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行情 → 文章内容

3月东南沿海玉米价格:涨跌之间,暗藏玄机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3/18 7:44:36 关注:103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价格走势大揭秘
  在 2025 年 3 月这个关键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的玉米市场犹如一场充满变数的棋局,价格走势跌宕起伏,牵动着无数从业者的心。上旬,玉米价格强势上扬,呈现出偏强的走势,市场一片火热。然而,到了中旬,价格却突然急转直下,出现了小幅回落,让人猝不及防。
  以蛇口港这个重要的市场据点为例,截至 3 月 14 日,国标二等玉米港内自提成交参考价在 2270 - 2290 元 / 吨之间。这个价格相较于 2 月末的 2220 - 2240 元 / 吨,上涨了 50 元 / 吨,涨幅明显,显示出上旬市场的强劲势头。但与 3 月 10 日的 2280 - 2300 元 / 吨相比,又下跌了 10 元 / 吨,这细微的变化背后,隐藏着市场的微妙转变。
  北方主要贸易港口的价格走势同样引人注目。3 月上旬,北港价格与南港基本保持一致的步伐,共同上扬。但到了中旬,北港价格上行遭遇强大阻力,截至 3 月 14 日,北方主要贸易港口玉米平仓参考价格在 2235 元 / 吨左右。此时,南北港口贸易理论利差几乎为 0 元 / 吨,而实时贸易利差更是低至 - 45 元 / 吨左右,南北倒挂的加剧,让市场的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如此剧烈的价格波动,究竟是何原因造成的呢?是什么因素在背后操控着这场价格的 “过山车” 之旅?是供需关系的悄然改变,还是市场心理的微妙变化?又或者是其他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探寻价格波动背后的秘密。
  上旬偏强之因
  产区动态是主因
  3 月上旬的玉米市场,产区动态无疑是价格偏强的主要驱动力。东北产区作为我国玉米的重要供应基地,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在这个关键时期,产区深加工企业展现出了极高的采购积极性。它们如同饥饿的猛兽,对玉米的需求极为旺盛。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随着市场的复苏,下游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促使深加工企业加大生产力度,从而对原料玉米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另一方面,企业们对未来市场的预期较为乐观,认为玉米价格还有上涨的空间,因此纷纷提前布局,增加库存。
  与此同时,基层节后售粮进度也较快。春节过后,农民们带着对新一年的期待,积极将手中的余粮出售。部分贸易商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市场的潜在机会,开始建仓。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使得东北产区预期的基层节后卖压并未显著表现出来。
  在深加工企业频繁提价促收的诱惑下,农民们更愿意将粮食卖给这些出价更高的企业。据相关数据显示,黑龙江地区的一些深加工企业,如肇东中粮,30% 水分玉米报价从之前的 0.78 元 / 斤左右,快速上涨至 0.804 元 / 斤(约 1608 元 / 吨),较前日上涨 10 元。青冈龙凤的报价也不甘示弱,30% 水分玉米报价达到 0.7898 元 / 斤(约 1580 元 / 吨),同样上涨了 10 元。这种价格的快速上涨,不仅吸引了本地粮源的回流,也让周边地区的粮源纷纷向这里汇聚。在这场激烈的粮源争夺战中,东北产区基层玉米价格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着,持续走高。
  期货与港口的连锁反应
  产区的这一系列变化,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引发了期货与港口的连锁反应。期货盘面在 3 月上旬依旧保持相对高位升水现货状态,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市场逻辑。当市场预期玉米价格上涨时,投资者们会纷纷涌入期货市场,买入期货合约,期待在未来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利润。这种强烈的市场预期使得期货价格不断攀升,形成了高位升水现货的局面。
  北港商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信号,收购积极性大幅提升。他们加大了收购力度,提高了收购价格,试图在这场市场盛宴中分得一杯羹。随着北港收购价格的上涨,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一系列中间环节的费用也随之增加,这直接导致了南港到货成本同步上涨。原本就对市场变化高度敏感的南港贸易商们,在看到成本上升的同时,也受到了市场乐观情绪的感染,对未来价格的上涨充满了信心,从而呈现出利多表现。他们开始调整报价策略,提高报价,以应对成本的增加和对未来利润的预期。在这种连锁反应的作用下,整个市场的价格偏强走势愈发明显 。
  中旬回落之谜
  产区变化起波澜
  3 月中旬,玉米市场的风向突变,价格回落的背后,产区的一系列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市场价格的逐步走高以及产区基层售粮进度的加快,局部地区基层余粮进入了销售尾声。农民手中的粮食越来越少,市场上的供应结构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深加工企业的收购重心也开始逐步由潮粮向干粮转移。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而是市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潮粮的储存难度和成本逐渐增加,而且在加工过程中,潮粮的出成率相对较低,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干粮在储存和加工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更符合企业长期生产和运营的需求。随着收购重心的转移,贸易收购成本也逐步止涨。原本因为争夺潮粮而不断抬高的价格,随着潮粮供应的减少和收购重心的转变,逐渐失去了上涨的动力 。
  更为关键的是,部分地区粮库陆续发布拍卖计划,这一消息如同重磅炸弹,在市场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粮库作为国家粮食储备的重要力量,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拍卖计划的发布,意味着市场上的玉米供应量将在短期内大幅增加。据了解,黑龙江、吉林等地的部分粮库计划拍卖的玉米数量达到了数十万吨。这一庞大的供应规模,让市场贸易商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纷纷调整自己的市场预期,原本乐观的心态也开始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贸易心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上旬的积极看多转为谨慎观望,甚至出现了一定的恐慌情绪。这种心态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和价格走势 。
  期货与港口再作用
  产区的变化只是这场价格回落大戏的前奏,期货盘面和港口的后续反应则进一步推动了价格的下行。3 月中旬,期货盘面出现了明显的回落迹象。期货市场作为现货市场的风向标,其价格的波动往往能够反映出市场对未来价格走势的预期。当期货盘面价格回落时,意味着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玉米价格的上涨预期减弱。这种预期的转变,通过市场的传导机制,迅速影响到了现货市场。
  随着期货盘面价格的回落,期货与现货的基差也开始收窄。基差的变化是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预期的重要体现。当基差收窄时,说明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市场对现货价格的支撑作用也在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北港贸易收购积极性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上行承压。北港作为玉米从产区运往南方销区的重要枢纽,其收购积极性的下降,直接导致了运往南港的玉米数量减少,对南港的心态支撑也有所下降。南港贸易商们在感受到市场的寒意后,纷纷调整报价策略,降低报价,以促进销售。市场实际成交议价空间也随之提升,市场成交价格重心回落,南北贸易倒挂幅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的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
  库存压力与需求微光
  库存高悬如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 3 月的玉米市场中,东南沿海地区的库存压力宛如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影响着市场的走向。截止 3 月 13 日,广东港(粤东港区)作为南方港口的典型代表,玉米库存约 199.7 万吨,其中内贸库存占比超过 95%,从长期的库存数据对比来看,其远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如此庞大的库存规模,不仅对市场的供需关系构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对玉米的质量稳定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在 3 月上旬,由于市场心态乐观,成本因素也支撑着价格上涨,库存压力对价格的抑制作用被暂时弱化。下游企业虽然依旧维持着零星补库的谨慎模式,但贸易环节凭借着乐观的心态和成本的支撑,报价偏强,除了质量偏差的货源外,议价空间十分有限,南北贸易利差仅维持在窄幅倒挂水平。
  然而,到了 3 月中旬,市场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市场心态的松动,库存压力对价格的影响再度凸显出来。贸易环节虽然报价调整幅度不大,但在实际成交过程中,议价空间明显提升。这是因为库存的积压使得贸易商们急于出货,不得不降低价格或者给予更多的价格让步,以吸引买家。市场成交价格重心也因此回落,南北贸易倒挂幅度进一步提高。这种情况表明,库存压力已经成为影响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它就像一个沉重的包袱,限制了价格的上涨空间,使得市场的交易氛围变得更加谨慎和低迷 。
  需求端的微妙变化
  需求端的变化同样对玉米价格产生着重要影响,在 3 月这个关键时期,其呈现出一些微妙的动态。从东南沿海港口的走货量数据来看,3 月中旬有小幅提高,并且依旧以内贸走货为主。这背后有着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下游企业按照常规的业务流程,在执行合同订单,这是维持市场基本需求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随着价格的松动,部分商家看到了潜在的市场机会,有意进行阶段性补仓。他们希望通过在价格相对较低的时候增加库存,来降低未来的采购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 。
  通过卓创资讯对样本企业的深入调研了解到,虽然多数企业目前尚有一定的库存基数,这使得他们在短期内的采购积极性不高。但有趣的是,多数企业对远期价格依旧保持看多预期。这种预期的形成并非毫无根据。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对玉米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特别是在饲料行业和深加工行业,玉米作为重要的原料,其需求与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果未来饲料行业的养殖规模扩大,或者深加工行业的产能提升,都将带动对玉米的需求增长,从而推动价格上涨。从市场供需关系的角度分析,虽然当前库存压力较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库存会逐渐消耗。如果后续的供应不能及时跟上,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自然会上涨。这种远期看多的预期,虽然目前没有直接导致企业的大规模采购行为,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的心态和价格走势。它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在市场参与者的心中埋下了对未来价格上涨的期待,为市场的未来发展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 。
  未来走势展望
  展望 3 月下旬,东南沿海玉米市场价格走势仍充满变数。从需求端来看,下游需求端的采购模式大概率延续现状,以执行合同订单为主,现货采购积极性难有明显提升。多数企业手中尚有一定库存基数,在当前市场形势下,他们更倾向于谨慎观望,等待市场进一步明朗。
  供应端的库存压力依旧是抑制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虽然目前库存压力尚未完全释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库存会逐渐消耗。不过,在短期内,高库存对市场的压制作用依然显著,限制了价格的上涨空间。
  然而,市场并非完全没有支撑因素。北港成本与远期利多心态对市场底部价格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尽管产区的一些变化使得市场心态有所松动,但从长远来看,多数企业对远期价格的看多预期并未改变。这种预期会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市场情绪,防止价格过度下跌。
  综合考虑,预计 3 月下旬东南沿海市场玉米价格将呈现主流趋势持稳的态势,在短周期内区间窄幅震荡运行。价格将继续维持与南港倒挂的状态,实时价格倒挂幅度预计在 40 - 60 元 / 吨。在此期间,南港库存将逐步下降,市场供需关系也将随之发生微妙的变化。
  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下游企业应合理安排采购计划,避免因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风险。贸易商则需谨慎把握收购和销售时机,根据市场走势及时调整库存水平。同时,各方都应关注产区动态、期货盘面变化以及政策导向等因素,以便在市场中抢占先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玉米价格震荡:迷雾中的市场走向2025/3/28 21:42:22
粮市风云:玉米小麦价格涨跌背后的博弈与趋势2025/3/28 21:40:17
玉米价格回调,究竟路在何方?2025/3/27 11:08:39
2025粮价风云:玉米小麦的涨跌密码2025/3/27 11:05:30
2025年2月全国玉米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报告2025/3/26 8:51:53
2025年2月全国玉米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报告2025/3/26 6:51:5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