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分析 → 文章内容

全球生猪产业格局下的“中国力量”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12/20 15:09:18 关注:27 评论: 我要投稿

  一、中国生猪产业的雄厚家底
  二、全球视角下的对比分析
  养猪成本的比拼
  在全球养猪产业格局中,不同国家的养猪成本存在着明显差异。以俄罗斯、丹麦、美国和中国这几个养猪业较具代表性的国家为例,来对比分析一下。
  据新猪派统计,2022 年 11 个国家养猪成本平均值约为 14.33 元 / 公斤。其中,俄罗斯成本最低,仅 8.34 元 / 公斤,是当之无愧的养猪成本 “洼地”。巴西、美国这两个同为猪肉生产大国的国家,养猪成本亦处于较低水平,在 10 - 13.1 元 / 公斤之间。丹麦以 13.33 元 / 公斤的成本排在美国之后。而意大利养猪成本最高,达到 20.86 元 / 公斤。猪肉产量全球第一的中国,养猪成本为 17.3 元 / 公斤,仅比意大利、泰国低,比上述 11 个国家的平均值要高出近 3 元 / 公斤。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成本差异,饲料成本是一大关键因素。俄罗斯、巴西、美国这 3 个国家,它们共同的优势在于盛产以玉米、大豆为代表的饲料原料,能够自给自足,所以饲料成本较低。然而,中国目前蛋白饲料原料严重依赖进口,2023 年进口大豆 9940.92 万吨,其中约 94% 的数量来自巴西和美国,这使得在占养猪成本大头的饲料成本方面,中国就缺乏竞争力。
  而且,中国的养猪成本在 2018 年后(即非洲猪瘟疫情后)呈现 “先涨后跌” 的独特趋势。2020 年,由于仔猪、饲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整体养猪成本暴涨至 22.37 元 / 公斤,当时正值养猪业的暴利期,一头仔猪售价曾超过 2500 元;2021 - 2022 年,整体养猪成本主要随着仔猪成本的回落而下降;2023 年开始至今,豆粕等饲料原料降价,进一步推动了养猪成本的下降。
  成本因素对产业发展影响深远,较低的成本意味着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价格优势,能获取更高的利润空间,也有助于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像俄罗斯凭借低成本,在国际猪肉市场上就占据了有力地位;丹麦虽然成本不是最低,但依靠高效的养殖生产效率,同样在全球养猪业中表现亮眼。而中国,也在不断探索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饲料成本等多种方式,来提升自身在全球养猪产业中的成本竞争力,努力从养猪大国迈向养猪强国。
  生产成绩的较量
  PSY 数据对比
  PSY(每头母猪每年断奶仔猪数)是衡量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指标,能直观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母猪群体的繁殖效率。
  从国际上来看,不同国家之间的 PSY 数据有着明显差距。据新猪派统计,2022 年 9 个国家 PSY 平均值约为 29.22 头,丹麦、荷兰、德国、法国的母猪繁殖性能属于第一梯队,其 PSY 均超过了 30 头,其中丹麦更是凭借 34.14 头的 PSY 高居榜首。另外,西班牙、美国、巴西、意大利 4 个国家 PSY 则介于 27 - 30 头之间。而中国的 PSY 为 21.13 头,在这些对比的国家中暂时排在最后一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新猪派 2023 年 10 月的调研,全国 TOP30 集团猪企饲养的能繁母猪中,丹系种猪占到 37%,法系 19%,美系 8%,PIC10%,高产母猪的比例正在逐步提高,但如何让这些高产母猪在中国真正实现 “高产”,还需要深入探索和实践。
  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意味着中国在母猪繁殖性能方面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引进优良种猪品种、优化养殖管理技术、提高配种繁育水平等方式,逐步缩小差距,对于提升中国整体养猪业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育肥日增重及死亡率情况
  育肥猪日增重同样是衡量养猪生产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关乎着养殖周期的长短以及养殖效益的高低。
  2022 年的数据显示,丹麦在育肥猪日增重方面表现卓越,以 1040g 高居榜首,其后是巴西的 900g、美国的 862g。通常人们会认为美系猪的生长速度要优于丹系猪,但从各国实际生产反馈的数据来看,结果却相反。中国官方虽未公布育肥猪日增重数据,但国内头部猪企牧原从 2022 年初的 600g 提升至现阶段的 800g,已经高于西班牙、意大利等一些欧洲国家的平均水平,展现出了不错的发展态势,日增重的提高能够推高栏舍周转率,有助于摊薄每头猪的固定资产折旧,进而提升养殖效益。
  在保育死亡率、育肥死亡率方面,各国也各有不同表现。2022 年,巴西马托格罗索州(MT)的保育死亡率最低,为 1.8%;西班牙最高,为 7.9%;中国以 2.71% 排在第五。而中国的育肥死亡率最低,为 1.15%;西班牙最高,为 5.5%。这说明中国养猪业在生猪成活率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通过做好养殖环境管理、疾病防控、科学饲养等工作,保障猪只健康成长,降低死亡率,也是提升整体生产效益的重要环节。
  母猪存栏数量对比
  从全球母猪存栏数量的分布情况来看,中国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地位。据新猪派统计,截至 2023 年末,全球共有 6995 万头母猪,其中中国拥有 4142 万头,占比高达 59%,中国的母猪数量是位列第二的美国的 7 倍之多,包含 27 个成员国的欧盟组织,掌握 1057 万头母猪,也仅为中国的 26%,这庞大的母猪存栏数量为中国的猪肉产量提供了坚实基础,使其多年来猪肉产量能够占据全球总量的 50% 以上。
  中国母猪存栏数量遥遥领先的背后,有着深厚的产业发展逻辑。一方面,中国有着悠久的养猪历史和丰富的养殖经验,养猪产业分布广泛,从大型养殖企业到众多的中小养殖户,共同构成了庞大的养殖群体;另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了强劲的猪肉消费需求,这也刺激着养殖端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母猪存栏数量。
  而且,母猪存栏数量与猪肉产量之间存在着紧密关联,大量的母猪能够繁育出更多的仔猪,进而育肥出栏,保障市场上充足的猪肉供应。不过,我们也不能仅以规模论英雄,当前中国养猪业的整体生产水平与国外一些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比如在前面提到的 PSY、育肥日增重等生产指标方面,这也提醒着中国养猪业要正视差距,结合自身情况,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实现从养猪大国向养猪强国的转变。
  三、中国生猪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发展阶段回顾
  中国生猪养殖有着漫长且不断演进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阶段。
  在建国初期的恢复时期,那时养殖模式多以农户散养为主,养殖技术相对传统、古朴,基本依靠经验传承,品种选育方面主要是沿用各地长期以来的地方猪种,比如东北民猪、金华猪等,这些地方猪种适应本地环境,但生长速度较慢,养殖规模也较小,主要是满足农户自家的食用需求以及少量的周边交易。
  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农业生产逐渐稳定,生猪养殖开始向规模化迈进,一些小型养殖场不断涌现。养殖技术上开始引入新的饲养管理方法,像科学的饲料配比等逐渐被重视,在品种选育上除了继续发挥地方猪种优势外,也开始尝试引进国外的一些优良猪种进行杂交改良,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
  到了现代,生猪养殖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大型养殖企业崛起,养殖模式走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各类先进的养殖技术如自动化喂养系统、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等被广泛应用,品种选育更是结合现代基因技术等手段,致力于培育出肉质优良、生长快、繁殖能力强且适应国内养殖环境的新品种,产业整体向着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方向不断发展,这一路走来,展现出了我国生猪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清晰脉络。
  本土猪种与引进猪种的特点与应用
  中国地方猪种和外国瘦肉型猪种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并且在国内生猪养殖产业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发挥着互补作用。
  在繁殖方面,中国地方猪种性成熟早,像东北民猪、金华猪等多个品种统计显示,平均 130 日龄就性成熟了,排卵数初产猪平均 17.21 个,经产猪 21.58 个,产仔数初产平均 10.54 头,经产平均 13.64 头,而且乳头数多、发情明显、受胎率高、护仔能力强、仔猪育成率高。而外国猪种性成熟一般在 180 日龄以上,排卵数少,例如长白猪、大白猪初产平均 9.25 头,经产平均 11 头。
  肉质上,地方猪种虽然脂肪多、瘦肉少,但肉质优良,肌肉嫩而多汁,肌纤维较细,密度较大,肌肉大理石纹分布适中,肌纤维间充满脂肪颗粒,烹调时能产生特殊的香味。外国一些改良选育的瘦肉型品种,PSE 肉(即肉色苍白、质地松软、切面渗出的劣质肉)发生率高。
  生长速度方面,外国猪种明显高于中国本地猪种,在生长肥育期内,中国地方猪种如民猪、金华猪、太湖猪平均日增重 453 克,外国猪种长白猪、杜洛克猪、大约克夏猪平均日增重 667 克,外国猪种 180 日龄可达 90 公斤以上,中国地方猪种达 90 公斤则远远超过 180 日龄。
  饲料利用率上,中国地方猪种民猪、金华猪、太湖猪平均料肉比为 3.5:1,外国猪种长白猪、杜洛克猪、大约克夏猪的平均料肉比为 3:1,外国猪种的饲料利用率高,可节省饲料,降低饲养成本。
  瘦肉率方面,外国猪种的胴体瘦肉率高于中国地方猪种,外国猪种体重 90 公斤时胴体瘦肉率达 55% 以上,我国地方脂肪型猪 90 公斤时胴体瘦肉率在 45% 以下。
  在应用场景中,地方猪种由于繁殖性能好、肉质佳等特点,在一些追求高品质猪肉产品,如特色土猪肉市场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适合采用生态化、散养等养殖模式,满足中高端消费群体对猪肉品质的需求。而外国瘦肉型猪种凭借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等优势,更多应用于大规模的商品猪养殖,为市场提供大量的猪肉供应,满足大众日常消费的基本需求。二者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繁荣发展。
  四、中国生猪产业的未来展望
  现存挑战剖析
  中国生猪产业在蓬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这些挑战对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首先,在生产效率方面,与一些养猪强国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从 PSY(每头母猪每年断奶仔猪数)指标来看,2022 年我国的 PSY 为 21.13 头,在国际对比的国家中暂时排在最后一位,而丹麦、荷兰等国家的 PSY 均超过了 30 头,这意味着我国母猪繁殖性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外,虽然国内头部猪企牧原在育肥猪日增重方面从 2022 年初的 600g 提升至现阶段的 800g,已高于部分欧洲国家平均水平,但与丹麦等表现卓越的国家相比仍有不足,丹麦在育肥猪日增重方面可达 1040g。生产效率的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体产业的产出能力和经济效益提升速度。
  其次,养殖成本控制是一大难题。我国蛋白饲料原料严重依赖进口,2023 年进口大豆 9940.92 万吨,其中约 94% 的数量来自巴西和美国,这使得饲料成本居高不下,而饲料成本在养猪成本中占比较大。2022 年我国养猪成本为 17.3 元 / 公斤,比 11 个国家养猪成本平均值高出近 3 元 / 公斤。并且,疫病、环保等因素也会进一步增加养殖成本,比如冬季疫病会造成生产成绩波动以及防控疫病投入增加,环保政策日益严格也要求养殖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来满足要求。
  再者,行业集中度方面,尽管近年来生猪养殖行业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但目前中小养殖场(户)仍然是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最主要的养殖主体,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这意味着行业内企业规模参差不齐,资源整合难度较大,难以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来应对市场风险和提升产业竞争力,部分中小规模养殖场(户)还面临着淘汰或整合的压力。
  这些挑战相互交织,若不能有效应对,可能会使我国生猪产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影响产业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效益优势的转变,进而阻碍我国从养猪大国迈向养猪强国的步伐。
  发展机遇探讨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生猪产业在迈向养猪强国的征程中,也蕴含着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产业升级和拓展国际影响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政策支持角度来看,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政策。例如,2021 年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用 5-10 年时间,基本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并且明确了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疫病防控能力增强等目标,还强调要缓解市场周期性波动,保障猪肉供应安全。各省市也根据自身情况,出台资金贷款补贴、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从不同层面助力生猪产业发展,为产业的稳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技术创新方面,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为生猪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像智能化、数字化等技术不断应用和推广,大型养殖企业纷纷采用自动化喂养系统、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等,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生产模式,提升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众多科研力量也在积极探索,如第六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以 “科技重塑猪业” 为主题,深入探讨了 “遗传与育种”“疫病与防治”“营养与饲料” 等主题,众多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推动产业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方向发展。而且,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也在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比如牧原股份围绕非瘟防控、种业高质量发展等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诸多建议,并积极推进疫病净化、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等工作,努力提升养猪技术水平。
  市场潜力更是不容小觑,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了强劲且持续的猪肉消费需求,尽管人口增速放缓、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但猪肉作为我国居民的主要肉食,依然有着坚实的消费基础。并且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加强,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猪肉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为生猪产业拓展中高端市场提供了机遇,促使企业在提升猪肉品质、打造特色猪肉产品方面下功夫,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此外,我国生猪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凭借丰富的猪种质资源以及庞大的产业规模基础,有望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增加猪肉产品的出口份额,让中国生猪产业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总之,只要抓住这些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中国生猪产业未来有望实现高质量的产业升级,真正成为全球生猪产业领域的强国,在保障国内猪肉供应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强大的竞争力。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湖北省生猪产储供销信息(2024年10月)2024/12/20 20:13:58
湖北省生猪调控信息(2024年12月19日)2024/12/20 20:12:56
湖北省生猪调控信息(2024年12月12日)2024/12/20 20:12:14
自贡市富顺县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12/20 17:10:05
雅安市汉源县农业农村局多管齐下筑牢大规模生猪屠宰安全防线2024/12/20 17:09:14
2024年12月20日全国生猪市场行情综述2024/12/20 15:39:45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4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