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行情 → 文章内容

2025新季玉米产销形势:高开稳走背后的三大关键逻辑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9/30 8:51:17 关注:53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一、陈粮市场量价齐调,奠定新粮高开基础
  (一)陈玉米价格理性回落,全年涨幅支撑市场信心

  2025 年,玉米市场价格走势波动显著,对市场参与者影响深远。年初至 6 月,玉米价格受多种因素驱动,呈现持续上扬态势,累计涨幅达 16%,此涨幅在近年玉米市场中较为突出。进入 9 月,产区批发均价稳定于每斤 1.12 元,虽较 6 月有 3.4% 的小幅回落,但相较于年初,涨幅仍维持在 12% 的高位。从区域分布来看,东北产区价格较前期高点下跌 1.8%,华北黄淮产区下跌 1.7%。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东北产区涨幅达 1.8%,华北黄淮产区涨幅更是高达 5.4%。
  价格先涨后跌的走势,背后存在清晰的市场逻辑。前期价格大幅上涨,源于国家储备调控政策稳定市场预期、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量大幅下降缓解国内供应压力,以及饲用及工业消费需求持续高位运行提供坚实需求支撑等多重利好因素。近期价格回落则是季节性正常回调。每年秋粮上市前,贸易商为筹备新粮收购资金及仓储空间,加快陈粮抛售,导致陈粮市场供应增加,价格下行。此回调是市场自我调节的体现,不仅释放前期获利盘,避免价格过度虚高,还凭借全年 12% 的涨幅,为新粮定价奠定坚实心理支撑。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该价格走势虽带来一定波动,但也创造了更多交易机会与操作空间。
  (二)库存去化超预期,贸易商抢购动力充足
  库存数据是市场供需关系的直观反映。2025 年 9 月下旬玉米库存数据显示:全国 12 个地区 96 家主要玉米加工企业玉米库存约 212 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约 20%;饲料企业玉米库存可用天数约 26 天,同比下降约 7%;北方四港库存低至约 67.5 万吨,同比降幅高达约 78%。这些数据表明,陈粮库存去化速度远超预期,市场库存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在低库存格局下,贸易商行为发生显著变化。为在新粮收购季占据有利地位,一方面积极抛售陈粮回笼资金、腾出仓储空间;另一方面密切关注新粮上市动态,随时准备抢购新粮。此行为直接反映在市场价格上。黑龙江、吉林等地潮粮主流报价为每斤 0.82 元至 0.88 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每斤整体高出约 0.05 元;中储粮吉林直属库 30 水分玉米开秤收购价维持在每斤 0.83 元至 0.88 元,较去年同期上涨约 5%;山东潍坊寿光加工企业收购水分 18% 以下玉米的价格为每斤 1.17 元,较去年同期每斤高约 0.11 元。价格上涨不仅体现新粮市场价值提升,更反映贸易商对新粮的强烈需求和积极抢购态度。
  二、产需格局深度重塑,紧平衡格局持续强化
  (一)丰产已成定局,单产提升驱动产量增长
  2025 年,中国玉米种植迎来丰收。根据农业农村部权威预测,2025/26 年度,玉米播种面积达 4487 万公顷,较上一年度增加 13.2 万公顷,单产达到每公顷 6600 公斤的历史新高,总产量预计为 29616 万吨,较上年度增加 124 万吨。
  从产区分布来看,东北产区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降水充沛,为玉米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华北产区墒情良好,玉米生长态势良好;南方产区通过 “三高一低” 策略和 “三化” 并进,以及统一播种、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技术体系,单产大幅提升,如信宜市较上年提高 12.8%。黄淮海地区玉米单产预计提升 1.2%,已连续三年实现 “面积、单产、总产” 三增长。此次丰收得益于农业科技进步、政策支持以及农民的辛勤付出。
  (二)需求韧性凸显,产需缺口收窄但依然存在

  在玉米市场中,需求韧性对市场走向影响重大。饲用需求持续高位运行,是支撑玉米价格的重要因素。1 - 8 月,国内配合饲料产量达 2.2 亿吨,同比增长 6.7%,玉米用量占比达 39.6%,较去年同期提升 4.3 个百分点。预计 2025/26 年度,饲用消费量将达 19350 万吨,与上年度持平,但较 2023/24 年度增加 250 万吨。
  工业消费同样不容忽视,尽管深加工企业开机率有所下降,但产能增长使玉米工业消费量保持稳定增长。淀粉、酒精等深加工领域对玉米需求刚性较强,预计 2025/26 年度工业消费量将达 8450 万吨,较上年度增加 110 万吨。种用消费和食用消费基本稳定,为玉米市场稳定运行提供基础。
  综合来看,2025 年玉米产量虽实现增长,但年度总需求仍高达 29969 万吨,产需缺口依然存在,虽较上年有所收窄,但仍有约 350 万吨。南方销区饲料企业月均补库量增加 15%,直观反映市场对玉米的强烈需求。长期来看,产需紧平衡格局将持续,为玉米市场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与投资机会,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三、多重因素筑牢底部,集中上市难现深跌
  (一)国际市场稳中偏强,进口缩量提振内需
  在全球粮食市场中,美国新季玉米表现备受关注。截至 8 月 28 日当周,美国新季玉米净销售量达 211.7 万吨,连续三周突破 200 万吨大关,同比增长 16.2%,显示出美国玉米在国际市场的强大竞争力以及全球对玉米的旺盛需求。美国农业部在 9 月报告中将玉米出口预测上调至 7557 万吨,创纪录数字抵消了产量增长带来的价格压力。9 月份,美国墨西哥湾 2 级黄玉米平均离岸价每吨 205 美元,环比上涨 1.0%,同比上涨 0.5%。这种稳中偏强的价格走势为全球玉米市场树立积极价格标杆,也为中国玉米市场稳定提供外部支撑。
  中国国内玉米进口数据同样值得关注。1 - 8 月累计,玉米进口量仅 87.7 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高达 93.0%。玉米及其替代品高粱、大麦等进口量也大幅下降,累计进口量为 1045 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 1879 万吨,降幅达 64.3%。预计全年进口量将保持在 200 万吨以内,远低于我国玉米进口关税配额的 720 万吨。进口规模大幅缩减,一方面减少国际低价玉米对国内市场的冲击,稳定市场预期;另一方面促使国内市场更加依赖国产玉米,提振国内玉米市场内需。在国际市场价格回升和进口缩量双重作用下,国内玉米市场形成 “外强内稳” 的价格缓冲带,有效抵御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负面影响,保障国内玉米价格稳定运行。
  (二)政策调控精准发力,储备收购托底市场
  去年玉米集中上市期间,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启动收储调控政策,积极入市收购玉米,增强了市场信心。今年新季玉米大规模上市临近,市场对政策调控期待增强。参考去年经验,国家将继续通过增加收储库点、扩大轮换收购等方式,发挥储备调控的 “蓄水池” 作用。
  目前,中储粮直属库已提前布局,在吉林、山东等地,收储库点数量较去年增加 20%,提高了收储能力,为新粮收购提供充足空间。收购价格较市场均价高出 5% - 8%,吸引更多粮源流入收储体系,支撑市场价格。
  宏观经济层面,美联储降息周期使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为国内粮食市场稳定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中美经贸谈判利好消息增强了市场对政策托底的预期。在此情况下,贸易商逢低建库意愿提升 30%,积极参与市场交易,通过合理库存管理平抑市场短期波动。国家政策调控与市场主体行为的良性互动,维护了玉米市场稳定运行,确保玉米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为产业链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玉米价格小幅回落:新粮上市施压,三阶段行情如何演绎2025/9/30 11:58:35
玉米进口暴跌91%,木薯干逆势暴涨581%!2025年饲料原料进口冰火两重天2025/9/30 9:32:53
2025年9月玉米及淀粉市场深度解析:供需博弈下的价格锚点与策略展望2025/9/28 8:51:07
2025年8月全国玉米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报告2025/9/25 20:05:35
2025年8月全国玉米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报告2025/9/25 18:05:35
新季玉米集中上市,价格旺季不旺?供应过剩下的市场博弈与后市展望2025/9/25 9:04:55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