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公司未来发展思路及整体经营情况。
二、问答交流环节:
1、公司2025年设定的养殖成本控制目标和生猪出栏目标分别是多少?
回复:目前公司在产单位的断奶成本已做到320元/头以内,在产单位育肥成本在14元/kg以内。公司通过在养猪场满产、优化饲料配方和饲喂模式、提高人均饲养头数、进一步提升生物安全和疫病防控水平、优化种群结构等措施不断降低成本。2025年生猪出栏目标是250万头左右,争取到年底断奶成本降到280元/头、育肥成本降到13元/kg(以当前饲料原料价格为基准)。
2、饲料板块在公司的定位?如何提升效率,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回复:重整后公司确定了“深耕饲料,优化养猪,发展食品”的经营思路,公司首要以稳健经营为主,注重经营质量,审慎把控发展节奏。重整完成后,公司将借助重整投资人资源继续深耕饲料加工业务,以高效恢复业务运营、快速改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作为经营重点。
饲料业务一直是公司占比最大的业务,2022年高峰期外销量达到297万吨,去年受重整影响,外销量明显下降,但口碑还在,客户对公司饲料产品的品质还比较认可。今年制定的外销目标是245万吨,实现饲料业务的突破。公司提升饲料业务的效率,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提升产能利用率,经过产能优化,目前保留的饲料产能约500多万吨,今年饲料业务如果能实现突破、完成既定的外销内供目标的话,产能利用率会有大幅提升,吨均制造费用将显著降低;二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等提升人员效率;三是降低采购成本,使用重整资金恢复供应链管理,并联合产投方优化采购模式,大幅缩短采购应付款账期,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利润率水平。
公司饲料板块整体的规模体量基础仍比较扎实,产销规模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市场客户对公司产品有信心,这是公司多年沉淀积累打造的销售团队成果,后续要做出产品差异化,公司拥有相应的技术能力,有稳定的技术团队、庞大的研究数据库,将聚焦重点产品,进行产品升级迭代,同时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3、傲农在生猪养殖板块提出加大“公司+农户”轻资产模式,该模式下如何确保农户合作的质量控制与生物安全?
回复:公司在发展养猪初期就已采用“公司+农户”生产模式,已经积累了相应的管理能力和经验。福建和江西是公司的养殖优势区域,重整后保留的产能主要集中在这两个省份,后续将重点发展福建及江西区域“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增加与农户合作的育肥栏位,作出区域产业优势。集团已经制定对合作养户开发及生物安全相关制度文件及要求,包括地理位置,养户背景调查、生物安全硬件配套及管控流程等。“公司+农户”合作育肥如果选择规模适宜的单场,容易做到批次全进全出,最大程度降低人流、物流进场频次,批次间隙可以维持较宽裕的消毒空栏时间,有利于日常生物安全管控,整体上并不比集团公司差多少。
4、生猪养殖未来出栏结构规划是怎样的?闲置产能如何逐步利用?
回复:公司长期目标是实现自繁自养,短期经营策略上出于资源限制、综合考虑仔猪市场价格等,对生猪出栏结构会有灵活调整,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逐步加大育肥出栏比重。
5、傲农的战略方向是否会因引入产投而发生变化?产投对公司经营管理的要求?
回复:泉州发展集团牵头的产投联合体看好公司所从事的民生行业,认同公司“以农为傲、惠及民生”的使命。公司深刻反思了过去快速扩张的教训,原有经营管理团队积极接纳重整后的改变和提升。公司未来三年的经营管理团队将仍以吴有林先生为主,也会引入优秀人才,借助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经验和优势,避免盲目决策。
6、泉州发展集团进入傲农后,除了资金层面,还有哪些方面对傲农进行赋能?
回复:泉州发展集团对公司的赋能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助力公司在泉州地区拓展饲料、养殖、屠宰、食品等生猪全产业链业务;二是通过协调金融资源,比如泉州银行,为公司在福建的十几个基地赋能;三是泉州发展集团现有的一些合作伙伴和投资资源,也可以为公司更大更长远的布局赋能。
7、生猪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傲农如何提质增效?
回复:饲料方面,“一升两降”,提升销量,降低采购成本,降低制造费用;养猪方面,资源配套到位并加强细节管控,实现稳健经营、平稳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