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行情 → 文章内容

中储粮玉米收储:影响与展望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12/9 10:46:17 关注:146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一、中储粮玉米收储政策回顾
  中储粮集团公司在 2024 年 1 月 11 日和 12 月 5 日分别发布玉米收储公告,12 月的公告相比 1 月多了 “积极入市收购” 几个字。这两次公告的时间点都处在卖粮高峰期,其目的明确,旨在保护农户的收益,起到托底作用。
  1 月份的收购公告发布后,盘面反弹 100 元 / 吨,随后经历了将近 5 个月的震荡期,价格一直维持在 2400 - 2500 元 / 吨之间。到 6 月底之后,价格开始断崖式下跌。而 12 月 5 日的再次收储公告,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大家都在猜测,这次收购对玉米的影响是否会和上次一样。
  从本质上看,两次收储都是为了保护农户收益。在卖粮高峰期发布公告,有助于稳定市场价格,给农户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销售环境。中储粮的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其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然而,从长远来看,玉米价格能不能托住甚至提升,还要看玉米自身的供需情况。只有当供需达到平衡或者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时,价格才有可能持续上涨。但目前来看,玉米市场的供需情况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的短期影响
  1 月份收购公告发布后,盘面反弹 100 元 / 吨,随后价格维持在 2400 - 2500 元 / 吨之间震荡。而 12 月公告发布后,市场对玉米价格走向产生了新的关注。
  目前来看,12 月的公告与 1 月相比虽整体内容相差不大,仅多了 “积极入市收购” 几个字,但这一变化引发了市场对于玉米价格走势的不同预期。市场人士纷纷猜测,此次收购对玉米价格的影响是否会如 1 月份那般,带来盘面的反弹和价格的稳定。
  然而,从近期的市场动态来看,玉米价格的走向仍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毒素粮事件持续发酵,现货市场发生坍塌行情。气温偏高导致农户潮粮不好存放,很多地区出现霉变增加、毒素超标的情况。尽管中储粮有很多库点在收,但质量标准要求相对严格,使得很多粮源不符合标准,只能被迫送往港口和深加工。这一事件在市场的推动下不断发酵,引发了期现和现货的联动下跌,港口收购价格直接跌到 2000 元 / 吨,与进口成本几乎持平,给玉米产业的参与者带来了很大的恐慌情绪。
  另一方面,收储政策虽有托底作用,但玉米价格的上方空间仍取决于供需情况。今年产量 2.8 亿吨,需求端存栏处于高位,养殖利润比较可观,需求端相对稳定,没有较大的增量。在进口政策受到限制后,进口玉米的数量缩量明显,但高粱、大麦的订单合同似乎没有受到较大的影响,仍会替代部分玉米在饲料中的比例。整体评估供需基本面,玉米供给端仍较为宽松,大方向还是向下。
  综上所述,12 月公告发布后,玉米价格的走向仍不明朗。虽然收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托底作用,但价格能否托住甚至提升,还要看玉米自身的供需情况以及后续市场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三、玉米价格下跌原因及现状
  毒素粮事件影响:近期气温偏高,农户潮粮难以存放,导致霉变增加、毒素超标。中储粮虽有很多库点在收,但质量标准要求相对严格,许多粮源不符合标准,只能送往港口和深加工。这一事件引发期现和现货联动下跌,港口收购价格跌到 2000 元 / 吨。包地农户亏损严重,自有地农户也处于盈亏平衡或微利状态。为保护农户收益、守住耕地红线,中储粮再次出台收购政策,且有消息称毒素指标和霉变指标会相应放宽,以安抚市场悲观情绪。
  市场供应压力:国内玉米主产区潮粮及质量偏低粮供应压力大。东北基层粮源销售接近尾声,粮源多集中到贸易环节,收储政策提振叠加贸易商库存成本高,贸易商低价出货积极性偏弱。华北基层售粮情绪较高,市场粮源供应充足,下游用粮企业采购积极性不足。另外,谷物大量进口,替代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挤占了内贸玉米的需求。南北港口顺价,港口库存快速积累。截至 11 月 22 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 405.8 万吨,月环比增加 214.9 万吨,同比增加 326.1 万吨;广东港玉米内贸库存 65.3 万吨,月环比增加 45 万吨,环比翻两番,同比增加 54.8 万吨,同比翻五番。外贸玉米库存 4.8 万吨,月环比降低 3.9 万吨,降幅 45%,同比降低 83.2 万吨,降幅 95%。同时,广东港谷物库存 205.2 万吨,月环比增加 49.1 万吨,增幅 31%,同比增加 22.3 万吨,增幅 12%。目前,南北港口顺价,引导北港到货量与发运量同比大幅增加,导致港口库存快速积累,暗示基层售粮情绪增加与上量压力。国内产区贸易商出货增多,养殖需求仍偏弱,但贸易商和深加工库存仍较高,现货供需形势仍宽松,市场情绪继续承压。北方港口集港量处于低位,晨间集港量不足 3000 吨,港口库存持续降低,港口作业轮船 1 艘。集港车辆以自调为主,需求疲软,走货不畅。南方港口谷物库存总体充足,饲企继续消耗库存,对内贸玉米需求不足,零星补货,优质粮走货速度快,但整体需求量不大。期货盘面连续大跌以及库存高位拖累行情走势疲软。东北地区降雨天气增多导致高水分粮源存储不易,部分粮质量受损,部分存在第三方资金压力的贸易商开始顺价出货,玉米外发不畅,多数粮源流入本地深加工企业,中储粮轮出玉米,部分深加工企业停收,深加工企业继续顺势下调收购价格。稻谷饲用替代普遍,饲料企业维持着相对数量的玉米库存,按需补货,整体采购意愿相对一般。华北黄淮产区降雨天气依旧在持续,余粮基本见底,仍有贸易商存惜售挺价情绪,部分贸易商陆续顺价出货,而需求跟进一般,饲料以及深加工企业库存安全,多数企业多以随行就市调价为主。
  CFT 下游采购积极性低,目前国内下游养殖利润持续低位,饲企维持安全库存随用随采,深加工企业利润回升刺激开机率提高,但仍处同期偏低水平,大部分企业采购需求偏弱。东北产区和港口价格倒挂,北方港口到货较少,集港量约 5000 多吨,作业轮船较多,以消耗库存为主。南方港口内贸玉米库存 27.8 万吨,外贸玉米库存 51.8 万吨。下游饲料企业玉米需求弱,多数采购小麦和进口谷物替代。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基本稳定,局部小幅震荡。东北产区粮源外流困难,消费市场呈疲软状态,深加工企业多以消化现有库存为主,部分企业有涨价收粮的现象,市场购销氛围清淡,基层售粮节奏缓慢,持粮主体惜售转强,不过有消息称东北玉米收储即将开启,吉林黑龙江粮库已经陆续接到开收的通知,对市场行情有所提振。华北黄淮产区贸易主体库存逐步下降,受收购成本高以及陈麦回涨推动,挺价惜售心态转浓,基层玉米上量逐步减少,部分加工企业库存消耗,有逢低补库需求,加工企业窄幅涨价促量。
  玉米市场粮源供应充足,下游用粮企业采购积极性不足。东北基层粮源销售接近尾声,粮源多集中到贸易环节,收储政策提振叠加贸易商库存成本高,贸易商低价出货积极性偏弱。华北基层售粮情绪较高,市场粮源供应充足,下游用粮企业采购积极性不足。另外,谷物大量进口,替代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挤占了内贸玉米的需求,后市重点关注售粮进度、进口谷物到港情况、终端的需求情况等影响。
  玉米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走货缓慢,现货价格维持弱势。东北地区贸易商库存同比偏高,部分贸易商存粮成本较高,为降低亏损加快出货,但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走货缓慢,现货价格维持弱势。华北黄淮产区局部春玉米已开始零星上市,贸易环节库存高于去年同期,随着玉米价格走弱,贸易商挺价心态松动,陆续出货,市场有效供应相对充足,饲企补库意愿偏弱,深加工企业到货量增加,收购价格继续下压。新作方面,夏玉米生长处于拔节、抽雄期、开花期。降雨充沛,对玉米生长条件总体有利。盘面来看,连续下跌后,空头止盈离场,近两日期价略有反弹,不过,供需形式仍旧宽松,反弹空间较为有限。
  四、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的长期影响
  从长远看,玉米价格能否托住甚至上涨,取决于玉米自身的供需情况。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供大于求,进口玉米及替代品涌入,国产玉米销售受到挤压。但收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托底作用,稳定了市场信心。
  国内玉米市场当前面临着较为复杂的供需格局。一方面,供应端压力持续。从国内来看,新季玉米集中上市,产量虽有一定程度的减产预期,但整体供应仍然较为充足。同时,南北港口库存均处于历史高位,仓单数量也明显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应压力。国际市场上,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新季玉米产量预计同比增长,且巴西作为我国玉米的首要进口来源国,其出口节奏对国内市场影响重大。此外,美国、乌克兰等国的玉米产量受地缘政治风险和天气因素影响有所下降,但全球玉米供应整体仍显充裕。加上进口玉米及其替代谷物量级虽有减少趋势,但仍对国产玉米市场形成一定冲击。
  另一方面,需求端增长乏力。饲料需求方面,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下降,养殖行业盈利状况未明显好转,能繁母猪存栏水平依旧较高,预计生猪供应充足,限制了饲料消费的增长空间。全年来看,饲用消费难以出现显著改善。而深加工需求虽呈现稳中向好趋势,加工利润持续改善,企业开机率上升,对玉米需求量增加,但预计明年仅增加 200 万吨左右,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供需格局。
  中储粮的收储政策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托底作用,但从长期来看,玉米价格的走势仍取决于供需平衡。如果供应持续大于需求,即使有收储政策的支持,价格也难以持续上涨。只有当供需达到平衡或者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时,价格才有可能持续上涨。例如,若未来养殖行业产能去化速度加快,饲料需求大幅下降,同时进口玉米及替代品受到政策限制,国内玉米产量因极端天气等因素减少,那么玉米价格可能会出现上涨。但目前来看,这些情况的发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的长期影响有限,玉米价格的走向最终还是要由其自身的供需情况来决定。
  五、收储政策的时间点作用
  与需求端行动的巧合:需求端深加工企业的停收潮与秋季收储消息传出来的时间节点重合,今年 1 月份需求端对玉米强力压价的时间节点也与当时收储消息传出时间重合。正如一些市场分析指出,这种巧合引发了对需求端提前压低价格为收储做准备的假设。例如,本周东北地区需求端的停收潮出现的时间刚好与秋季收储消息传出时间一致,而今年 1 月份也有类似情况。这种事出反常的现象让人不禁怀疑其中存在一定的关联。需求端似乎提前察觉到了中储粮会收储托市,所以提前压低现货价格,使得即便收储涨价也难以回到以前的价格水平。
  促进农户余粮销售变现备春耕:中储粮在春节后加快收购进度,收储价格较其他市场主体高,有力促进农户余粮销售变现,保障春耕备耕工作开展。自去年新季玉米上市后,国内玉米市场阶段性供大于求,价格持续下行。1 月中旬以来,中储粮集团公司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增加收储规模,按照随行就市原则做好收购工作。春节后,中储粮进一步加快收购进度,日收购量保持在 10 万吨以上。中储粮收购价格较其他市场主体平均高 50 - 80 元 / 吨,有力促进了农户余粮销售变现。例如,中储粮吉林分公司累计开设收储库点 55 个,收购量连续多日突破 5 万吨,日收购峰值达 6.2 万吨。中储粮永吉直属库口前分库为解决农户卖粮问题,从农户手中直接收入高水分的粮,经过烘干处理入库储存。舒兰直属库在收购高峰时,每天送粮车辆 150 余车,6000 吨左右,加班加点延长收购时间,增加卸粮口,保证农民卖粮当天卸车。中储粮沈阳直属库通过增加卸粮口、作业人员和延长作业时间等措施,保证农民卖粮随到随卸。中央储备粮延吉直属库有限公司自 4 月 19 日起启动国产玉米增储收购工作,日收购量达到 2000 余吨,促进农民余粮销售变现,保障春耕备耕工作顺利开展。在收购现场,延吉直属库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做到 “价格上榜、标准上墙”,实行 “扦检分离”,应用 “一卡通” 收购系统加快结算进度,组织开展收购政策宣传解读,提高为农服务质量,坚持 “早开门、晚收秤、中午不停秤”,切实让农民卖 “暖心粮”。
  六、未来展望
  重点关注收储政策细节出台、元旦前后售粮高峰期、下游建库意愿以及明年 5 月春播前后农户种植情况。
  收储政策细节的出台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玉米市场的走向。若毒素指标和霉变指标放宽等具体措施得以明确,可能会缓解当前市场的悲观情绪,为玉米价格提供一定的支撑。同时,政策的具体执行力度和范围也将影响农户的售粮决策和市场的供需平衡。
  元旦前后通常是售粮高峰期,市场供应压力增大。但今年的情况较为特殊,中储粮的收储政策以及市场的各种因素相互交织,使得玉米价格的走势更加难以预测。在这个时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的供需变化、下游企业的采购策略以及政策的动态调整。例如,中粮等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收购价、普通农户的售粮情况以及市场的整体供应和需求关系都将对玉米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下游建库意愿也是影响玉米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来看,下游建库积极性仍不高,市场以观望为主。然而,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下游企业的建库意愿可能会发生改变。如果下游企业认为玉米价格已经接近底部,且未来有上涨的趋势,可能会增加库存,从而推动玉米价格上涨。反之,如果下游企业对市场前景持谨慎态度,继续保持低库存策略,那么玉米价格可能会继续承压。
  明年 5 月春播前后农户的种植情况将对玉米市场产生长远影响。根据相关调研,2024/25 年度中国玉米种植面积预计增加,主要原因是去年玉米种植收益虽有下滑,但土地流转费用下降,农户种植仍有积极性。同时,今年玉米产区气象条件总体利于春耕春播,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稳步推进,预计玉米单产也将有所增加。然而,新季玉米种植面积也存在局部区域略有下调的情况,例如东北地区部分区域有花生扩种、玉米改种大豆等现象。这些变化将影响未来玉米的供应情况,进而影响玉米价格。
  现货企业可在安全边际较高时入市收购,同时利用盘面套保。玉米周期的改变取决于供给端矛盾的解决,包括产量及地租问题。
  对于现货企业来说,目前价格已经接近进口成本,安全边际比较高。在上量高峰期,现货企业可以入市收购一部分玉米,以满足贸易需求。同时,如果基差再给机会,收现货的同时进行盘面套保更为合适。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场风险,保障企业的利益。
  玉米周期的改变取决于供给端矛盾的解决。目前,玉米市场供给端宽松,大方向还是向下。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解决产量以及近年来居高不下的地租问题。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玉米价格“涨”声响起,背后暗藏哪些玄机?2025/1/23 10:13:54
春节前后玉米、小麦出货全攻略:机遇与风险并存2025/1/22 15:06:50
2024年12月全国玉米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报告2025/1/21 20:00:37
2024年12月全国玉米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报告2025/1/21 18:00:3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部分涉粮大型企业玉米和大豆收购工作座谈会2025/1/20 10:36:52
玉米市场风云:2024/25年度供需格局大变革2025/1/17 14:25:4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4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