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行情 → 文章内容

春节前后玉米、小麦出货全攻略:机遇与风险并存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22 15:06:50 关注:158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引言:岁末粮市风云起
  春节的脚步渐近,粮市也迎来了关键的抉择时刻。对于广大粮农和贸易商而言,玉米、小麦究竟该在春节前出货,还是节后出手,成为萦绕心头的核心难题。这一决策,不仅关乎眼前的收益,更与全年的经营成果紧密相连。当下,玉米价格一路攀升,市场热度持续升温;小麦市场虽略显平静,却也暗流涌动。在这辞旧迎新的特殊节点,深入剖析粮市行情,探寻最佳出货时机,显得尤为重要。
  玉米篇:春节前后的抉择
  春节前出货:机遇与考量
  市场态势基本定格
  随着春节脚步日益临近,玉米市场的大趋势已逐渐明朗。倘若未来五天内没有重大突发因素,玉米价格大概率将基本定格。近期市场的运行轨迹显示,多空双方的博弈已趋于平稳,价格波动的空间愈发有限。在这种形势下,持粮主体对市场的预期也渐趋稳定,市场的交易氛围相对平和,买卖双方都在依据现有的市场格局权衡自身的决策 。
  适合年前出货的粮源
  并非所有粮源都适宜留至年后。对于当地粮源充裕,且质量欠佳、水分偏大的情况,春节前出货与节后出货,在价格收益上或许相差无几。这类粮源由于自身品质的局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即便留到年后,价格大幅上扬的可能性也较低,反而可能因存储时间延长,面临更多诸如霉变、损耗等风险。此外,周边企业的分布状况及运输便利性,也是影响出货时机的关键因素。若周边企业众多,或运输条件便捷,意味着粮源的消化渠道畅通,运输成本可控,那么留到年后出货,可等待更好的市场行情;反之,若周边企业稀少,运输不便,为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销售困境,应择机在年前变现 。
  警惕政策托市的不确定性
  切不可盲目迷信政策的托市作用。今年,中储粮的收购情况在东北地区暴露出一些问题,收购进度、质量把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瑕疵。而在华北地区,大规模的收购行动并未全面展开。尽管各地粮库有所动作,部分制粉企业甚至也涉足玉米收购,但这背后的目的值得深入探究。政策托市的力度和方向并非一成不变,其会根据市场的实际供需、宏观经济形势等诸多因素动态调整。而且,政策的实施效果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过度依赖政策托市,可能会使持粮主体陷入被动的局面 。
  企业库存与需求现状
  当前,多数企业的玉米库存处于较为充足的状态。除了山东的部分企业,因生产规模扩张、市场需求短期激增等原因,存在一定的补库需求外,其他地区的大部分企业库存足以支撑 15 - 30 天的正常生产消耗。在终端产品方面,临近春节的这一周,由于节日消费的拉动,市场需求呈现出 “黄金期” 的繁荣景象。然而,这种需求增长主要源于节日效应的刺激,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临时性,并不具备长期的持续性。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市场需求大概率将回归常态 。
  市场供应压力分析
  从粮源分布来看,基层余粮仍占据 4 - 5 成的比例,渠道贸易商手中的粮源也在 1 - 2 成之间。如此庞大的粮源储备,无疑给市场带来了显著的供应压力。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年后随着气温的回升,大水分潮粮极易集中涌入市场。这是因为气温升高会加速粮食水分的蒸发,导致粮食变质风险增加,持粮主体为避免损失,往往会选择集中抛售。届时,市场的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加剧,价格可能会受到较大的下行压力 。
  节前出货的优势
  就当下而言,市场的流通压力相对较小。一方面,多数企业库存充足,采购需求相对疲软,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抢购现象;另一方面,持粮主体对市场价格的预期相对稳定,不会盲目跟风抛售。这种供需相对平衡的局面,使得企业想要大规模压价的机会寥寥无几。故而,未来五天堪称春节前玉米出货的 “黄金期”。在这段时间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相对较少,价格也能维持在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对于急需回笼资金、降低库存风险的持粮主体来说,不失为一个绝佳的出货时机 。
  春节后出货:利弊权衡
  不同时间段的风险与机遇
  若条件允许,选择在六月份之后出货,玉米市场存在继续上涨的动力。进入夏季,玉米的储存难度加大,部分粮源因质量问题逐渐退出市场,市场的有效供给减少。同时,随着养殖业的逐步复苏,饲料需求稳步增长,工业加工企业的生产活动也日趋活跃,对玉米的需求持续攀升。供需关系的变化将推动玉米价格有望上涨。但倘若选择在 2 - 4 月份出货,最大的风险便是潮粮的集中入市。东北地区作为玉米的主产区,大量的潮粮若在此时集中流向市场,将对市场价格形成巨大的冲击,导致价格大幅下跌 。
  企业补库预期
  对于企业在年后短期内进行新一轮大规模补库的预期,个人并不乐观。以深加工企业为例,年前生产期间的每日到货量充足,足以满足生产需求,库存基本未被动用。这意味着企业在年后初期,并不存在迫切的补库需求。而且,企业在采购决策上,通常会综合考虑市场价格走势、库存成本、运输成本等诸多因素,在市场价格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且库存能够满足生产需求的情况下,企业不会轻易启动大规模的补库行动。因此,企业在年后仍将牢牢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
  售粮压力后置
  春节后出货,虽避开了春节前的集中售粮高峰期,但售粮压力并未真正消失,只是被后置。春节前,由于部分持粮主体急于回笼资金过年,会选择集中出货,导致市场供应短期内大幅增加。而春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持粮主体的资金压力逐渐缓解,对价格的预期也有所调整,开始陆续出货。此外,年后气温回升,大水分潮粮的集中入市风险也进一步加大了市场的供应压力。这种情况下,市场的行情波动可能会更为频繁和剧烈,持粮主体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把握行情变化 。
  价格走势预判
  按照以往的市场规律,年前玉米价格上涨,年后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当前企业的库存充足,近期开机率的提高主要是受春节节日效应的影响,这种高开机率难以持续到正月十五之后。随着节日效应的消退,市场需求减少,而粮源压力的后置,将导致价格在年后可能先出现下降趋势。但从中长期来看,玉米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年后,政策的走向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一次性收储政策是否出台,以及官方对进口方案和拍卖投放力度的调整,都将直接影响市场的供需关系。若政策导向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加之今年售粮进度较快,后期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供应偏紧局面,玉米价格有望在 6 - 9 月份迎来上涨,预计至少会比当前价格高出 100 - 200 元 / 吨 。
  小麦篇:春节前的价格博弈
  市场博弈下的价格走势
  在小麦市场,当下正处于一场激烈的博弈之中,而采购方牢牢掌握着主动权。采购方凭借丰富的市场信息和强大的资金实力,在价格谈判中占据上风。他们巧妙地运用心理战术,精准把握持粮主体的心理变化,从而在价格制定上获得优势。当市场上粮源供应稍有增加的迹象,采购方就会果断压价,试图以更低的成本获取小麦。而持粮主体,由于对市场行情的担忧和资金回笼的需求,往往陷入被动。
  不过,小麦价格下跌并非毫无阻碍。随着春节的临近,市场需求逐渐回暖,面粉加工企业的开工率有所提升,对小麦的采购需求也相应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小麦价格提供了支撑,使得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跌。同时,政府也密切关注着小麦市场的动态,通过政策调控等手段稳定市场价格。
  上涨之路同样布满荆棘。市场上的小麦库存仍然较为充足,前期的储备粮投放以及新麦的陆续上市,使得供应压力依然存在。一旦企业到货量超出预期,采购方可能会再度压低价格,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当前的市场氛围使得持粮主体信心不足,一旦价格出现波动,他们可能会选择尽快出货,从而对价格上涨形成压力 。
  关键因素聚焦
  企业到货情况
  企业到货量是影响小麦价格的直接且关键的因素。当企业到货量大幅增加时,市场上的小麦供应瞬间变得充裕,采购方的选择增多,此时他们往往会压低收购价格,以降低采购成本。若某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原本每日到货量为 500 吨,突然增加到 1000 吨,超出了企业的消化能力,企业便会降低收购价格,以减少不必要的库存积压。相反,若到货量持续减少,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生产,满足加工需求,不得不提高收购价格,吸引更多的粮源流入。例如,当市场上运输受阻,导致小麦到货量锐减,企业为了维持生产,可能会提高价格来吸引粮商供货 。
  中储粮拍卖动态
  中储粮的拍卖动态对小麦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拍卖的成交价直接反映了市场对小麦的供需关系和价格预期。若成交价较高,说明市场对小麦的需求较为旺盛,这将为市场价格提供有力的支撑,增强持粮主体的信心,甚至可能带动市场价格上涨。出库周期的长短也至关重要,出库周期过长,会导致小麦不能及时进入市场流通,影响市场的供应节奏;而出库周期过短,可能会造成市场短期内供应过剩,价格下跌。此外,粮源年限影响着小麦的品质和用途,不同年限的小麦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和价格也有所不同。成交情况则是市场供需关系的直观体现,高成交率意味着市场需求强劲,而低成交率则暗示市场可能供大于求 。
  下游需求与市场供需
  进入本月,下游面粉的购销情况呈现出明显的回升态势。随着春节的临近,居民对面粉的需求逐渐增加,无论是制作各类面食还是节日糕点,都带动了面粉的销售。这使得面粉加工企业的订单量增加,企业面临着补库的迫切需求。即便麸皮市场因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承压,但面粉企业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和产品定价,仍能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
  然而,从整体市场来看,小麦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依然存在。前期的大量库存尚未完全消化,新麦的产量也较为可观,这使得市场上的小麦供应充足。尽管下游需求有所回升,但仍难以完全消化过剩的供应。这种供需关系导致小麦现货价格在短期内或将延续弱稳调整的走势,价格波动相对较小,市场处于一种相对平衡但又略显僵持的状态 。
  总结:把握时机,理性决策
  春节前后,玉米和小麦市场各有利弊。玉米方面,春节前市场流通压力小,价格相对稳定,是部分持粮主体出货的 “黄金期”,但需警惕年后潮粮入市带来的价格冲击;春节后虽避开节前集中售粮压力,但行情波动大,6 - 9 月份或有上涨空间。小麦市场在春节前呈震荡反复态势,采购方掌握主动权,上涨阻力较大。持粮主体应综合考虑粮源质量、企业需求、政策走向等因素,结合自身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把握时机,做出理性的出货决策,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玉米市场:畜禽与价格的奇妙联动2025/2/22 8:33:52
2025年玉米市场:春节后价格狂飙,全年走势几何?2025/2/22 8:21:01
玉米期货突发下跌,是危还是机?2025/2/21 9:58:31
2025年玉米市场大揭秘:春节后价格狂飙,全年走势几何?2025/2/21 9:23:02
春节后玉米价格强势反弹,东北市场风云变幻为哪般?2025/2/21 7:48:41
玉米市场风云:节后价格缘何震荡偏强?2025/2/20 10:46:3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4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