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清明猪价“小阳春”?难!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3 12:18:58 关注:65 评论: 我要投稿

  猪价上周走势回顾
  上周生猪现货市场呈现出一幅复杂的价格波动图景。在上周四和上周五,生猪现货价格连续两日窄幅下滑,给市场带来了一丝下行压力。不过,从整体上周的表现来看,生猪现货整体维持在窄幅波动的区间内,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价格起伏。
  区域市场的分化是上周猪价走势的一大显著特征,呈现出 “北涨南降” 的格局。在高价区,广东展现出较强的价格韧性,截至 3 月 28 日,广东的生猪价格达到 15.55 元 / 千克 ,这一价格反映了当地市场的供需关系以及消费需求的强劲。而在另一端,黑龙江则成为低价区的代表,价格下探至 14 元 / 千克,与广东形成鲜明对比,这背后可能涉及到养殖成本、运输距离、当地市场供需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河南作为基准地,价格相对稳定,维持在 14.53 元 / 千克,为市场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参考点。这种区域价格的分化,使得不同地区的养殖户和市场参与者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市场环境,也给整个生猪市场的调控和分析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1 - 3 月生猪出栏量分析
  理论出栏量增加的原因
  在生猪养殖领域,能繁母猪和新生仔猪的数据对于预测未来生猪出栏量起着关键作用。按照从能繁母猪到商品猪 10 个月的生长周期,以及从新生仔猪到商品猪 6 个月的生长周期推算,2025 年 1 - 3 月对应的是 2024 年 3 - 5 月的能繁母猪以及 7 - 9 月的新生仔猪。
  从能繁母猪数据来看,虽然农业农村部官方数据在 2024 年 3 - 5 月期间分别环比下滑 1.24%、下滑 0.15% 和上升 0.25% ,但卓创资讯监测数据却分别上涨 0.45%、上涨 3.60% 和上涨 0.71% 。这其中,卓创资讯监测到中大型养殖企业母猪存栏在稳步增加,这为后续生猪出栏量的增长提供了基础。再看新生仔猪数据,2024 年 7 - 9 月新生仔猪分别环比增加 2.00%、0.70% 和 0.80% 。基于这些数据,从理论上来说,生猪出栏量呈现出增加走势,进而推算出 1 - 3 月理论生猪出栏量或连续增长。这种基于生长周期和繁殖数据的推算,是行业内预测生猪供应的重要方法,它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框架,让大家对未来的市场供应有一个初步的预期。
  实际出栏量增幅不及预期的因素
  然而,现实的生猪出栏情况却与理论推算有所不同。1 - 3 月的实际出栏量增幅并不及预期,这背后主要有两大因素:养殖端压栏增重和二次育肥补栏截留。
  先看养殖端压栏增重。受饲料成本低位的影响,养殖户压栏增重的意愿偏强。截至 3 月 20 日,本月全国生猪交易均重为 124.62 公斤,环比涨 0.75%,同比上涨 1.26%。春节前存在提前出栏现象,节后出栏均重持续上涨,这使得原本应该出栏的生猪被继续饲养增重,导致供应增幅不及预期。例如,一些养殖户认为市场价格还有上涨空间,或者希望等猪体重更大时能卖个更好的价钱,所以选择压栏。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的供应节奏。
  二次育肥补栏截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肥标价差前期走阔,叠加饲料成本偏低,使得二次育肥补栏热度提升。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二次育肥补栏量从 1 月第一周的 7600 头,逐步震荡增加至 40612 头 ,且二次育肥补栏体重以 110 - 127 公斤为主,这与屠宰端收购体重高度重合。二次育肥补栏群体截留了本应流向屠宰端的猪源,导致实际供应到市场上的生猪数量减少,进而使得实际出栏量增幅不及预期。这就像是在原本的供应链条上设置了一个 “截留点”,大量猪源被截留在二次育肥环节,无法及时进入市场流通。
  4 月猪价走势预测
  价格拐点的影响因素
  随着 4 月的到来,生猪市场迎来了一系列影响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使得市场对猪价拐点的预期愈发强烈。
  气温升高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随着气温的逐步攀升,消费者对肥猪的需求明显减弱。肥猪通常脂肪含量较高,在高温天气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瘦肉含量较高的猪肉,或者选择其他肉类替代品,这直接导致肥猪的市场需求下滑。例如,在南方一些气温较高的地区,夏季时肥猪的销量会明显低于其他季节。
  肥标价差收窄也是影响猪价的重要因素。肥标价差是指肥猪价格与标准猪价格之间的差值。截至 3 月 24 日,全国肥标价差为 0.58 元 / 公斤,较 2 月末收窄 0.57 元 / 公斤 。肥标价差的收窄意味着养殖肥猪的利润空间在减小,养殖户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当肥标价差持续缩小时,养殖户为了避免利润进一步受损,会加快大体重猪的出栏节奏,这使得市场上生猪供应量增加,对猪价形成下行压力。
  收购均重与出栏均重差值负值扩大同样不容忽视。按照下游市场季节性变化规律,4 月气温稳步升高,屠企收购均重下滑,部分企业对中大猪加大扣罚。这就导致养殖户为了避免扣罚带来的损失,不得不将原本计划继续饲养增重的猪提前出栏,从而增加了市场的供应。例如,一些养殖户原本希望猪体重达到更高标准再出栏,但由于扣罚政策,不得不提前将猪卖出。
  综合这些因素,4 月随着气温升高,大猪需求下滑,肥标价差收窄以及体重差的负值走阔都会推动大猪出栏积极性提升,或导致供应增幅略超预期。而进入 4 月屠企屠宰量虽有增长,但目前国储制作收尾,叠加分割利润下滑,屠企宰量增幅或小于预期,供略大于求的局面或导致 4 月猪价拐点在即 。这种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使得养殖户和市场参与者都需要密切关注猪价的动态,及时调整养殖和销售策略。
  清明假期需求对猪价的作用
  本周迎来清明小长假,按照常理,节日期间的消费需求会对猪价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但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猪价难以因清明假期需求而大幅上涨。
  从历史数据来看,清明节虽然是传统的消费旺季,但对猪价的提振作用通常较为短暂且有限。以过往几年的数据为例,在清明节前后,猪价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小幅度上涨,但这种上涨往往难以持续,在节日过后,猪价很快就会回到原来的价格区间甚至继续下跌。这主要是因为清明节的消费增量相对有限,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的供需格局。
  当前市场处于供强需弱的格局。根据新生仔猪数据推算,今年 2 月至 6 月肥猪上市可能同比增长 2.5% 左右,叠加当前生猪出栏体重持续增加,4 月至 5 月生猪供给将呈现增加态势 。而需求端方面,终端消费延续暂无明显改善迹象,下游批发商拿货积极性依然不高。宁正期货在研报中指出,这种需求端的疲软状态使得即使在清明假期,需求的增加也难以弥补供应的过剩,无法对猪价形成持续有力的支撑。
  区域市场的分化也表明市场需求并未出现显著改善。近期生猪价格呈现 “北涨南降” 的分化格局,截至 3 月 28 日,广东高价区达 15.55 元 / 千克,黑龙江低价区下探至 14 元 / 千克,基准地河南稳定在 14.53 元 / 千克 。这种区域价格的差异说明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存在差异,且整体上并没有因为清明假期的临近而出现全面的需求增长,节日效应难以对全国猪价形成全面提振。
  中长期猪价走势展望
  能繁母猪存栏与产能兑现
  从中长期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是影响生猪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能繁母猪存栏仍高于正常水平 ,这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猪的潜在供应量提供了充足的保障。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为例,11 月末能繁母猪存栏 4080 万头 ,环比增长 0.2% ,同比虽有下降,但仍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 104.6% ,处于产能正常的绿色区域。
  在现代养殖技术的助力下,母猪的生产效率同比显著提高。母猪的 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和 MSY(每头母猪每年出栏的肥猪头数)都有大幅提升。这意味着每头母猪每年能够生产更多的仔猪,并且仔猪的成活率也会提高,进一步增加了生猪的存栏量和出栏量。例如,据 Mysteel 监测数据显示,2024 年年末,PSY 值在 26 头 / 年,MSY 值在 23.4 头 / 年 。
  若排除疫病等不可控因素,基于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生产效率的双重因素,今年全年生猪产能仍将持续兑现。从市场供需关系的角度分析,生猪供应相对充足,而需求端居民饮食结构日益多样化,牛羊肉、鸡肉等替代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对猪肉消费形成了一定的挤压。在这种供强需弱的背景下,猪价缺乏大幅上涨的动力,市场预计今年猪价低于去年水平,全年均价或围绕 14 元 / 千克波动 。这种价格预测为养殖户和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中长期的价格参考,有助于他们合理规划养殖和经营策略。
  养殖企业面临的挑战
  今年春节后,豆粕及玉米价格上涨明显,这给猪企带来了严峻的成本挑战。在饲料价格走高的背景下,猪企的降本空间变得极为有限。饲料成本在生猪养殖成本中占据着重要比例,约占总成本的 60%-70% ,其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猪企养殖成本的增加。
  以自繁自养模式为例,一头生猪从仔猪到出栏,饲料成本的增加会使得养殖利润大幅缩水。若生猪价格不能相应上涨,猪企的利润率保持增长将变得难度较大。对于一些小型猪企或养殖户来说,过高的饲料成本甚至可能导致亏损。在这种情况下,成本控制能力成为了猪企在市场竞争中的关键因素。
  能够有效控制成本的猪企,在市场竞争中就具有更大的优势。它们可以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寻找价格相对较低但营养成分相近的替代原料,降低饲料成本;也可以通过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生猪的生长效率和成活率,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损耗,从而在饲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下,依然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而那些成本控制能力较弱的猪企,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4月3日浙江及各地市活猪收购价格2025/4/3 18:47:28
2025年4月3日浙江及各地市白条猪价格2025/4/3 18:46:55
生猪市场风云:数据背后的价格密码2025/4/3 17:40:58
生猪巨头产能大扩张,养猪市场风云变幻?2025/4/3 11:41:19
猪企“内卷”成本战,2025如何突出重围?2025/4/3 11:38:23
2025年4月2日浙江及各地市白条猪价格2025/4/3 5:27:59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