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逆周期突围:双汇的 “稳增长” 密码
在 2025 年上半年,中国生猪市场面临产能高位与价格低迷的严峻态势。全国生猪均价同比微降 0.8%,终端养殖亏损面扩大至 60%,行业整体呈现出明显的下行趋势。然而,肉类加工领域的龙头企业双汇发展却脱颖而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营业绩。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双汇发展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 285 亿元,同比增长 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3.23 亿元,同比增长 1.17%。其中,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 15.74%,表现尤为突出。在行业整体处于困境的背景下,双汇发展能够实现逆势增长,充分彰显了其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双汇发展取得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其长期以来在猪周期波动中坚持修炼 “内功” 的结果。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双汇发展从产品结构调整、渠道变革、成本管控等多个维度全面发力,以实际行动践行 “长期主义” 发展理念,为传统制造业在逆周期中实现稳健增长树立了典范。
二、修炼 “产品内功”:从单一到多元的结构性突破
(一)健康化 + 高端化:重构产品价值坐标系
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费者对健康、品质的追求日益凸显。双汇发展敏锐洞察到这一市场变化,积极主动地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推进肉制品的健康化与高端化进程。
在健康化方面,双汇发展紧密围绕 “减盐、减脂、减糖” 的健康需求,对传统产品进行深度升级改造。例如,在高温产品领域,推出 “减盐 30%” 的低盐火腿,有效满足了消费者对低盐饮食的需求;在低温产品方面,开发伊比利亚发酵火腿、巴黎火腿等高端美西式品类,凭借高品质、高营养的产品特性,成功吸引了中高端消费者群体。同时,在休闲零食领域,双汇发展推出爆浆芝士肠、鳕鱼肠等即食产品,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
2025 年上半年,双汇发展新品营业收入占比突破 18%,这一数据有力地证明了其产品创新策略的有效性和前瞻性。这些新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双汇的产品线,更为关键的是,它们精准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健康、品质的追求,为双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新的竞争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双汇发展正积极从 “单一猪肉制品” 向 “肉、蛋、奶、菜、粮” 多元矩阵进行战略转型。通过推出 “双汇八大碗” 预制菜、鸡胸肉蛋白棒等新品,双汇发展精准定位 “家庭餐桌” 与 “便捷消费” 场景。其中,“双汇八大碗” 预制菜包含多种经典菜品,采用速冻锁鲜技术,消费者只需简单加热即可享用,极大地满足了家庭聚餐等场景的需求;鸡胸肉蛋白棒则以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成为健身人士和追求健康生活方式消费者的首选产品。
2025 年上半年,双汇生鲜禽产品销量同比激增 17.46%,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双汇在禽产品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和多元化产品开发。双汇通过自建禽业基地,实现了禽肉原料的自给自足,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围绕健康化、便捷化的肉类产品消费趋势,双汇推出奥尔良风味鸡翅根、香煎鸡排、鸡米花等调理鸡产品,以低脂肪、低热量、高蛋白、易烹饪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二)渠道裂变:从传统经销到全域触达
在渠道建设方面,双汇发展在巩固传统经销商网络优势的同时,积极顺应渠道变革的潮流,实现了从传统经销模式向全域触达模式的转型升级。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双汇发展共有经销商 21415 家,较年初增加 551 家,增幅为 2.64%。庞大而完善的经销商网络,使得双汇的产品能够迅速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实现 “朝发夕至” 的高效配送。然而,双汇并未固步自封,而是积极拓展新兴渠道,以适应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化。
2025 年上半年,双汇肉制品在新兴渠道销量表现良好,销量同比增长 21%,销量占比达 17.6%,其中休闲零食渠道和电商渠道在新兴渠道中的销量占比较大且增幅明显。在休闲零食渠道,双汇针对年轻消费者的碎片化消费习惯,推出 “肉蛋拍档”“秘卤肉肠” 等即食产品,这些产品包装小巧便携,口味丰富多样,在便利店货架及商超零食专区深受消费者喜爱,成功占据了碎片化消费场景。
在电商渠道,双汇借助抖音直播、社区团购等新兴电商模式,实现了销量的快速增长。通过前置仓与 O2O 配送服务,双汇为消费者提供了 “线上下单、线下分钟级达” 的便捷购物体验,显著提升了消费者购物满意度,进一步激发了消费需求。同时,双汇还积极与京东、美团等平台开展入仓业务合作,拓宽了产品销售路径,实现了线上线下销售的协同发展。
更为关键的是,双汇发展构建了 “线上种草 - 兴趣转化 - 线下收割” 的全链路营销体系。通过与胖东来、达美乐等连锁品牌开展定制化合作,开发渠道专属产品,满足不同渠道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双汇为达美乐供应火腿片,满足披萨制作的食材需求;为胖东来定制特色肉制品,借助胖东来的品牌影响力和优质服务,提升产品销量和品牌知名度。
此外,双汇还在 30 家工厂开放透明化参观,将生产流程转化为品牌信任资产。消费者可以亲眼目睹双汇产品的生产过程,了解其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从而增强对双汇品牌的信任。2025 年上半年,双汇品牌好感度提升 12%,年轻消费者复购率达 35%,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双汇在渠道建设和品牌营销方面的不懈努力。
三、深挖 “效率内功”:成本管控与周转效率双提升(一)全产业链降本:毛利率逆势上扬
在生猪价格长期低位徘徊的市场环境下,双汇发展作为屠宰与肉制品双轮驱动的行业龙头企业,展现出了强大的成本消化与控制能力,这成为其在逆周期中实现增长的关键支撑因素。
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双汇发展充分发挥其全球采购优势,通过优化原料结构,有效降低采购成本。2025 年上半年,双汇发展进口猪肉占比提升至 25%,充分利用了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降低了国内生猪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这一策略不仅确保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还为成本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肉制品业务方面,双汇发展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025 年上半年,其肉制品毛利率达 36.1%,同比提升 0.61 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双汇发展在生产环节的持续优化,如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从而降低了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屠宰业务上,双汇发展通过产能集约化,实现了单位加工成本的显著下降。通过对屠宰产能的合理布局和优化整合,双汇发展提高了屠宰效率,降低了单位加工成本。2025 年上半年,其屠宰业务单位加工成本下降 8%,为整体业绩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此外,双汇发展在存货管理方面也表现卓越,成为行业标杆。2025 年上半年,双汇发展的存货周转天数从 62 天缩短至 51 天,存货周转率提升至 3.5 次 / 年,库存金额较年初减少 5.92 亿元。这一系列数据的优化,表明双汇发展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库存,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利润释放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二)费用管控:每一分钱都花在 “刀刃” 上
在成本管控方面,双汇发展不仅在原材料采购和生产环节下足功夫,还在费用管控上做到了极致,真正实现了每一分钱都花在 “刀刃” 上。
2025 年上半年,在公司收入增长 3% 的背景下,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1.7%,财务费用更是大幅下降 28.84%。管理费用的下降,得益于双汇发展内部管理的优化和精细化运营。通过精简管理架构,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开支,优化业务流程,双汇发展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财务费用的大幅降低,则主要得益于双汇发展对供应链金融的优化和资金的集中管理。通过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双汇发展有效减少了利息支出。同时,双汇发展通过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资金成本。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费用管控的同时,双汇发展并没有削减对研发的投入。2025 年上半年,双汇发展的研发费用逆势增长 9%,达到 2.03 亿元。这些研发投入主要聚焦于 “口味还原度”“功能性成分” 等硬核技术领域,旨在提升产品品质和创新能力。例如,双汇发展在植物基肉制品研发方面已进入中试阶段,预计未来 3 年将储备 10 款亿元级单品,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四、资本赋能:高分红与价值投资的双向奔赴
在资本市场中,双汇发展一直以 “分红标兵” 的形象备受关注,其稳定且高额的分红政策,不仅体现了公司对股东利益的高度重视,更彰显了其强大的盈利能力和稳健的财务状况。
2025 年上半年,双汇发展延续了这一优良传统,拟将上半年 97% 的净利润,即 22.52 亿元,用于现金分红,单股派息 6.5 元(含税)。这一慷慨的分红方案,使得双汇发展的股息率高达 4.8%,远超食品饮料行业平均 2.5% 的水平。如此高的股息率,无疑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厚的回报,也吸引了众多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的关注。
自 1998 年上市以来,双汇发展累计分红次数多达 31 次,累计分红金额高达 622.43 亿元。这一数字在 A 股市场中名列前茅,充分证明了双汇发展在回馈股东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每一次的分红,都是双汇发展与股东之间的一次深度互动,也是公司对自身发展成果的一次有力展示。
更为关键的是,双汇发展在大手笔分红的同时,还能保持现金流的稳定。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29.14 亿元。这一数据表明,双汇发展的主营业务具有强大的造血能力,能够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和分红政策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即使在分红后,公司依然拥有充足的资金用于业务拓展、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实现了公司发展与股东回报的良性循环。
这种 “收益共享” 的机制,不仅增强了现有股东的忠诚度,还持续吸引着长期资金的关注。截至目前,社保基金、QFII 等机构持仓比例达 32%。这些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不仅是对双汇发展过去业绩的认可,更是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体现。社保基金作为长期稳定的投资者,其投资决策往往基于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入研究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QFII 作为外资的聪明资金,其投资眼光独到,善于挖掘市场中的优质投资品种。他们的共同持仓,进一步提升了双汇发展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从估值角度来看,双汇发展当前的市盈率仅为 12 倍,显著低于消费龙头平均 18 倍的估值水平。这一估值差异,为双汇发展的未来估值扩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下半年消费旺季的到来,市场对双汇发展的业绩预期进一步提升,其估值修复的潜力也将逐步释放。中原证券等多家券商发布研报指出,双汇发展作为国内肉类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凭借其完善的产品线、丰富的产品品类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未来估值仍有较大的扩张空间。考虑到公司的龙头优势显著,且分红率较高,维持对双汇发展 “增持” 的投资评级。这一评级,不仅是对双汇发展当前投资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期待。
五、后市展望:周期底部的 “飞轮效应”
展望 2025 年下半年,双汇发展的增长逻辑愈发清晰,诸多利好因素相互交织,为其业绩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需求端,中秋、国庆双节备货启动,市场对肉制品的需求将迎来高峰。双汇发展凭借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预计肉制品吨利将维持在 4700 元以上的高位。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生活节奏的加快,预制菜、即食零食等品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双汇发展提前布局这些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如 “双汇八大碗” 预制菜、爆浆芝士肠等即食零食。在下半年的消费旺季,这些产品的需求弹性值得期待,有望为双汇发展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从供给端来看,生猪价格在经历了长期的低迷后,目前已呈现出筑底回暖的趋势。双汇发展的冻品库存处于历史低位,较年初下降了 15%,这使得公司能够在生猪价格反弹时,享受价格上涨带来的红利。较低的库存水平也有助于公司降低库存管理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政策端也传来利好消息,食品安全监管趋严,加速了中小企业的出清。双汇发展作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一直以来都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拥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在行业整合的大背景下,双汇发展凭借其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市场占有率有望从当前的 18% 向 25% 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
当然,前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挑战依然存在。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仍然是影响公司成本的重要因素,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将对公司的利润空间造成一定的挤压。新兴渠道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新兴渠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双汇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渠道策略,以保持在新兴渠道的竞争优势。此外,消费复苏不及预期也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如果消费者消费意愿持续低迷,将对公司的产品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双汇发展的 “护城河” 正在于其独特的发展战略。当行业陷入价格战时,它在修炼产品力,不断推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当市场追逐短期热点时,它在夯实渠道力,构建了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的销售网络,实现了对消费者的全域触达;当周期陷入低迷时,它在深化成本力,通过全产业链降本和精细化管理,提高了成本控制能力和运营效率。
这种 “不争先,争滔滔不绝” 的长期主义,或许正是双汇发展穿越周期的终极答案。在未来的发展中,双汇发展有望继续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和稳健的战略,在肉类加工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产品。
结语:周期迷雾中的价值锚点
双汇发展 2025 年上半年财报,不仅是一份业绩报告,更是传统制造业 “向内求” 的生动范例。在猪周期的漫长波动中,没有侥幸的突围,只有日复一日的 “内功” 积累。当产品矩阵覆盖从餐桌到零食的全场景,当渠道网络渗透从线下到线上的全链路,当成本管控细化到存货周转的每一天,企业便拥有了穿越周期的 “确定性”。对于投资者而言,双汇的价值不仅在于短期的业绩增长,更在于其构建的 “抗周期体系”—— 这是一个龙头企业对行业本质的深刻理解,对消费趋势的精准预判,以及对自身能力的持续迭代。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这种 “内功” 修炼,正是抵御周期风险的最佳防线。(数据来源:双汇发展 2025 年半年报、卓创资讯、券商研报,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