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市场风云:旺季不旺背后,2025 何去何从?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12/28 15:03:08 关注:43 评论: 我要投稿
|
|
年末生猪市场 “旺季不旺” 成定局?
眼瞅着年末将至,这本该是生猪市场的销售旺季,可现实却给养殖户们泼了一盆冷水 —— 生猪价格不仅没涨,反而再度转跌,“旺季不旺” 似乎已成定局。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缘由?又会给生猪产业带来哪些影响?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
今年一季度,养殖利润回暖,这可让生猪市场主体们看到了 “曙光”,纷纷扩大产能,能繁母猪存栏量稳步回升,截至 10 月,已累计增长 2.18%,达到 4073 万头。这本是行业复苏的积极信号,却也为后续的市场供需失衡埋下了伏笔。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生猪供应量持续增加,市场逐渐从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
进入四季度,尽管需求旺季如期而至,消费者对猪肉的购买热情也有所升温,可生猪价格却依旧 “萎靡不振”。近几年,“旺季不旺” 的现象频繁上演,养殖户们似乎也有了自己的 “小算盘”,锚定旺季需求进行增产。近期,养殖户大猪出栏积极性明显提升,大猪供应占比及均重小幅提升,大家都想着趁着旺季多卖点钱。与此同时,集团场普遍采取下半年出栏增量的策略,养殖端整体出栏积极性居高不下,这使得市场供给压力陡然增大。反观需求端,虽然有所增长,但增量远远无法匹配供给端的迅猛增长,市场预期转弱,生猪现货价格自然也就一路下跌。
一、产能扩张 “后遗症” 显现,供应压力山大国联期货农产品事业部的于子宸指出,进入四季度,需求旺季虽至,但 “旺季不旺” 已成常态,养殖户们为了抓住旺季商机,纷纷提前布局增产,大猪出栏积极性显著提升,大猪供应占比及均重都有小幅增长。集团场更是普遍采取下半年出栏增量的策略,养殖端整体出栏积极性高涨,市场供给压力骤增。需求端呢,虽说有一定增长,可跟供给端的大幅增量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市场预期随之转弱,生猪现货价格下跌也就成了必然。
浙商期货研究中心的农产品研究员万晓泉也表示,当下养殖端对后市预期悲观,旺季出栏积极性高,供给持续施压,猪价不断走弱。从 8 月起,生猪供给就因母猪产能回升和前期增重操作而逐步增长,四季度更是增量明显。反观需求端,屠宰量处于中性水平,并无明显提振因素,旺季需求增幅有限。11 月下旬,旺季需求不及预期,养殖端出栏积极性飙升,供给大量释放,猪价自然就一蹶不振了。
二、需求端的 “无力感”,旺季提振有心无力除了供应端的压力,需求端的疲软也是导致 “旺季不旺” 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刚性,这使得猪肉消费的季节性波动逐渐减弱。
一方面,消费者的饮食结构日益多元化,牛肉、羊肉、鸡肉、鱼肉等替代品不断丰富,抢占了部分猪肉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健康饮食理念的倡导下,一些消费者认为鸡肉、鱼肉等白肉脂肪含量低、更健康,从而减少了对猪肉的消费。另一方面,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对猪肉消费产生了影响。在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消费者对高价猪肉的购买力下降,转而选择价格更为亲民的肉类或其他食品。
从消费场景来看,以往节假日期间,家庭聚餐、走亲访友等活动会大幅拉动猪肉需求,但如今,随着餐饮消费升级,人们在外出就餐时,菜品选择更加多样化,对猪肉菜品的依赖度降低。同时,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一些集体聚餐、婚宴等大型活动规模受限,也使得猪肉的集中消费需求减少。
此外,猪肉加工企业的市场表现也不尽如人意。除了少数几个生猪养殖和加工大省有一些大规模的肉类加工企业外,其他地区的生猪加工企业普遍偏弱,不仅数量少、加工能力弱,而且未能与养殖基地形成紧密联系,辐射面小,这使得养殖户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生猪市场的稳定性也受到影响。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需求端的增长十分有限,难以承接供应端的大幅增量,猪价自然也就缺乏上涨的动力。
三、养殖企业的 “两难” 困境与应对之策
对于养殖企业而言,当前的市场形势让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一方面,饲料原料价格处于相对低位,使得生猪整体养殖利润尚可,这刺激着企业扩大养殖规模,毕竟在商言商,有利可图时谁不想多赚一笔?但另一方面,市场供给过剩的现状又犹如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企业深知盲目扩张产能的风险。
部分企业,尤其是集团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产能扩张上表现得较为克制。他们明白,一旦产能过度扩张,未来市场供需失衡加剧,猪价可能会进一步暴跌,届时企业将面临巨大的亏损风险。
为了应对产能过剩的难题,养殖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各种应对策略。一些企业开始优化养殖结构,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降低无效产能。通过科学的配种、饲养管理,让每头母猪都能发挥最大的繁殖潜力,提高产仔数、健仔率,从而在不增加母猪存栏量的前提下,提升生猪的出栏量。
还有企业加强成本控制,从饲料采购、养殖过程中的能耗、人力成本等各个环节入手,精打细算,降低生产成本。例如,与饲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价格;采用智能化养殖设备,减少人力投入,提高养殖效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利润下滑风险。
此外,拓展销售渠道也是关键一环。除了传统的销售市场,一些企业开始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线上销售,拓宽市场覆盖面,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还有企业尝试发展生猪深加工业务,将猪肉加工成腊肉、香肠、火腿等各类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消化过剩产能。
四、2025 年生猪市场展望:负重前行,曙光何在?
展望 2025 年,生猪市场依旧面临着诸多挑战。据业内人士分析,明年一季度生猪反弹空间相对有限。一方面,生猪供给仍旧处于高位,前期产能扩张的 “余威” 尚存,大量生猪陆续出栏上市;另一方面,明年春节偏早,需求旺季窗口缩窄,消费者在春节前集中采购猪肉的时间缩短,这使得养殖端年前出栏压力较大。春节后,随着需求淡季的到来,在供需宽松的大背景下,预计明年一季度生猪价格整体仍将承压,反弹空间有限。
中信建投期货的养殖分析师魏鑫指出,目前生猪期货价格接近历史低位,随着生猪产业集约化发展,在当前仍有养殖利润的情况下,产能和产量都保持边际增长态势,明年生猪价格持续承压。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生猪产业就毫无希望可言。
从养殖企业的角度来看,虽然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但它们也在积极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一方面,部分企业尤其是集团企业,在资金流恢复、利润尚可的情况下,产能有边际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它们也意识到市场供给过剩的风险,产能扩张较为克制。总体来看,2025 年生猪产量有望缓慢增长。
浙商期货研究中心的农产品研究员万晓泉认为,2025 年生猪整体产能仍会出现增长,产能出清可能要等到产业出现全面的持续性亏损。当前,养殖模式发生转变,放养规模增加,仔猪需求增加;同时,猪企规模化进程继续推进,养殖技术进一步增长,防疫防病水平提升,生产效率仍可能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抵消母猪存栏数量下降的影响。
综合各方观点,2025 年生猪市场进入产能恢复兑现阶段,生猪供给压力增加,受此影响,现货价格预计呈现震荡偏弱走势。明年一季度供给压力叠加春节后需求下降,预计生猪价格重心将进一步下移。不过,市场也存在一些变数,如政策调控、突发疫病等因素,都可能对生猪市场产生影响。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尤其是冻品入库情况及二次育肥入场节奏,这些因素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猪价格的走势。而随着二季度前后供给出栏量的下降,猪价可能出现阶段性反弹,届时市场又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大 中 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