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价格 “涨” 声一片
2 月 11 日,饲料市场又迎来了一波引人关注的价格波动。大北农、新希望、通威股份、海大集团等多家饲料行业的 “巨头” 纷纷发布涨价通知,一场饲料价格的上涨潮正席卷而来。
此次涨价涉及的产品线十分广泛,涵盖了猪浓缩料、乳猪料、鸡料、牛料等多个品类 。从涨幅来看,每吨价格涨幅在 50 元至 200 元之间。就拿猪浓缩料来说,不少品牌每吨涨价幅度达到了 100 元左右。以一家中型养猪场为例,每月使用猪浓缩料 100 吨,那么一个月就得多支出 10000 元的成本。对于规模化的大型养殖场,成本增加的压力更是不言而喻。再看乳猪料,新希望旗下部分产品每吨涨价 150 元,这对于仔猪养殖阶段的养殖户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些大型饲料企业在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们的一举一动都对市场有着深远影响。大北农作为农业科技领域的知名企业,其饲料产品畅销全国,此次涨价必然会带动一批中小饲料企业跟风调整价格。新希望在饲料行业耕耘多年,品牌影响力大,它的涨价通知如同在市场中投入了一颗 “重磅炸弹”,让众多养殖户和经销商措手不及。
豆粕价格
2 月 11 日,全国豆粕均价来到了 3740 元 / 吨,相较于昨日每吨上涨了 250 元。从各省市的具体数据来看,价格差异较为明显。山东日照邦基豆粕价格为 3710 元 / 吨,较之前上涨 260 元;山东中纺 3760 元 / 吨,涨幅同样是 260 元。辽宁铁岭九三的豆粕价格则达到了 3900 元 / 吨 ,上涨 300 元。广东东莞中储粮豆粕价格为 3620 元 / 吨,上涨 170 元。详细涨跌情况如下表:
地区
|
厂家
|
价格(元 / 吨)
|
较昨日涨跌(元 / 吨)
|
山东
|
日照邦基
|
3710
|
260
|
山东
|
日照中纺
|
3760
|
260
|
山东
|
龙口香驰
|
3730
|
260
|
山东
|
博兴香驰
|
3760
|
260
|
山东
|
博兴口福
|
3750
|
250
|
山东
|
烟台益海
|
3740
|
250
|
山东
|
泰安东光
|
3730
|
250
|
山东
|
青岛渤海
|
3730
|
250
|
山东
|
临沂邦基
|
3730
|
250
|
山东
|
临沂中阳
|
3730
|
250
|
山东
|
得利斯
|
3730
|
250
|
山东
|
济宁嘉冠
|
3900/46
|
240
|
山东
|
临沂北大荒
|
3730
|
250
|
山东
|
日照凌云海
|
3710
|
250
|
辽宁
|
铁岭九三
|
3900
|
300
|
吉林
|
长春九三
|
3950
|
300
|
辽宁
|
营口益海
|
3870
|
310
|
辽宁
|
丹东九三
|
3870
|
310
|
辽宁
|
盘锦汇福
|
3870
|
310
|
辽宁
|
大连九三
|
3870
|
310
|
天津
|
天津邦基
|
3910
|
320
|
河北
|
秦皇岛金海
|
3870
|
330
|
天津
|
天津达孚
|
3860
|
320
|
天津
|
天津京粮
|
3860
|
320
|
河北
|
黄骅嘉吉
|
3880
|
340
|
天津
|
天津九三
|
3870
|
330
|
江苏
|
泰兴邦基
|
3650
|
200
|
江苏
|
泰州汇福
|
3650
|
200
|
浙江
|
舟山中海
|
3650
|
200
|
江苏
|
通嘉吉
|
3640
|
190
|
江苏
|
镇江中储粮
|
3640
|
200
|
江苏
|
张家港东海
|
3660
|
200
|
江苏
|
泰州益海
|
3670
|
200
|
浙江
|
宁波金光
|
3650
|
200
|
江苏
|
南通一德
|
3630
|
190
|
江苏
|
张家港达孚
|
3640
|
200
|
江苏
|
连云港益海
|
3690
|
200
|
广东
|
东莞中储粮
|
3620
|
170
|
广东
|
东莞中粮
|
3620
|
170
|
广东
|
湛江中纺
|
3720
|
260
|
配合饲料价格
配合饲料方面,2 月 11 日的行情也有所波动。以常见的猪配合饲料为例,40% 蛋白的乳猪配合饲料价格在 4200 - 4500 元 / 吨,较之前上涨了 50 - 100 元 / 吨;30% 蛋白的中大猪配合饲料价格在 3000 - 3200 元 / 吨,每吨上涨 30 - 80 元不等。虽然整体价格波动相较于豆粕没有那么剧烈,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饲料市场价格的上升趋势。鸡配合饲料和鸭配合饲料价格同样有小幅上涨,整体处于一个相对稳定但价格逐步抬升的价位区间。
其他饲料及原料价格
从更广泛的饲料原料和成品料来看,价格上涨现象也较为普遍。以临沂市为例,玉米每吨价格为 2120 - 2140 元左右,较节前每吨平均上涨 150 元左右,涨幅约 7%;麦麸每吨价格为 1500 - 1600 元左右,每吨大约上涨 150 - 200 元,涨幅达 10% 左右,个别县区涨幅甚至超过 15%。成品料中,大猪饲料年前每吨价格为 2500 - 2950 元,目前每吨价格在 2550 - 3000 元左右,每吨涨 50 元左右,涨幅 1.69%;小猪饲料年前每吨价位约 5300 - 5500 元,目前价位为 5400 - 5600 元,每吨涨 100 元,涨幅 1.89%;鸡饲料年前每吨 2850 - 2860 元,现在每吨 2950 元左右,每吨涨近 100 元,涨幅为 3.5% 左右 ;鸭饲料年前每吨 2580 元,现在上涨至 2640 元,每吨涨 60 元左右,涨幅为 2.33%。
饲料价格上涨的幕后推手
原料供应紧张
在饲料价格上涨的诸多因素中,原料供应紧张首当其冲。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饲料行业上游的原材料生产企业复工困难重重。众多加工企业迟迟未能全面复工,导致饲料生产所需的几十种原材料获取难度大增 。以玉米为例,作为饲料的重要原料之一,2 月 11 日,其价格在临沂市达到了每吨 2120 - 2140 元左右,较节前每吨平均上涨 150 元左右,涨幅约 7%。这主要是因为玉米加工企业复工缓慢,市场上玉米供应量减少,而需求却并未减少,供需失衡推动了价格上涨。豆粕价格的上涨同样受到原料供应的影响。由于巴西大豆产量预测数据下调,导致国际大豆市场供应预期减少,国内豆粕库存偏低,油厂挺粕动力提升,豆粕价格大幅上涨。2 月 11 日,全国豆粕均价来到了 3740 元 / 吨,相较于昨日每吨上涨了 250 元。
交通运输难题
疫情期间,交通运输面临的难题也成为了饲料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多地实施交通管制,运输道路封闭,这使得饲料原料和成品的运输受到极大阻碍。运费大幅增加,运输人员和车辆难找,导致运输成本直线上升。在广西百色,有饲料经销商表示,运费在短时间内就上涨了 30 - 50%。运输成本的增加,最终都转嫁到了饲料价格上。一些偏远地区的养殖户反映,即使愿意支付高额运费,也很难找到运输车辆来运送饲料,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养殖生产,还进一步加剧了饲料供应的紧张局面。
国际市场因素
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对国内饲料价格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巴西作为全球重要的大豆生产国,其大豆产量预测数据的下调,在国际市场上掀起了波澜。这一消息直接影响了大豆期价,使得国内豆粕价格应声上涨。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报告下调了巴西大豆产量预期,这使得市场对大豆供应的担忧加剧。国内豆粕库存偏低,油厂为了保证自身利润,纷纷提高豆粕价格,进而带动了饲料价格的上升。国际大豆市场的贸易政策、汇率波动等因素,也会间接影响国内饲料价格,使得饲料市场的价格波动更加复杂。
对养殖业的深度冲击
养殖成本剧增
饲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给养殖业带来了沉重的成本压力。以生猪养殖为例,饲料成本通常占养殖总成本的 60% - 70%。假设一家自繁自养的猪场,原本每头猪的饲料成本为 1000 元,按照当前猪浓缩料每吨涨价 100 元来计算,每头猪的饲料成本将增加约 30 - 50 元(以每头猪全程使用 300 - 500 公斤饲料估算)。对于一个年出栏 10000 头猪的中型猪场来说,一年仅饲料成本就将增加 30 万 - 50 万元。这对于利润微薄的养殖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极大地压缩了养殖利润空间。一些小型养殖户甚至表示,原本就处于微利状态,如今饲料价格上涨,已经让他们难以承受,面临着亏损的风险。
生猪市场困境
当前生猪市场的处境可谓艰难。一边是猪价跳水下跌,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显示,2 月 11 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 12.68 元 / 公斤,一夜之间下跌了 0.46 元 / 公斤 ,从年后初七开始到 2 月 11 日,短短 5 天时间,猪价从 13.81 元 / 公斤一路直线跌至 12.68 元 / 公斤,下跌了 1.13 元 / 公斤,跌幅达 8.2%。另一边却是饲料价格蹭蹭上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养殖户的恐慌情绪不断发酵。为了减少损失,不少养殖户选择恐慌抛售,一些企业也加大出栏量,导致市场上生猪供应过剩。据一线养殖人员反馈,当地的实际报价比网络报价还要更低一些,部分地区猪价已经跌进 5 元区间。这使得猪价行情想要翻身更加困难,整个生猪养殖行业陷入了 “寒冬期”。
尽管前几天有收储的消息放出来,看似是对猪市的一次利好,但面对出栏量的外溢、猪价的深度下跌和饲料价格的迅猛上涨,收储所释放的一点点利好对猪市的积极影响也极为有限。收储的数量相对庞大的市场供应量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生猪养殖行业依然在困境中挣扎。
未来展望与应对策略
政策调控预期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随着各级政府有关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文件逐步落实到位,饲料生产企业开工复产情况已经出现好转。目前,各县区正在积极组织饲料生产和配送,以满足养殖业生产的饲料需求。可以预计,饲料供应偏紧的情况将逐步得到缓解,养殖行业市场运行有望加速向好发展。政府也可能会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饲料市场的监管,稳定原料供应,控制价格过度上涨,为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养殖户应对建议
在当前饲料价格上涨的严峻形势下,养殖户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首先,可以优化养殖方式,采用科学的养殖管理方法,提高养殖效率。比如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加强疫病防控,减少疾病发生率,从而降低因疾病导致的养殖成本增加。其次,尝试寻找替代饲料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像利用农村的秸秆、糠饼等资源作为替代饲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减少对市场饲料的依赖。还可以与专业的饲料公司合作,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养殖户之间也可以加强合作与联盟,共同采购饲料、疫苗等物资,通过团购的方式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