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本网动态本网评论 → 文章内容

罗永浩西贝 5 天大战:预制菜吵翻的背后,藏着餐饮业最痛的两难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9/17 11:45:15 关注:79 评论: 我要投稿

  “企业使用预制菜及制定价格策略均属市场行为,但将预制菜品谎称为现制食品,这种商业误导行为严重违背诚信经营原则。” 罗永浩在社交媒体发布的质疑视频,迅速引发公众对预制菜产业的广泛关注。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援引 2024 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预制菜生产经营活动的通知》,强调企业产品符合 “非预制菜” 标准,并通过开放后厨直播试图澄清事实。然而,直播画面中厨师拆封中央厨房预包装食材、展示保质期长达 12 个月的 “现熬鸡汤” 等操作,反而加剧了舆论争议。
  这场持续五日的公共讨论,本质上反映出预制菜行业标准与公众认知之间的显著分歧。这种认知错位不仅影响企业品牌形象,更折射出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深层矛盾。
  一、概念界定争议:行业标准与公众认知的错位

  贾国龙的辩解依据源于官方文件对预制菜的定义 —— 仅将 “熟制、加热即食的料理包” 纳入预制菜范畴,由此主张西贝中央厨房生产的半成品不在此列。但市场调查显示,消费者普遍将经过工业化处理的冷冻、预调味食材,无论成品形态如何,均视为预制菜。
  这种认知差异在西贝的危机应对中尤为明显:企业既通过展示门店现制工序试图撇清与预制菜的关联,又在直播中呈现大量预包装食材加工场景。货架上标注 24 个月保质期的 “新鲜西兰花”,与传统意义上的现制食品形成强烈反差,这种矛盾操作反而强化了公众质疑。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餐饮体系下,完全依赖即时采购、现场加工的经营模式已难以满足连锁餐饮的规模化需求。
  二、预制菜品质争议:科学认知与公众偏见的博弈

  此次事件中,预制菜被贴上 “不卫生、不健康” 标签,但这种认知与科学研究存在显著偏差。《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的研究数据表明,采用先进冷冻技术的蔬菜在维生素和叶酸保留率上,甚至优于新鲜蔬菜。复旦大学厉曙光教授的研究亦证实,预制菜与现制菜品在营养损耗方面不存在本质差异,主要区别仅在于口感体验。
  公众对预制菜的负面评价,本质上源于 “场景 - 价格” 双重评价体系:消费者对超市廉价速食的品质预期较低,而对高客单价餐饮及校园供餐则要求更高的新鲜度标准。叠加过往外卖料理包卫生事件、校园餐食安全争议等负面案例,公众已形成 “预制菜 = 食品安全风险” 的认知定式。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日本通过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使预制菜在校园供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种差异凸显出我国食品安全信任体系建设的紧迫性。
  三、产业发展困境:连锁餐饮的成本控制与品质追求的矛盾

  西贝坚持使用预制菜的商业决策,折射出连锁餐饮行业的生存逻辑。根据《2022 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发展报告》,预制菜的应用可使企业综合成本降低 8%。以西贝 2025 年上半年不足 5% 的净利率计算,放弃预制菜将显著增加经营风险。此外,中央厨房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在人力成本控制(单名操作工可替代 20 名传统切配工)和产品质量稳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这种产业需求与消费者期待之间的矛盾,在行业内普遍存在。部分企业采用分级标识系统(如老乡鸡的绿、橙、红标签)明确菜品加工方式,获得市场认可;但更多企业仍采取模糊表述或虚假宣传策略。行业从业者指出,建立科学的消费教育机制,远比简单迎合公众情绪更为重要。
  四、监管路径探讨:标准建设与信任重建的挑战

  当前呼吁通过立法强制标识预制菜的建议,在实施层面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执法资源严重不足,以北京市为例,5680 名执法人员难以对 21.8 万家食品经营主体进行有效监管。其次,预制菜概念界定存在多重标准,官方定义与民间认知的差异导致监管标准难以统一。此外,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实际投诉量与潜在问题规模存在巨大差距。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重建消费信任。企业需建立透明化信息披露机制,明确说明菜品加工方式与品质保障措施。西贝的教训表明,企业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技术应用,更要重视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品牌危机。
  结语:产业升级中的信任构建
  此次舆论事件未产生真正赢家:西贝品牌形象受损,行业争议未能有效解决,消费者仍对预制菜安全性存疑。预制菜作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成果,在提升供应效率、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当前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完善行业标准、加强监管力度、推动企业诚信经营,弥合产业发展与公众认知之间的鸿沟。对于餐饮企业而言,建立透明化经营体系、强化消费沟通,是赢得市场信任的关键所在。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10月10日,预制菜概念板块上涨1.15%2025/10/10 16:09:24
10月9日,预制菜概念板块下跌0.78%2025/10/9 15:46:24
河南预制菜 “乘风破浪”:20 个园区在建、全国第三,“国人厨房” 如何抢占风口2025/10/8 18:27:23
预制菜行业发展态势剖析:从 “方便菜” 进阶至 “新刚需”,三大趋势重塑万亿餐饮2025/10/8 17:38:19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答复|关于加强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及监管的提案2025/10/8 14:13:14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答复|关于提高江苏省内预制菜食用知情权的建议提案2025/10/7 20:17:04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