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市场动态 → 文章内容

2025年4月生猪市场大揭秘:价格、供需与期货走势全解析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27 9:21:25 关注:91 评论: 我要投稿

  市场现状:价格与供需的微妙平衡
  在 2025 年的生猪市场中,4 月成为了一个关键的观察窗口,价格与供需之间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而这种状态也深刻影响着整个行业的走向。
  先来看价格表现,今年 4 月全国生猪均价约为 15.21 元 / 公斤 ,同比仅仅下跌 1.8%。从这一数据能直观感受到,与去年相比,价格整体差异并不显著,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内波动。这种价格的相对稳定,背后其实隐藏着诸多复杂因素,也为我们探究供需关系提供了线索。
  从供应端来看,机构对月内规模企业生猪出栏量的预估,从前期产能角度分析,并没有给出很高的数值。但当我们通过同比数据进行折算时,增幅却较为明显,机构普遍给出的增幅评估维持在高位。这就像是一个矛盾体,前期预估与实际同比增幅之间的差异,引发了市场的诸多猜测。再结合屠宰数据,实际增量却相对有限。其中,二次育肥入场增多是一个重要因素,大量生猪被二次育肥截留,延缓了进入市场的时间。同时,散户供应量的减少也不容忽视,三方机构给出的生猪出栏环比增幅数据较大,但实际供应减少或许主要源于散户。对于散户是存栏下降较多,还是压栏惜售,市场存在较大分歧。不过,三方机构公布的饲料相关数据显示,同比增幅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月内价格偏强运行主要是因为供应减少,而这种供应减少与产能下降关系不大,更多是出栏节奏偏慢导致的。
  在需求端,月内也开始展现出一定的好转迹象。从屠宰量变化节奏与库存变化节奏的差异中便能一探究竟,屠宰量周度环比有所下降,然而冻品库存同样在下降,并且生猪鲜销率也有所好转。这一系列数据的变化,充分说明市场对生猪的实际需求正在逐步改善,而这种需求的好转,也为价格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撑 ,使得价格在供应和需求的博弈中,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且偏强的状态。
  价格走势:同比微降,平稳中有波澜
  在 2025 年 4 月的生猪市场中,价格走势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全国生猪均价约 15.21 元 / 公斤,同比下跌 1.8% ,这样的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乍一看,似乎市场风平浪静,与去年相比差异不大。但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这看似平稳的价格背后,实则暗流涌动,供需因素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复杂的市场乐章。
  回顾近年来的生猪价格走势,其波动一直是行业的常态。从 2018 年非洲猪瘟爆发导致价格大幅上涨,到随后产能恢复价格逐渐回落,每一次价格的起伏都深刻影响着整个生猪产业链。在这个大背景下,2025 年 4 月的价格表现虽然看似平稳,但却有着独特的市场意义。
  与过往价格波动较大的时期相比,今年 4 月价格的相对稳定,反映出市场在供需两端逐渐寻找平衡的过程。过去,价格的大幅波动往往是由于供应端的急剧变化,如疫病导致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或者产能过度扩张引发供应过剩。而今年,虽然价格同比有小幅下跌,但整体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这说明市场在经历了多年的调整后,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各方参与者对市场的把控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供应端:多因素交织下的供应谜题
  (一)规模企业出栏:预期与现实的差距
  在 2025 年 4 月的生猪供应格局中,规模企业的出栏表现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从机构的预估数据来看,在月初时,基于前期产能状况,各方对于月内规模企业生猪出栏量的预估相对保守,并没有给出很高的数值。然而,当我们将视角切换到同比数据时,却发现了截然不同的情况。通过同比数据折算,规模企业的出栏增幅较为明显,机构普遍给出的增幅评估维持在高位 ,这让市场对规模企业的出栏表现充满了期待。
  但现实却与预期产生了一定的差距。涌益口径预估 4 月期间规模企业出栏环比增加大约在 3.67% 左右,我的农产品口径预估 4 月期间规模企业出栏环比增幅大约在 3.25% 左右,虽然两者在具体数值上略有差异,但都显示出出栏环比增速明显偏低的情况。深入分析其中原因,前期基数较低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前两个月,规模企业的出栏压力并未完全释放,市场原本普遍认为 4 月期间规模企业的出栏压力将开始集中释放,迎来一个出栏高峰。但实际数据表明,出栏增量相对有限,这无疑让市场感到意外。
  同时,大体重猪源的增多也从侧面反映了前期压栏的情况。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市场对后期猪价存在一定的上涨预期,部分养殖户选择压栏惜售,希望能够在价格更高时出栏,获取更多的利润。然而,随着供应的逐渐恢复,市场饱和度增加,压栏进一步增加空间其实已经相对比较有限。尽管如此,从同比数据来看,规模企业同比出栏量增幅明显维持高位。这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规模企业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通过新建养殖场、扩大养殖规模等方式,提升了生猪的存栏量和出栏量;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数据的调整有一定关系,例如统计样本的变化、统计方法的改进等,都可能对最终的同比数据产生影响 。
  总体来看,规模企业虽然在出栏压力释放方面并不充分,但仍然是供应改善最明显的主体。数据显示,截止 4 月 20 日,国内生猪出栏完成进度大约在 66.25% 左右,整体处于中性水平,这说明市场整体出栏节奏维持正常,供应压力释放并不明显。但这种表面的平静下,实则隐藏着市场对未来供应情况的担忧,如果规模企业后续出栏节奏不能加快,随着时间的推移,供应压力可能会逐渐累积,对市场价格产生下行压力 。
  (二)散户供应之谜:存栏与出栏的分歧
  在生猪供应端,散户的供应情况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而在 2025 年 4 月,这种争议愈发明显。由于规模企业出栏同比大幅增加,但市场上生猪的绝对价格变动却相对有限,这就使得出栏减量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了散户方面。然而,市场对于散户的实际存栏和出栏情况,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散户存栏去化较大。他们的依据主要来自于市场的直观感受和一些零散的调研。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大、养殖成本的上升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小型散户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逐渐退出了生猪养殖行业,导致散户存栏量大幅下降。而且,在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时,散户往往缺乏足够的抗风险能力,为了避免亏损,会选择提前出栏或减少存栏量 。
  但同样也有部分观点认为,散户存栏去化有限。从饲料数据来看,这一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钢联口径数据折算来看,预计 3 月期间生猪饲料消费同比增幅仍维持高位。虽然这其中可能有生猪体重增加导致饲料消耗增多的原因,但从整体数据趋势来看,总体存栏偏高的情况预计仍然存在。生猪在生长过程中,体重的增加会导致饲料摄入量的上升,但一般来说,体重增加与饲料消费的增长并非完全成正比,还受到养殖技术、饲料转化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仅仅从饲料消费同比增幅高位这一数据来推断,散户实际存栏释放压力仍然比较有限,存栏去化幅度不大 。
  这种市场观点的分歧,给生猪供应端的预测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散户存栏去化较大,那么未来市场供应可能会相对减少,对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但如果散户存栏去化有限,那么在规模企业出栏逐步增加的情况下,市场供应压力将会进一步增大,价格可能面临下行风险。因此,准确把握散户的供应情况,成为了市场参与者判断未来生猪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
  (三)二次育肥:市场的 “搅局者”
  在 2025 年 4 月的生猪市场中,二次育肥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就像一个 “搅局者”,打破了原本市场供需的微妙平衡,对生猪供应量和出栏节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生猪价格在本月整体维持高位,这为二次育肥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得二育入场积极性开始明显增加。从整体强度来看,较此前一个月明显增强,这一点从规模企业二育销量占比以及育肥户栏舍利用率的变化中可以得到有力验证。本月以来,规模企业二育销量占比由 3 月下旬的 4.03% 快速攀升至本月中旬的 9.73%,育肥户栏舍利用率也由 3 月末的 29% 快速攀升至 45% 。这些数据的大幅增长,直观地展示了二次育肥在市场中的活跃程度。
  二次育肥的快速入场,使得大量原本可以直接进入市场的生猪被再次育肥,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养殖端出栏压力释放的放缓。原本按照正常的养殖周期和出栏计划,这些生猪应该在本月进入市场,增加市场供应量。但由于二次育肥的介入,它们的出栏时间被推迟,市场供应节奏被打乱。对于二次育肥入场增多的原因,近期猪价仍呈现企稳状态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当猪价企稳且有上涨趋势时,养殖户预期通过二次育肥,将生猪养到更大体重后再出栏,可以获取更高的利润。而且,在市场普遍看好后期猪价的情况下,这种预期进一步增强,吸引了更多的养殖户参与到二次育肥中来 。
  二次育肥的出现,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对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因为减少了当前市场的供应量。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二次育肥存栏量过度累积,将会给后续市场带来巨大的供应压力。当这些经过二次育肥的生猪集中出栏时,市场供应量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导致价格下跌,影响整个生猪市场的稳定 。
  (四)出栏体重:高位运行与后续趋势
  2025 年 4 月,生猪出栏体重的变化成为了市场关注的又一重点。本月以来,生猪出栏体重继续维持高位,但增速明显放缓,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市场信息,反映了大体重猪源供应、标猪出栏占比变化等多方面的市场动态,也对后续出栏体重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生猪出栏体重维持高位,首先反应出大体重猪源供应增多的情况。在前期,由于市场对猪价的上涨预期,养殖户普遍存在压栏增重的行为,希望通过增加生猪体重来获取更多的收益。这就导致了大体重猪源在市场中的占比逐渐增加,使得整体出栏体重维持在高位。然而,随着市场供应的逐渐恢复以及二次育肥数量的增多,养殖端进一步压栏增重动力变得比较有限。一方面,市场饱和度增加,大体重猪源的市场需求逐渐趋于饱和,如果继续压栏增重,可能面临销售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二次育肥的介入,使得市场对生猪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标猪出栏占比有所增加 。
  从大小猪价差上也可以明显看到这种变化。数据显示,截止 4 月 24 日当周,全国生猪出栏体重大约在 128.14 公斤左右,较上月末增加 0.3 公斤,虽然整体体重仍在增加,但增幅已经非常小。同时,大小猪价差在 0.23 元 / 公斤,较上月末下降 0.27 元 / 公斤 。这表明,近期大小猪价差的下滑受标猪上涨影响更明显。随着标猪需求的增加,其价格上涨,使得大小猪价差缩小。而标猪价格上涨的背后,与二次育肥有着密切的关系。二次育肥户更倾向于购买标猪进行再次育肥,这就导致市场对标猪的需求增加,推动了标猪价格的上涨 。
  总体来看,当前生猪出栏体重处于高位,并且由于前期存栏累积幅度相对较大,预计短期内体重出现比较大幅度的去化难度也相对较大。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市场供应压力的逐步释放,出栏体重可能呈现缓慢下行态势。因为当市场供应增加,价格面临下行压力时,养殖户为了避免亏损,会加快出栏速度,减少压栏时间,从而使得生猪出栏体重逐渐下降 。
  需求端:曙光初现,需求悄然回暖
  (一)消费数据解读:屠宰与库存背后的需求密码在 2025 年 4 月的生猪市场中,需求端的数据变化犹如一把钥匙,为我们解开了市场消费状况的密码。从高频数据来看,月内生猪屠宰环比下降了 2.47% ,这一数据乍看之下,似乎表明市场对生猪的需求在减少。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冻品库存时,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冻品库存整体变化不大。按照常理,如果市场需求减少,屠宰量下降,那么冻品库存应该会有所增加,因为市场消化不了的猪肉会被冷冻储存起来。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冻品库存没有明显变化,这就说明市场对猪肉的消化能力并没有减弱,只是消费的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 。
  再看生猪价格以及鲜销率,它们均呈现出增加状态。生猪价格的上涨,直观地反映出市场对生猪的需求较为旺盛,供不应求时价格自然会上升。而鲜销率的增加,则进一步证明了实际消费状况其实相对比较良好。鲜销率的提高意味着更多的猪肉是以新鲜的形式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而不是被加工成冻品储存起来,这说明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新鲜猪肉,市场对新鲜猪肉的需求在增加 。
  综合这些数据来看,虽然屠宰量环比有所下降,但冻品库存变化不大以及生猪价格和鲜销率的增加,都充分说明市场对生猪的实际消费状况是相对良好的,需求端正在逐渐好转。这种好转可能得益于多种因素,比如气温逐渐升高,消费者对新鲜食材的需求增加;节假日的临近,家庭聚餐、外出就餐等活动增多,带动了猪肉消费的增长 。
  (二)需求好转对价格的支撑:市场的积极信号需求好转对生猪价格的支撑作用,在 2025 年 4 月的生猪市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成为了市场中的一个积极信号,深刻影响着整个市场的走势。
  从市场供需的基本原理来看,当需求增加而供应相对稳定或减少时,价格往往会上涨。在 4 月,生猪需求端呈现出连续好转的状态,这就使得市场对生猪的需求量增加。而供应端虽然整体产能仍未完全释放,但由于二次育肥入场增多、散户出栏减少等因素,实际进入市场的生猪供应量并没有大幅增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在这种供需关系下,价格自然受到了支撑 。
  从具体的市场表现来看,生猪价格在 4 月呈现出偏强运行的态势。随着需求的好转,消费者对猪肉的购买意愿增强,市场上的猪肉销售速度加快,这就促使屠宰企业和养殖户提高价格。同时,由于需求的增加,一些原本对市场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也开始加入购买行列,进一步推动了价格的上涨。而且,需求好转还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屠宰企业因为市场需求旺盛,订单增多,生产积极性提高,从而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收购生猪;养殖户看到市场需求良好,价格上涨,也更有动力进行养殖生产,保障市场供应 。
  需求好转对生猪价格的支撑,不仅在短期内稳定了市场价格,还对市场的长期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它增强了市场参与者的信心,促进了市场的活跃和繁荣,为生猪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养殖利润与产能:行业的晴雨表
  (一)养殖利润:猪价反弹带来的短暂红利
  在 2025 年 4 月的生猪市场中,养殖利润的变化成为了养殖户关注的焦点,它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市场的冷暖。本月以来,生猪养殖利润呈现出明显的改善态势,无论是外购仔猪还是自繁自养模式,都迎来了利润的增长,这无疑为养殖户带来了一丝曙光 。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截止 4 月 25 日当周,生猪自繁自养利润达到了 100.16 元 / 头,较上月上涨了 48.33 元 / 头 。自繁自养模式下,养殖户从母猪的饲养、配种,到仔猪的繁育、育肥,整个过程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成本相对可控。当猪价上涨时,利润空间便会随之扩大。在本月,猪价的反弹上涨成为了自繁自养利润增加的主要推动力。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渐好转,猪价稳步上升,养殖户在出售生猪时获得了更高的收益,从而使得自繁自养利润大幅提升 。
  同时,外购仔猪盈利也表现出色,达到了 53.62 元 / 头,较上月上涨 80.75 元 / 头 。外购仔猪盈利的大幅上涨,除了猪价上涨的因素外,成本端的变化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去年仔猪价格在阶段性反弹后近期回落开始有所加快,这使得外购仔猪的成本重心下移。养殖户在购买仔猪时,花费的成本减少,而在出售育肥猪时又能享受到猪价上涨带来的红利,一降一升之间,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拉大 。
  然而,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虽然当前养殖利润有所改善,但这可能只是猪价反弹带来的短暂红利。从中期来看,由于生猪市场的供应压力仍比较明显,后续整体养殖利润仍偏于走弱。随着规模企业出栏量的逐步增加,以及可能出现的二次育肥存栏累积等情况,市场供应将会进一步增大,猪价可能面临下行压力。一旦猪价下跌,养殖利润也将随之减少,养殖户需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合理调整养殖策略,降低成本,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利润下滑风险 。
  (二)仔猪与母猪市场:价格稳定背后的产能信号在生猪养殖产业链中,仔猪与母猪市场的价格变化和产能情况,犹如行业的 “晴雨表”,深刻反映着整个市场的供需关系和发展趋势。在 2025 年 4 月,仔猪价格整体呈现震荡运行的态势,母猪价格则变化不大,这些看似平常的价格表现背后,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市场信息 。
  截止 4 月 25 日,7 公斤仔猪均价为 537 元 / 头,较上月末仅上涨 1 元 / 头;15 公斤仔猪均价 650 元 / 头,较上月末上涨 2 元 / 头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本月以来仔猪价格的波动幅度极小,整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市场各群体仔猪补栏积极性整体比较一般,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前期仔猪价格上涨较快,使得当前仔猪补栏成本已经明显抬升。对于养殖户来说,补栏成本的增加意味着养殖风险的增大,他们需要更加谨慎地考虑补栏的时机和数量。虽然目前仔猪价格开始逐步企稳,但市场普遍对后续上涨空间比较谨慎。毕竟,生猪市场的价格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应、需求、疫病等,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
  加之当前仔猪供应也比较充足,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仔猪价格的上涨。在价格反弹后,企业出售仔猪数量开始有所增加,市场上的仔猪供应量增多,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仔猪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难度增大。从长远来看,仔猪价格的走势将继续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如果后续市场需求不能明显增加,仔猪价格可能会继续维持在当前的震荡区间,甚至有下行的风险 。
  相较于仔猪市场,母猪价格整体变化不大。这主要是因为产能方面整体维持稳定,虽然近期猪价有所上涨,但市场各养殖主体都比较谨慎,补栏动力一般。在经历了多年的市场波动后,养殖户和企业对市场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盲目跟风补栏或淘汰母猪。同时,由于养殖利润仍基本维持,因此淘汰压力也比较一般。淘汰母猪与商品猪比价月内在有所反弹,这也反映出市场对母猪价值的认可度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淘汰现象 。
  在能繁母猪存栏方面,3 月各口径对于能繁母猪存栏变化评估仍然存在一定差异 。涌益口径评估能繁存栏环比增加 0.1%,规模企业口径存栏环比下降 0.25%;钢联口径综合存栏环比增加 0.09%,其中规模企业存栏环比增加 0.08%,中小散存栏环比增加 0.41% 。虽然不同口径的数据存在差异,但对于存栏结构评估上差异不大,散户群体存栏环比增幅高于规模企业。这种差异或许主要受样本点影响,但也反映出不同养殖主体在产能调整上的差异。总体来看,由于能繁母猪当前养殖利润仍然比较良好,尤其在仔猪价格呈现偏强的背景下,预计市场淘汰动力可能比较一般。而近期淘汰母猪和商品猪比价整体稳定,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情况,预计 4 月期间能繁母猪存栏可能继续呈现小幅增加的态势 。
  综合分析与策略推荐:把握市场脉搏,制定投资策略(一)市场未来走势:供应压力与价格挑战
  基于前文对 2025 年 4 月生猪市场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后续生猪市场的供应压力仍然较为明显。从供应端的多个关键因素来看,首先是散户产能的不确定性,如果散户产能没有明显去化,那么他们手中的生猪存栏量将成为未来市场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二次育肥存栏的不断累积,这部分生猪在未来集中出栏时,将会给市场带来额外的供应压力。二次育肥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短期内可能会支撑价格,但从长远来看,存栏的累积无疑是一颗定时炸弹 。
  规模企业虽然出栏环比增幅比较缓慢,但整体仍然呈现增加态势。规模企业凭借其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优势,在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其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的出栏量也将持续增加,进一步加大市场的供应压力 。
  当前生猪体重整体维持高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生猪体重偏高意味着每头猪的出肉量增加,一旦后续需要对这部分大体重猪源进行去化,将会释放出大量的猪肉供应,对市场价格产生巨大的冲击。如果市场需求端不出现明显改善,无法有效消化这些增加的供应量,那么价格压力可能会明显增加。在市场供需的天平上,供应端的砝码不断加重,而需求端却没有相应的增长,价格自然会面临下行的压力 。
  (二)期货市场剖析:近强远弱的价格逻辑
  在 2025 年 4 月的生猪期货市场中,近月和远月盘面走势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势,这种近强远弱的格局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市场因素和价格逻辑。
  月内生猪近月盘面走势偏强,这主要受到现货偏强以及期货盘面价格相对较低的影响。当现货价格表现强劲时,期货市场往往会受到带动,因为期货价格最终是要向现货价格靠拢的。在 4 月,生猪现货市场由于供应压力释放缓慢、需求端有所好转等因素,价格呈现出偏强运行的态势,这就为近月期货盘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期货盘面价格相对较低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买入。当期货价格低于市场预期的未来现货价格时,投资者认为存在套利空间,纷纷入场做多,推动近月期货价格上涨。在当前市场仍普遍比较乐观的背景下,投资者对短期市场充满信心,进一步助推了近月盘面的偏强运行 。
  然而,远月方面的情况则有所不同。随着总体压力达到高点,后续面临新增供应压力的情况下,预计价格大方向仍将以偏弱运行为主。从长远来看,生猪市场的供应压力在不断累积,规模企业出栏量的持续增加、散户产能的不确定性以及二次育肥存栏的潜在释放,都将对未来的市场价格产生下行压力。投资者在考虑远月期货时,会更加关注这些长期的供应因素,对未来价格走势持谨慎态度,导致远月期货价格偏弱 。
  (三)策略建议:理性投资,应对市场波动
  基于对 2025 年 4 月生猪市场的深入分析,我们为投资者提供以下投资策略建议,帮助大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理性投资,有效应对市场波动 。
  单边方面,建议以偏空思路为主。考虑到后续市场供应压力较大,而需求端改善不明显,价格面临下行风险。投资者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做空生猪期货,通过价格下跌来获取收益。但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设置好止损点,防止价格出现意外反弹导致损失扩大 。
  套利方面,目前建议观望。市场情况复杂多变,套利机会并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盲目进行套利操作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风险。投资者应该耐心等待市场出现明显的套利机会,再进行操作,以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收益的稳定 。
  期权方面,推荐海鸥看跌期权。海鸥看跌期权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期权策略,它可以在价格下跌时为投资者提供保护,同时在价格上涨时限制损失。在当前生猪市场价格存在下行风险的情况下,选择海鸥看跌期权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
  需要注意的是,较长周期级别策略难以做到一成不变,市场情况瞬息万变,投资者需要更加重视投资方向和大致区间。在具体的节奏落实以及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参与,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适应市场的波动,实现投资目标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猪企“狂飙”:一季度业绩大揭秘2025/4/27 9:28:19
佛山中南市场:猪、牛、羊交易情况一周分析(4月14日-4月20日)2025/4/26 11:24:11
猪企大赚!2024 - 2025 年财报背后的财富密码2025/4/26 10:27:15
猪价涨跌风云:从数据看透背后的秘密2025/4/26 9:03:22
2025年4月25日浙江及各地市白条猪价格2025/4/25 15:35:57
2025年4月25日浙江及各地市活猪收购价格2025/4/25 15:35:34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