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玉米价格跌跌不休,2025能否触底反弹?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2/13 11:43:08 关注:42 评论: 我要投稿
|
|
2024 年玉米价格为何持续下跌?
2024 年,我国玉米市场可谓 “跌跌不休”,价格从年初的 2500 元 / 吨一路下行,到年底竟跌至 2090 元 / 吨,全年跌幅高达 16.4% ,这一价格走势让不少相关从业者和投资者直呼 “看不懂”。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玉米价格持续弱势运行呢?我们可以从需求、供给和市场三个主要方面来分析。
从需求端来看,养殖规模下降和饲料需求不振是关键因素。生猪养殖作为玉米饲料消费的核心领域,2024 年的存栏量和出栏量都出现了下滑。全国生猪存栏 42743 万头,比上年末减少 679 万头,下降 1.6%;全国生猪出栏 70256 万头,比上年减少 2406 万头,下降 3.3%。生猪养殖规模的缩小,直接导致对玉米饲料的需求大幅减少。除了生猪,其他家禽家畜的养殖规模也呈现下降趋势,如全国牛存栏下降 4.4%,羊存栏下降 6.8%,家禽存栏下降 4.5%。养殖行业的整体低迷,使得饲料企业的销量持续下滑,对玉米的采购需求也随之降低。
再看供给端,国内玉米产量增加和进口粮源较多,给市场带来了较大的供应压力。2024 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 4474.07 万公顷,同比增加 1.18%;总产量达到 2.949 亿吨,较上年增加 607.5 万吨,增幅为 2.1%。尽管东北地区遭遇了不利天气,但全国玉米总产量依然实现了增长。与此同时,进口粮源的冲击也不容忽视。虽然 2024 年我国进口玉米 1364 万吨,较 2023 年下降 49.7%,但此前几年的大量进口使得市场上的玉米库存处于高位。而且,进口的大麦、高粱、小麦等也可作为玉米的替代品,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供应。2024 年我国进口大麦 1424 万吨,同比增加 25.8%;进口高粱 866 万吨,同比增长 66%。这些进口粮源以其相对较低的价格,抢占了部分国内玉米市场份额。
市场层面,小麦价格下跌对玉米价格形成了顶部压制。2024 年华北地区小麦大面积上市,且全面增产,价格下跌。小麦开秤价格在 2500 元 / 吨左右,这与玉米价格相近,使得饲料企业和养殖户在选择原料时更倾向于价格更低的小麦,从而减少了对玉米的需求。中储粮增储托举作用的逐渐减弱,也使得玉米价格失去了重要支撑。上半年,中储粮增储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玉米价格,但随着时间推移,增储的边际效应递减,难以抵挡市场供需失衡带来的价格下行压力。
价格下跌产生了哪些影响?
玉米价格的下跌,在农业领域掀起了层层波澜,对种植户、深加工企业和养殖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种植户来说,玉米价格下跌直接导致了收益的减少。以沈阳地区为例,2024 年玉米平均亩产为 426.04 公斤 ,按照 10 月上旬每 50 公斤玉米平均出售价格 111.08 元计算,每亩产值预计 985.49 元 ,减去每亩 1276.38 元的种植成本后,每亩净利润为 - 290.89 元,较 2023 年减少了 553.40 元。即便按照相对较好的 2023 年亩产 575.82 公斤计算,产值也仅为 1279 元 / 亩,仅与种植成本持平。在吉林、黑龙江等地区,玉米价格更低,种植户的亏损情况更为严重。收入的减少使得种植户在购买农资时捉襟见肘,影响了来年的种植计划,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为了降低成本,一些种植户不得不减少对化肥、农药的投入,这又可能进一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玉米价格的下跌还打击了种植户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对种植玉米的热情降低,甚至开始考虑转向其他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
对于深加工企业而言,玉米价格下跌带来了一定的利好。由于玉米是生产玉米淀粉、玉米油、玉米酒精等产品的主要原料,价格的下降使得深加工企业的成本大幅降低,加工利润持续好转。全国玉米均价下跌约 16.5%,而玉米淀粉价格仅下跌 13%,多数地区淀粉加工理论利润在 10 - 200 元 / 吨之间浮动。成本的降低让深加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产品价格也更具竞争力,从而刺激了消费需求。深加工企业开机率平均在 60% - 65%,高出上年 5 - 10 个百分点,市场主体预估年度玉米淀粉产量较上一年度增长 10% - 15%。企业玉米采购积极性相对较高,2024 年山东深加工企业门前每日剩余车数全年累计有 25.5 万辆次,较 2023 年的 19 万辆次大幅提升,也印证了深加工企业消耗增长。
玉米价格下跌对养殖业的影响则较为复杂。一方面,玉米价格下降降低了饲料成本,对于养殖户来说是一个好消息。饲料成本是养殖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米价格的下跌使得养殖户的经济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盈利空间有所提高。在生猪养殖行业,2024 年整体扭亏为盈,预计全年头均盈利约 200 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玉米价格的下跌。另一方面,养殖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饲料成本,还受到市场需求、养殖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虽然玉米价格下跌降低了成本,但如果市场需求不足,养殖产品价格低迷,养殖户仍然难以获得可观的利润。2024 年,尽管玉米价格下跌,但由于生猪出栏有所下降,家禽养殖规模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养殖业对玉米的总体需求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
2025 年玉米价格能否触底反弹?
展望 2025 年,玉米价格的走势备受关注,市场上对于其能否触底反弹众说纷纭。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多个积极因素正在汇聚,为玉米价格的回升带来了希望。
在进口方面,2025 年有望延续严控态势。2024 年我国进口玉米 1364 万吨,较 2023 年下降 49.7% ,这一趋势在 2025 年可能会持续。由于国内玉米价格较低,为了保护国内玉米产业,相关部门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玉米进口的管控。从国际形势看,全球玉米产不足需预期增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合约价格自 8 月底以来持续反弹,目前已累计上涨约 25% 。这使得进口玉米的成本上升,也减少了进口玉米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按照目前的趋势,预计 2025 年玉米进口量将下降至 720 万吨的关税配额之内,有望较 2024 年再次下降近一半。国际市场对国内的传导影响很可能发生趋势性变化,由 “拉动下跌” 向 “拉动上涨” 转变。进口压力的减轻,将为国内玉米价格的回升创造有利条件。
政策托底的力度也在不断增强。2024 年,中储粮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积极开展增储工作,上半年进行 2023 年产玉米增储,下半年继续增加 2024 年产国产玉米收储规模,累计布设玉米收购库点超过 500 个。这一举措有效地稳定了市场预期,对玉米价格起到了支撑作用。进入 2025 年,政策的托底作用只会增强不会减弱。中储粮等相关部门继续加大收储力度,通过合理把握收购价格,引导市场价格走势。2025 年 1 月 11 日,中储粮集团公司宣布进一步增加 2024 年产国产玉米收储规模,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新增收购库点等信息,继续提振市场信心。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也在积极推动大型粮食骨干企业参与玉米收购,激发多元主体购销活力。这些政策措施的持续实施,将为玉米价格提供坚实的支撑。
玉米的消费情况也在逐渐好转。在饲料养殖领域,2024 年生猪养殖行业整体扭亏为盈,预计全年头均盈利约 200 元。在利润的刺激下,生猪养殖规模自 2024 年下半年开始缓慢回升。考虑到生猪养殖的固有周期,2025 年生猪存栏和出栏预计好于 2024 年。蛋鸡方面,2024 年一直保持较好盈利,且下半年盈利进一步提升,2025 年养殖规模有望扩大。肉鸡方面,虽然 2024 年下半年略微亏损,但整体亏损幅度不大,规模有望维持稳定。生猪养殖、蛋鸡养殖规模回升,肉鸡养殖规模稳定,预计 2025 玉米饲料消费会出现一定增长。2024/2025 年度饲料用玉米消费稳定略增 400 万吨,总消费量有望达到 1.95 亿吨。在深加工领域,由于玉米价格大幅下跌,深加工产品性价比快速提升,加工利润持续好转,深加工企业开机率平均在 60% - 65%,高出上年 5 - 10 个百分点,市场主体预估年度玉米淀粉产量较上一年度增长 10% - 15%。预计 2024/2025 年度玉米深加工消费增量可能达到 400 万吨,总消费量上升至 8800 万吨。消费的增长将进一步推动玉米价格的回升。
对玉米产业未来发展的展望
2024 年玉米市场的跌宕起伏,是供需关系、政策导向和市场预期等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这一年,玉米价格的持续下跌给种植户带来了挑战,也为下游产业带来了机遇与变革。而 2025 年,玉米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也孕育着希望。进口严控、政策托底和消费好转等因素,让我们对玉米价格触底回升充满期待。
玉米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种植户的生计,也影响着饲料、深加工等多个行业的兴衰。在未来,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玉米市场的动态,从政策制定者到市场参与者,都应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共同推动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政策制定者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粮食收储政策,合理调控进口,保障农民的利益;种植户则需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技术,降低生产成本;饲料和深加工企业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玉米产业将迎来更加稳定、可持续的发展,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拭目以待,共同见证玉米市场在 2025 年的新变化。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大 中 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