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本网动态本网评论 → 文章内容

预制菜争议背后:当工业效率撞上餐桌体验,我们在争论什么?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9/19 9:59:48 关注:118 评论: 我要投稿

  一、争议升级:从西贝风波看预制菜的认知鸿沟

  (一)舆论风暴的导火索:定义之争引发信任危机

  2025 年 9 月,罗永浩于微博发表关于西贝 “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 的言论,迅速引发舆论热潮,将预制菜相关争议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随即回应,坚称西贝门店不存在预制菜,仅涉及中央厨房的净菜预加工,门店菜品均为现场烹制,并表示将起诉罗永浩。双方争论的核心聚焦于预制菜定义的理解。消费者普遍认为,但凡菜品经过中央厨房预加工,即等同于预制菜;而企业依据政策指出,只要现做环节在门店进行,便不能算作预制菜。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导致消费者对餐饮行业产生信任危机。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绿茶餐厅撤下 “无预制菜” 招牌、海底捞标注 “部分预加工” 等一系列行业动态接连出现,使得这场争论不断蔓延。消费者开始重新审视餐厅菜品,心中疑虑日益加深。争议背后,实质是食品工业标准化进程与消费者传统 “现做情结” 的直接冲突。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食品工业标准化生产虽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消费者内心深处仍倾向于新鲜现做所带来的温暖与安心。
  (二)数据背后的行业现状:中央厨房渗透率超 74%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高达 74% 的连锁餐饮企业依赖中央厨房。以西贝、绿茶等头部品牌为例,其预加工食材占比超过 60%。这表明中央厨房模式已成为连锁餐饮行业主流,是企业实现规模化扩张与稳定运营的关键支撑。从食材采购、清洗、切配到部分菜品初步加工,中央厨房均可进行标准化操作,确保食材质量与供应稳定性。
  然而,消费者调研结果值得关注。62% 的受访者认为,预加工食材占比超过 30% 即应属于预制菜范畴。这与政策中仅将 “复热类预包装菜肴” 纳入预制菜定义形成鲜明对比。消费者判断标准更为直观、宽泛,更关注菜品端上桌前经历的工业化流程。行业标准与公众认知间的差异,导致企业与消费者在预制菜问题上沟通不畅。
  企业认为自身遵循政策,提供安全、高效的餐饮服务;消费者却感觉自身知情权与选择权未得到保障。这种认知差异不仅影响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程度,也对整个预制菜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弥合这一差距,增进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了解与信任,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央厨房:餐饮工业化的 “效率密码” 为何被误解?
  (一)连锁餐饮的 “生存刚需”:从成本控制到安全升级

  在连锁餐饮运营体系中,中央厨房已成为核心组成部分。商场作为连锁门店主要分布场所,超 60% 的连锁门店坐落于此。但商场人员密集、火灾风险高,对明火限制严格,这促使连锁餐饮企业寻求新解决方案,中央厨房模式应运而生。其将高温烹饪环节前置,以绿茶餐厅为例,80% 的食材预处理在中央厨房完成,门店仅需简单低温复热,出餐效率提升 40%,不仅缩短顾客等待时间,还降低门店明火操作安全隐患。
  对于连锁品牌而言,实现标准化扩张是发展关键。温氏中央厨房建立 “切配 - 腌制 - 分装” 标准化流程,为全国 500 家门店提供统一标准食材,使门店之间口味差异率控制在 5% 以内,确保顾客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品尝到一致口味美食。同时,标准化操作流程降低 30% 后厨人力成本,助力企业从容扩张。
  在食品安全方面,中央厨房工业化优势显著。科信食品中心权威数据显示,中央厨房微生物超标率仅为 0.7%,而传统后厨高达 5.2%,前者仅为后者的 1/7。中央厨房通过全流程冷链监控,严格把控食材采购、加工、配送各环节温度与卫生条件,使食安事故率下降 65%,有效避免传统后厨因操作不规范、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导致的食品安全隐患。
  (二)消费者的 “体验痛点”:当 “锅气” 成为稀缺品

  尽管中央厨房模式在效率与成本方面优势明显,但在消费者体验层面存在不容忽视的痛点。市场调研显示,高达 78% 的消费者愿意为 “现做体验” 支付 15%-20% 的溢价,他们追求的不仅是食物味道,还有厨师现场烹饪的烟火气,即 “锅气”。然而,预制菜复热后的口感还原度平均仅为 82%,川菜类甚至低至 75%,消费者品尝预制菜时往往难以获得与现做菜品相同的口感与满足感。
  西贝莜面曾以现场搓制表演吸引众多食客,传递美食温度与情感。但随着中央厨房模式普及,现场表演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预制半成品,消费者品尝时总觉缺少传统餐饮体验。同样,绿茶餐厅的佛跳墙加热后出现汤汁分层现象,影响菜品美观,引发消费者对品质的质疑。这些现象体现了 “工业效率” 与 “餐饮温度” 的冲突。
  消费者在餐厅用餐,购买的不仅是食物,还有情感价值。他们期望看到厨师现场烹饪,听到食材翻炒声音,闻到香气,这种 “厨师现场创作” 过程赋予食物更多情感内涵,使用餐更具仪式感。而预制菜的出现打破这种情感连接,使用餐变得缺乏独特魅力。
  三、冷冻技术突围:长期冷冻食品真的 “没营养” 吗?
  在预制菜争议中,冷冻食品的营养价值与安全性成为消费者关注焦点。长期冷冻食物是否如担忧的那样营养流失严重且存在安全隐患?随着科技发展,冷冻技术革新改变着人们对冷冻食品的认知。
  (一)技术革新改写冷冻食品认知
  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液氮速冻技术为冷冻食品带来变革。以西兰花为例,传统冷藏方式下,西兰花维生素 C 保留率仅为 72%,细胞破损率高达 45%,口感不佳。而在液氮速冻技术作用下,西兰花能在 10 分钟内从 4℃极速降至 - 35℃,维生素 C 保留率飙升至 92%,细胞破损率锐减至 8%,口感几乎与现切西兰花无异。该技术锁住营养,留住食材原汁原味,让消费者品尝冷冻西兰花时也能感受新鲜蔬菜魅力。
  超高压杀菌技术同样引人注目,为食品保鲜开辟新路径。海底捞火锅底料采用 600MPa 超高压处理后,保质期延长至 12 个月,且无需添加防腐剂,菌落总数相较于传统工艺降低 50%,有效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超高压杀菌技术在不破坏食品原有营养成分与风味的前提下实现高效杀菌,让消费者放心食用。
  科学研究也为冷冻食品营养价值提供实证。赛迪顾问研究显示,冷冻鸡胸肉蛋白质消化率高达 91%,超过冰鲜鸡胸肉的 87%。在 - 18℃稳定储存环境下,酶促反应受抑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得以更好保存,提高消化率。这表明,冷冻食品在营养保留方面并不逊色于新鲜食品,储存条件得当即可为人体提供丰富营养。
  (二)消费端的 “僵尸肉” 误解与科学辨伪
  在消费市场,“僵尸肉” 传闻使消费者对冷冻食品安全性产生担忧。所谓 “保质期两年肉类” 引发消费者疑虑,但这种担忧多源于误解。正规企业冻品储存遵循 “先入先出” 原则,库龄超过 6 个月的冻品占比不足 15%,消费者市场上购买的冷冻肉类大多新鲜安全。
  与农贸市场鲜肉相比,中央厨房冻品在运输损耗与营养稳定性方面优势明显。数据显示,鲜肉运输损耗率高达 8%,冻品仅为 2%;在营养稳定性上,冻品低温储存,营养成分流失慢,能更好保持原有营养价值。所谓 “僵尸肉” 多因储运环节失温导致,与规范冷冻技术无关。只要冷冻技术规范、储存条件得当,冷冻食品可放心食用。
  消费者对冷冻食品的误解反映信息不对称问题。在食品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消费者对新技术、新工艺了解滞后,易受不实信息影响。因此,加强科普宣传,增进消费者对冷冻食品科学知识的了解,消除误解至关重要。只有消费者了解冷冻食品优势与安全性,才能理性选择和接受预制菜,推动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
  四、知情权保卫战:透明化能否破解信任死结?
  在预制菜争议中,知情权成为消费者与企业的核心矛盾点。消费者期望了解菜品真实情况,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不断探索。这场关于知情权的博弈,考验企业诚信,推动行业变革。
  (一)政策与企业的 “明示探索”
  2025 年 9 月是预制菜行业发展关键节点,《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审查通过,对行业产生重要影响。草案规定,餐饮企业需在菜单清晰标注菜品预制程度,“现做 / 半预制 / 复热预制” 等级划分明确,方便消费者了解菜品制作方式;中央厨房供应信息纳入强制披露范畴,需在菜单版面占据 3% 以上显著位置,增强信息透明度。
  头部企业在透明化变革中态度积极,做出差异化示范。老乡鸡推出 “三色分级” 公示体系,绿色代表现做菜品,占比 70.6%,从食材采购到烹饪均在门店现场完成;黄色标识半预制菜品占比 27.7%,在中央厨房初步加工后到门店二次烹饪;红色标注复热预制菜品仅占 1.7%,在中央厨房完成制作,门店简单加热即可上桌。这一体系让消费者可根据需求和偏好选择菜品,实施后老乡鸡消费者复购率提升 12%,证明透明化可增强消费者对品牌信任。
  西贝采用后厨直播方式,邀请消费者 “云监工”,后厨操作环节通过直播展示,消除消费者疑虑。杭州试点门店采用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实现食材新鲜度可视化,消费者扫码可获取预制菜详细加工流程,该门店预制菜接受度提升 25%,消费者信任度提高。
  (二)消费者教育的 “最后一公里”
  中消协调查数据显示,仅 38% 的消费者能准确区分 “中央厨房预加工” 与 “预制菜”,62% 的消费者误将净菜切配视为预制菜,表明消费者对预制菜相关概念认知偏差严重,信息不对称问题亟待解决。
  为填补认知差距,行业协会积极推动 “透明厨房” 科普计划,通过对比实验让消费者直观了解预制菜与现做菜品在营养、口感和加工时间等方面差异。例如,在红烧肉对比实验中,研究人员对比现炒与复热预制红烧肉营养数据,发现两者主要营养成分差异微小,预制红烧肉加工时间仅 5 分钟,节省消费者等待时间;口感上,预制红烧肉虽现炒 “锅气” 稍逊,但通过锁鲜技术可最大程度还原风味。
  这些科学数据和直观对比让消费者认识到,预制菜并非有害,而是在保障食品安全和营养前提下,提供高性价比餐饮选择。快餐类预制菜满足快节奏生活需求,高端现做菜品满足消费者对现场烹饪体验和个性化服务需求。在消费者教育过程中,数据和对比如钥匙,逐步消除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误解,引导其理性消费。
  五、破局之道:在效率与体验间寻找 “第三空间”
  (一)企业端:从 “隐瞒式预制” 到 “价值共创”
  在预制菜发展过程中,企业积极探索从 “隐瞒式预制” 向 “价值共创” 转型,通过创新策略平衡效率与体验。
  产品线分层策略成为企业满足不同客群需求的有效手段。绿茶餐厅将产品线分层,设置 “现炒窗口” 和 “预制快捷区”。“现炒窗口” 菜品占比 30%,由厨师现场炒制,保留传统烹饪 “锅气”,满足对现做菜品需求较高的消费者;“预制快捷区” 菜品占比 70%,以预制菜为主,出餐迅速,适合追求效率的消费者。两者价格存在 20% 差异,消费者可按需选择,实现效率与体验双赢。
  场景化体验设计也是企业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方式。西贝恢复莜面现搓表演,让消费者感受传统制作工艺魅力;将中央厨房预处理过程转化为 “透明厨房秀”,邀请消费者参观食材加工过程,将预制菜转化为有趣餐饮体验。实施该策略后,40% 的消费者接受西贝半预制菜品,表明场景化体验设计可提升消费者对预制菜认可度。
  技术反哺口感升级是企业提升预制菜品质的关键。温氏研发 “超声波嫩化技术”,使预制牛肉嫩度提升 35%,复热后咬合力降至 15N 以下,接近现炒牛肉水平,提升消费者对预制菜满意度。
  (二)行业端:构建 “标准 + 透明” 双轨体系

  2026 年预制菜国标正式实施,行业进入 “合规化” 新阶段,构建 “标准 + 透明” 双轨体系成为行业发展关键。
  中央厨房作为预制菜生产重要环节,需公示预处理工艺,如腌制时间、杀菌方式等信息,让消费者清晰了解预制菜生产过程,判断品质与安全性,增强信任。
  预制菜包装将标注 “核心营养保留率”,维生素 C、蛋白质等关键营养指标明确呈现,尊重消费者知情权,方便消费者根据营养需求选择。
  在价格方面,“标准 + 透明” 双轨体系可破解 “价格错配” 问题。消费者购买预制菜时对价格存疑,公示生产工艺和营养指标后,消费者能了解成本构成与价值,消除价格疑虑,促进预制菜市场健康发展。
  在预制菜争议中,企业和行业积极寻求破局方法。通过在效率与体验间寻找 “第三空间”,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使预制菜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优质选择。
  结语:预制菜争议,照见餐饮行业的 “成人礼”
  西贝致歉信在餐饮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其承诺 “更多菜品回归门店现做”,是对消费者诉求的积极回应与深刻反思。国家标准统一预制菜 “身份认证”,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保障。
  这场争议不仅关乎单一企业,更是餐饮行业发展转折点,见证行业从 “野蛮生长” 迈向 “价值重构” 的蜕变。消费者并非排斥预制菜,而是希望点餐时有选择权,了解菜品背后信息。企业应认识到回避争议不可取,需通过技术升级提升预制菜品质口感,以透明沟通让消费者了解生产过程与优势,实现 “工业效率” 与 “餐桌温度” 融合。
  餐饮本质是 “以人为本”,无论是预制菜还是现做菜品,尊重消费者需求、坦诚相待才能留住消费者。未来,预制菜行业有望在技术创新推动下提升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便捷生活追求,提供更多美味、健康餐饮选择。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10月10日,预制菜概念板块上涨1.15%2025/10/10 16:09:24
10月9日,预制菜概念板块下跌0.78%2025/10/9 15:46:24
河南预制菜 “乘风破浪”:20 个园区在建、全国第三,“国人厨房” 如何抢占风口2025/10/8 18:27:23
预制菜行业发展态势剖析:从 “方便菜” 进阶至 “新刚需”,三大趋势重塑万亿餐饮2025/10/8 17:38:19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答复|关于加强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及监管的提案2025/10/8 14:13:14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答复|关于提高江苏省内预制菜食用知情权的建议提案2025/10/7 20:17:04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