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博弈下,玉米市场的危与机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8 13:35:56 关注:178 评论: 我要投稿
|
|
关税政策调整下美国玉米进口困境分析
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中美贸易摩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其中关税政策的动态调整对市场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025 年 4 月 4 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明确自 4 月 10 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 34% 关税。此举措迅速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特别是在玉米市场领域产生显著影响。此前,美方于 4 月 2 日单方面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所谓 “对等关税”,中方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充分彰显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决心。
税率叠加导致成本大幅上升
此次中方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 34% 关税,是在原有关税政策基础上的叠加调整。在此之前,针对玉米等商品,我国已将配额外税率从 65% 提升至 80%,此次新增 34% 关税后,美国玉米综合税率大幅提高至 114%(80% + 34%)。从成本核算角度分析,按照当前汇率及各项成本因素估算,美国玉米到岸完税价格将远超国内现货价格。以广东港玉米为例,当前其现货价格约为 2280 元 / 吨,加征关税后的美国玉米到岸完税价格与之相比,在价格竞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难以与国内玉米及其他进口来源的玉米竞争。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国玉米进入中国市场,使其在价格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进口量呈现持续萎缩态势
事实上,在此次关税政策调整之前,我国从美国进口玉米的数量已呈现明显下滑趋势。2024 年我国自美国进口玉米仅 207 万吨,占全年进口总量的 15.2%,与以往年份相比,进口量大幅减少。2024 年下半年美国玉米的采购量降至极低水平,单月进口量不足 50 万吨。如今加征关税政策实施后,美国玉米进口量进一步受到抑制,预计将趋近于零。这一变化使得国内玉米供应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未来国内玉米供应将更加依赖国产玉米以及来自南美、乌克兰等地的进口。例如,过去美国玉米在我国进口玉米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如今随着其进口量锐减,巴西、乌克兰等国玉米的进口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国内玉米供应格局正在经历深刻调整。
国内玉米市场的稳定发展态势
在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玉米市场波动中,国内玉米市场展现出独特的稳定性与发展潜力,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国内玉米自给率维持较高水平
从数据来看,2024 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到 2.95 亿吨,庞大的产量体现出我国玉米种植产业的坚实基础。进口量在国内总供应中仅占 4.4%,其中美国玉米占比不足 1%。这表明国产玉米在市场供需中占据主导地位,关税政策调整对国内玉米市场实际供需结构影响相对有限,更多是在市场情绪层面给予积极提振。例如,市场得知对美国玉米加征关税消息后,国产玉米种植户信心得到鼓舞,对未来玉米价格走势预期更为乐观,这种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交易活跃度。
替代谷物成本同步上升
中方在对美国玉米加征关税的同时,同步对美国小麦、高粱加征关税,税率分别为 15%、10%。这一举措直接导致替代谷物进口成本上升。以美国高粱为例,进口成本增加促使饲料企业在选择原料时重新评估成本效益。由于玉米与小麦、高粱等在饲料用途上存在一定替代性,当美国高粱等替代谷物价格上涨时,饲料企业可能会将采购目光更多转向国产小麦或玉米。这种市场选择转变间接为玉米消费市场带来积极影响,进一步巩固玉米在饲料原料市场的地位,推动玉米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政策粮库存充足保障价格稳定
国内稻谷、进口储备玉米等政策粮库存处于较高水平,为国内玉米市场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在面对可能出现的市场供需缺口时,充足的政策粮库存能够迅速投放市场,填补供需缺口,有效抑制玉米价格大幅上涨。例如,在以往市场波动中,当玉米市场供应出现短暂紧张、价格有大幅上涨趋势时,国家适时投放储备玉米,增加市场供给,使玉米价格迅速回归合理区间,保障市场平稳运行,稳定下游企业和消费者预期。
产业链变革与创新发展
在关税政策引发的玉米市场变化中,玉米产业链正经历深刻变革,这些变革体现了在挑战中孕育的创新成果。
饲料配方多元化发展
面对进口玉米成本大幅上升以及进口量锐减,饲料企业积极应对,其中饲料配方多元化成为关键举措。企业加大对豆粕减量替代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菜籽粕、棉籽粕等逐渐成为饲料配方重要组成部分。以菜籽粕为例,其粗蛋白含量虽低于豆粕,但蛋氨酸含量高,与棉籽粕合理搭配可有效改善氨基酸组成。在猪饲料中,普通菜籽饼粕可替代 40 - 50% 的豆粕,双低菜粕替代比例可达 60 - 80%。同时,企业致力于优化低蛋白日粮配方,根据畜禽不同生理阶段营养需求,科学确定日粮适宜的蛋白含量、净能水平和可消化氨基酸含量。通过额外补充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在合理下调饲料蛋白含量基础上,最大限度满足动物必需氨基酸需求。这种饲料配方多元化调整,降低了对进口大豆和玉米的依赖,缓解了成本压力,为饲料企业在新市场环境下探索出发展路径。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推进
关税政策调整推动国内玉米产业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政策层面,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国内提升玉米单产,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同时,转基因玉米商业化进程有望提速。转基因玉米具有抗虫、抗病、高产等优势,其商业化推广将有助于增强国产玉米竞争力。例如,一些转基因玉米品种能够有效抵御病虫害侵袭,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从长期来看,国产替代加速将提升我国玉米产业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减少对进口玉米依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玉米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转型。
全球贸易格局重塑
在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玉米市场变化中,全球玉米贸易格局正经历深刻重塑,新的市场秩序逐渐形成。
美国玉米出口面临压力
长期以来,中国是美国玉米重要海外市场之一。随着中方对美国玉米加征关税,美国玉米在中国市场份额急剧萎缩甚至可能归零。失去中国市场后,美国玉米出口行业遭受冲击。为寻求新市场出路,美国玉米可能转向墨西哥等传统买家。墨西哥与美国地理位置相邻,贸易往来频繁,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有一定历史基础。但墨西哥自身玉米市场规模有限,难以完全承接原本出口到中国的大量美国玉米。此外,全球玉米供需格局受多种因素影响,南美天气异常变化、地缘政治冲突等地缘政治因素,都会对全球玉米产量和贸易流向产生扰动。例如,南美地区若遭遇严重干旱或洪涝灾害,将影响当地玉米产量,进而影响全球玉米供应结构和价格走势,增加美国玉米寻找新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中国进口来源多元化发展
在此次关税政策调整之前,我国已积极推进玉米进口来源多元化战略。2024 年我国自巴西进口玉米占比达 47%,乌克兰占 34%。通过与巴西、乌克兰等新兴供应国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我国在玉米进口上逐渐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巩固与这些新兴供应国的合作,通过加强贸易谈判、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等方式,确保玉米进口渠道稳定畅通。例如,我国与巴西在农业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不仅在玉米贸易量上持续增加,还在农业技术交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为巴西玉米稳定供应中国市场提供保障。这种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了因政治、经济等因素导致的贸易风险,提升我国在全球玉米市场的话语权,保障国内玉米市场稳定供应,推动全球玉米贸易格局向更加平衡、多元方向发展。
玉米市场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此次关税加码是中方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维护自身权益的必要反制措施。从短期市场反应看,该政策出台引发市场对玉米价格上涨预期。消息公布后,玉米期货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涨;现货市场上,贸易商和下游企业调整采购策略,对玉米市场预期更为谨慎乐观。
然而,尽管市场情绪受到影响,但国内玉米供应充足,政策调控手段有力,这两大因素确保玉米市场保持平稳运行。国内玉米自给率超 95%,国产玉米在市场供需中占据主导地位,政策粮库存高企,能随时填补可能出现的供需缺口,稳定市场价格。
从长期发展角度看,这一政策成为加速国内粮食自给战略的重要契机。它促使国内玉米产业加快国产替代进程,推动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发展,提升玉米单产和品质,增强国产玉米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这一系列举措将助力玉米产业朝着高质量、高效益方向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充满变数与机遇的玉米市场中,关注政策动向与产业升级至关重要。政策调整往往成为市场发展风向标,产业升级突破孕育新发展机遇。无论是玉米种植户、贸易商,还是下游加工企业,都应密切关注政策与市场动态,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变革中实现发展,以在未来玉米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