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界养猪大败局,看企业的赛道“陷阱”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9/3 14:32:18 关注:15 评论: 我要投稿
|
|
跨界养猪热潮:巨头纷纷入局
在商业领域,跨界发展始终是备受关注的现象。前几年,一场跨界养猪热潮悄然兴起,众多原本与养猪行业毫无关联的企业巨头纷纷涉足,试图在这一新领域开拓属于自身的发展空间。
克明食品,作为挂面行业的领军企业,凭借在食品领域多年积累的良好口碑与市场份额,成为消费者心目中挂面的代表品牌。然而,面对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为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克明食品于 2023 年做出大胆决策 —— 斥资 6.37 亿元控股兴疆牧歌,正式跨界进军养猪领域。此消息一经发布,震惊整个行业,各界对克明食品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与此同时,房地产巨头万科也积极行动。2020 年,在猪价处于高位时,万科敏锐捕捉到商机,迅速成立食品事业部,并以大手笔收购环山集团,正式进军养猪业。这一举措,无疑是在房地产市场之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万科在养猪领域迅速崭露头角。2021 年和 2022 年,其生猪出栏量一度超过百万头,最高达到 158 万头,甚至实现了短暂盈利,成为跨界养猪的成功范例。
而作为跨界养猪的先行者,网易的 “养猪项目” 同样备受瞩目。2009 年,网易创始人丁磊高调宣布进军养猪领域,立志打造独具特色的智能化猪场。在随后的几年里,网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研发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他们打造出 “住公寓、听音乐” 的智能化猪场,为猪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2016 年,其推出的 “互联网黑猪” 拍出 27.7 万元一头的高价,成为市场焦点;2017 年,网易味央成功获得 1.6 亿元融资,成为跨界养猪的标杆企业。
这些企业巨头的纷纷入局,使跨界养猪成为当时商业领域的热门话题。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备受市场关注,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目光。各界都在期待这些在各自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能在养猪领域创造更多佳绩。
“面条大王” 折戟猪业
克明食品的跨界养猪之路从一开始便充满挑战。2023 年,克明食品以 3.44 亿元受让控股股东湖南克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陈克明及其弟陈克忠、其女陈晖持有的兴疆牧歌股份,共取得兴疆牧歌 53% 的股权,并在后期对其增资,共计耗资约 6.24 亿元。彼时,克明食品对此次跨界寄予厚望,期望在养猪领域复制其在挂面行业的成功,为公司开辟新的增长路径。
然而,现实却给克明食品带来沉重打击。2023 年,受市场环境变化及行业周期性影响,主营米面制品销量有所减少,生猪销售价格持续低迷,导致克明食品净亏损 6565 万元,遭遇上市以来首个亏损年度。进入 2024 年,尽管公司整体业绩有所回暖,实现营业收入 45.7 亿元,同比下降 11.9%;实现归母净利润 1.46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 6565 万元成功扭亏。但养猪业务仍深陷困境,兴疆牧歌实现营业收入 7.84 亿元,净利润亏损 9470.73 万元。出栏量方面,因更换品种等因素,2024 年兴疆牧歌出栏生猪 33.32 万头,同比下降 28.41%。
2025 年上半年,克明食品的生猪业务收入虽有 18.73% 的增长,达到 2.45 亿元,但成本却飙升 41.68%,毛利率大幅下跌 12.74 个百分点。兴疆牧歌连续两年累计亏损超过 3.7 亿元,再加上屠宰业务收入下滑 18.93%,出栏量持续减少,致使公司资产负债率攀升至 56.42%。生猪业务从原本寄予厚望的 “业绩增长点”,沦为沉重的 “业绩包袱”。
克明食品生猪业务陷入困境,部分原因源于行业整体环境影响。近年来,生猪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猪周期下行使整个行业面临巨大压力。然而,更多是自身成本飙升所致。在养殖过程中,克明食品可能因缺乏经验,导致养殖成本过高,包括饲料成本、防疫成本、人工成本等。此外,在种猪品种更换过程中,产能利用率不高,固定成本摊销较高,进一步加剧了亏损局面。
克明食品养猪业务的困境,再次将跨界养猪的艰难处境呈现在公众视野。曾经满怀信心踏入这片领域,如今却深陷困境难以摆脱,这无疑给其他企业敲响警钟。
万科、网易的养猪困局
万科的养猪之路起初看似前景光明。2020 年,在猪价高位的吸引下,万科果断成立食品事业部,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迅速投身养猪行业。通过大规模收购环山集团,万科在养猪领域迅速站稳脚跟,展现出强大的资本实力和扩张决心。在随后的 2021 年和 2022 年,万科的生猪出栏量一路攀升,一度超过百万头,最高达到 158 万头,甚至实现短暂盈利。这一成绩令业界惊叹,也使万科成为跨界养猪的成功典范。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时间推移,万科在养猪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由于缺乏农业领域的管理经验,万科在养猪业务管理上显得力不从心。养殖效率低下、防疫漏洞与风险增大、成本负担加重等问题接踵而至。2022 年,万科的养猪业务亏损超过 12 亿元,这一数字给万科带来沉重打击。面对如此巨大的亏损,万科不得不重新审视养猪业务。自 2024 年起,万科开始大幅削减养猪产能,重新回归房地产主业。万科表示,养猪业务只是服务客户的一次尝试,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收缩或调整模式,更注重发挥物业服务与消费终端的协同作用,而非直接参与养殖生产。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养猪业务,如今成为万科的 “战略试错” 典型案例,成为万科发展历程中的遗憾。
再看网易,作为跨界养猪的先行者,网易的 “养猪项目” 同样充满坎坷。2009 年,网易创始人丁磊高调宣布进军养猪领域,立志打造与众不同的智能化猪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网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研发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他们打造出 “住公寓、听音乐” 的智能化猪场,让猪在舒适环境中成长;2016 年,其推出的 “互联网黑猪” 拍出 27.7 万元一头的高价,一时间成为市场焦点;2017 年,网易味央成功获得 1.6 亿元融资,成为跨界养猪的标杆企业。
然而,网易的高端化路线在市场上遭遇挫折。其肋排售价高达 127 元 / 斤,如此高昂的价格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市场缺乏足够的消费群体承接其产能,导致网易的养猪业务陷入困境。2023 年,网易味央关联公司的股权被冻结,涉及金额合计 1.37 亿元。曾经备受瞩目的明星项目,如今沦为跨界失败的代名词。从备受期待到黯然退场,网易的养猪之路令人感慨。
跨界养猪为何行不通
这些曾经在养猪界引起轰动的跨界者,如今大多已风光不再,背后原因值得深入探究。他们之所以 “折戟猪场”,归根结底是低估了农业产业的本质和规律,未能准确把握农业与非农行业之间的 “本质差异”,这成为他们难以跨越的障碍。
认知偏差:以非农思维硬套农业规律
无论是房地产企业、互联网企业还是制造业企业,长期以来都习惯了 “快速周转、高回报” 的商业模式。在房地产领域,从项目立项到开盘销售,短则几个月,长则一两年,资金便能实现快速回笼。互联网行业更是以创新和快速迭代著称,一款热门产品或服务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用户和丰厚利润。
然而,养猪行业截然不同,其生产周期长达 18 个月。从仔猪繁育、育肥到最终出栏,需经历漫长过程,这与建筑业 “3 个月开工、12 个月回款” 的快节奏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养猪过程中的风险更为复杂,除市场价格波动外,疫病防控至关重要。很多跨界者虽能建造高档楼房,却对 “楼房猪场” 的非洲猪瘟防疫知识了解甚少。非洲猪瘟一旦爆发,传播速度极快,会给猪场带来毁灭性打击。据相关数据显示,在非洲猪瘟疫情严重时期,许多猪场因防疫措施不到位,生猪大量死亡,损失惨重。这种对农业规律的认知偏差,使跨界者在养猪领域处处受挫。
缺乏长期主义:将农业概念作为融资噱头
农业是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耕耘的长期主义实业。从土地改良、种苗培育到农产品收获,每一个环节都需时间积累和精心照料。以种植水稻为例,从播种到收割,需几个月时间,期间要经历育秧、插秧、田间管理等多个步骤,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终产量和质量。
然而,一些跨界者仅将农业里的 “智慧农业”“生态养殖” 等概念作为融资噱头和工具,显然违背了农业需要脚踏实地、精耕细作的发展本质。他们进入养猪行业时,未真正考虑长期发展规划和投入,仅看到短期内猪价上涨带来的利润空间,盲目跟风入局。当市场行情波动,猪价下跌时,便难以承受亏损压力,纷纷选择退出。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他们无法在养猪领域扎根,实现可持续发展。
管理混乱:人才与模式严重不匹配
将制造业的流程和管理思维生硬套用到养殖环节,是许多跨界者常犯的错误。在制造业中,生产流程可标准化、规范化,通过流水线作业提高生产效率。但养猪是生物过程,每一头猪都有独特的生长特性和需求,不能简单用制造业的管理模式对待。
在人员管理方面,制造业的管理思维注重分工明确、层级清晰,而养猪场的管理需要员工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灵活性,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猪群出现的各种问题。这种人才与模式的严重不匹配,导致生产效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例如,有的跨界企业在养猪场实行严格考勤制度,员工为遵守规定,可能无法及时处理猪群突发状况,导致疫病蔓延。此外,由于缺乏专业养殖人才,在饲料配方、疫病防治等关键环节也容易出现失误,进一步增加养殖成本和风险。
回归主业,行稳致远
随着生猪行业从 “猪周期” 高点滑落至微利阶段,曾经蜂拥而入的跨界者,当年的声势有多浩大,如今的教训就有多惨痛。巨额亏损、负债退出,成为他们难以逃脱的命运。
这场跨界养猪热潮的退去,不仅是企业战略试错的教训,更揭示出一个基本的商业逻辑:无论赛道多热门,只有深耕自身擅长领域,尊重行业本质,才能实现稳健发展。每一个行业都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只有深入了解并尊重这些规律,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在自身擅长领域深耕细作,能让企业积累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如华为专注于通信技术领域,不断投入研发,才能在全球通信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贵州茅台专注于白酒酿造,凭借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品牌文化,成为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
对于那些在跨界养猪中遭遇困境的企业来说,学会及时止损,回归主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或许是当前最佳选择。棒杰股份在经历两年跨界光伏的探索后,面对行业的 “价格战”、融资收紧及技术迭代的多重压力,果断终止总投资 80 亿元的光伏电池片项目,重新聚焦无缝服装核心业务。这一决策虽艰难,但体现了企业的战略清醒。回归主业后,棒杰股份可将更多资源和精力投入熟悉领域,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重塑竞争优势,实现业绩逐步回暖。
在商业浪潮中,企业会面临各种诱惑和机遇,但只有坚守初心,不盲目跟风,专注自身擅长领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未来市场属于那些能够精准定位、高效运营、持续创新的企业。希望那些曾经在跨界养猪中受挫的企业,能从此次经历中吸取教训,重新出发,在自己的主赛道上创造更辉煌的业绩。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