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粪“变形记”:牧原黑科技,开启助农增收新大门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3 12:07:42 关注:97 评论: 我要投稿
|
|
养猪业的 “老大难” 问题
在养猪行业中,有一个长期以来令人头疼不已的问题,那就是猪粪处理。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猪粪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如何妥善处理这些猪粪,成为了摆在众多养猪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传统养猪模式下,猪场粪污处理不当的现象屡见不鲜。未经处理的猪粪随意堆放,不仅散发着刺鼻的恶臭,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大量猪粪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渗入土壤,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肥力下降,甚至引发土壤板结 ,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当这些猪粪随着雨水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时,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缺氧死亡,破坏水生态平衡。
猪粪中还可能携带各种病菌和寄生虫卵,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蛔虫卵等,这些病菌和虫卵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会在环境中传播扩散,增加人畜共患病的风险,威胁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安全生产。
猪粪处理难题不仅是一个环保问题,也对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制约。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养猪企业如果不能有效解决猪粪处理问题,将面临高额的环保罚款、停产整顿等风险,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经营压力。而且,养猪业与种植业等其他农业产业密切相关,猪粪处理不当会影响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阻碍农业产业的协同发展。因此,寻找一种科学有效的猪粪处理方式,迫在眉睫。
牧原 “黑科技” 闪亮登场
在养猪行业面临的环保困境下,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分享了牧原独特的 “黑科技”,成功让猪粪 “变废为宝”,走出了一条助农增收的新路子。牧原运用先进技术,通过一系列科学流程,将猪粪处理难题转化为资源利用的机遇,实现了养猪业与农业的协同发展。
(一)猪粪 “摇身一变” 成有机肥
牧原将猪粪加工成优质有机肥,这可不是简单的处理过程,而是经过了一系列复杂且科学的流程。首先,对收集来的猪粪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如石块、木屑等。然后,通过添加特定的微生物菌剂,启动发酵过程。在发酵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等条件,让微生物充分分解猪粪中的有机物,去除有害物质,同时保留和强化养分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猪粪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腐殖质等,形成了富含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的优质有机肥。
这种有机肥对土壤结构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它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让土壤中的空气含量增加,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还能提高土壤的保水性,使土壤能够更好地保持水分,减少水分的流失,在干旱季节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供应。有机肥中的腐殖质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更加疏松肥沃,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对于农作物生长而言,牧原的有机肥可谓是 “营养宝库”。它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而持久的养分供应,满足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在农作物生长初期,有机肥中的速效养分可以迅速被吸收,促进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在生长中后期,有机肥中的长效养分持续释放,保证农作物的稳健生长,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尿液转化,清洁又高效
在牧原,猪的尿液也有大用处,被转化为沼气,开启了清洁又高效的能源利用新模式。牧原采用先进的厌氧发酵技术,将收集到的猪尿液输送到专门的厌氧发酵池中。在厌氧环境下,发酵池中存在着大量的厌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以猪尿液中的有机物为食,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将有机物分解转化为沼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沼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牧原的生产和周边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发电方面,沼气被输送到沼气发电机中,通过燃烧沼气产生热能,驱动发电机运转,将热能转化为电能。这些电能不仅可以满足猪场自身的部分用电需求,如照明、设备运转等,多余的电能还可以输送到周边电网,为附近的居民和企业提供电力支持。在供暖领域,沼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热交换设备,将热量传递给供暖系统中的水,为猪场和周边建筑物提供温暖的暖气,减少了对传统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供暖的依赖。沼气还可以用于炊事,在周边一些村庄,居民们使用沼气炉灶进行烹饪,既方便又环保,减少了厨房油烟和污染物的排放。
沼气的利用不仅环保,还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从环保角度来看,将猪尿液转化为沼气,避免了尿液直接排放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减少了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改善了周边环境质量。同时,沼气的使用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了碳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在经济方面,沼气发电、供暖和炊事等应用,降低了猪场和周边地区的能源采购成本,还可以通过余电上网等方式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沼液巧变水肥促生长
除了将猪粪转化为有机肥、尿液转化为沼气,牧原还将沼液制成水肥,进一步挖掘废弃物的价值,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有力支持。在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后,剩余的沼液中仍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牧原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对沼液进行固液分离、过滤、消毒等操作,去除其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和有害微生物,然后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对沼液进行调配,制成适宜农作物吸收的水肥。
这些水肥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的养分供应。氮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能促进农作物叶片的生长,使叶片更加浓绿,增强光合作用;磷元素有助于农作物根系的发育和花芽的分化,提高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钾元素能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和抗病能力,促进果实的膨大与糖分积累。沼液中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也能调节农作物的生长代谢,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口感。
水肥的肥效快,易于农作物吸收。与传统的固体肥料相比,水肥以液态形式存在,能够更快地被农作物根系吸收利用。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如快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等,及时施用牧原的水肥,可以迅速满足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有效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在小麦的拔节期,施用适量的牧原水肥,小麦的茎秆会更加粗壮,叶片更加繁茂,为后期的灌浆和产量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蔬菜种植中,使用牧原水肥,蔬菜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叶片鲜嫩多汁,口感更好,且病虫害发生率降低 ,提高了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携手农民,共赴增收之路
牧原深知,要实现猪粪的资源化利用,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还要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让农民从中受益。于是,牧原积极与周边农民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将经过处理的有机肥和水肥还田,为农民提供优质的肥料资源 ,共同开启了增收致富的新征程。
在河南滑县,牧原铺设的支农管网辐射 9 万亩农田,覆盖 128 个村庄。当地农民使用牧原的水肥后,种地变得更加省心,玉米产量也大幅提高。一位从 2021 年开始使用牧原水肥的村民兴奋地说:“尤其在玉米追肥阶段,浇完牧原水肥能够感觉到玉米抽穗、扬花阶段的长势效果很明显。” 在 “穗王” 争霸活动中,他以 1190g 的成绩夺冠,充分展示了牧原水肥的显著效果 。滑县牧原通过水肥精准还田,深入开展农技服务,推广化肥减量政策,实现了 “亩均节省复合肥 40 斤、尿素 40 斤,年减投增收 400 元”,2023 年在滑县共计助农增收 1800 万元 。
在江苏射阳县临海农场四分场,由于灌溉水质差、土地盐碱化严重,长期以来稻、麦亩产较低,总产和效益在农场 7 个分场中排名垫底。2020 年,射阳牧原与临海农场四分场达成水肥还田综合利用合作。射阳牧原针对农场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了水肥还田方案,不仅疏通了灌溉主渠道,置换了灌溉水源,还铺设了田间管道网络,为农场 8000 亩耕地提供还田水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农场四分场实现了逆袭,土壤盐碱化得到改善,有机质含量提高 1 倍,作物出苗率大幅提升,稻、麦亩产提高 100 至 300 斤,亩均减投化肥 15 至 20 斤,亩均效益从以前的 300 多元提高到了 700 多元,产量和效益连续两年在农场 7 个分场中排名首位 。
在小麦种植方面,牧原的有机肥和水肥同样发挥了巨大作用。使用牧原肥料后,小麦亩产量明显增加,颗粒饱满,蛋白质含量提高,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河南邓州刘集镇余家村的农户使用牧原水肥后,4445 户农户的 17.7 万亩农田亩均减少化肥使用 25.8 斤,增产 62.1 斤,亩均减投增收 120.96 元 。内乡王店镇马沟村的农户马仁贵种了 230 亩地,从建场后就开始使用水肥,之前一亩地最好收成 900 斤,在牧原农艺师的指导和水肥的助力下,今年小麦即使受到赤霉病影响,亩均产量仍达到 1000 斤,化肥更是实现 0 施入 。
这些实实在在的案例,充分证明了牧原与农民合作模式的成功。农民们不仅节省了购买化肥的成本,还因农作物的优质高产获得了更多收入。据秦英林介绍,2024 年,牧原通过粪污资源综合利用,收益达 13 亿元多,而这其中,帮助农民增收的成效十分突出 。牧原的做法,不仅解决了自身的环保问题,还为农民创造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实现了企业与农民的双赢。
行业标杆,未来充满希望
牧原将猪粪变废为宝助力农民增收的模式,无疑为整个养猪行业树立了一座光辉的榜样。在过去,猪粪处理一直是养猪业发展道路上的 “拦路虎”,众多企业在环保压力和资源浪费的困境中苦苦挣扎 。而牧原凭借其独特的 “黑科技”,成功实现了从难题到机遇的华丽转身,让人们看到了养猪业绿色发展的无限可能。
牧原模式的成功,首先体现在它成功解决了猪场粪污处理这一长期困扰行业的难题。通过将猪粪转化为有机肥、尿液转化为沼气、沼液制成水肥,牧原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效保护了周边环境,为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种模式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猪粪和尿液这些原本被视为废弃物的资源,经过牧原的处理,变成了农业生产中宝贵的肥料和能源,实现了从养殖到种植的资源循环,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
牧原模式为养猪业与种植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它打破了传统养殖和种植相互分离的模式,通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将养猪业产生的废弃物与种植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产业间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展望未来,我们满怀期待地希望有更多的养猪企业能够积极借鉴牧原的成功经验,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猪粪处理和资源利用新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未来会涌现出更多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让猪粪等废弃物都能找到合理的利用途径。这不仅将推动养猪业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还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强大动力,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更多的渠道,让农业农村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