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名企动态 → 文章内容

新希望半年报解码:从亏损泥潭到盈利反转,养猪巨头的三大破局密码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9/7 0:46:52 关注:42 评论: 我要投稿

  一、业绩反转:扭亏为盈背后的战略定力
  (一)营收利润双增,打破周期魔咒
  在 2025 年上半年,整个农牧行业仍处于周期波动的探索进程中,新希望却异军突起,凭借一份令人瞩目的半年报,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其营收达 516.25 亿元,同比增长 4.13%,归母净利润更是从 2024 年同期的亏损 12.17 亿元,一举转变为盈利 7.55 亿元,增幅高达 162% 。这一成绩,宛如行业寒冬中燃起的熊熊烈火,不仅驱散了新希望自身业绩的阴霾,更充分彰显出其强大的抗周期韧性。
  回顾过往几年,猪周期的大幅波动使诸多农牧企业在盈亏边缘艰难挣扎,新希望也曾在 2023 年的周期低谷中历经严峻考验。但正是从那时起,新希望深刻反思,开启了从 “规模扩张” 向 “质量优先” 的战略转型进程。不再盲目追求规模的快速扩张,而是将更多精力聚焦于内部管理的精细化、运营效率的提升以及成本的严格把控。这种战略调整,恰似为企业换上了一套更为适配的 “铠甲”,使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能够灵活应对挑战,逐步站稳脚跟,实现业绩的稳步回升。
  (二)核心指标改善,穿越行业寒冬
  新希望此次业绩反转的背后,是一系列核心指标的显著优化。这些指标犹如企业健康发展的 “晴雨表”,直观呈现出其在穿越行业寒冬时的强大实力。
  养猪成本的降低是最为突出的成果之一。育肥完全成本降至 13.1 元 / 公斤,部分区域在 7 月更是成功将成本控制在 12 元 / 公斤以下。这一成本水平,在行业内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在养猪行业,成本每降低一分,便意味着利润空间的进一步拓展。新希望通过优化养殖流程、加强饲料采购管理、提升养殖技术等一系列举措,成功实现成本下降,为盈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产效率的提升也极为显著。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达到 25.4,较 2024 年平均值增加了 0.7。PSY 指标的提升,意味着每头母猪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收益,直接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同时,平均窝均断奶数达到 11.2 头,较 2024 年平均值增加 0.4 头;平均断奶成本约 260 元 / 头,较上年底下降约 30 元 / 头;平均育肥成活率达 94%,较上年底增加 2 个百分点;平均料肉比达到 2.66,较上年底降低 0.01。这些指标的全面优化,相互关联、协同作用,共同推动了养猪业务整体效益的提升。
  防疫工作的出色成效同样不容忽视。重大生猪疫病发病率同比降低了 60% 以上,这一数据的背后,是新希望在防疫体系建设上的巨大投入。从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到专业的兽医团队,再到先进的疫病监测技术,新希望全方位筑牢了防疫 “堤坝”,有力保障了生产节奏的稳定。因为在养猪行业,疫病一旦爆发,不仅会导致猪只死亡,增加养殖成本,还会影响整个生产计划,而新希望成功将疫病风险降至最低,为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些核心指标的全面改善,不仅使新希望超越行业平均水平,更使其抗周期能力得到实质性增强。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新希望凭借这些优势,将更具实力应对各种挑战,持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二、双轮驱动:饲料与养猪的 “效率革命”
  (一)饲料业务:从 “量增” 到 “质升” 的全球化突围

  在新希望的业务布局中,饲料业务始终是其发展根基,犹如大厦基石,支撑着整个企业的运营与发展。2025 年上半年,饲料业务呈现出量利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为新希望的业绩增长做出重要贡献,成为公司穿越周期的稳定支撑力量。
  在国内市场,新希望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的经营策略,成功实现从传统饲料销售向大客户定制化服务的转型。上半年饲料销量合计 1393 万吨,同比增长 13%,其中外销料销量 1148 万吨,同比增长 16%,占比达到 82.5%。大客户定制料、代工料销量更是同比增长超 20%,成为推动饲料业务增长的新动力源泉。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新希望与温氏、牧原等养殖龙头企业深度合作的成果。通过为这些行业巨头提供精准的配方定制服务,新希望满足了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成功突破传统饲料企业之间单纯依靠价格竞争的困境。在此过程中,新希望的毛利率提升至 12.7%,月均利润稳定在 1 亿元以上,实现了从 “薄利多销” 到 “高附加值” 的重大转变。
  在海外市场,新希望同样展现出强大的扩张决心和行动力。截至目前,其海外饲料产能已超过 700 万吨,在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增速高达 25%。这些地区人口众多,对动物蛋白的需求持续增长,为新希望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新希望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惠,采用 “本地化生产 + 区域供应链” 的模式,不仅有效规避了国际贸易壁垒,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公司明确规划未来三到五年持续新增海外产能,目标在 2028 年将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 30%。届时,海外市场将成为新希望重要的利润增长极,助力其在全球饲料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二)养猪业务:种猪改良引领成本革命
  养猪业务作为新希望的核心业务之一,在 2025 年上半年同样取得显著进展,实现从 “规模扩张” 到 “成本控制” 的战略转变,通过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逐步构建起强大的成本优势。
  种猪品质的优劣,直接关乎养猪业务的成本和效益。新希望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果断与全球种猪巨头托佩克达成深度合作,全面启动种猪替换计划。托佩克种猪在荷兰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85%,在整个欧洲养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其种猪具有繁殖性能优异、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强等诸多优势。新希望引入托佩克种猪后,重点提升公猪的日增重和母猪的繁殖性能。目前,日增重 1200g 以上的公猪覆盖率已达 57%,母猪的窝均断奶数达到 11.2 头,同比增加 0.4 头。这一策略的实施,直接推动断奶成本降至 260 元 / 头,较上年底下降了 30 元,为养猪业务的成本控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新希望积极融入科技元素,将 AI 技术引入养猪领域,开发上线养猪 AI 助手 “猪小新”。“猪小新” 集成 “兽医助手”“数据问答” 等功能模块,通过 AI 智能监测猪群的咳嗽频率、采食数据等关键信息,实现疫病的早期预警和精准饲喂。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大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降低了养殖成本。在 “猪小新” 的助力下,新希望的料肉比优化至 2.66,达到行业一线水平。例如,通过 AI 分析猪群的采食数据,“猪小新” 可以精准调整饲料的投喂量,避免饲料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通过实时监测猪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疫病风险,提前采取防控措施,减少疫病带来的损失。
  三、产能策略:从 “盲目扩张” 到 “精准调控”
  (一)能繁母猪 “零增长”,聚焦结构优化
  在过去,生猪养殖行业一度陷入盲目扩张能繁母猪存栏量的 “军备竞赛”,众多企业试图通过扩大规模占据更大市场份额。新希望却在这一过程中及时调整策略,做出稳定能繁母猪存栏量在 76 万头,不再盲目追求数量增长,转而聚焦结构优化的重要决策。这一决策,彰显出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和定力。
  自 2023 年起,新希望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始终维持在这一水平,通过持续淘汰低效母猪,母猪替换率高达 20%,成功实现 “存量优化”。在此过程中,新希望严格筛选优质母猪,淘汰生产性能不佳的个体,使母猪群体的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董秘赵亮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我们不再单纯追求数量,而是通过种猪改良、自繁自育比例提升(目标至 60%),实现单产效率突破。” 这一表态,体现了新希望对未来发展的清晰规划,以及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单纯依靠增加母猪数量提高产量的方式已逐渐失去优势,唯有通过提升种猪质量和自繁自育比例,才能真正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新希望的这一策略调整,是对过去扩张式发展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未来市场变化的积极应对。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种聚焦结构优化的产能策略,将为新希望带来更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助力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出栏均重严格管控,拒绝 “二次育肥” 投机

  在生猪养殖行业,“二次育肥” 和过度追求出栏均重的现象曾经较为普遍。养殖户为追求短期利益,常对已达出栏标准的生猪进行二次育肥或过度喂养,导致生猪出栏均重远超合理范围。这种做法虽短期内可能带来一定收益,但从长远看,会对市场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不仅导致市场猪肉供应不稳定,还会加剧猪价波动,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风险。
  新希望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积极响应国家产能调控政策,坚决杜绝 “二次育肥” 等投机行为。公司将育肥猪出栏均重严格控制在 120 公斤左右,通过精准的养殖管理和科学的饲料配方,确保生猪在达到最佳生长状态时及时出栏。这一举措,有效避免了因过度育肥导致的后期集中出栏,使市场供应更加稳定,为猪价的稳定回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从源头上杜绝 “二次育肥”,新希望联合销售部门,对销售流程进行严格管控。公司明确规定,所有商品猪只开具屠宰用途的检疫票,严禁流入二次育肥渠道。这一措施的实施,使 “二次育肥” 投机者无机可乘,有效维护了市场正常秩序。
  在这一过程中,新希望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行业担当。其不仅为自身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整个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树立了榜样。在未来发展中,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产能调控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生猪养殖行业有望迎来更加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新局面。
  四、未来展望:穿越周期的三大护城河
  (一)成本优势:向 12.5 元 / 公斤发起冲击在养猪行业,成本控制始终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新希望在这方面展现出坚定决心和强大执行力,正朝着更低成本目标全力迈进。
  财务总监史涵在电话会议中透露,通过持续的种猪改良和精细化管理优化,新希望的养猪成本还有 0.4 - 0.5 元 / 公斤的下降空间。这意味着,在现有成本水平基础上,新希望有望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盈利空间。公司目标明确,计划在 2025 年底将完全成本降至 12.5 元 / 公斤,成功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新希望带来巨大竞争优势。以当前市场猪价为例,即便猪价维持在 14 元 / 公斤水平,按照 12.5 元 / 公斤的成本计算,每头肥猪的盈利仍可达 150 元。这一盈利水平在行业内具有很强竞争力,能确保新希望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定盈利。
  为实现这一目标,新希望在种猪端不断加大投入,持续优化种猪结构。通过与托佩克等国际领先种猪企业合作,引入优质种猪基因,致力于提升种猪繁殖性能和生长速度,从而降低仔猪成本和育肥成本。在公猪端,逐步替换高日增重性能终端公猪,提高商品猪生长速度和瘦肉率;在母猪端,对祖代场线进行纯种猪替换,提升母猪繁殖性能,增加窝均产仔数。这些举措的实施,将为新希望的成本控制提供坚实保障。
  在管理端,新希望也在不断创新与优化。公司加强对养殖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实现对猪群生长状况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利用 AI 助手 “猪小新”,新希望能够及时发现猪群中的异常情况,提前采取措施干预,有效降低疫病风险和养殖成本。同时,公司还加强对饲料采购、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管理,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进一步降低饲料成本。
  (二)饲料全球化:再造一个 “新希望”
  在饲料业务方面,新希望已在国内市场取得显著成绩,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之一。然而,新希望并未满足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海外市场的快速扩张,致力于再造一个 “新希望”。
  目前,新希望的海外饲料产能已超过 700 万吨,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已建立一定市场基础。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动物蛋白需求持续增长,为饲料行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新希望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政策优惠,采用 “本地化生产 + 区域供应链” 模式,成功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
  未来,新希望计划在现有产能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投入。公司计划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新建 10 座现代化饲料厂,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到 2028 年,新希望的海外饲料销量目标是突破 2000 万吨,实现海外营收大幅增长。
  为实现这一目标,新希望将复制国内 “公司 + 农户” 的成功模式,与当地养殖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与这些企业合作,新希望能够更好了解当地市场需求,提供更符合当地养殖习惯的饲料产品和服务。同时,新希望还将加强对当地经销商和养殖户的培训与支持,提高他们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共同推动当地养殖业发展。
  在海外市场竞争中,新希望将充分发挥自身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构建区域供应链壁垒。公司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推出高附加值饲料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在技术研发方面,新希望将加大投入,针对当地养殖环境和动物品种,研发更适配的饲料配方和养殖技术。在管理方面,新希望将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这些举措,新希望将在海外市场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政策红利:产能调控下的集中度提升
  随着国家对生猪产能调控政策的持续推进,生猪养殖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中小散户加速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为大型养殖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希望凭借强大实力和敏锐市场洞察力,在这场行业变革中占据先机。
  目前,新希望的生猪出栏规模已达到 1600 万头(2025 年目标),拥有 76 万头优质能繁母猪群。这些资源和优势,使新希望在行业集中度提升进程中具备强大竞争力。农业农村部 “稳产能” 政策的实施,为新希望带来巨大政策红利。在政策引导下,行业内中小散户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限制,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政策要求,纷纷退出市场。而新希望等大型养殖企业则凭借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能够更好应对市场挑战,承接中小散户退出的产能。
  据业内分析,随着中小散户的加速出清,新希望有望承接 10% - 15% 的退出产能,市场占有率将从目前的 5% 向 8% 迈进。这意味着,新希望在行业中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成为行业发展的引领者。
  为充分利用这一政策红利,新希望将进一步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在产能布局方面,新希望将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优化产能布局,提高产能利用率。在技术创新方面,新希望将加大对养殖技术、疫病防控技术、智能化技术等方面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养殖效率和质量。在管理提升方面,新希望将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通过这些举措,新希望将在政策红利推动下,实现快速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农牧企业。
  结语:从 “周期追随者” 到 “价值创造者”
  新希望的半年报,并非仅仅是一组数字的罗列,而是中国养猪业转型浪潮中的生动体现。在行业还深陷价格战困境时,新希望已奏响 “种猪改良 + 科技赋能 + 全球化布局” 的发展乐章,以实际行动表明:穿越周期的关键,并非盲目对抗市场波动,而是精心构建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新希望的价值并非局限于短期盈利修复。在产能调控的关键时期,其展现出的战略定力尤为可贵 —— 摒弃盲目扩张的短视行为,全力投入效率革命,将周期低谷转化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阶段。当猪价再次迎来上行周期,这家在行业寒冬中潜心修炼内功的企业,必将释放出更为强大的增长潜能。
  行业的寒冬终会过去,而那些懂得在寒冬中播撒科技与效率种子的企业,定会在未来收获市场的认可与回报。新希望的转型之路,为中国养殖业提供了一份极具价值的 “逆周期生存指南”,引领行业迈向更加稳健、高效的未来。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凝心聚力 共创焕新——新希望举办品牌升级共创会2025/9/9 9:36:14
新希望半年报大揭秘:养猪“反内卷”,业绩大逆袭?2025/9/9 9:08:22
新希望监事庞允东减持1.8万股,占总股本0.0004%2025/9/8 21:43:44
刚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新希望与川农大又有新合作!2025/9/6 23:58:07
新希望:8月销售生猪134万头,环比上涨2.71%2025/9/5 21:56:56
新希望:拟使用不超1.1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2025/9/5 8:49:49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