渠道库存余粮有过水的风险,渠道挺价心态松动,认卖出货的现象增多,价格也呈下跌态势。9 月 4 日,山东深加工晨间到车量级达 462 台,部分企业一天多次下调价格。10 月底 11 月初玉米价格相对偏强,但持续时间不长,近期再次转弱,东北深加工企业普跌 20 - 30 元 / 吨,华北深加工频繁涨跌震荡,山东深加工主流收购价格 2034 - 2270 元 / 吨,周比在 10 - 60 元 / 吨内偏弱。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玉米价格下跌频繁且幅度较大,给市场带来了极大的震荡。这种连续下跌的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无论是农民、贸易商还是企业,都在密切关注着玉米价格的走势,担忧着未来的市场变化。
  二、下跌原因分析
  (一)供应端因素
  全球玉米产量增加,主要生产国丰收及种植面积扩大等导致供应过剩。
  全球玉米库存将在 2024 年晚些时候达到五年来的最高水平。美国作为主要生产国,对这一增长贡献巨大。美国农业部估计,2023 - 24 年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将同比增长 7%,但美国库存将激增 60%。2023 年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创下 9460 万英亩的 10 年新高,比 2022 年增长了 7%。同时,产量也创下历史新高,达到 177.3 桶 / 日。
  除了美国,巴西、中国等主要生产国的玉米产量也在增加。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种植面积的扩大,全球玉米产量逐年攀升,供应过剩的局面愈发明显。
  国内陈粮与新粮共同供应市场,陈粮出库意愿增强。
  由于去年开始,玉米价格整体呈下滑趋势,一些农户惜售心理加重,玉米收获后一直没有出售,全部储存在家中。但随着今年新玉米的收获,家里的储存空间有限,再加上储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受潮发霉风险,不得不把去年的玉米卖掉。而今年的新玉米,基层市场不足 1 元 / 斤的价格,让农户没有了信心,也就不再储存了,老玉米新玉米全部卖掉。
  (二)需求端因素
  饲料和工业用途需求减弱,替代品开发使用抑制玉米需求。
  玉米在饲料加工中占有 60% 以上,但前期由于玉米价格的上涨,小麦成为了饲料加工的替代原料,小麦继续抢占玉米在饲料价格加工中的地位,玉米的使用量也逐渐减少。如果在饲料加工过程玉米的用量减少 1%,我国将减少近 200 万吨的玉米用量,如果用近 30% 谷物代替玉米,我国将减少 5500 万吨的玉米用量。
  工业用途方面,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发展放缓,对玉米的采购量下降,也会造成玉米价格的下跌。
  贸易企业收购谨慎,市场需求降低。
  市场玉米主要的需求方,一是深加工企业,一是饲料企业。而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利润是放在比较靠前的位置。而对于收购商来说,低买高卖,从中赚取差价,则是主要的模式。而今年的玉米行情下,让贸易商们比较谨慎,可能今年 1 元 / 斤收购的玉米,明天就降到了 0.98 元 / 斤,本来想挣差价,结果却赔了差价。贸易商们担心的则是收购的玉米,低价卖出去,如果不亏本卖,随着玉米价格越来越低,亏损只会越来越大。既然是这样的行情,那就是只能少量收购玉米了,降低风险,即便自己少挣钱,也比亏了强。而当贸易起来收购量减少以后,市场玉米需求降低,价格也就上不去。
  (三)国际贸易与政策因素
  进口玉米数量增加,价格相对较低压制国内玉米价格。
  2023 年我国玉米进口量 2713 万吨,同比增长 31.6%。而 2024 年 1 - 8 月中国玉米进口量 1256 万吨,同比下降 15.7%,虽然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是总量还是不少的。进口玉米的数量增加,进一步增加了玉米的供应,压制了国内玉米价格。
  从进口国别来看,2023 年我国玉米进口来源地更加多元化,除了巴西、美国和乌克兰,南非、阿根廷、俄罗斯和缅甸玉米也陆续进入我国。
  部分国家贸易政策调整影响国际市场供应格局。
  某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民的利益,实施了出口限制或补贴政策,这使得全球玉米市场的流动性降低,进一步加剧了库存的积累,影响了国际市场供应格局。
  (四)其他因素
  市场情绪和农民惜售心理变化引发价格波动。
  市场看空氛围浓厚,贸易商收购心态谨慎,农民惜售心理也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惜售抗价心态,到现在很多玉米贸易商开始担心后续的市场价格,增加了贸易商出售的心理,这大大增加了玉米市场量。但是很多地区玉米的出售价格低于了市场价格,在成本价与市场价格之间产生了博弈。
  玉米期货盘面表现下行,部分贸易商偷偷卖粮。
  玉米主力 2409 合约跌破 2400 元整数关口支撑,期价持续下行收十字星,夜盘交易时段价格反弹。受期货下跌拖累,现货市场呈现疲软表现。港口方面,收购主体少,销区下游接货意愿不强,周末价格继续偏弱。随着本年度购销时间的临近,贸易商出货积极性逐步增加。部分贸易商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偷偷卖粮,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应压力。
  三、价格下跌的影响
  (一)对农民的影响
  收入减少,面临亏损,可能放弃种植玉米寻找其他生计。
  玉米价格的持续下跌使得农民的收入大幅减少。以种植一亩玉米为例,种子、化肥、农药以及人工成本等投入约为 800 元左右,而按照当前的价格,每亩玉米的收入可能仅为 1000 元左右,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一些农民甚至面临亏损的局面,这让他们对种植玉米失去了信心。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农民可能会选择放弃种植玉米,转而寻找其他生计来源。比如,一些农民可能会选择外出打工,以获取更稳定的收入。据统计,在玉米价格下跌较为严重的地区,约有 30% 的农民表示考虑放弃种植玉米,外出打工的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20%。
  加快销售余粮可减轻后期新季玉米上市压力。
  面对玉米价格下跌,农民为了减少损失,可能会加快销售余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后期新季玉米上市的压力。当农民集中出售余粮时,市场上的玉米供应量会短期内大幅增加,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但从长远来看,提前销售余粮可以避免新季玉米上市时与旧粮叠加,从而缓解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例如,在某些地区,农民在玉米价格下跌后,纷纷加快了销售速度,使得当地的玉米库存减少了约 40%,为新季玉米的上市腾出了一定的市场空间。
  (二)对产业的影响
  对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成本降低但市场竞争加剧。
  对于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来说,玉米价格下跌确实降低了生产成本。以玉米淀粉加工企业为例,每吨玉米淀粉的生产成本可降低约 200 元。然而,这也带来了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成本的降低,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会降低产品价格,从而导致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同时,企业还需要在价格和质量之间寻求更好的平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据行业数据显示,在玉米价格下跌后,玉米淀粉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利润率平均下降了 10% 左右。
  可能促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玉米价格的持续下跌可能会促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当玉米的经济效益下降时,农民会考虑种植其他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例如,一些农民可能会选择种植大豆、小麦等作物。据调查,在玉米价格下跌较为明显的地区,约有 40% 的农民表示考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大豆或小麦的种植面积。这将对农业产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能会改变当地的农业种植格局。
  (三)对经济的影响
  可能引发经济危机蔓延,影响粮食安全和工业原料供应。
  玉米价格的下跌可能引发经济危机的蔓延。一方面,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价格下跌可能会影响粮食安全。如果农民因为价格下跌而减少种植面积,可能会导致粮食供应不足,进而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玉米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其价格下跌可能会影响工业原料的供应。例如,玉米淀粉、玉米油等产品的生产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据分析,玉米价格下跌如果持续较长时间,可能会对国家的经济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引发投机行为。
  玉米价格的下跌使得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这可能会引发投机行为。一些投机者可能会趁机低价收购玉米,等待价格上涨后再出售,以获取利润。这种投机行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波动,使得价格更加不稳定。同时,投机行为也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市场秩序,给农民和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例如,在玉米价格下跌期间,一些投机者大量收购玉米,导致市场上的玉米供应量减少,价格出现短暂的反弹。但这种反弹往往是不可持续的,一旦投机者出售手中的玉米,价格又会再次下跌。
  四、未来展望
  (一)国内玉米消费总量有望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玉米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从饲料用粮方面来看,我国玉米饲料用粮约占总消费的七成。受生猪养殖效益好转带动,近期饲料产量增长明显。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2024 年 8 月份全国工业饲料产量 2783 万吨,环比增长 5.0%,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为 31.2%,同比增长 5.6 个百分点。根据常年规律,四季度是畜产品消费旺季,玉米饲用需求将进一步增加。预计 2024/25 年度我国玉米饲用消费量将达到 19350 万吨,较上年度增加约 250 万吨。
  在工业用粮方面,玉米在淀粉及下游深加工领域应用广泛、产业链长。今年以来宏观经济的持续回升向好拉动玉米工业消费,玉米深加工产业整体开机率处于历史高位。据有关机构估计,2024 年上半年深加工企业累计玉米消耗量同比增长 17%,其中淀粉加工企业和酒精加工企业涨幅分别达到 11% 和 34%。预计 2024/25 年度我国玉米工业消费量达 8450 万吨,较上年度增加 200 万吨以上。综合来看,预计 2024/25 年度我国玉米消费总量将达到近 3 亿吨水平,较上年度增加 450 多万吨,创历史新高。
  (二)供需关系影响未来价格走势
  虽然今年玉米再获丰收,产量将增加 800 多万吨至 2.7 亿吨,但我国玉米仍呈产不足需格局,缺口 200 多万吨,较上年度继续收窄。这样平衡略偏紧的基本面,再加上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适时调控,决定了年度玉米市场价格的主基调将以稳为主,持续大涨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
  从供应方面来看,新季玉米丰收上市,市场供应逐渐增加。但由于农户规模种植比例大幅提升而储粮条件无法满足需要,导致主产区秋粮集中上市期的阶段性销售压力较大。不过,后期随着国家储备调控在主产区陆续启动,将有力化解新粮集中上市期的压力,引导玉米价格企稳回升并运行在合理区间。
  从需求方面来看,饲用消费回暖、工业消费增长,将对新季玉米价格形成有效拉动。同时,随着我国玉米产能持续增长,特别是玉米单产大面积提升行动加快推进,我国玉米产需缺口大幅缩小,进口需求已明显减弱。未来,玉米的供需关系将继续影响其价格走势。
  (三)市场需关注政策调控和各方变化
  在玉米市场中,政策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玉米进口保持高位,连续 4 年超过进口配额。但进入 2024 年,玉米进口趋势开始出现方向性变化,特别是近几个月,玉米进口环比同比均大幅下降,未来甚至有望重回配额之内,这对国内新季玉米收购价格来说构成利好,有利于国内玉米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
  此外,市场还需关注各方变化。例如,贸易加工主体的采购策略、农民的售粮心态、加工企业的开机率等因素,都将对玉米价格产生影响。对于贸易加工主体来说,局地玉米价格因集中上市出现短期急跌,往往不是风险而是机会,不盲目跟风看空、保持正常采购节奏,很可能是今年玉米市场中最稳妥的策略。
  总之,玉米价格下跌虽带来挑战,但长期看仍有有利因素。市场需关注国内玉米消费总量的变化、供需关系的调整以及政策调控和各方变化,以更好地把握玉米市场的未来走势。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山东:玉米价格企稳,豆粕价格小幅回升(11月11日-11月17日)2024/11/22 7:28:41
玉米市场风云变幻:进口减、需求升、缺口现2024/11/21 11:35:44
我国10月玉米进口量同比降低近九成,乌克兰、巴西、美国玉米产量、出口量如何?2024/11/21 9:25:37
2024年10月全国玉米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报告2024/11/20 19:38:41
2024年10月全国玉米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报告2024/11/20 17:38:41
全球玉米风云:中国进口规模之变2024/11/12 11:19:37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4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