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行情 → 文章内容

豆粕价格过山车,谁在狂欢谁在愁?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27 9:12:23 关注:57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豆粕价格大幅波动,市场形势急剧变化
  近期,豆粕市场价格走势呈现出显著的不稳定性,犹如经历剧烈起伏的过山车,价格波动幅度之大令人瞩目。在较短时间内,价格先是迅猛上涨,随后又迅速下跌,市场行情变化之快,犹如现实版的 “速度与激情”,给市场参与者带来极大的冲击与挑战。
  前一阶段,海关对进口大豆检验检疫措施全面收紧,这一举措对豆粕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大豆货船通关时间从原本的五天大幅延长至二十天以上,致使工厂大豆库存急剧减少,开机时间不得不再次延迟。与此同时,豆粕库存降至极低水平,而终端畜禽养殖对豆粕的需求却具有刚性,拿货量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加之饲料养殖企业库存偏低,且面临五一长假前的备货需求,市场上豆粕供应严重紧张。在此情形下,工厂和贸易商纷纷大幅上调豆粕报价,华北地区最高报价甚至达到 4300 元 / 吨 ,价格上涨态势极为迅猛。
  然而,市场变化出乎预料,价格下跌速度更为惊人。4 月 25 日,市场形势突然转变,华北当地有经销商为加速出货,给出 3800 元 / 吨的现货报价,较前一天骤降 500 元 / 吨 ,如此大幅度的跌幅在豆粕市场实属罕见。其他地区,诸如东北、山东、华东及华南等地,价格也随之纷纷下跌,只是跌幅相对华北地区略小。短短几天内,豆粕价格便经历了从高位到低位的巨大落差,市场变化之迅速,让市场参与者难以应对。
  供应受阻推动价格飙升
  (一)海关检验检疫收紧导致大豆通关困难
  海关对进口大豆检验检疫的收紧并非偶然,背后有着复杂的背景因素。从全球贸易环境来看,近年来各国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日益重视,我国也积极顺应这一趋势。为切实保障国内市场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海关在检验检疫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对进口大豆的各项指标进行更为严格的筛查。这不仅涵盖大豆本身的品质检测,如杂质含量、损伤率、含油量等常规指标,还新增对种衣剂残留、麦角菌、杂草种子等指标的检测,旨在有效防止有害生物和污染物进入国内市场。
  在具体措施方面,进口商需额外提交大豆原产地熏蒸证明、港口装卸记录、运输温度监控数据等一系列证明文件 ,这些文件的审核流程繁杂,大幅增加了海关检疫的工作量。同时,海关将进口大豆货船的检查模式由之前的 “每五船抽查一船” 变更为全船逐批检验 ,以实现对大豆货船的更好溯源。这种严格的检验模式虽在保障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不可避免地导致大豆货船通关时间大幅延长。通关时间从之前平均五天延长至 20 天以上 ,在部分港口,如天津港、青岛港及日照港等,甚至需要 30 天以上才能完成通关。大量进口大豆积压在港口,无法及时运输至工厂,给后续生产环节带来沉重压力。
  (二)工厂开机延迟致使豆粕库存告急
  随着大豆通关时间的延长,工厂面临严峻的大豆短缺问题。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众多工厂的大豆库存已降至极低水平,部分工厂甚至陷入无豆可榨的困境。这直接导致工厂开机时间再度延迟,原本正常的生产计划被彻底打乱。例如,不少工厂原计划 4 月初就开始满负荷生产,但因大豆无法按时到货,开机时间不得不推迟至 5 月上中旬 ,使得豆粕产量大幅减少。
  与此同时,豆粕库存也降至极低水平。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数据表明,截止 4 月 18 日 ,主要油厂豆粕库存减少至 13 万吨 ,已连续第四周下降,较 3 月下旬阶段性高点减少达 63 万吨 ,比 2024 年同期下降 37 万吨 ,再次刷新五年同期新低水平。然而,终端畜禽对饲料的需求却具有刚性,并未因豆粕价格上涨而减少。这是因为畜禽养殖有其自身的生长周期和养殖计划,不能随意中断饲料供应,否则将导致畜禽生长缓慢、生病甚至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加之五一长假前,饲料养殖企业纷纷开启备货模式,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豆粕的需求。一边是产量大幅减少,一边是需求持续攀升,豆粕市场的紧张态势愈发明显。
  (三)价格飞涨引发市场狂热
  在供应受阻和需求旺盛的双重作用下,豆粕价格呈现出迅猛上涨态势。从具体数据来看,截止 4 月 22 日 ,国内主要油厂 43% 蛋白豆粕现货成交均价为 3500 元 / 吨 ,较近日低点上涨 330 元 / 吨 。仅仅一天之后,4 月 23 日 ,豆粕价格再度上涨,东北地区现货报价 4200 - 4270 元 / 吨 ,即将突破 4300 元 / 吨 。而在华北地区,最高报价更是达到惊人的 4300 元 / 吨 。这种价格的快速上涨,使整个市场陷入狂热状态。
  工厂和贸易商鉴于市场对豆粕的强烈需求以及供应紧张局面,纷纷提高报价,以获取更高利润。而饲料养殖企业,尽管面临高昂的豆粕价格,但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也不得不采购。这种市场行为进一步推动了豆粕价格上涨,形成恶性循环。在这场价格飙升浪潮中,市场参与者都被卷入其中,无论是工厂、贸易商还是饲料养殖企业,都在这场价格风暴中承受着巨大压力和挑战。
  形势反转致使价格骤降
  (一)大豆陆续通关促使工厂开机率回升
  就在市场还沉浸在豆粕价格疯狂上涨的余波中时,形势悄然发生反转。随着海关检验检疫工作的逐步推进,前期积压在港口的大豆开始陆续通关,并迅速被运输至工厂。这一情况有效缓解了工厂大豆紧缺的燃眉之急。
  在较好的压榨利润驱使下,工厂开机率大幅提升。以东北地区为例,许多工厂原本因大豆短缺被迫减产甚至停产,如今随着大豆供应充足,纷纷恢复正常生产,开机率从之前的不足 30% 提升至 70% 以上 。山东地区的工厂开机率更是高达 80%,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这使得豆粕产量大幅增长,为市场提供了充足货源。据相关数据统计,4 月中旬,全国主要油厂的豆粕产量较上月同期增长了 50% 以上 ,有效缓解了市场供应紧张局面。
  (二)下游担忧风险导致订货量大幅下降
  尽管豆粕产量有所增长,但市场反应并不乐观。由于前期豆粕价格大幅上涨,下游需求端对高价豆粕的接受程度逐渐降低。加之工厂外排队等待提货车辆较多,这使得下游需求端担忧存在较大风险。他们担心如果继续大量订货,可能会面临货物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
  这种担忧直接导致下游需求端订货量大幅下降。许多饲料养殖企业纷纷减少采购量,甚至有些企业暂停采购计划。例如,一家原本每月采购豆粕量在 5000 吨的大型饲料企业,在 4 月下旬将采购量削减至 2000 吨 ,减少了 60%。一些小型养殖户更是因豆粕价格波动,对未来市场充满不确定性,选择观望态度,不再轻易下单。这种市场反应使得豆粕销售面临困境,贸易商手中库存开始积压。
  (三)价格雪崩引发市场震动
  在产量增长和订货量下降的双重压力下,豆粕价格终于出现 “雪崩”。4 月 25 日,华北当地经销商为尽快出货,率先打破市场平静,给出 3800 元 / 吨的现货报价,较前一天的 4300 元 / 吨骤降 500 元 / 吨 。这一惊人跌幅瞬间引发市场轩然大波,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震惊整个市场。
  其他地区的价格也纷纷跟随下跌。东北地区的豆粕价格从之前的 4200 - 4270 元 / 吨降至 4000 - 4100 元 / 吨 ,下跌了 100 - 250 元 / 吨 ;山东地区价格从 3950 - 4000 元 / 吨降至 3850 - 3900 元 / 吨 ,下跌了 100 - 150 元 / 吨 ;华东地区的泰州汇福从 3900 元 / 吨降至 3800 元 / 吨 ,跌 100 元 ,扬中中海、舟山良海等地区也有不同程度下跌;华南地区的广东价格从 3900 - 3950 元 / 吨降至 3820 - 3900 元 / 吨 ,下跌了 40 - 90 元 / 吨 。虽然这些地区跌幅没有华北地区夸张,但也足以让市场感受到价格下跌的寒意。
  这突如其来的价格暴跌,让市场参与者措手不及。原本还在为高价豆粕发愁的饲料养殖企业,突然看到价格大幅下跌,心中既惊喜又疑惑;而那些在高价时囤货的贸易商和工厂,此刻却面临巨大损失,懊悔不已。市场上一片哗然,大家纷纷猜测,这波价格下跌到底是暂时调整,还是预示着市场行情彻底反转。
  市场参与者呈现不同境遇
  (一)未订购者的庆幸
  在这场豆粕价格的剧烈波动中,那些未订购豆粕的用户无疑是最大受益者。当他们目睹豆粕价格如坐过山车般暴跌时,内心的喜悦和庆幸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在市场决策中成功规避了高价风险,从经济角度看,有望在未来采购中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空间。这种成功决策不仅带来经济上的潜在收益,更是对其市场判断力的有力肯定,使其在市场博弈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高价订购者的无奈
  与未订购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已订购高价豆粕且货物已提走但尚未到达目的地的买家。他们此刻的心情犹如从巅峰跌入谷底,充满无奈和焦虑。原本基于当时市场情况高价订购豆粕,旨在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然而短短几天豆粕价格暴跌,导致其采购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他们面对手中提货单,懊悔不已,对市场的剧烈变化深感无力。这些买家不仅要承受经济损失,还要应对巨大心理压力,担忧企业因此次高价采购陷入困境,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三)等待提货者的纠结
  那些已经订货但正在排队或等待提货的买家,此刻内心正经历着艰难抉择。他们已与工厂或贸易商签订合同并支付定金,若违约不再提货,不仅会损失定金,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影响企业信誉;另一方面,面对豆粕价格持续下跌,他们又担心提货后价格继续下降,导致自身遭受更大损失。这种进退两难的处境让他们无比纠结。他们每日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变化,反复权衡利弊。部分买家试图与供应商协商降价,但往往难以如愿;有的则四处打听其他买家应对策略,期望找到妥善解决方案。在这场纠结中,他们深切体会到市场的残酷性,每一个决策都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困境。
  后市展望:价格回调趋势明显?
  (一)产量持续增加,供应逐渐宽松
  随着工厂开机率的持续提升,豆粕产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4 月下旬,全国主要油厂的平均开机率已达到 75% 以上 ,部分地区甚至超过 85%。这意味着大部分工厂在满负荷运转,全力生产豆粕。随着开机率稳定在高位,豆粕产量持续增长。据行业机构预测,5 月份全国豆粕产量有望突破 1000 万吨 ,较 4 月份增长 20% 以上 。如此庞大的产量将为市场提供充足货源,有效缓解供应紧张局面。
  随着更多进口大豆陆续通关并进入工厂,工厂的大豆库存得到补充,为持续生产提供坚实保障。而且,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设备的不断优化,工厂生产效率逐步提高,进一步促进豆粕产量增长。在此情形下,市场上豆粕供应将越来越充足,供应宽松格局愈发明显。
  (二)需求端变化,市场博弈加剧
  下游需求端在经历豆粕价格大幅波动后,采购策略发生显著变化。他们不再盲目抢购,而是变得更加谨慎和理性。许多饲料养殖企业开始采取 “按需采购” 策略,根据自身实际生产需求和库存情况,灵活调整采购量。这种采购策略变化使市场需求更加平稳,避免了之前的大幅波动。
  随着豆粕价格下跌,一些饲料养殖企业开始观望,期待价格进一步下降后再采购。这种观望态度导致市场需求在短期内出现一定程度萎缩。然而,从长期看,随着畜禽养殖行业的稳定发展,对豆粕的需求仍具有一定刚性。这就形成了市场博弈局面:供应端不断增加产量,需求端谨慎采购,双方在价格和供需关系上展开激烈博弈。
  这种博弈对市场产生多方面影响。一方面,使得豆粕价格波动更加频繁和复杂,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另一方面,促使市场参与者更加关注市场动态和供需变化,提高自身市场分析和决策能力 。
  (三)专家观点,价格走势预测
  对于豆粕后市价格走势,行业专家发表了各自看法。著名农业市场分析师张教授认为:“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豆粕价格回调已成必然趋势。随着供应逐渐宽松和需求端谨慎采购,豆粕价格在短期内将继续保持下跌趋势。预计未来两个月内,豆粕价格可能回调至 3500 元 / 吨以下 。”
  另一位资深行业研究员李女士也表示:“虽然豆粕市场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从长期看,随着全球大豆供应增加和国内豆粕产量稳定增长,豆粕价格将逐渐回归理性。未来半年到一年内,豆粕价格有望稳定在 3200 - 3400 元 / 吨区间内。”
  这些专家观点和分析为预测豆粕后市价格走势提供重要参考。当然,市场情况复杂多变,豆粕价格走势还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国际大豆市场变化、国内政策调整以及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因此,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
  应对策略与建议
  (一)饲料养殖企业应对价格波动的策略
  面对豆粕价格大幅波动,饲料养殖企业需采取一系列有效应对策略,以降低成本、稳定生产。
  企业应合理规划库存。依据市场价格走势和自身生产需求,制定科学库存管理策略。在豆粕价格较低时,可适当增加库存,但要注意控制库存成本,避免资金过度积压;在价格较高且市场不确定性较大时,降低库存水平,采用 “按需采购” 方式,降低价格下跌风险。可建立库存预警机制,根据企业生产周期和历史采购数据,设定合理库存上下限。当库存水平接近下限,及时采购补充库存;当库存水平接近上限,暂停采购或减少采购量。
  积极寻找替代原料也至关重要。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替代原料可供选择,如棉粕、菜粕、花生粕、亚麻粕、葵花粕、棕榈粕、玉米蛋白粉、芝麻粕等 。这些原料在营养成分上与豆粕有一定相似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豆粕使用。在使用替代原料时,企业需充分考虑其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含量以及动物耐受性等因素,并进行适当配方调整。可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替代原料应用研究,不断优化饲料配方,确保饲料营养价值和品质不受影响。
  加强与供应商合作与沟通同样不可或缺。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锁定原料价格,降低市场波动风险;也可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提前锁定未来采购成本,确保生产计划稳定性。定期与供应商沟通,了解原料供应情况、价格走势及质量状况,及时调整采购策略。
  (二)投资者在豆粕市场的风险把控
  对于投资者而言,豆粕市场价格波动既带来机遇,也蕴含巨大风险。在投资过程中,需谨慎把控风险,实现资产稳健增值。
  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是首要任务。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政策法规变化以及相关产业发展动态。国际贸易局势变动可能影响豆粕进出口,进而影响价格;国家农业政策、贸易政策等也会对豆粕市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还要关注大豆供需情况、豆粕库存水平、养殖业需求变化等基本面因素,以及技术分析指标、市场情绪等技术面因素。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及时把握市场价格走势,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合理配置资产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投资者不应将所有资金集中于豆粕市场,而应考虑将资金分散到不同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基金、期货等。在豆粕期货投资中,也不应将所有资金集中于单一合约或品种,而要进行多元化投资。可同时投资不同交割月份的豆粕期货合约,或将豆粕期货与其他相关期货品种,如大豆期货、玉米期货等进行组合投资,利用它们之间价格联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设定止损和止盈点是必不可少的风险控制措施。在进入市场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设定明确止损和止盈点。一旦市场价格触及止损点,立即执行止损操作,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当市场价格达到止盈点,及时获利了结,锁定利润。止损和止盈点设定要合理,既不能过于保守,导致频繁触发止损,增加交易成本;也不能过于激进,使风险失控。可通过历史数据回测和模拟交易,不断优化止损和止盈策略,提高投资成功率。
  结语:理性应对市场变化
  豆粕价格的这一轮剧烈波动行情,充分展现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在短时间内,市场从供应受阻引发价格飙升,到形势反转导致价格骤降,变化之快令人难以预测。在这场市场博弈中,不同市场参与者境遇各异,未订购者因规避高价而庆幸,高价订购者为成本增加而无奈,等待提货者在违约与提货间纠结挣扎。
  但这正是市场的本质特征,充满变数。无论是饲料养殖企业还是投资者,都应从此次行情中吸取经验教训,保持理性。企业要合理规划库存、积极寻找替代原料、加强与供应商合作,以应对价格波动挑战;投资者则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配置资产、设定止损和止盈点,谨慎把控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4月豆粕市场大变局:价格与基差的疯狂共舞2025/4/24 6:56:48
豆粕价格狂飙,背后的供应危机你了解吗?2025/4/23 20:09:57
传统逻辑失灵,豆粕市场价格走势成谜?2025/4/23 12:37:17
豆粕价格狂飙背后:进口大豆与市场供需的博弈2025/4/22 8:20:43
豆粕价格飙升:大豆市场的风云变幻2025/4/21 21:58:13
压榨量增加 豆粕价格震荡下降2025/4/21 14:46:57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